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和超越论文-郝继松

批判和超越论文-郝继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批判和超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唯物史观,经济决定论,古典政治经济学

批判和超越论文文献综述

郝继松[1](2019)在《唯物史观何以超越经济决定论——基于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生的区别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决定论是部分第二国际理论家曲解唯物史观而呈现的一种理论形态。但从方法论及其理论实质讲,经济决定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隐含前提"。古典政治经济学构成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共同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因而也为我们界分唯物史观与经济决定论本质差异提供了重要理论视域。经济决定论囿于经济范畴和旧哲学逻辑的传统框架,同样没能超脱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实证化的泥潭。马克思唯物史观突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可逾越的界限,透过社会经济事实的幻象而深入到人与人真实社会生活关系的本质中,在深层的存在论意义上超越了经济决定论。(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高广旭[2](2019)在《财产权批判与正义——马克思对黑格尔正义观的批判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是现代性法权正义的核心内涵。黑格尔的思辨法哲学不仅剖析了财产权的形而上学基础,而且以"生命的权利"和"贱民的反抗"向财产权的合法性发起挑战。黑格尔的挑战揭示了法权正义的内在缺陷,构建了批判和超越法权正义的国家哲学进路。马克思以财产权批判切入法权正义批判的理论视角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但在批判重心上实现了从"权利"到"资本"的转换。通过把财产权批判诉诸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马克思得以透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剖析法权正义的社会存在基础,开启了在资本批判中批判和超越法权正义的逻辑进路。(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宋欣雄[3](2019)在《批判与超越: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两大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哲学是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观念与思想作哲学的考察与反思。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是以"大学是什么"等基本命题展开的哲学体系。个体精神生命的存在是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理论前提与哲学基础,批判是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灵魂与最根本特征。哲学的批判集中体现了大学的智识与良知,批判与创造同在。超越是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最本质的存在。大学通过培养学生的超越意识与能力来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与精神境界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潘璟玲[4](2019)在《“超越现实批判”: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期资本主义为维护自身稳定而迫使消费者被迫成为了劳动者,消费由此成为新型生产力;由广告产生的影像景观带来了符号化消费;而鲍德里亚独到地将符号学加入到批判理论中的做法完成了从现实批判到虚拟批判的跨越。(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6期)

乔玉强[5](2019)在《从资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危机以后,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达到其内在张力的极限,资本主义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变革。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内生性缺陷进行反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治理体系的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价值和治理目的进行批判,能够发现只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才能建构一种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内容全面、治理价值正义、治理目的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震红[6](2019)在《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分工”概念的批判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民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和伦理学角度揭示"分工"概念的两重内涵,指出分工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成就共同体。马克思对其进行扬弃,指出"分工"概念还有最重要的第叁重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自我否定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24期)

闫涛[7](2019)在《继承与超越:马克思人本观解析——基于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人本观是马克思哲学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上,又批判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倾向。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马克思人本观具有叁种不同层次的逻辑内涵,以批判性为根本方法,构建了根植于人类现实社会的现实人本学;以超越性为主要目的,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及其劳动异化状态;以实践性为根本特征,赋予了现实的人本学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真正意义。这叁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人本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人本观具有合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内在逻辑。(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颖[8](2019)在《超越虚无主义:马克思与尼采批判思想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无主义意指现代化进程中崇高价值式微的文化现象,是现代性反思的重要话语。尼采和马克思认为虚无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们不能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确证生命的自由特性。尼采希望通过重估一切价值而释放生命本能的活力,但他把人局限在第一自然,看不到人的第二自然"社会性存在",也就无法真正揭示人的本质力量源于何处,去向何处,结果走向"英雄史观"。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存在出发,把虚无主义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为超越虚无主义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方式。(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胡友峰[9](2019)在《生态美学对自然美理论的批判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美理论呈现出从"如画"景观的自然美到"人化"的自然美的转变,但其核心都是"人类中心的"。生态美学批判了自然美理论的"艺术化"及其"人化"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之美,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美理论。但由于中西方哲学文化背景不同,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之美又呈现出几种不同样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4期)

周立新[10](2019)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教师的挑战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要系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当是中学教师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培育。和批判性思维的一般规定性相比,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有额外的要求。教师要切实把批判性思维素养学懂、弄通、做实,进而提高教学胜任力。(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51期)

批判和超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是现代性法权正义的核心内涵。黑格尔的思辨法哲学不仅剖析了财产权的形而上学基础,而且以"生命的权利"和"贱民的反抗"向财产权的合法性发起挑战。黑格尔的挑战揭示了法权正义的内在缺陷,构建了批判和超越法权正义的国家哲学进路。马克思以财产权批判切入法权正义批判的理论视角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但在批判重心上实现了从"权利"到"资本"的转换。通过把财产权批判诉诸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马克思得以透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剖析法权正义的社会存在基础,开启了在资本批判中批判和超越法权正义的逻辑进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批判和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1].郝继松.唯物史观何以超越经济决定论——基于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生的区别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9

[2].高广旭.财产权批判与正义——马克思对黑格尔正义观的批判与超越[J].哲学研究.2019

[3].宋欣雄.批判与超越: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的两大特质[J].江西社会科学.2019

[4].潘璟玲.“超越现实批判”: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传播力研究.2019

[5].乔玉强.从资本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的反思、批判与超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张震红.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分工”概念的批判与超越[J].人民论坛.2019

[7].闫涛.继承与超越:马克思人本观解析——基于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批判[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李颖.超越虚无主义:马克思与尼采批判思想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19

[9].胡友峰.生态美学对自然美理论的批判与超越[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

[10].周立新.批判性思维培养中教师的挑战与超越[J].江苏教育.2019

标签:;  ;  ;  

批判和超越论文-郝继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