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宁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065)
【摘要】本文阐述了社区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介绍了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目的、实施者与实施对象、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内容,针对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生活、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建立健康行为模式。
【关键词】社区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080-02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身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它的发生是外在及内在危险因素长期作用逐渐形成的。有关资料表明,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2]。如亢惠兰等[3]的调查中显示,在对8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对冠心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31%,对危险因素知识的知晓率36%,疾病治疗知识的知晓率仅为26%。如何更好的执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是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在综合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往往需要居家维持治疗,但家庭生活习惯和护理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出院后反而较难持之以恒[4~5]。而社区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加强社区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6]。如杨秀玲[7]在其研究中,将社区14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于对照组实施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病情控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主动就诊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过程中一旦略有疏忽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在康复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至关重要[8]。
本文就社区层面针对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为有效开展社区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1健康教育目的
健康教育目的不仅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为了帮助社区人群建立自我保健意识,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王润等[9]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调查显示,患者具有一定的冠心病治疗知识,但缺乏更深层次的健康教育知识。
2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实施者与实施对象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人群为医生,护士及除医生护士外的预防保健人员,慢性病管理人员,理疗师等。国内易永红等[10]研究显示,有75%的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最佳的健康教育来自医生。另外,社区护士是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现代护士不仅注重临床护理,还关注疾病的预防和转归,参与社区疾病预防,出院患者的跟踪随访及社区健康教育。国内王贵芝等[11]开展的“生命网工程”体现了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冠心病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再是单纯的患者,还应包括患者家属及其陪护人员,医务工作人员,乃至整个家庭,社区和社会[12]。
3健康教育的形式
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采用多种形式,根据冠心病病人健康需求,采用九化式健康教育(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覆盖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个人,家庭,单位的经济负担[13]。
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合作在小区出黑板报,制作宣传栏。在社区开办冠心病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座谈会,利用照片,幻灯片,音像资料演示等组织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提高兴趣,会后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印象。编写健康小册子发放到居民手中,通过自学来获得健康知识。在日常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社区护士在家庭护理健康咨询等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对象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行动不便的通过走访,电话询问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相关知识,从而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宣教取得良好的效果[14]。
4健康教育的内容
4.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健康处方,介绍冠心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如感染,便秘,失眠,饱餐,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定期门诊复查心电图,血糖,血脂等,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应急措施。雷云丽,陈建红[1]在调查中得出:护理健康处方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康复,其投入少,效果好,是传播健康知识的重要手段,满足了人们对防病知识的需要及对新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
4.2生活指导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疾病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过程,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所以危害更严重[15]。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生活规律,居住环境,保持空气新鲜,常开窗通风,冬季注意穿衣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充分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劝阻患者戒烟,不饮浓茶,咖啡。根据WHO调查报告显示,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约为20%,如果停止吸烟1年,冠心病发生率讲减少50%,停止吸烟15年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将减少。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适当饮水,进高纤维易消化食物如韭菜,芹菜等,忌用力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用缓泻剂或灌肠,腹部按摩,增加肠蠕动,以利排便。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康复指导,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境平和。
4.3运动指导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为等张和节律性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瑜伽等。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根据病情定运动量,定运动处方为原则。运动过程为一般持续10~60min,每次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10min左右,训练阶段15~30min,结束阶段5~10min左右。频率每周3~5次,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感舒适,无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不适感为宜。运动后至少保证有30min后再行温水浴,以免发生心血管反应,保证无痛性锻炼,必要时在监测下进行,鼓励患者自我锻炼,应该坚持终生。王明秀[16]在对230例社区冠心病病人体育锻炼与胸痛关系的分析中显示,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切实锻炼能切实降低冠心病患者胸痛的发生机率,体育锻炼是防止冠心病患者胸痛发生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措施。
4.4饮食指导近年来,饮食对冠心病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不良饮食习惯,脂肪,胆固醇摄入增加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7]。指导患者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嘱患者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饮食,每日进餐次数为3~5次,进食量控制在6~7成饱,严重控制食物所含脂肪含量及热量等,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低盐。少吃甜食,鱼子,蛋黄等食品。同时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如芹菜,糙米等。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和行为治疗等综合治疗。
4.5心理指导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紧张情绪对病死率有明显的影响[18]。应根据病人的个性化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沟通,予以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应耐心地与患者交谈,通过暗示,说明,解释,保证,教育等对患者施加良好的心理影响,教会患者松弛自己的情绪和处理应激的技巧和放松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等,疏导其心理障碍,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纠正A型行为,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还可安排社区病友之间交流治病心得,提供家庭,社会支持,改善和增强人际沟通能力。郭克锋等[19]进行的冠心病心理干预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总之,对于冠心病的心理指导是为了让其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对疾病的重要性,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4.6用药指导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避免漏服药物,自我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应注意药物有效期,硝酸甘油应放在深色密闭玻璃瓶内,避免潮湿环境,药瓶开封后每6个月更换1次,以确保疗效,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咸酸甘油以备急需。因老年人记忆力,听力,视力下降,护士应对患者强调服药时间,用法和用量,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师报告[20]。也可向照顾者讲授用药知识,以便患者能更好的遵医嘱用药。由于冠心病患者心脏意外常发生于清晨,可将第1次服药时间改为6AM,以尽快补充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减少心脏意外的发生[5]。
4.7“生命网”的建立“生命网”即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网。生命网通过健康教育强化冠心病的预防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疼痛的控制率、生化指标达标率增高,复发及死亡率降低。国内李海燕等[21]通过开展“生命网”在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愈后和加强冠心病的预防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
5小结
冠心病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而社区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知识了解不足,预防措施不到位,家庭重视不够,从而造成复发率高。这些原因使得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通过实施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病人树立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和消除患病的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和康复指导。通过对社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于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能够促进社区医疗保健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高保健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云丽,陈建红.护理健康处方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0,9(1):37~39.
[2]焦溥惠.冠心病的预防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7):860~863.
[3]亢惠兰,程辉.实施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知晓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10)下旬版:2789~2790.
[4]孙红娥,杨静.加强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1,32(7):1413.
[5]袁春玲.家庭病床冠心病护理可行性探讨[J].西部中医学,2012,25(7):109~111.
[6]郭立平.浅谈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13,11(5):633~634.
[7]杨秀玲.社区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219~220.
[8]贺秋娜.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537.
[9]王润,周宇彤.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302~304.
[10]易永红,叶天惠,高汉英,等.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6,13(9):66~67.
[11]王贵芝,高鹤南,熊薇,等.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15~516.
[12]袁汗青,农天雷.社区冠心病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1096.
[13]黄素英.护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成[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85~798.
[14]秦美云.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0):1763~1764.
[15]程红,邵华君,裴咏桢.冠心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慢性疾预防与控制,2006,14(6):439~440.
[16]王明秀.对230例社区冠心病人体育锻炼与胸痛关系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1):1049~1050.
[17]解晨,秦发伟,金琳,等.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2,8(12):911~912.
[18]贾赫.冠心病护理的现状与进展[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6:13~14
[19]郭克锋,苏景宽,朱银星,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J].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384.
[20]王玉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2008,6(28):458.
[21]李海燕,沈燕,戴冬梅.“生命网”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7):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