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机制论文_弓磊,张溪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耐药性,机制,药物,细菌,活性,核糖体,蛋白。

抗菌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弓磊,张溪[1](2020)在《抗菌肽对抗肿瘤细胞的机制:选择性膜破坏和非膜溶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抗菌肽作为一种可从自然中提取并且对快速增殖的细胞产生毒性的宿主免疫基本成分,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熟悉抗菌肽的抗肿瘤机制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菌肽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发表的文献,检索词为"antimicrobial,peptide,antitumor mechanisms,antitumor activity,anti-neoplastic",选择与抗菌肽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核糖体合成的阳离子抗菌肽或宿主防御肽通过与细菌表面带负电荷脂质的静电相互作用显示出了广谱抗菌活性。与正常细胞相比,由于癌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带负电荷)比例增加,因此阳离子双亲肽可能是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并且具有高选择性。抗菌肽的抗肿瘤机制从作用模式上可以分为2类:选择性膜破坏和非膜溶解作用机制,其代表性的抗肿瘤肽包括α防御素1、乳铁蛋白B等。抗菌肽抗肿瘤的临床应用主要制约在其稳定性及给药途径,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开发创新配方和药物输送系统,使这些抗菌肽在未来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4期)

李大鹏,高玉荣,张凤琴,方舒,彭贞[2](2019)在《Mesenterocin ZLG8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esenterocin ZLG8是由Leucon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 ZLG85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乳酸菌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乳酸菌细菌素Mesenterocin ZLG8对细胞260 nm和280 nm紫外吸收物质渗漏、细胞膜电势、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探讨该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esenterocin ZLG8导致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的渗漏,引起细胞膜电势的耗散,并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1期)

韩天飞,刘娜,张青青,赵建梅,李月华[3](2019)在《七类常见抗菌药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国内流行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动物源细菌的抗菌耐药情况,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针对常见的七大类抗菌药物,阐述了它们的耐药机制以及耐药基因的国内流行现状。有研究显示:动物源细菌对各类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基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流行率和检测率较高的耐药基因多数能在质粒、整合子、转座子等移动元件上被检出,并以水平传播的方式扩散;同一质粒上检测出数种耐药基因,这些质粒是细菌产生多重耐药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控制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9年11期)

陈秀丽,尹丽媛,麻彤辉[4](2019)在《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抗菌药物研发提供新靶点。方法:参照美国临床标准协会(CLSI)的标准,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从500余种中药单体化合物中筛选,发现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抗菌效果,并测定兰雪醌最小抑菌浓度(MIC),扫描电镜观察IC50、MIC药物浓度作用下细菌形态变化,采用基于GC/MS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IC50的兰雪醌作用对细菌代谢影响,筛选差异代谢物,发现显着变化的代谢通路,NAD+/NADH试剂盒测定NADH浓度,并通过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进行有效的验证和补充。结果: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抑菌作用,MIC为20μM;扫描电镜观察IC50,MIC药物浓度作用细菌变得瘦长,未见细胞壁破坏。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兰雪醌作用导致细菌胞内46个代谢物明显下调,主要包括糖酵解、TCA循环途径中间代谢产物,NAD+/NADH试剂盒测定加药组胞内NADH含量明显下调(P=0.0042)。Qpcr检测结果 IC50药物作用鲍曼不动杆菌糖转运蛋白PtsF、Gntp表达明显上调(P<0.0001),MIC药物作用鲍曼不动杆菌糖转运蛋白PtsF、Gntp表达明显下调(P<0.0001)。结论:兰雪醌可能通过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糖转运蛋白功能,阻断碳源进入细胞起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尹丽媛,陈秀丽,麻彤辉[5](2019)在《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的抗菌活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参照美国临床标准协会(CLSI)的标准,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从300余种中药单体化合物中筛选,发现兰雪醌对CRKp具有抗菌作用。采用基于GC/MS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测定兰雪醌作用细菌代谢影响,发现关键代谢通路。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庆大霉素与兰雪醌联合抗菌作用,通过LC-MS/MS测定细菌胞内庆大霉素含量以进一步研究联合作用机制。结果:兰雪醌对CRKp有抑菌作用,200μM兰雪醌抑菌率大于50%,300μM兰雪醌抑菌率近80%。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兰雪醌作用导致细菌胞内50种代谢物发生变化,其中叁羧酸循环中的苹果酸和α-酮戊二酸丰量上调,叁羧酸循环通量增加。兰雪醌与庆大霉素联合明显增强抗菌效果,50μM兰雪醌联合6ug/ml庆大霉素抑菌率近100%,与庆大霉素单药治疗相比,LC-MS/MS检测发现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加细菌胞内庆大霉素浓度。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兰雪醌对CRKp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能使细菌胞内代谢物发生变化,TCA通量增加。兰雪醌与庆大霉素联合的抗菌作用高于两者的单药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兰雪醌使细菌胞内TCA通量上升,产生更多的NADH并增强质子动力,进入细菌胞内庆大霉素明显增多,产生明显抗菌作用。(本文来源于《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袁园,王中新,朱亦林,陈继中[6](2019)在《粘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粘质沙雷菌的耐药率和临床分离率在逐步上升,这给医院感染防控和临床抗感染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粘质沙雷菌可通过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外膜孔道蛋白的改变或缺失,主动外排机制,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整合子的作用等产生耐药性,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做一综述,为临床抗细菌治疗及新型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汤嘉文,李培源[7](2019)在《中药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抗生素滥用招致多数病菌产生耐药性,甚至爆发了超级细菌的时代背景下,西药对于抗菌的局限性显现,而药用植物由于具有高质量抗菌效果和难产生耐药性或逆转菌体耐药性的性质而成为新的抗菌风向。本文对中药抗菌发展概况及现状进行论述,尝试为中药抗菌未来发展提供依据及新的思考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张蓬华,董永成,卢伟[8](2019)在《常见抗菌药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菌药物所致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会引起严重或不可逆的损伤,及时发现并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不良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特点、患者情况(包括年龄和潜在疾病)和合并用药等。本文对临床常用的几类抗菌药物导致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9年10期)

杨佳颖,张新瑞[9](2019)在《国外兽用抗菌药管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菌药可用于预防、控制、治疗动物疾病及促进动物生长,因此推动了全球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抗菌药广泛应用的同时,耐药菌也随之产生,因而导致药物疗效减弱甚至消失,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来,农业农村部始终保持加大监管兽用抗菌药和使用管理的工作力度,多措并举。随着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耐药菌株在国际间开始传播和蔓延,各国政府及相关组织在认识到滥用兽用抗菌药的危害后,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那么国外针对兽用抗菌药物是如何实施监管的呢?(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保健》期刊2019年10期)

陈昭,吴补领[10](2019)在《抑制变异链球菌及其生物膜形成的靶向抗菌肽的设计、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合成抗致龋齿菌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的抗菌药物,并研究其对变异链球菌早期生物膜生长抑制及成熟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抗菌域与靶向域结合的方法设计靶向抗菌肽,利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50)来评价其对变异链球菌及其生物膜活性抑制的作用。同时,时间-杀菌效率(Time-killing)实验测定靶向抗菌肽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的短期杀菌效果。此外,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靶向肽对成熟生物膜上细菌的杀菌效果。流式细胞仪及荧光酶标仪检测靶向肽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实验证明靶向肽PGKFP是抗S.mutans及其生物膜活性最高的多肽,最小抑菌浓度为3.1μM,最小生物膜抑制浓度为5.27±0.08μM。靶向肽通过破坏细菌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此外,12.5μM的PGK-FP在第10分钟可将细菌全部杀死,具有极高的杀菌效率。共聚焦显微镜结果表明,6.25μM的PGKFP作用于生物膜,在第30分钟时将生物膜上的全部活菌杀灭。结论:本研究表明靶向肽是具有抗变异链球菌及其生物膜活性的多肽,且具有极高的杀菌效率因此在龋齿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5)

抗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esenterocin ZLG8是由Leucon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 ZLG85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乳酸菌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乳酸菌细菌素Mesenterocin ZLG8对细胞260 nm和280 nm紫外吸收物质渗漏、细胞膜电势、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探讨该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esenterocin ZLG8导致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的渗漏,引起细胞膜电势的耗散,并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菌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弓磊,张溪.抗菌肽对抗肿瘤细胞的机制:选择性膜破坏和非膜溶解[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2].李大鹏,高玉荣,张凤琴,方舒,彭贞.MesenterocinZLG8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机制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3].韩天飞,刘娜,张青青,赵建梅,李月华.七类常见抗菌药耐药机制及耐药基因国内流行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2019

[4].陈秀丽,尹丽媛,麻彤辉.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C].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9

[5].尹丽媛,陈秀丽,麻彤辉.兰雪醌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C].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9

[6].袁园,王中新,朱亦林,陈继中.粘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7].汤嘉文,李培源.中药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化工.2019

[8].张蓬华,董永成,卢伟.常见抗菌药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9

[9].杨佳颖,张新瑞.国外兽用抗菌药管理机制[J].中国动物保健.2019

[10].陈昭,吴补领.抑制变异链球菌及其生物膜形成的靶向抗菌肽的设计、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论文知识图

叁种多肽与细胞膜模型相互作用示意图修饰的载有银的二氧化钛纳米管(T...一13重组质粒PCR检测LBG和尸丑刀一1基因...抗菌肽的膜裂解作用模型抗菌肽的几种典型结构和序列抗菌肽(JCpep7和JCpep8)对金黄色葡...

标签:;  ;  ;  ;  ;  ;  ;  

抗菌机制论文_弓磊,张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