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目的:探讨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和成像特点。结果:核磁共振成像联合CT检测检出率为94.59%,高于核磁共振检测72.97%和CT检测64.87%,P<0.05;两种检测方式成像具有明显特征。结论: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过程中,CT和核磁共振成像均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检出率更具优势,推荐推广。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核磁共振;CT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颅内血管畸形问题,其主要发病位置为脑干、右脑、左脑等,基于其发病位置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存在多样化特征,主要症状为脑出血、头疼、癫痫症状或局限性脑神经功能障碍等[1-2]。同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发病较为隐匿,临床诊断难度较大,X线血管造影很难显影,因此临床日渐重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方式研究,其中CT、核磁共振成像清楚,且二者联合使用检测率较高[3]。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3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9例,年龄30~68岁,平均(49.13±2.45)岁,全部患者均为脑室单侧发病,其中脑干左侧血管肿瘤19例,脑干右侧血管肿瘤18例,临床症状以复视、头疼、抽搐等为主,小部分患者伴有中风情况。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神志不清或语言障碍患者。

1.2诊断方法

CT成像检测: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我院西门子128层螺旋CT,诊断时患者行仰卧位,层厚设定为2.5mm,层间距为5mm,增强扫描时给予患者碘海醇注射液(欧苏,扬子江药业,国药准字H10970323),使用剂量为50ml,流速控制为3-5ml/s;

核磁共振检测:使用我院CE3.0TDISCOVERY750MR成像仪,采集时应用头颈联合线圈,检测时患者行仰卧位,序列选择:T2WI/FSE:TR:4300ms,TE:120ms;T1WI/SE:TR:450ms,TE:14ms;T2FIAIR:TR:8000ms,TE:140ms;矩阵设定为256×256,扫描厚度:5mm,层间距:1.0mm,增强扫描时对比剂使用钆喷酸葡胺(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71),用量为0.1ml/kg,注射速率控制为2ml/s。

1.3观察指标

CT、核磁共振及联合检测检出率比较;CT、核磁共振成像特征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结果

2.1检出率比较

核磁共振成像联合CT检测检出率为94.59%,高于核磁共振检测72.97%和CT检测64.87%,P<0.05,详见表1。

2.2成像情况比较

CT:11例患者脑内病灶边缘清晰,患者血管造影无强化情况,未出现水肿或占位情况,但内部不均匀;11例患者部分病灶存在点状钙化影,无水肿、占位情况;15例患者病灶表现为高密度影,形状为类圆形或圆形,内部较为均匀,伴有轻微水肿情况,并存在占位效应,属急性起病症状。

核磁共振:T1WI序列结节状低信号19例,病灶轮廓较为清楚,而高低混杂信号3例,点状低信号15例;T2WI序列高信号影18例,高低混杂信号影6例,低信号影3例。同时结合病理诊断情况,结果显示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6例。

3.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常见血管畸形类型,其主要由粗大窦状扩张畸形静脉血管聚集形成,血管壁较薄,仅包括较薄的外膜和单层内皮细胞,无弹力纤维,且血管之间不存在正常的神经组织,并且周围脑组织多表现为陈旧性出血症状。此外海绵状血管瘤血流速度较慢,其不存在明显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病情较为隐匿,临床诊断难度较大[4-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核磁共振成像联合CT检测检出率为94.59%,高于核磁共振检测72.97%和CT检测64.87%,P<0.05;两种检测方式成像具有明显特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针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CT检测显示病灶边界清楚,并表现为结节状高密度状态,部分患者伴有钙化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全钙化情况,并形成“脑石”,但是由于此疾病患者多伴有出血情况,对其自身特点造成掩盖,很难与其他原因造成的颅内出血相区别,诊断检出率不理想。近年来核磁共振日渐成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主要方式,由于不同时期病灶内部血流产物磁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核磁共振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内部信号特征,临床有研究[6]指出,参考病理诊断结果,综合分析核磁共振检测信号特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分为四种类型,Ⅰ:T1WI中心高信号,T2WI中心低信号,病灶内细胞出现亚急性出血情况;Ⅱ:T1WI、T2WI混杂信号,病灶呈现为典型爆米花状态,且病灶内不混有不同时期出血产物,T2WI显示病灶周围出现环形低信号影;Ⅲ:T1WI、T2WI呈现低信号,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患者处于急性缺血状态,且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Ⅳ:T1WI、T2WI点状低信号影,SE一般不显示,GRE序列出现“黑点征”,本次研究中未出现Ⅳ型患者,并且随着患者出血被逐渐吸收,其占位效应明显改善,同时核磁共振扫描影像具有鲜明特征,主要受病灶内钙化成分或血栓成分影响,多表现为轻度点片状强化信号,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无明显强化情况。此外颅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易出现反复出血情况,基于此部分患者会出现囊状液平面表现情况,给予其增强扫描后可发现其呈现边缘点状或结节状强化情况,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强化,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综合分析。

综上,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过程中,CT和核磁共振成像均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检出率更具优势,推荐推广。

参考文献:

[1]斯兴无,陈世孝,张福洲,等.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41-43.

[2]黄娟,李惠章.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7):1284-1287.

[3]周选民,母华国,桑玲,等.肾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影像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36(10):1468-1472.

[4]周春山,张金坤.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血池匹配”临床意义[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1):2147-2149.

[5]潘献伟,林永强.脊柱单纯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征象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44-46.

[6]陈彤,郭亮.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点及治疗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6,25(3):230-235.

标签:;  ;  ;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