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春油菜论文-郝玉红,计秀红

双低春油菜论文-郝玉红,计秀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低春油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低杂交春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双低春油菜论文文献综述

郝玉红,计秀红[1](2019)在《和政县双低杂交春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和政县双低杂交春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割等内容,以期为和政县双低杂交春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白雪,张胜,高翔,徐畅,王璐[2](2019)在《硼肥对双低春油菜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2017年以双低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施硼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双低春油菜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阐明硼对双低春油菜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提出适宜的硼肥施用量,为双低春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在施硼量较小的情况下,油菜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及品质均随施硼量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2017年在增大施硼量的情况下,各指标均随施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都以施硼量为22.5 kg/hm~2时最高,此处理下籽粒产量较不施硼增产28.68%,脂肪含量提高8.06个百分点,蛋白质及芥酸含量均较其他处理有不同程度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内蒙古中部旱作地区双低春油菜生产中获得较高产量和产油量的适宜施硼量(粒粒硼,纯硼≥15%)为19.96~21.34 kg/hm~2。(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6期)

靳丰蔚,董云,王毅[3](2018)在《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叁系杂交种。在2015—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复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杨霞,祁维红,王平生,韩宏,张芳[4](2018)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双低春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从茬口和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临夏高寒阴湿区双低春油菜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以供油菜种植户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8期)

白雪[5](2018)在《氮磷钾配施及施硼对旱作双低春油菜生理基础及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2016~2017年以氮、磷、钾为试验因素,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通过回归分析拟合数学模型,明确了氮、磷、钾、硼叁因子对双低春油菜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硼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等生理指标影响规律,并用偏导数法寻优得出的适宜双低春油菜生长发育并获得高产质量的氮、磷、钾、硼肥的施用范围,内蒙古中部旱作地区双低春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以双低春油菜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籽粒产量及各品质指标含量为目标函数,模拟N、P、K叁元二次肥料数学模型,回归结果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模型预测有效。油菜植株干物重及氮、磷、钾素积累量与其含油率、产量均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强。磷素积累量对油菜产量及含油率的影响大于氮、钾,生育前期充分的氮素积累和生育中后期充足的钾素积累对油菜产量、含油率有良好促进作用。油菜各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硼积累量与含油率、籽粒产量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随生育进程推进而降低。抽薹期叶片、盛花期茎、绿熟期角果的硼积累量对油菜籽粒产量、含油率影响较大。(2)施用氮、磷、钾肥对双低春油菜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产量和品质有积极作用,但不同生育时期显着程度不同。其中,氮肥对整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肥在不同生育时期影响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春油菜绿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氮对氮、磷素积累量的影响最大,磷、钾次之;氮、磷、钾对钾素积累量的影响顺序为氮>钾>磷;对籽粒产量、含油率、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顺序分别为氮>磷>钾、钾>氮>磷、氮>磷>钾;对籽粒芥酸含量为钾>磷>氮。氮肥对芥酸的影响为负效应,磷、钾肥为正效应。(3)适量施用硼肥对双低春油菜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吸收量、籽粒产量及品质均有显着影响。各指标均随施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施硼量为22.5kg/hm~2时最高。(4)内蒙古中部旱作地区双低春油菜生产中,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量分别为138.0~183.0kg/hm~2、113.0~149.0、111.0~143.0kg/hm~2时,有利于获得籽粒高产;施硼量(纯硼≥15%)为19.96kg/hm~2~21.34 kg/hm~2时,有利于获得高产高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胡戎朔[6](2017)在《不同施磷量对双低春油菜籽粒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双低春油菜青杂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磷肥对双低春油菜的饲用品质、油菜籽产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增加,油菜籽粒含油率、硫甙葡萄糖苷含量均呈先增后降趋势,粗蛋白质含量呈缓慢升高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适量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籽粒含油率、粗蛋白含量,而降硫甙葡萄糖苷含量,从而提高双低油菜的籽粒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7年22期)

马晓明,王平生,韩宏,杨霞[7](2017)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无公害双低春油菜栽培技术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无公害双低春油菜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技术应用范围及产业布局、茬口选择、选地、整地施肥、种植方式、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操作环节上制定了适合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无公害双低春油菜栽培技术规范。(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7年05期)

马岳[8](2016)在《高寒阴湿区双低杂交春油菜丰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做大做强油菜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油菜产业发展实际,在认真分析春油菜生产技术推广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新技术和新品种,最大限度的挖掘生产潜力,进一步提升技术推广水平,实现高寒阴湿区春油菜生产是高产、优质、高效。(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6年18期)

祁秀萍[9](2016)在《和政县高产双低春油菜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双低春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筛选出了适宜和政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油菜品种华油杂62、青杂5号、秦油杂19号叁个品种。(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6年23期)

宋文喆[10](2014)在《栽培措施对阴山北麓旱作双低春油菜生理指标及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播期与密度、密度与施肥量两个试验,以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太空蒙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施肥量及其配合对阴山北麓地区旱作双低春油菜的生理基础及产质量的影响,初步阐明了播期、密度、施肥量与油菜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芥酸和硫甙葡萄糖苷含量等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播种期推后,油菜的总生育天数缩短,单株干重、单株一次分枝数以及生育期间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植株生长相对较弱,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含油率以及肥料的偏生产力均降低,但籽粒粗蛋白质和硫甙葡萄糖苷含量却提高。适期早播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延缓植株衰老,进而提高产量和含油率,降低芥酸和硫甙葡萄糖苷含量,有利于改善品质。2.随种植密度增加,油菜的株高、茎粗、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降低,而单位面积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中等密度下角果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例、肥料偏生产力、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最高。随密度增加,油菜叶片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生理功能也较弱,单株一次分枝数、角果数、角粒数均减少,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但籽粒含油率和硫甙葡萄糖苷含量则有所升高。3.随施肥量增加,油菜的株高、茎粗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籽粒含油率和芥酸含量降低,肥料偏生产力下降;而油脂中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籽粒粗蛋白质和硫甙葡萄糖苷含量则有所升高;叶片SOD、POD活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数及角果干重百分率、角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变化,以中施肥量处理为最高。4.播期与密度、密度与施肥配合研究表明,早播与中、高密度组合(A1B2、A1B3),中密度与中、高施肥量组合(M2C2, M2C3),油菜叶绿素含量和SOD、POD活性水平较高,植株生长良好,单株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高,其籽粒产量和含油率较高,芥酸和硫甙葡萄糖苷含量较低,油脂品质较好,氮磷钾肥效率相对较高。本试验中阴山北麓旱作双低油菜栽培措施优化组合为5月5日前后播种,播种密度6万株/667m2,氮磷钾施肥量为N7.0kg/667m2、P2O55.46kg/667m2、K2O5.04kg/667m2。(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双低春油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于2016—2017年以双低油菜‘青杂5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施硼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双低春油菜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吸收、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阐明硼对双低春油菜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提出适宜的硼肥施用量,为双低春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在施硼量较小的情况下,油菜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及品质均随施硼量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2017年在增大施硼量的情况下,各指标均随施硼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都以施硼量为22.5 kg/hm~2时最高,此处理下籽粒产量较不施硼增产28.68%,脂肪含量提高8.06个百分点,蛋白质及芥酸含量均较其他处理有不同程度降低。回归分析表明内蒙古中部旱作地区双低春油菜生产中获得较高产量和产油量的适宜施硼量(粒粒硼,纯硼≥15%)为19.96~21.34 kg/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低春油菜论文参考文献

[1].郝玉红,计秀红.和政县双低杂交春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2].白雪,张胜,高翔,徐畅,王璐.硼肥对双低春油菜养分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靳丰蔚,董云,王毅.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18

[4].杨霞,祁维红,王平生,韩宏,张芳.临夏高寒阴湿区双低春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

[5].白雪.氮磷钾配施及施硼对旱作双低春油菜生理基础及产质量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6].胡戎朔.不同施磷量对双低春油菜籽粒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17

[7].马晓明,王平生,韩宏,杨霞.临夏州高寒阴湿区无公害双低春油菜栽培技术规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

[8].马岳.高寒阴湿区双低杂交春油菜丰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

[9].祁秀萍.和政县高产双低春油菜新品种(系)引进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

[10].宋文喆.栽培措施对阴山北麓旱作双低春油菜生理指标及产质量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双低春油菜论文-郝玉红,计秀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