复方脑得生论文-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

复方脑得生论文-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方脑得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得生方,提取工艺,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

复方脑得生论文文献综述

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1](2017)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复方脑得生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方法以脑得生方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进行D-最优设计;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生方中主要指标成分总皂苷、总黄酮和阿魏酸的含量,并以它们的加权含量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优选出脑得生方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以10.81倍用量、浓度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45 min,作为提取的最佳工艺。结论利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能够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参数,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有助于脑得生方的质量标准研究。(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7年01期)

霍江燕[2](2016)在《LC-MS测定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得生为有效研制方,由叁七、川芎、红花、葛根和山楂(去核)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作用。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目前,脑得生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植化思路即分离、药效验证与含量测定,借助质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的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仍不能阐释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本课题借助LC-MS技术,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成分及定量研究,为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的探寻奠定基础,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LC-MS法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进行化学结构表征本课题对复方脑得生按照处方量配比提取纯化得到5个极性部位(水部分,30%乙醇提取部位,50%乙醇提取部位,70%乙醇提取部位,95%乙醇提取部位)进行配比,通过均匀设计整合得出10个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原方量配比的多元组合样品,利用LC-MS对原方量配比的多元组合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通过对54种现有对照品裂解规律总结以及文献查阅探讨各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鉴定出包括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及内酯类等174种成分,其中皂苷类化合物46种,黄酮类成分89种,对全成分分析,但本实验未检识到新化合物;2.利用LC-MS法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定量研究本课题采用LC-MS技术中的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以橙皮苷为内标的方法对10组多元组合样品中的54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3.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探讨本课题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能够与前期实验室MCAO模型大鼠的血浆和尿液以及脑组织的NMR代谢组学数据以及脑切片的药效学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寻找有效成分之间的量-效关系,阐明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6-03-01)

陈超,李淑贤,王淑美,梁生旺[3](2013)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脑得生有效部位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复方脑得生有效部位中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芹糖基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Hyspersil ODS-2色谱柱,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9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4种化合物在20 min内均得到良好分离,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2%,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102%。运用该方法对复方脑得生有效部位中的4种异黄酮进行同时测定,总含量在37.3%~37.8%之间。(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冯旭,汤建明,曹旭,赵明,欧阳臻[4](2012)在《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提取物及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排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比较大鼠口服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红花提取物及复方脑得生片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胆汁及尿、粪排泄动力学差异。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胆汁及尿、粪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分别计算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累计排泄量及排泄率。结果灌胃给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红花提取物和复方脑得生片后24 h的胆汁累计排泄率分别为(0.164±0.072)%、(0.125±0.044)%、(0.056±0.016)%;尿中累计排泄率分别为(0.075±0.004)%、(0.156±0.01)%、(0.024±0.002)%;粪中累计排泄率分别为(46.7±20.4)%、(54.5±18.8)%、(26.8±8.61)%,其累计排泄率在各组间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体、红花提取物、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排泄存在明显差异,显示红花中的其他成分影响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而复方配伍后可增加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体内的利用程度,减少羟基红花黄色素A以原型排出体外。(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赵星,赵云丽,于治国[5](2012)在《中药复方脑得生指标成分组合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方法以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脑得生"为研究对象,以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为药效学指标,将中药复方中各指标成分(有效成分)的血浆浓度与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线性模型相关分析,确定各指标成分对药效学指标的贡献,并以其贡献为权重,对各指标成分的血浆浓度进行加权组合,以组合血药浓度(表观药效浓度)与药效学指标进行线性模型相关分析,阐述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大鼠静脉注射给予"脑得生"后,在其全血黏度发生改变的时间段(1.5~4.0 h)内,指标成分大豆苷元的血浆浓度与大鼠的全血黏度下降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2=0.780~0.943);人参皂苷Rg1(r2=0.594~0.815)和叁七皂苷R1(r2=0.559~0.739)存在负相关;其他指标成分无显着相关性,而在血液流变学考察的整个时间区间(0.5~4.0 h)内,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与全血黏度的下降无显着相关性(r2=0.0013~0.0365)。但大豆苷元、人参皂苷Rg1和叁七皂苷R1的"组合血药浓度"与全血黏度的下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2=0.797~0.908)。结论 "组合药代动力学"(combinatorial pharmacokinetics,CPK)与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组合药代动力学"及其与药效动力学的CPK-PD线性模型拟合,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的阐明提供了方法学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汤建明,欧阳臻,冯旭,方静,曹旭[6](2011)在《红花及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浓度,分别比较红花提取物及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别,探讨复方配伍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以相同剂量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50 mg.kg-1)对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红花药材提取物和复方脑得生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利用3P97软件处理数据,进行药动学模型拟合并计算二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血浆浓度在0.03~2.56 mg.L-1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0,30μg.L-1。高、中、低浓度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4)%,(92.8±1.8)%,(98.4±2.0)%。大鼠灌胃给予红花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后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和tmax在红花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各组间均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专属、准确、灵敏,适用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脑得生片中其他配伍药材可以促进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提高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生物利用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1年16期)

何丽姗[7](2010)在《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体内吸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得生片(丸)为传统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由叁七、川芎、红花、葛根、山楂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眩晕、中风,症见肢体不用、言语不利及头晕目眩、脑动脉硬化、缺血性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项目前期研究已经确定了脑得生方中药效物质部位群,本论文通过脂质体模拟生物膜技术对该制剂的药效物质模拟体内的吸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血清药化学研究,以期探讨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在体内吸收的情况。采用脂质体平衡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对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模拟体内吸收进行了研究。脑得生方中药效物质部位群和脂质体作用后经膜透析收集的样品,与该方药效物质部位群直接膜透析收集的样品,通过两种药效物质的指纹图谱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有部分指纹峰的峰面积明显减少,说明指纹峰发生改变的成分被脂质体吸收或部分吸收。通过标准品对照等方法鉴定这些成分,就可以从复方脑得生中筛选出能与模拟生物膜结合的成分,从而初步了解可吸收药效成分(群),并有助于揭示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基础。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口服后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才能发挥药效作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部位群在体内发挥药效作用,本论文对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进行了血清药化学研究。将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部位群结合药物模型大鼠,通过指纹图谱分析和鉴定大鼠血清中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血清样品HPLC色谱图中显示了28个主要色谱峰,其中两个色谱峰被指认为复方脑得生中的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说明复方脑得生药效成分进入体内发挥了药效作用。本论文对复方脑得生药效部位群体内吸收研究结果,进一步诠释了复方脑得生及其制剂的物质基础,从而为脑得生片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其二次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5-19)

何丽姗,徐斌,王光忠,刘焱文[8](2010)在《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其有效成分体内吸收的情况。方法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透析时间、模拟生物膜浓度和缓冲溶液pH值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吸收检测结果表明,有11个指纹峰吸收明显;模拟生物膜的浓度对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浓度增加,色谱峰面积明显减小,符合被动吸收规律;pH值对其中3个成分的吸收有影响。结论采用脂质体平衡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能方便、有效地预测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揭示该复方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0年04期)

欧阳臻,潘璐琳,汤建明,杨雨,王博[9](2010)在《阿魏酸、川芎及复方脑得生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魏酸浓度的方法,研究阿魏酸、川芎及复方脑得生片中阿魏酸的药动学特点,评价中药材中其他成分和复方中其他配伍对阿魏酸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阿魏酸对照品、川芎药材提取物、复方脑得生片,断尾采血,离心,取血浆适量,加甲醇沉淀蛋白,取上清液过滤,用HPLC分析,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水溶液(30∶70),在320 nm检测阿魏酸血药浓度,3p97软件处理数据。结果:阿魏酸血浆在0.05~1 mg.L-1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3μg.L-1。大鼠灌胃给予阿魏酸对照品、川芎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后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Cmax,CL在阿魏酸对照品、川芎提取物和脑得生片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建立的RP-HPLC测定法,专属、准确、灵敏,适用于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川芎药材中的其他组分会影响阿魏酸的口服吸收,而复方配伍后可促进川芎中阿魏酸的吸收,提高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王光忠,李桥,宋恬,张明,樊文娟[10](2009)在《复方脑得生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脑得生总黄酮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101树脂分离纯化脑得生黄酮类成分。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分析时间100 min。结果指纹图谱中标示了23个共有峰,其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指纹图谱有关规定。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测试软件,测定11批脑得生总黄酮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均在0.95~1.00之间。结论实验结果为脑得生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9年08期)

复方脑得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得生为有效研制方,由叁七、川芎、红花、葛根和山楂(去核)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醒脑开窍作用。用于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目前,脑得生的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植化思路即分离、药效验证与含量测定,借助质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的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仍不能阐释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本课题借助LC-MS技术,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成分及定量研究,为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的探寻奠定基础,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LC-MS法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进行化学结构表征本课题对复方脑得生按照处方量配比提取纯化得到5个极性部位(水部分,30%乙醇提取部位,50%乙醇提取部位,70%乙醇提取部位,95%乙醇提取部位)进行配比,通过均匀设计整合得出10个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出原方量配比的多元组合样品,利用LC-MS对原方量配比的多元组合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通过对54种现有对照品裂解规律总结以及文献查阅探讨各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鉴定出包括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及内酯类等174种成分,其中皂苷类化合物46种,黄酮类成分89种,对全成分分析,但本实验未检识到新化合物;2.利用LC-MS法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定量研究本课题采用LC-MS技术中的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以橙皮苷为内标的方法对10组多元组合样品中的54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3.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基础探讨本课题对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的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能够与前期实验室MCAO模型大鼠的血浆和尿液以及脑组织的NMR代谢组学数据以及脑切片的药效学数据结合进行分析,寻找有效成分之间的量-效关系,阐明复方脑得生的药效物质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方脑得生论文参考文献

[1].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复方脑得生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17

[2].霍江燕.LC-MS测定复方脑得生多元组合样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

[3].陈超,李淑贤,王淑美,梁生旺.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脑得生有效部位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13

[4].冯旭,汤建明,曹旭,赵明,欧阳臻.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提取物及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排泄比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

[5].赵星,赵云丽,于治国.中药复方脑得生指标成分组合药动学的研究方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

[6].汤建明,欧阳臻,冯旭,方静,曹旭.红花及复方脑得生片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

[7].何丽姗.复方脑得生药效物质体内吸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8].何丽姗,徐斌,王光忠,刘焱文.复方脑得生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

[9].欧阳臻,潘璐琳,汤建明,杨雨,王博.阿魏酸、川芎及复方脑得生中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

[10].王光忠,李桥,宋恬,张明,樊文娟.复方脑得生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

标签:;  ;  ;  

复方脑得生论文-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