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技术增强了发展后劲(论文文献综述)
李杏林[1](2021)在《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时期。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布局以来,学术界对经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作了进一步研究,但从微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尚且不多,对特定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不足。本文以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县域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框架和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业一直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本论文通过欠发达省份江西省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案例,探讨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和阶段成效,剖析井冈山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关系,为吉安市县域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并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学习和参考。本文借助创新驱动发展等有关理论和国内一流农业科技园发展经验,将在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延伸到一个更具有操作性的阶段。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分析法、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发现其在发展中由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人才引进遇到瓶颈、创新成果辐射较小、政策环境支持不够等原因,目前仍存在农业科技产业化相对滞后、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创新驱动后劲较乏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区间整体要素,完善农业创新体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刘洋[2](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石宇飞[3](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本质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结构,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强国,装备制造业更是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世界经济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至2013年;第四阶段是从2013年至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口和出口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但在2013年以后增幅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中国装备制造业不同程度地面临进口和出口压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在2003年之前表现为比较劣势,而后则表现为比较优势。中国装备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2003年前后先提升而后平稳。从影响力系数变动趋势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呈渐趋提高态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力的提高幅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总体上呈现缓慢提高的趋势。出口和资本形成一直是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而消费和进口则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不仅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同时也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装备制造业仅对出口项目的最终需求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对其它三个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装备制造业产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渐趋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中国工业总体下降水平。从装备制造业企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资产运用效率、资金利用效果、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近期有小幅回落,营业净利率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的能力在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近些年的财务风险有所降低,企业资产主要源自负债的倾向逐步下降,但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仍然存在显着的结构性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整体偏低,流动资产规模不足,但现金比率普遍较高;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有所提升,但产业分工地位仍需提升。具体而言:一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所增加,中国装备制造业基础研发、中间品与零部件生产能力有所增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所提升,但最终品出口比重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中间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出口增加值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呈现显着差异性,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出现下降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出口之中本国中间品出口增加值重复计算部分,以及其重要组成来自国外账户重复计算部分均出现下降。三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前向生产长度和后向生产长度表现并不相同,而且呈现阶段性特征。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前、后向生产长度均出现增加,但产业分工地位出现下移。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社会基础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经济基础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从产业基础角度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投入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这导致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低,科技水平相对较弱,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在总量和比重上呈现出双重提高趋势,且提高幅度显着超过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从制度基础角度看,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提升排污处理能力,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中国推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着重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唐莹[4](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成为最热门的话题,高新技术企业在新时代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员工流失率高与创新投入风险大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其有效实施能起到留住并吸引优秀人才、激励管理层制定高风险研发策略的作用。然而,我国股权激励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未成熟,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存在局限性,股权激励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效果。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类高投入、高增长、高风险的企业,发展变化远远不同于传统类型企业,其不同生命周期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一刀切”式的方案设计难以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引入生命周期视角来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不同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激励要素的动态设计,适应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本文首先全面剖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现状,分析其激励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命周期设计激励方案的必要性。接下来,梳理高新技术企业方案设计的原则及要求,合理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结合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目标及人力资本需求就股权激励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合理的方案设计思路。然后选取中兴通讯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分别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两期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及实施效果,探讨其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并得出本文的结论。
哈雪丰[5](2020)在《宜春市税源培育研究》文中认为税源是税收的源泉,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税源培育,使其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通过政府决策和各项支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引入优质产业提升经济规模,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才能保持经济和税收的稳定增长。宜春市是江西省第四大经济体。近年来,该市抢抓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经济和税收持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该市税源增长缺乏后劲、税源结构不合理、县域税源不均衡、重点税源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2009—2019年十一年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以及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和重点税源等方面,分析了2016—2019年尤其是近三年宜春市税源变化特点,并与江西省内其它设区市和2018年中部六省前十强城市经济税源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同时,通过聚类分析探索了宜春市的8个新兴税源行业。通过分析,阐明了宜春市税源中存在的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县域税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存在的区域公共资源属性限制、政策环境影响、财政收入需求驱动下地方政府的决策偏好和对税源管理的干预、税源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性地从壮大税源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税收监管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宜春市税源培育的对策,以期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设区市级税源培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熊梦玥[6](2020)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改革创新,各国的经济发展愈加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坚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我国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经济战略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严酷的世界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发展。由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降低税率、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方式,降低企业发展高新技术过程中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活动的投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税式支出、市场失灵和最优税制理论,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梳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沿革,分税种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天津市为例,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情况,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税收激励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外发展不均衡、政策变动过快不利于落实等问题,同时以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经验为借鉴,提出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激励力度、扩大园区以外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引导高新技术产业享受最新的税收优惠等优化建议,致力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姚科敏[7](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肖滢[8](2019)在《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曾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中约80%已步入成熟期和衰退期。资源型产业粗放式生产加工方式影响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同时,资源型产业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在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前,在我国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亟待通过产业绿色转型化解资源优势陷阱和生态环境困局。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而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研究更鲜有涉及。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层面,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演进规律和政策选择进行了论证和检验,为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绿色转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建立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和适度规模理论,进行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阐释;以资源诅咒理论阐释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基于供给需求的视角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通过理论分析,系统解释了什么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为什么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产业绿色转型?什么是产业绿色转型面临巨大阻力的原因?以及如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在此理论基础体系与理论假设上运用计量统计相关方法,评价了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绿色转型水平,检验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及转型策略,并对湖北省典型资源衰退型城市黄石市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本质是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的转型,是要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设置多重约束目标。其内涵包括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逐步协调以及资源型城市工业化绿色效率的提升。(2)产业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现实出路。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资源繁荣”的背景下,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形成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导致产业发展呈现产业结构重工化、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挤出技术创新、产业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特征,并且在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性衰退规律下还将面临资源枯竭的产业发展危机。从长期来看,在资源型产业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下,产业增长速度将放缓甚至逐渐负增长。同时,适度规模理论指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压力消耗的不同步变化也将导致经济不可持续发展。从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来看,资源型城市必然通过产业绿色转型摆脱传统工业化、传统重工化和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增长对资源依赖减小和对环境污染的逐步脱钩。而产业绿色转型可以通过传统工业改造拉动产业技术升级、以主导产业转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绿色高效化转型。(3)“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及其间传导作用形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而资源与环境、人力资源、资金供给、生产技术体系及政策制度变动是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资源诅咒学说”路径锁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两部门和三部门数理推导模型,明晰了资源型产业自我强化的发展机制。由于荷兰病效应使得资源部门具有自我强化能力,通过虹吸效应、低关联效应和锁定效应对投资、储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高度依赖、产业结构单一和制度弱化等问题,形成了低技术进步、低人力资本积累和低投资的“三低型”经济,制约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4)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工业绿色高效转型的角度综合评价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首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显着,其中成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相较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化现象更为明显;产业结构具有向高级化发展趋势,其中成熟型城市和成长型城市第二产业具有超前发展趋势,而再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第二产业发展滞缓并具有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趋势;产业结构转型速度整体加快,其中衰退型城市整体转型速度较快;其次,资源型城市工业增长与矿产资源依赖、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的脱钩状态较弱且不稳定,其中能源对工业增长的阻力系数最大反映出高耗能特征,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现象依然显着需进一步优化;资源型城市工业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烟尘排放、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基本为脱钩状态,产业发展的环境污染现象具有向好趋势,污染减排治理初见成效;第三,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但随时间具逐步改善趋势,从分类型城市来看整体表现为成长型城市>再生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而平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再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成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的特征,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5)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开发对产业绿色转型效率存在诅咒效应,资源的开发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资源开发进一步通过资源诅咒传导效应,产生了不同强度的对制造业和物质资本的挤出、对制度因素的弱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和对技术创新的制约,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负向影响,使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难度加大,导致一些城市虽然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但收效甚微。而体制机制问题、资金问题、制造业落后问题、人才问题、核心技术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
程文[9](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黄橙[10](2019)在《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泸州市高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新区,其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泸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和战略意义。但是,泸州市高新区资源依托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格局、挑战和机遇共存的复杂外部环境中,亟待探索适合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路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转型升级发展。论文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切入,运用渐进决策理论、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等理论工具,同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研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展开系统研究。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现状与实施困境主要表现在:泸州市高新区老工业发展基础痕迹明显,产业发展呈现散乱状态,产业链不长,市场占有率不高;产业配套能力差,产业层级偏低,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高新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城市拓展空间有限,影响了产业的拓展;泸州市高新区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带来的虹吸效应引起资源外溢与错位发展等等都影响了泸州市高新区产业规划转型发展。影响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困境的原因有:一是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周边其他区域高新区产业发展重复投资和建设;二是品牌和标准建设步伐缓慢,产业品牌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缺乏;三是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与路径不适应现阶段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分析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问题与原因后,本文对标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的成功路径,探索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实施的解决路径,提出首先要建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有效开发空间布局;要建立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要构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和服务体系;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域制造业基础优势;要加快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论文研究结论与建议是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氛围,取长补短,抱团取暖,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发展;要严格审核入园企业,切忌为了招商而招商;要建立高新区企业推出淘汰机制,对不符合园区发展定位需要的企业,做到关闭、兼并和转移,拓展高新区产业发展空间。
二、高新技术增强了发展后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新技术增强了发展后劲(论文提纲范文)
(1)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县域经济 |
2.1.2 创新驱动发展 |
2.1.3 国家农业科技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梯度推进理论 |
2.2.3 科技创新理论 |
3.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
3.2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对吉安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
3.2.1 促进吉安市整体经济发展 |
3.2.2 增强吉安市自主创新能力 |
3.2.3 形成吉安市创新经济格局 |
3.3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
3.3.1 创新建立高效服务的行政体制,精准定位发展目标 |
3.3.2 创新建立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实现高效稳健运营 |
3.3.3 .创新建立示范引领的推广机制,加强推广宣传作用 |
3.3.4 积极培育人才做好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3.4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
3.4.1 培育本土现代化农业人才,提高农艺技术水平 |
3.4.2 精准对接贫困乡村扶贫,技术推广到户 |
3.4.3 促进新型农业产业集成化,打造产业链 |
3.4.4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园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
4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4.1.1 农业科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4.1.2 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
4.1.3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合作实效性不明显 |
4.1.4 创新驱动后劲较乏力,科研投入缓慢 |
4.2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 |
4.2.1 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
4.2.2 人才引进遇到瓶颈 |
4.2.3 创新成果辐射面较小 |
4.2.4 政策环境支持不够 |
5 国内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资源全球化——山东寿光模式 |
5.2 深耕产业链——广西百色模式 |
5.3 扩大示范引领效应——陕西杨凌模式 |
5.4 对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6 促进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
6.1 建立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
6.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
6.3 优化区间整体要素,完善农业创新体系 |
6.4 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提纲 |
致谢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发展问题 |
1.2.2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1.2.3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
1.2.4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发展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定义与内涵 |
2.1.1 产业 |
2.1.2 竞争力 |
2.1.3 国际竞争力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 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 |
3.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萌芽期 |
3.1.2 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期 |
3.1.3 装备制造业稳定发展期 |
3.1.4 装备制造业发展转型期 |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 |
3.2.1 品牌经营意识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
3.2.2 整体技术含量持续改善,上下游产业链衔接愈加紧密 |
3.2.3 国际化合作趋势凸显,服务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
3.2.4 多角度入手,侧重节能环保 |
3.2.5 区域分布多样化和区位集中化 |
第4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与国际竞争力表现 |
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 |
4.1.1 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总体稳定 |
4.1.2 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成效改善明显 |
4.2 国际竞争力波动中提升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
4.2.2 出口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波动中提高 |
4.2.3 贸易竞争力总体提升,但结构差异显着 |
第5章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
5.1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与数据来源说明 |
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
5.2.1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分析 |
5.2.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分析 |
5.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
5.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分析 |
5.3.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分析 |
5.4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5.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分析 |
5.4.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分析 |
5.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 |
5.5.1 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5.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 |
第6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基础分析 |
6.1 生产要素 |
6.1.1 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
6.1.2 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
6.1.3 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6.2 需求条件 |
6.2.1 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 |
6.2.2 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 |
6.3 产业基础 |
6.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 |
6.3.2 高新技术制造业作为中间投入总量和比重双重提升 |
6.4 制度基础 |
6.4.1 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 |
6.4.2 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排污处理能力 |
6.4.3 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 |
第7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
7.1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7.1.1 国际贸易竞争力有提升但趋势减速,且结构分化明显 |
7.1.2 产业科技创新中间投入仍显不足 |
7.1.3 国内消费和进口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
7.1.4 样本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渐趋下降,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
7.1.5 垂直专业化比重出现逆转下降,产业国际分工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 |
7.1.6 “逆全球化”潮流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提升 |
7.2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解决方略 |
7.2.1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
7.2.2 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 |
7.2.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
7.2.4 提升全球价值链引领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激励 |
2.1.2 生命周期 |
2.1.3 高新技术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最优契约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博弈论 |
2.2.5 激励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股权激励要素设计研究 |
2.3.2 不同生命周期股权激励效应及模式研究 |
2.3.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效果研究 |
2.3.4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2.4 股权激励作用路径分析 |
2.4.1 股权激励对于研发创新的作用路径 |
2.4.2 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分析 |
3.1.1 激励模式分析 |
3.1.2 有效期分析 |
3.1.3 激励额度分析 |
3.1.4 激励对象分析 |
3.1.5 激励价格分析 |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方案设计较为单一 |
3.2.2 激励力度较为不足 |
3.2.3 缺乏针对性、灵活性与长效性 |
3.3 基于生命周期设计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方案的必要性 |
3.3.1 契合生命周期的激励方案针对性、灵活性及适用性更强 |
3.3.2 科学的方案设计能够充分发挥激励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机理分析 |
4.1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原则 |
4.1.1 动态原则 |
4.1.2 适度原则 |
4.1.3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
4.1.4 核心技术人员是激励主体的原则 |
4.2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设计基本要求 |
4.2.1 激励对象 |
4.2.2 激励价格 |
4.2.3 激励额度 |
4.2.4 激励条件 |
4.2.5 有效期 |
4.3 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 |
4.3.1 基于现金流的生命周期划分 |
4.3.2 基于销售收入的生命周期划分 |
4.4 高新技术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动态设计 |
4.4.1 成长期特点、目标、人力资本需求及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4.4.2 成熟期特点、目标、人力资本需求及相应的方案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1 中兴通讯基本情况 |
5.1.1 公司简介 |
5.1.2 股权结构 |
5.2 中兴通讯生命周期判定 |
5.2.1 基于现金流的生命周期判定 |
5.2.2 基于销售收入的生命周期判定 |
5.3 选择中兴通讯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原因 |
5.3.1 生命周期的更迭具有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征 |
5.3.2 股权激励的推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战略意义 |
5.4 中兴通讯两期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内容与实施结果 |
5.4.1 第一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4.2 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5.4.3 基于生命周期的两期激励方案对比与合理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兴通讯基于生命周期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效果分析 |
6.1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设计效果分析 |
6.1.1 市场表现分析 |
6.1.2 人员变动分析 |
6.1.3 研发能力分析 |
6.1.4 财务绩效分析 |
6.2 中兴通讯股权激励设计效果综合评价 |
6.2.1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之处 |
6.2.2 股权激励计划的不足之处 |
6.3 改善中兴通讯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
6.3.1 采取滚动激励方式增强股权激励的适应性及长效性 |
6.3.2 激励条件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企业特征及所处生命周期 |
6.3.3 成长期采用股票期权模式可以适当增加惩罚性条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贡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宜春市税源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税源 |
2.1.2 新兴税源 |
2.1.3 税源结构 |
2.1.4 税源质量 |
2.1.5 税源培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政分权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税源培育的应然性 |
2.2.2 税源的作用与影响因素 |
3 宜春市税源现状分析 |
3.1 总体税源情况分析 |
3.1.1 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呈现赶超态势,转入中高速增长 |
3.1.2 税收总量稳定增长,增速前高后低 |
3.2 税源结构分析 |
3.2.1 产业结构分析 |
3.2.2 县域结构分析 |
3.3 重点税源产业分析 |
3.4 新兴税源分析 |
4 当前宜春市税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税源规模不足 |
4.1.2 税源结构不合理 |
4.1.3 县域税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4.2 原因分析 |
4.2.1 区域公共资源属性限制 |
4.2.2 政策环境影响 |
4.2.3 财政收入需求驱动下地方政府决策偏好及对税源管理的干预 |
4.2.4 当前税源管理模式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
5 宜春市税源培育对策 |
5.1 助力经济增长,壮大税源规模 |
5.2 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健康发展 |
5.3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资本吸引力 |
5.4 提升监管效率,加强税源管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 |
2.1.2 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和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式支出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最优税制理论 |
2.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2.3.1 税收优惠政策影响高新企业的创新能力 |
2.3.2 税收优惠政策影响高新企业的经营管理 |
2.3.3 税收优惠政策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
3.1.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制造业为例) |
3.1.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能力概况 |
3.1.3 高新技术产业上缴税额情况 |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现状 |
3.2.1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沿革 |
3.2.2 现行主要税收优惠政策的梳理 |
3.3 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
3.3.1 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
3.3.2 天津市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
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4.1 针对科研人员的税收激励不足 |
3.4.2 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不够 |
3.4.3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高新技术创新后劲不足 |
3.4.4 产业园区内外税收优惠政策不均衡 |
3.4.5 税收优惠政策更新较快不利于落实 |
第4章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介绍 |
4.1.1 美国 |
4.1.2 英国 |
4.1.3 新加坡 |
4.2 经验借鉴 |
4.2.1 多种税收优惠方式相结合 |
4.2.2 利用税收优惠激励新兴产业的投资 |
4.2.3 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章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
5.1 注重高端科技人才的税收激励政策 |
5.2 加强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
5.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 |
5.4 促进区域性和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协调 |
5.5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评价研究 |
2.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机理分析 |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内涵的界定 |
3.1.1 资源型城市 |
3.1.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 |
3.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 |
3.2.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 |
3.2.2 资源型产业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
3.2.3 产业结构理论 |
3.2.4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 |
3.2.5 适度规模理论 |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机制分析 |
3.3.1 荷兰病效应 |
3.3.2 挤出效应 |
3.3.3 制度弱化效应 |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动因分析 |
3.4.1 社会需求变化 |
3.4.2 供给变动 |
3.4.3 政策制度影响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评价 |
4.1 评价思路、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1 评价思路 |
4.1.2 研究区域 |
4.1.3 数据来源 |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评价 |
4.2.1 产业专业化分析 |
4.2.2 产业多样化分析 |
4.2.3 产业升级方向分析 |
4.2.4 产业转型速度分析 |
4.3 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评价 |
4.3.1 工业增长与资源的脱钩分析 |
4.3.2 工业增长的资源约束分析 |
4.3.3 工业增长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
4.4 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评价 |
4.4.1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的指标体系 |
4.4.2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障碍与制约效应分析 |
5.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障碍分析 |
5.1.1 产业发展障碍 |
5.1.2 市场机制障碍 |
5.1.3 要素约束性障碍 |
5.1.4 生态环境压力障碍 |
5.1.5 传统产业退出障碍 |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制约效应分析 |
5.2.1 资源诅咒及资源要素的制约效应模型设定 |
5.2.2 资源要素的制约效应分析 |
5.2.3 资源要素制约的传导效应分析 |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与策略 |
6.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分析 |
6.1.1 成长型城市主导产业振兴模式 |
6.1.2 成熟型城市支柱产业调整模式 |
6.1.3 衰退型城市接续产业替代模式 |
6.1.4 再生型城市新兴产业扶持模式 |
6.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策略分析 |
6.2.1 宏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6.2.2 微观层面的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第七章 案例分析—以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为例 |
7.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评价分析 |
7.1.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存在的问题 |
7.1.2 黄石市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
7.1.3 黄石市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分析 |
7.1.4 黄石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分析 |
7.2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与对策分析 |
7.2.1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 |
7.2.2 黄石市产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海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新区 |
2.1.2 产业发展规划 |
2.1.3 产业发展规划实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渐进决策理论 |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3.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现状、成效与困境 |
3.1 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现状 |
3.1.1 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现状 |
3.1.2 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现状 |
3.2 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成效 |
3.2.1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
3.2.2 主导产业优势突显 |
3.2.3 创新能力初步显现 |
3.2.4 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
3.3 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面临的困境 |
3.3.1 空间困境 |
3.3.2 创新困境 |
3.3.3 虹吸效应困境 |
3.3.4 错位发展困境 |
4.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困境的原因分析 |
4.1 空间困境的原因分析 |
4.1.1 现有土地空间不足 |
4.1.2 土地拓展空间受限 |
4.2 创新困境的原因分析 |
4.2.1 老工业基地发展痕迹明显 |
4.2.2 政策主体创新意识不强 |
4.3 虹吸效应困境的原因分析 |
4.3.1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差异较大 |
4.3.2 区域溢出效应吸收不够 |
4.4 错位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4.4.1 统一协调和规划不足 |
4.4.2 区域特色定位不明显 |
5.国内典型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践做法与经验借鉴 |
5.1 国内典型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践做法 |
5.1.1 苏州市的实践做法 |
5.1.2 成都市的实践做法 |
5.2 国内典型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经验借鉴 |
5.2.1 政府导向是前提 |
5.2.2 产业定位是关键 |
5.2.3 产业发展措施要落地 |
5.2.4 运营管理是保障 |
6.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优化路径 |
6.1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6.1.1 建设西部创新优势培育区 |
6.1.2 建设中部改造转型升级区 |
6.1.3 建设东部智造产业集中发展区 |
6.1.4 建设南部经济发展区 |
6.2 搭建产业发展创新平台 |
6.2.1 建设科研技术创新研究平台 |
6.2.2 建设创新成果孵化平台 |
6.2.3 搭建创新人才引智平台 |
6.2.4 建立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
6.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溢出效应 |
6.3.1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
6.3.2 一干多支战略破解溢出效应 |
6.4 建立区域产业协调与特色发展机制 |
6.4.1 建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机制 |
6.4.2 构建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特色现代产业和服务体系 |
6.5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
6.5.1 明确招商引资路径 |
6.5.2 区分招商引资重点区域 |
6.5.3 完善招商绩效考核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新技术增强了发展后劲(论文参考文献)
- [1]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 李杏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3]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D]. 石宇飞. 吉林大学, 2020(03)
- [4]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D]. 唐莹. 苏州大学, 2020(03)
- [5]宜春市税源培育研究[D]. 哈雪丰.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熊梦玥.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7]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研究[D]. 肖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泸州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D]. 黄橙.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