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论文_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

导读:本文包含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豆,毒素,病菌,胚根,超微,苯丙氨酸,氧化酶。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1](2014)在《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 7 mg·mL-1)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总多酚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升高;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总多酚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说明适宜浓度的大豆疫霉菌毒素可以起到激发子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2](2010)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 mg.mL-1)处理后,抗病大豆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并且根中比茎叶中的POD反应更敏感;感病品种虽然在某些病程阶段POD活性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OD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 mg.mL-1)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徐鹏飞,王萍,吴俊江,张淑珍,范素杰[3](2010)在《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并且根中的PPO比茎叶中的PPO反应更敏感;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PPO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徐鹏飞,张淑珍,吴俊江,陈维元,陈晨[4](2009)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部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根部,研究毒素对大豆细胞根部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1)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根部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部细胞内部结构均遭到了明显的破坏。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1)处理抗感品种根部后,抗病品种细胞内部结构基本上比较完整,而感病品种细胞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线粒体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空泡化。这说明只有在适宜浓度毒素处理下,才能在细胞超微结构上区分出抗感品种在抗性上的差异。本研究为揭示毒素在细胞水平的致病机理及寄主抗毒素的机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陈维元[5](2008)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毒素是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而毒素对大豆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叶片,为揭示毒素在细胞水平的致病机理及寄主抗毒素的机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1)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离体叶片后,不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片细胞内部结构都遭到了明显的破坏。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1)处理抗感品种离体叶片后,抗病品种细胞内部结构基本上比较完整,而感病品种叶片细胞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叶绿体嵴变形,基粒片层已经基本消失,叶绿体膜已经解体,线粒体空泡化严重。说明只有在适宜浓度毒素处理下,才能在细胞超微结构上区分出抗感品种在抗性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王萍,陈维元[6](2008)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抗病大豆品种的根、茎和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苯丙氨酸解氨酶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张淑珍,徐鹏飞,武小霞,赵孝武,张大勇[7](2005)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切根苗进行了毒素生物活性及最佳浓度的测定、筛选。结果表明:毒素的提取采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比较理想,尤其是用乙醚萃取;用稀释100×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的切根苗可以产生与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相同的症状,同时也证明该毒素是一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5年03期)

张淑珍[8](2002)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及其诱导抗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产毒条件、提取、毒性鉴定、组分分析及其对大豆根部和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和抗感不同品种用毒素处理后抗性酶及植保素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大豆抗毒素的生理生比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1)筛选出适合培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的液体培养基为Fries培养基,产毒的最适pH值为6~7之间,最适培养条件为25~30℃、静止、明暗交替下培养10天。 (2)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提取采取弱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比较理想,尤其是用乙醚萃取。粗提物经不断的萃取,可以得到淡黄色的粗结晶。 粗提的该毒素用切根苗和离体叶片法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前者产生了与用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类似的症状,离体叶片法在叶片上出现了小斑。 抗感不同的大豆品种用稀释不同浓度的毒素进行最佳浓度筛选,发现稀释100倍浓度(糖含量为21.518μg/ml,蛋白质含量为24.079μgml)的毒素可以产生与病原菌下胚轴接种法相同的症状,同时也说明该毒素是—种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初步证明该毒素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糖蛋白,并用蒽酮比色法和牛血清白蛋白法测定了稀释不同浓度的毒素中蛋白和糖的含量。 该毒素用蛋白水解酶和多糖水解酶水解后发现,蛋白的毒性活性要大于糖。 该毒素用硅胶板薄层层析法可以分离出5种组分,其Rf值分别为0.23,0.56,0.59,0.67,0.78,并依次编号为1、2、3、4、5号组分,各组分的致病力不同。致病力最强的是5号组分,其大部分叶片都呈现了病斑,并且整个叶片出现了水浸状,部分已失绿;其次是4号,虽然病斑数较少,但整个叶片也出现了水浸状,部分也已失绿;2号与3号相近,叶片上也有少许病斑,但整个叶片还较完好;致病力最弱的是1号组分,几乎无病斑。可见,在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用薄层层析分离的5种组分中,Rf值相对较大,即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组分致病力是最强的。随着分子量的相对增加,毒素的致病力也依次减弱。 (3)在适宜浓度毒素(稀释100倍)处理时,72小时后:抗感品种根部结构的差异也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线粒体的结构上。感病品种合丰25根部线粒体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空泡化,而抗病品种绥农10虽然细胞结构上有质壁分离现象发生,但细胞内部的细胞器还都较完整。抗感品种在同等浓度毒素处理72小时后叶片内部结构有较大的不同。抗病品种绥农10叶片内部结构基本上比较完整,而感病品种合丰25叶片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叶绿体嵴变形,基粒片层已经基本消失,叶绿体膜已经解体,线粒体空泡化更为严重。 (4)在适宜浓度毒素(稀释100倍)处理时,抗病品种根中PAL活性在整个病程中几乎都是高于对照,茎中次之,叶中最不敏感,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PAL活性虽然在某些阶段有一定的升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AL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博士学位论文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及其诱导抗性机制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抗病品种总多酚含量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都高于对照,根、茎中比叶中敏感,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增加幅度要大于根和茎。 抗病品种根中PPO和茎中R3D对毒素的反应最敏感,在整个病程中抗病品种根中PPO活性和茎中PODthe都有较大的升高,而感病品种相反。由此可见,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毒素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酶活性的提高来加强酚类物质的氧化,从而起到抗毒素作用。 在本实验中所用的是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品种,但在结果中我什1可以看到,抗病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较对照要高,感病品种在病程的个别阶段也出现了几丁质酶被檄活的现象。这说明,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在诱导植株体内的几丁质酶活性上具有与病原菌相似的功效,同时也可以推断,几丁质酶活性的增高,其作用并不一定是单纯破坏病原菌细胞壁的结构,而有可能是起到了诱发其它防御酶启动的一个信号传递。(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2-05-01)

张淑珍,吴俊江,葛秀秀,孔凡江,杨庆凯[9](2002)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根腐病 (Phytophthora sojae)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 ,危害大 ,发展快。自 194 8年首次在美国印弟安那州发现此病以来 ,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发生。 1991年我国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 ,迄今为止 ,已在病原菌形态(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 mg.mL-1)处理后,抗病大豆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并且根中比茎叶中的POD反应更敏感;感病品种虽然在某些病程阶段POD活性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OD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 mg.mL-1)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总多酚含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4

[2].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J].大豆科学.2010

[3].徐鹏飞,王萍,吴俊江,张淑珍,范素杰.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

[4].徐鹏飞,张淑珍,吴俊江,陈维元,陈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部超微结构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

[5].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陈维元.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8

[6].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王萍,陈维元.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J].作物杂志.2008

[7].张淑珍,徐鹏飞,武小霞,赵孝武,张大勇.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5

[8].张淑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及其诱导抗性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

[9].张淑珍,吴俊江,葛秀秀,孔凡江,杨庆凯.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不...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不...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后抗感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毒素处理后大豆根中PAL活性变化率比较

标签:;  ;  ;  ;  ;  ;  ;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论文_程莹鑫,梁吉利,刘庆莉,董利东,李文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