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减震器、后桥、后纵臂和后推力杆,在后桥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后纵臂,后纵臂的前端转动安装在车架上,后纵臂的后端端部与后桥固定连接,减震器的下端转动安装在后纵臂的后端,减震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车架上;后推力杆一端与后桥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后推力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车架上对应后桥另一端的位置;后推力杆长度可调。在后桥和车架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后推力杆,使得后桥和车架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便于出场前的装配安装和使用后的调整;通过连接杆和螺母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后推力杆长度的调节,结构简单方便调整,且通过锁紧螺母锁定后推力杆的长度,结构简单稳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减震器、后桥、后纵臂和后推力杆,在所述后桥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所述后纵臂,所述后纵臂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纵臂的后端端部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桥上,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推力杆一端与所述后桥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推力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对应所述后桥另一端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推力杆包括中间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中间连接杆为空心柱体,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钢套通过第一销轴座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套通过第二销轴座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减震器、后桥、后纵臂和后推力杆,在所述后桥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所述后纵臂,所述后纵臂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纵臂的后端端部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桥上,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推力杆一端与所述后桥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推力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对应所述后桥另一端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推力杆包括中间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中间连接杆为空心柱体,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钢套通过第一销轴座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套通过第二销轴座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座和第二销轴座均包括固定架和固设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销轴,销轴穿设在第一钢套或第二钢套内并与之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内均固设有外钢套、内钢套及硫化于所述外钢套和内钢套之间的橡胶体,所述外钢套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钢套或第二钢套上;所述内钢套转动安装在所述销轴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低速电动汽车,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城乡结合部位和农村地区,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工具,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白天出行能够遮风挡雨,晚上回家后可以直接用市电进行充电,不需要专用的充电站和充电桩,简单实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关企业和单位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和开发,现有的这类电动汽车的后桥与车架之间安装后需要通过后推力杆定位,但是在日常驾驶过程中,由于部件的磨损或变形,后桥和车架的定位位置会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
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减震器、后桥、后纵臂和后推力杆,在所述后桥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所述后纵臂,所述后纵臂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纵臂的后端端部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桥上,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后推力杆一端与所述后桥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推力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对应所述后桥另一端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推力杆包括中间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中间连接杆为空心柱体,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钢套通过第一销轴座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套通过第二销轴座与所述后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动中间连接杆,在螺纹的配合下,加长或缩短后推力杆的长度,从而使后桥可以与车架发生一定量的偏移,方便对正后桥在车架上的位置;调整好后桥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位置,从而保持后推力杆的长度。
进一步为:所述第一销轴座和第二销轴座均包括固定架和固设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销轴,销轴穿设在第一钢套或第二钢套内并与之转动配合。
进一步为:在所述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内均固设有外钢套、内钢套及硫化于所述外钢套和内钢套之间的橡胶体,所述外钢套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钢套或第二钢套上;所述内钢套转动安装在所述销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后桥和车架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后推力杆,使得后桥和车架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便于出厂前的装配安装和使用后的调整;通过连接杆和螺母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后推力杆长度的调节,结构简单方便调整,且通过锁紧螺母锁定后推力杆的长度,结构简单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推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推力杆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11、第一销轴座;2、减震器;3、后纵臂;4、后桥;41、第二销轴座;5、后推力杆;51、中间连接杆;511、螺母;52、第一连接杆;521、锁紧螺母;53、第二连接杆;54、第一钢套;55、第二钢套;501、外钢套;502、橡胶体;503、内钢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一种后桥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悬架结构,包括车架1、减震器2、后桥4、后纵臂3和后推力杆5,在所述后桥4的两端端部均固设有所述后纵臂3,所述后纵臂3的前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后纵臂3的后端端部与所述后桥4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2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后桥4上,所述减震器2的上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后推力杆5一端与所述后桥4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后推力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1上对应所述后桥4另一端的位置;所述后推力杆5包括中间连接杆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第一钢套54和第二钢套55,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套5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2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钢套5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3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53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中间连接杆51为空心柱体,所述中间连接杆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外螺纹配合的螺母511,所述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5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锁紧螺母521,所述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53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杆51的两端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钢套54通过第一销轴座11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套55通过第二销轴座41与所述后桥4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销轴座11和第二销轴座41均包括固定架和固设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销轴,销轴穿设在第一钢套54或第二钢套55内并与之转动配合。
在所述第一钢套54和第二钢套55内均固设有外钢套501、内钢套503及硫化于所述外钢套501和内钢套503之间的橡胶体502,所述外钢套501过盈配合在所述第一钢套54或第二钢套55上;所述内钢套503转动安装在所述销轴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7125.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336824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62D 21/14
专利分类号:B62D21/14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新乡市合众鑫辉车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新乡市合众鑫辉车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开发区德源路新能电动第二焊接车间
发明人:申韶华;刘奇;赵连强;赵允;毛君;黄峰峰;崔红奎
第一发明人:申韶华
当前权利人:新乡市合众鑫辉车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振
代理机构:1126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纹连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