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连锁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粱,SSR,MSAP,甲基化
连锁群论文文献综述
段永红,张旭,柳青山,孙毅[1](2018)在《基于MSAP和SSR标记的高粱甲基化连锁群LGC、LGD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品种‘B_2V_4’和‘1383-2’杂交获得的F_2群体为材料,通过SSR和MSAP标记检测高粱基因组差异,构建其甲基化遗传连锁群。结果显示,高粱甲基化连锁群LGC含有3个SSR标记和23个甲基化标记,覆盖高粱基因组44.3 cM;甲基化连锁群LGD含有4个SSR标记和8个甲基化标记,覆盖高粱基因组46.2 cM。LGC上甲基化位点仅来源于EcoRⅠ/MspⅠ酶切组合,而LGD上有来源于EcoRⅠ/MspⅠ和EcoRⅠ/HpaⅡ两种酶切组合的甲基化位点。在LGC连锁群Xtxp 69附近检测到一个密集的甲基化位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MSAP标记可以快速检测植物基因组甲基化差异,适用于构建甲基化连锁群。(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碧君,李红莲,谷小慧,陈朝豪,夏军红[2](2017)在《通过全基因组QTL分析鉴定尼罗罗非鱼18号连锁群上的与耐寒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环境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繁殖、免疫和其他生理活动,对罗非鱼的养殖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当温度下降到11℃时,罗非鱼开始死亡,下降到7.4℃时罗非鱼全部死亡。鉴定与耐寒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和相关基因对提高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在8号连锁群和18号连锁群上鉴定了一个数量性状座位。通过荧光定量PCR对18号连锁群QTL区间上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基因PAKLIP、LOC100697261、LOC100696456的表达与温度存在显着相关。本实验结果为罗非鱼耐寒机理的研究和提高罗非鱼耐寒性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吴敏[3](2017)在《资本助力药店区域龙头 “亿元级连锁群”受关注》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大鳄再度出手,药店"红海"又下一城。8月28日,华泰证券大健康基金(以下简称"华泰基金")与安徽华人健康集团(以下简称"华人健康")在合肥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包括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在内的华人健康接受华泰基金1亿元股权投资以及后续的(本文来源于《21世纪药店》期刊2017-09-04)
杨光涌[4](2017)在《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6、16号连锁群上16个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属于大戟科橡胶树属,是一种多年生热带乔木。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是从橡胶树中产生的胶乳,具有十分重要的商业利用价值。前人已先后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巴西橡胶树的多张遗传图谱,但是遗传图谱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将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整合,构建分子细胞遗传学图谱,对于基因组序列的正确组装,序列拼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为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与原位PCR技术,选取Lespinasse等构建的橡胶树遗传图谱第6号和第16号连锁群上的16个RFLP标记,将这些标记定位到巴西橡胶树的染色体上,通过核型分析,从而确定这些标记在染色体的位置,以及连锁群和染色体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来自第6号连锁群上的13个遗传标记被定位到了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第3号染色体上,遗传图谱中连锁群上遗传标记排列顺序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是一致的。其中 gHbCIR477、gHbCIR689.L1、gHbCIR140、gHbCIR207、gHbCIR 121、gHbCIR523.L1、gHbCIR150、gHbCIR 528这8个遗传标记在3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依次为56.55、37.59、33.16、28.78、21.51、17.79、15.67和 4.63,而 gHbCIR475、gHbCIR129/489、gHbCIR647.L1、gHbCIR396、gHbCIR675这5个遗传标记在3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依次为28.02、30.96、51.04、53.69、66.34,着丝粒的位置在遗传标记gHbCIR528与遗传标记gHbCIR475 之间。(2)来自第16号连锁群上的6个遗传标记(gHbCIR421、gHbCIR588、gHbCIR647.L2、gHbCIR130、gHbCIR523.L2 和 gHbCIR689.L2)被定位到了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第15号染色体上,并且遗传图谱中连锁群上遗传标记排列顺序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是一致的。其中gHbCIR421、gHbCIR588、gHbCIR647.L2和gHbCIR130标记在15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依次为27.96、18.98、15.40 和 12.56,而 gHbCIR523.L2 和 gHbCIR689.L2 遗传标记在 15 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为43.13和60.50,着丝粒的位置在遗传标记gHbCIR130与遗传标记gHbCIR523.L2之间。(3)通过第6号和第16号连锁群的定位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定:Lespinasse等构建的遗传图谱上第6号连锁群与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第3号染色体对应;第16号连锁群与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第15号染色体对应。(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晓燕[5](2017)在《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5、10号连锁群1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原位PCR技术对Lespinasse等构建的巴西橡胶树分子遗传图谱中2个连锁群上的15个标记位点进行了物理定位,并将这些标记位点所在的连锁群与橡胶树核型图进行对应整合,直接将分子遗传学和染色体的细胞学特征联系起来应用于巴西橡胶树染色体的一些结构功能特征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这不仅为构建橡胶树分子细胞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还为橡胶树分子辅助育种、种质资源鉴定、比较基因组学等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本研究所得的具体结果如下:(1)对Lespinasse等(2000)构建的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的5号和10号两个连锁群上选取的14个RFLP标记位点和1个SSR标记位点设计了特异引物。其中第5号连锁群有8个遗传标记位点,分别为gHbCIR 637、gHbCIR240、gHbCIR486、gHbCIR208、gHbCIR495、gHbCIR657、gHbCIR461 和 gHbCIR566,第 10 号连锁群有 7 个标记位点,分别为 gHbCIR113、gHbCIR347、gHbCIR168、M338、gHbCIR 570、gHbCIR36和gHbCIR82。共设计合成30对引物,经筛选后得到15对特异性引物,即每个遗传标记位点筛选出1对特异引物。这15对特异引物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都分别能扩增出清晰的单一条带,对PCR产物和目的条带进行回收、测序,测序后的比对结果显示经PCR扩增的序列均为目的序列。(2)对5号连锁群上的gHbCIR495和gHbCIR461遗传标记位点进行原位PCR检测,并对其余6个标记的PCR胶回收产物进行荧光标记制备探针,然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经过核型分析,表明这8个遗传标记均位于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的第2号染色体上,其中gHbCIR657、gHbCIR 461和gHbCIR 566遗传标记位点均被定位到第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信号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30.37、94.00和 95.63。gHbCIR 637、gHbCIR240、gHbCIR486、gHbCIR208 和 gHbCIR495 遗传标记位点均被定位到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信号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分别为70.33、51.99、47.16、16.49和15.53。表明由Lespinasse等(2000)构建的巴西橡胶树分子遗传图谱的第5号连锁群对应于第2号染色体。(3)对10号连锁群上的gHbCIR 113和M338遗传标记进行原位PCR检测,并对其余5个标记的PCR产物进行荧光标记制备探针,然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经核型分析,表明 gHbCIR 168、M338、gHbCIR 570、gHbCIR 36 和 gHbCIR 82 遗传标记位点均被定位到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的第4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信号点到着丝粒距离分别为 21.19、23.35、25.44、31.69 和 80.60。gHbCIR 113 和 gHbCIR 347遗传标记位点被定位到第4号染色体的短臂上,信号点到着丝粒的距离分别为90.35和69.98。本研究中选取Lespinasse等构建连锁图谱10号连锁群上的7个标记均被定位到巴西橡胶树第4号染色上,说明第10号连锁群与第4号染色体对应。(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孙慧慧,杨靖,卫笑,付庆云,曹银萍[6](2016)在《小麦BNS雄性不育中国春恢复基因的连锁群检测和QTL初步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小麦雄性不育系,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自身转换性,在杂交小麦利用和不育资源研究中有重要价值。为定位BNS的恢复基因,首先以BNS的高恢复系中国春为材料,创建BNS×中国春F2作图群体,建立自交结实率和花粉可育率两个表型BSA池;然后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检测恢复相关连锁群;最后用这些连锁群上的SSR分子标记筛选BSA池,用检测的连锁标记筛选F2作图群体,进一步定位恢复基因的QTL位点。结果表明,用BNS与中国春缺四体杂交,根据F1不育性检测到4个相关连锁群,分别是1A、1B、2B和7B;利用4个相关连锁群和4个非相关连锁群共8个染色体上的222对SSR分子标记筛选2对共4个BSA池,结果在3个相关连锁群上检测到8对连锁标记;用这8对连锁标记筛选F2群体210个个体植株,检测到5个QTL位点,位于1A、1B和2B染色体上。这些位点中,1个与自交结实率相关,2个与两个表型均相关,是主效QTL位点,另2个与花粉可育率相关,是微效QTL位点。这些结果为BNS恢复基因分子标记选择和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叶光燕[7](2015)在《木薯遗传图谱5个连锁群的物理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前人已先后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多张遗传图谱,但遗传图谱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尚不明确。除本课题组成员初步对Chen等(2010)及Sraphet等(2011)发表的两张木薯遗传图谱的部分连锁群与其相应染色体进行整合外,其余连锁群与核型的对应关系仍不清楚。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PCR技术对从木薯遗传图谱5个连锁群上选取的10个标记位点进行了物理定位,并将这些标记位点所属的连锁群与木薯核型进行对应整合,为构建木薯分子细胞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本研究所得结果具体如下:(1)从Rabbi等(2012)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上的9号连锁群两端选择一个标记合成NS701-L9和NS272-L9共两对引物。其中引物NS701-L9在华南6号木薯上扩增出一个约1000bp的片段,引物NS272-L9在华南6号上扩增出两个片段,大小约在160-200bp之间。从Sraphet等(2011)发表木薯遗传图谱的7号、9号、14号和20号等4个连锁群的两端各选择一个标记,共选取8个标记合成NS158-L9、NS198-L9、NS978-L7、SSRY160-L7、SSRY194-L20、SSRY2-L20、SSRY44-L14、SSRY248-L14等8对引物。其中引物NS158-L9在华南6号上扩增出两个片段,大小约在160-200bp之间,NS198-L9在华南6号上扩增出一个约200bp的片段,NS978-L7与SSRY160-L7在华南6号上均扩增出一个片段,片段大小依次为240bp和140bp,SSRY194-L20和SSRY2-L20在华南6号上均扩增出一个片段,片段大小依次为295bp和100bp,SSRY248-L14在华南6号上扩增出一个约250bp的片段,SSRY44-L14在华南6号上扩增出叁个片段,大小约在100-180bp之间。(2)通过对Rabbi等(2012)发表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两端的NS701和NS272两个标记进行原位PCR定位研究并核型分析,将NS701标记和NS272标记依次定位在华南6号第9号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上,其扩增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70.66和30.11。通过对中期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NS701与NS272两个标记被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两臂上,表明Rabbi等(2012)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对应的是华南6号第9号染色体。(3)通过对Sraphet等(2011)发表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两端的NS158和NS198两个标记进行原位PCR定位研究并核型分析,将NS158标记和NS198标记依次定位在华南6号第3号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上,其扩增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59.07和66.58。通过对中期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NS158与NS198两个标记被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两臂上,表明Sraphet等(2011)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对应的是华南6号第3号染色体。(4)通过对Sraphet等(2011)发表木薯遗传图谱7号连锁群两端的NS978和SSRY160两个标记进行原位PCR定位研究并核型分析,将NS978标记和SSRY160标记依次定位在华南6号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上,其扩增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82.82和27.60。通过对中期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NS978与SSRY160两个标记被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两臂上,表明Sraphet等(2011)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7号连锁群对应的是华南6号第2号染色体。(5)通过对Sraphet等(2011)发表木薯遗传图谱20号连锁群两端的SSRY2和SSRY194两个标记进行原位PCR定位研究并核型分析,将SSRY2标记和SSRY194标记依次定位在华南6号第8号染色体的短臂和长臂上,其扩增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45.12和75.82。通过对中期细胞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SSRY2与SSRY194两个标记被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两臂上,表明Sraphet等(2011)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20号连锁群对应的是华南6号第8号染色体。(6)通过对Sraphet等(2011)发表木薯遗传图谱14号连锁群两端的SSRY44和SSRY248两个标记进行原位PCR定位研究并核型分析,将SSRY44标记定位在华南6号第13号染色体的长臂,其扩增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为71.99;将SSRY248标记定位于华南6号第8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其扩增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为69.83。发现SSRY44与SSRY248两个标记被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可进一步推测Sraphet等(2011)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14号连锁群可能是由两个连锁群的各一部分拼接而成。(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5-11-01)
叶光燕,王英,高和琼,庄南生,李开绵[8](2015)在《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NS701、NS272标记的物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认Rabbi等2012年发表的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与染色体核型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PCR技术将9号连锁群两端的NS701、NS272标记定位到9号染色体上。结果表明,这两个标记均能在华南6号木薯不同分裂期的细胞上检测到1个信号,对其中期细胞进行核型分析,依次将NS701、NS272两个标记分别定位到9号染色体短臂与长臂上,两个标记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70.66与30.11。NS701、NS272标记均位于木薯9号染色体两端,进一步证实9号连锁群对应9号染色体,本研究为木薯其他连锁群与染色体核型的整合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5年10期)
宋东霁[9](2015)在《甘蓝型油菜A9连锁群一个新的粒重和角果长度多效性主效QTL的图位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种质中,作为影响甘蓝型油菜种子产量的叁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种子重量贡献了大约4倍的变异,这对于遗传改良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自然变异的调控机制却知之甚少。本研究选用亲本材料中双11和73290构建了一个大F2群体,然后通过依据种子重量进行的连续定向选择获得了极端大粒和小粒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以此来研究影响粒重自然变异产生的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理生化原因。有趣的是,极端大粒重组自交系的角果长度均小于极端小粒的,这表明,这些重组自交系的粒重变异来源与角果长度有关。细胞学的分析结果表明,粒重的变异主要由细胞数目的改变引起,贡献率达34%,其次是细胞大小,贡献率是11%。遗传分析表明,种子重量的变异主要由母体基因型控制,贡献率高达98%。随后的生理学研究表明,角果大小的差异(主要指长度而非宽度)可能导致母体组织光合面积的差异,进而影响光合面积和种子重量(主要是指种子的大小而非种子密度)。利用亲本中双11、73290构建的F_2/F_(2:3)群体和利用576个自交系构建的近等基因系,定位到3个同时影响粒重和角果长度的多效性QTL,共计解释了超过60%的表型变异。3对重迭QTL合计解释55.1%和90.1%的粒重和角果长度表型方差。其中,uqSWSL.A9-1和uqSWSL.A9-1能在3个年份中都重复检测到,而且效应都很大,为主效QTL位点。因为这两个主效QTL都位于油菜A9连锁群,而且位置比较近。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连锁群存在两个同时影响粒重和角果长度的主效QTL,我们又进行了目标区域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和角果长度关联LOD曲线的趋势基本吻合,并且两个主效QTL区域都找到了和粒重/角果长度高度关联的标记。为进一步解析这2对重迭的粒重和角果长度主效QTL的遗传基础(一因多效vs.紧密连锁),我们进行了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对QTL是多效性而非紧密连锁;多效性QTL对粒重和角果长度的影响是不平行的,角果长度很可能是因而粒重是果。uqSWSL.A9-1和已报道的QTL距离较远,是一个新的粒重和角果长度主效QTL。并且是目前已定位的一百多个油菜粒重QTL中效应最大的。本研究从2010年春天开始,利用亲本中双11和73290杂交获得了F_1群体,随后通过多年与中双11回交,于2013年收获了BC4F2群体,随后将该群体种子自交获得BC4F2群体,并利用uqSWSL.409-1区间开发的分子标记,结合考种结果,最终将该主效QTL定位到15Kb以内,有3个候选基因。总之,本研究系统的揭开了母体调控中源器官大小影响库器官大小作用机理的新面纱,不同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强调叶的作用,本研究表明角果皮的光合作用对种子的填充起到了主要作用,打开了植物中粒重调控的新领域。此外,进一步定位到的uqSWSL.A09-1主效QTL,其结果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也可为进一步的基因功能验证和油菜粒重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9)
王书芳[10](2015)在《二倍体月季种质资源基因组第叁连锁群遗传变异及群体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月季属于蔷薇属(Rosa)植物,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月季品种的培育与驯化经历了从野生种到古老月季,再到现代月季漫长的历史阶段。二倍体月季种质资源是现代月季的重要祖先,为现代月季的形成提供了连续开花、重瓣花等重要的观赏性状。但目前二倍月季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和群体结构研究相对较少,更缺乏针对特定基因组区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9个群体88个基因型(包括8个野生种群体(芹叶组、桂味组、月季、合柱组、木香组、金樱子组、硕苞组和小叶组)和中国古老月季品种)为材料,以月季基因组第七连锁群(LG7)为对照,利用5对分布于月季基因组第叁连锁群(LG3)的SSR标记对连续开花和重瓣花位点所在的LG3进行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评价,以搜寻二倍体月季种质资源在驯化过程中的遗传印迹,为优异性状相关基因的发掘与利用提供遗传背景知识。研究结果如下:(1)等位基因检测。1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0个等位基因,LG3的5对SSR引物和LG7的5对SSR引物各检测到2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变幅为3-6。总共检测到6个私有等位基因(private allele),其中,芹叶组1个,桂味组1个,月季组1个,合柱组2个,金樱子组1个,私有等位基因全部位于野生种。(2)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国古老月季遗传多样性低,形成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基因型个体数不小于5的5个群体中,不同群体的LG3和LG7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同一群体的LG3和LG7的遗传多样性无相关性,但中国古老月季的LG3和LG7遗传多样性均低于其他4个野生种群体。中国古老月季的LG3预期杂合度(He)为0.454(±0.061),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为0.732(±0.095);LG7预期杂合度(He)为0.425(±0.071),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为0.672(±0.096);6个私有等位基因全部来自月季野生种。(3)LG3和LG7遗传多样性比较。LG3的遗传多样性高于LG7,初步说明,和LG7对比,LG3并没有经历更高强度的人工选择。在9个群体的LG3上平均检测到12.1个位点,He为0.422(士0.030),I为0.674(+0.051);LG7上平均检测到10.9个位点,He为0.326(±0.040),I为0.544(±0.069)。(4)群体分子遗传变异分析。相同的研究结果说明月季种质资源组内存在丰富的分子遗传变异。LG3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群体内的分子遗传变异占群体总变异的76%;LG7群体内的分子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7%。(5)LG3群体结构分析。利用DeltaK方法和Ln(K)方法评估最佳LG3群体结构数。通过Delta K方法9个群体的最佳亚群体数为2,而通过Ln(K)方法获得的最佳亚群体数为3。月季组和合柱组主要参与了中国古老月季品种的形成,包括:月季花,香水月季,粉花香水月季,粉红香水月季,桔黄香水月季,野蔷薇,长尖叶蔷薇,川滇蔷薇,卵果蔷薇和维西蔷薇。(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5-01)
连锁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温环境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繁殖、免疫和其他生理活动,对罗非鱼的养殖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当温度下降到11℃时,罗非鱼开始死亡,下降到7.4℃时罗非鱼全部死亡。鉴定与耐寒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和相关基因对提高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别在8号连锁群和18号连锁群上鉴定了一个数量性状座位。通过荧光定量PCR对18号连锁群QTL区间上的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基因PAKLIP、LOC100697261、LOC100696456的表达与温度存在显着相关。本实验结果为罗非鱼耐寒机理的研究和提高罗非鱼耐寒性能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锁群论文参考文献
[1].段永红,张旭,柳青山,孙毅.基于MSAP和SSR标记的高粱甲基化连锁群LGC、LGD的构建[J].植物科学学报.2018
[2].李碧君,李红莲,谷小慧,陈朝豪,夏军红.通过全基因组QTL分析鉴定尼罗罗非鱼18号连锁群上的与耐寒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3].吴敏.资本助力药店区域龙头“亿元级连锁群”受关注[N].21世纪药店.2017
[4].杨光涌.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6、16号连锁群上16个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D].海南大学.2017
[5].李晓燕.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5、10号连锁群1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D].海南大学.2017
[6].孙慧慧,杨靖,卫笑,付庆云,曹银萍.小麦BNS雄性不育中国春恢复基因的连锁群检测和QTL初步定位[J].麦类作物学报.2016
[7].叶光燕.木薯遗传图谱5个连锁群的物理定位研究[D].海南大学.2015
[8].叶光燕,王英,高和琼,庄南生,李开绵.木薯遗传图谱9号连锁群NS701、NS272标记的物理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15
[9].宋东霁.甘蓝型油菜A9连锁群一个新的粒重和角果长度多效性主效QTL的图位克隆[C].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10].王书芳.二倍体月季种质资源基因组第叁连锁群遗传变异及群体结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