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论文_何卫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界线,陆架,海平面,边缘,体系,化学。

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何卫红[1](2002)在《扬子海盆晚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初期海平面升降与奥陶/志留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层序地层的研究,对晚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初期的海平面变化以及奥陶/志留系界线的划分进行了探讨。笔石、腕足类、放射虫的形态、分异度和丰度的研究表明:扬子海盆晚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初期,总体上,海平面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海平面上升的最大阶段发生在Tangyagraptus typicus亚带下部,到观音桥层顶部,海平面下降到最低点。在苟家垭和大塘口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Ni,V,Sc,Rb,Sr和Ba等微量元素丰度以及稀土元素Ce异常的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性,可划分成5次旋回,分别对应于D.complexus带下部,D.complexus带上部,P.pacificus带下部,P.pacificus带上部至N.ojsuensis带,以及N.persculptus带至P.acuminatus带。在这2个剖面上,放射虫丰度变化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与笔石和腕足类的形态、分异度和丰度变化所反应的海平面升降大体一致,和北美、非洲同期海平面的5次波动可以对比,据此指出,以上5次海平面旋回代表了晚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初期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在前4次旋回中,每次波动的周期为0.75~1Ma,与冰川活动引起的Ⅳ级海平面变化周期(0.1~1Ma)相近,以此进一步推断晚奥陶世晚期(从D.complexus带到N.ojsuensis带)发生过4次Ⅳ级海平面变化。根据放射虫、笔石、腕足类、海绵骨针以及岩性等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认为五峰组底部灰绿色泥岩段产出时水深约60-100m,观音桥层水深约50-80m,在晚奥陶世最大海侵期(对应于T.typicus亚带下部),水深约400m,五峰组含放射虫硅质岩沉积时最小水深约200m,结合以上海平面变化的5次旋回,从而推算出各旋回海平面的变化幅度:在第①旋回,海平面变化范围大致为20~120m;在第②、第③和第④旋回中,海平面变化分别为80~130 m、大约150 m和50~250m;第⑤旋回的海平面升降幅度大于200 m。按“国际地层指南”的要求所划分的年代地层界线的地质标志不明显,不利于识别,并且与地球演化节律不完全吻合。从震旦/寒武系之交,到奥陶/志留系、弗拉斯期/法门期、二迭/叁迭系、叁迭/侏罗系以及白垩/第叁系之交的各地史转折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存在如下规律:(1) C、O同位素异常事件所跨越的地史时间,长于或基本等于界线粘土层或生物绝灭事件所跨越的时间;(2)海侵事件一般紧随其它地质事件之后发生,并与生物绝灭之后的复苏基本一致;(3)海侵之前为事件发生的高峰期,之后为较平静的地史期;(4)以上相邻地史转折期的时间跨度分别为105Ma,66Ma,122Ma,45Ma和140Ma,可见地质事件以长、短周期相间出现,相邻2个长、短周期之和基本相等(66Ma+122Ma=188Ma,45Ma+140Ma=185Ma);(5)在二迭/叁迭系、白垩/第叁系等断代界线附近,地质事件的规模更大,不仅存在生物集群绝灭,还出现过全球性的化学异常事件。这些规律表明:地球演化存在节律性;全球性海侵事件可能为地球由非平衡状态走向平衡状态的转折点,或为地史转折期的转折点。因而指出,划分年代地层界线时要充分考虑体现地球演化节律的自然事件,特别是海侵事件的重要意义。根据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地球演化的节律性以及各地史转折期地质事件之间的规律,建议划分年代地层单元界线时,以生物地层划分为基础,密切结合自然事件,并以此为辅助标志。在划分奥陶/志留系界线时,主张以笔石N.persculptus的首现为生物标志,以基本同时发生的地质事件为其辅助标志,以利于全球广泛对比。鉴于不同地区留下的地质记录不完全相同,奥陶/志留系界线对比方法不同:在界线层型剖面上,以N.persculptus的首现为生物标志,以与之基本一致的海侵事件为辅助的物理标志,以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和化学异常事件为辅助的生物和化学标志;在笔石极不发育的地区,则以海侵事件、生物绝灭事件或化学异常事件为辅助标志,以与其相距最近、并且具有区域对比性的其它门类化石(如牙形石)作为界线对比的生物标志;对于由于海退事件所造成地层缺失很多的地区,则以海退/海侵事件作为划分界线的物理标志,并以相映的海侵事件的开始作为奥陶/志留系的分界。(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02-06-01)

苏文博[2](1999)在《从层序地层学观点论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冰成海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Ⅱ型层序界面。与上扬子地台奥陶—志留系交界处观音桥层相同层位的沉积,在世界各主要大陆上均具有基本一致的沉积背景和“浅海凝缩作用”特征,同属奥陶纪最晚期—志留纪最早期可进行全球对比的Ⅱ型叁级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该陆架边缘体系域的顶面,即该Ⅱ型层序的初始海泛面,恰好与笔石 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的首次出现相吻合,与已确认的奥陶—志留纪交界处的重大生物演化事件、沉积地球化学事件等也完全一致,因此全球奥陶—志留系界线应选择在笔石G. persculptus带之底。由于上述初始海泛面同时也是笔石G.persculptus带在世界各地首次出现的最低位置,因此它可作为这一全球界线识别性和操作性俱佳的天然标志。(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1999年01期)

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冰成海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Ⅱ型层序界面。与上扬子地台奥陶—志留系交界处观音桥层相同层位的沉积,在世界各主要大陆上均具有基本一致的沉积背景和“浅海凝缩作用”特征,同属奥陶纪最晚期—志留纪最早期可进行全球对比的Ⅱ型叁级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该陆架边缘体系域的顶面,即该Ⅱ型层序的初始海泛面,恰好与笔石 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的首次出现相吻合,与已确认的奥陶—志留纪交界处的重大生物演化事件、沉积地球化学事件等也完全一致,因此全球奥陶—志留系界线应选择在笔石G. persculptus带之底。由于上述初始海泛面同时也是笔石G.persculptus带在世界各地首次出现的最低位置,因此它可作为这一全球界线识别性和操作性俱佳的天然标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1].何卫红.扬子海盆晚奥陶世晚期至志留纪初期海平面升降与奥陶/志留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

[2].苏文博.从层序地层学观点论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9

论文知识图

扬子海盆晚奥陶世晚期古地理图及典型剖...5 华南奥陶–志留纪界线附近的笔石带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托甫2井位置图

标签:;  ;  ;  ;  ;  ;  ;  

奥陶志留系界线划分论文_何卫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