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论文和设计-佘华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包括盖体模具和吹气总成,盖体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设有容纳盖体的空间,吹气总成包括吹气管、电磁阀和输气管路,吹气管设置于上模板的侧边,且上模板通过吹气管与输气管路相连通,输气管路与气源相连通,用于吹离位于上模板上的盖体,所述电磁阀设置于吹气管上,通过将出气装置上的电磁阀设置于出气管上,并将出气管设置于盖体模具的侧边,使得电磁阀距离盖体模具的距离拉近,且缩短了电磁阀到盖体模具上各个盖体容纳空间的距离,使得气体输送的开始与停止延时缩短,且各个盖体容纳空间的出气时差大幅缩短,便于易拉盖加工装置的加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模具和吹气总成;所述盖体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设有容纳盖体的空间;所述吹气总成包括吹气管、电磁阀和输气管路,吹气管设置于上模板的侧边,且上模板通过吹气管与输气管路相连通,输气管路与气源相连通,用于吹离位于上模板上的盖体,所述电磁阀设置于吹气管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模具和吹气总成;

所述盖体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设有容纳盖体的空间;

所述吹气总成包括吹气管、电磁阀和输气管路,吹气管设置于上模板的侧边,且上模板通过吹气管与输气管路相连通,输气管路与气源相连通,用于吹离位于上模板上的盖体,所述电磁阀设置于吹气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盖体模具上容纳盖体的空间为双排结构,吹气管设置于上模板的两侧,两侧的吹气管交错连通于盖体模具上的盖体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气管路归纳槽,气源与吹气管之间的输气管路设置于输气管路归纳槽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板与吹气管连通处出气角度为160-25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的气管接头采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出气管的侧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易拉盖是一种用于密封罐装食品的盖体结构,其不易生锈、密封性好且一次性开启的特性可防止盗开,较为卫生,且易拉盖材料大多为金属制,还有耐高温和可塑性好的特点,因此易拉罐成为了罐装食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易拉盖的实际制造过程中,盖体通过盖体模具处理成型后,一般是通过气体将易拉盖由盖体模具上分离,气体的控制采用整合了电磁阀的气动控制箱,然而,在大型易拉盖制造设备上,整合电磁阀的气动控制箱与各个易拉盖加工工位的距离不一,往往导致出气和断气的延迟,以及出气时机严重不一致的问题。且气控柜距离模具出盖位置较长,电磁阀反馈时间延迟,只能做到开机后常吹,无法做到每冲次出盖间断吹气控制,所以较浪费压缩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合电磁阀的气动控制箱与各个易拉盖加工工位的距离过长,往往导致出气和断气的延迟,以及出气时机严重不一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包括盖体模具和吹气总成;

所述盖体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上设有容纳盖体的空间;

所述吹气总成包括吹气管、电磁阀和输气管路,吹气管设置于上模板的侧边,且上模板通过吹气管与输气管路相连通,输气管路与气源相连通,用于吹离位于上模板上的盖体,所述电磁阀设置于吹气管上。

进一步地,盖体模具上容纳盖体的空间为双排结构,吹气管设置于上模板的两侧,两侧的吹气管交错连通于盖体模具上的盖体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气管路归纳槽,气源与吹气管之间的输气管路设置于输气管路归纳槽上。

进一步地,上模板与吹气管连通处出气角度为160-25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的气管接头采用铜制或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出气管的侧边。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出气装置上的电磁阀设置于出气管上,并将出气管设置于盖体模具的侧边,使得电磁阀距离盖体模具的距离拉近,且缩短了电磁阀到盖体模具上各个盖体容纳空间的距离,使得气体输送的开始与停止延时缩短,且各个盖体容纳空间的出气时差大幅缩短,使得改为间断吹气后便于易拉盖从模具中出盖顺畅,不会造成堵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盖体模具;102、上模板;103、下模板;

201、吹气总成;202、吹气管;203、电磁阀;204、输气管路;

205、气管接头;

301、气源;

401、输气管路归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包括盖体模具101、吹气总成201和气源301,盖体模具101设置于易拉盖的盖材流水线上,包括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上模具102和下模具103上设有容纳盖体的空间。吹气总成201包括吹气管202、电磁阀203和输气管路204,吹气管202设置于盖体模具101上模板102的侧边,并通过管路与上模板102 上的盖体容纳空间相连通,电磁阀203设置于吹气管202上,输气管路204的一端与电磁阀203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源301相连通。

根据上述结构,在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的工作过程中,位于生产线上的盖体材料进入盖体模具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上模板和下模板对盖体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的盖体停留于盖体模具容纳盖体的空间内,此时开启气源,气源通过输气管路将气体输送至吹气管的电磁阀所在位置。当需要将盖体由盖体模具上排出时,由气控柜或控制开关开启电磁阀,吹气管内的气体通过电磁阀,由上模板两侧的吹气管直接通过管路通入上模板,并由上模板上的出气口将盖体吹离,完成盖体的排出操作。通过将出气装置上的电磁阀设置于出气管上,并将出气管设置于盖体模具的侧边,使得电磁阀距离盖体模具的距离拉近,使电磁阀动作时间与出盖时间最接近,且缩短了电磁阀到盖体模具上各个盖体容纳空间的距离,使得气体输送的开始与停止延时缩短,且各个盖体容纳空间的出气时差大幅缩短,便于易拉盖加工装置的加工。

请参阅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盖体模具101上容纳盖体的空间为双排结构,吹气管202设置于上模板102的两侧,两侧的吹气管202交错连通于盖体模具101上的盖体容纳空间。通过将盖体模具上的容纳盖体的空间设置为双排结构,便于提高盖体的加工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三排以上,通过将吹气管设置于盖体模具两侧,便于提高通气量,避免单个吹气管向所有盖体容纳空间通气,造成通气距离差距变大和通气量不足的问题。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输气管路归纳槽401,输气管路归纳槽401设置于气源301与电磁阀203之间,且输气管路204设置于输气管路归纳槽401内,通过将输气管路设置于输气管路归纳槽内,避免输气管路散落且杂乱,便于进行维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模板与吹气管连通处出气角度相对于盖面160-250 度,避免在盖体排出过程中出现盖体堵塞在盖体模具上,提高盖体加工效率和稳定性。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电磁阀203通过气管接头205与输气管路 204相连通,电磁阀203的气管接头205采用铜制材质或不锈钢材质,通过采用铜材质或不锈钢材质的气管接头,避免了气体通路的连接处出现漏气的问题,且提高了连接处的寿命。

请参阅图1,在上述实施例中,吹气管202的出气口位于出气管的侧边,通过将出气口设置于出气管侧边,便于使出气口直接指向盖体模具方向,解决了气控柜电磁阀距离过长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磁阀可采用MAC 55B-12-PI-871AA或MAC 56C-36-501JC。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3952.7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8303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G 53/06

专利分类号:B65G53/06;B65G53/52

范畴分类:32F;27J;

申请人:福建鼎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鼎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锦江路

发明人:佘华峰

第一发明人:佘华峰

当前权利人:福建鼎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以琳;林祥翔

代理机构:35219

代理机构编号: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吹气式盖体排出装置论文和设计-佘华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