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路基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基,稳定性,冻土,滑坡,挖方,地震波,模型。
路基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明华,袁腾方,张永杰,杨兴山[1](2019)在《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路基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岩溶路基稳定性成为岩溶区路基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的不完善性,考虑溶洞形成过程中岩溶顶板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将路基下伏岩溶顶板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以此进行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并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不同模型的路基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典型案例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溶洞顶板矢高、跨度、岩石抗拉强度与上覆荷载的变化规律,探讨路基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确定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则;然后,基于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信息提出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过程,建立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确定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岩溶顶板按何种模式破坏不仅与破坏形式有关,还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密切相关,石灰岩抗拉强度同样影响较大,工程设计与稳定性评价时应基于勘测数据分析各种破坏模式,以便使设计或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成良,刘维正,曾奕珺[2](2019)在《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路基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伏溶洞顶板结构承载力不足易引发岩溶路基不均匀沉降和沉陷。以新建桂柳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模拟路堤分层填筑下伏溶洞地基的应力应变响应。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构建了稳定性判定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竖向位移、塑性区体积、塑性应变能3种突变判据的适用性,明确了综合考虑拉、压、剪切屈服且将单值的塑性应变能作为顶板失稳的合理判据。进而结合以塑性应变能为准则的尖点突变理论和数值方法,分析了顶板厚度、溶洞跨度、上覆土层厚度、岩石强度参数对岩溶顶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随厚跨比、上覆土层厚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大,顶板厚度越大、洞跨越小,顶板承载力增加的速率越大;厚跨比超过0.8且尺寸较小的溶洞,上覆土层先于岩层顶板发生屈服破坏;随顶板厚度的增大,上覆土层厚度对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增加。并给出了不同安全储备系数下路堤填高与厚跨比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可作为溶洞顶板稳定性定量评价的一种新手段,其分析结果可为岩溶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李波[3](2019)在《丽江市苹果园~鸣音~大东公路工程K20+650段水毁路基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丽江市苹果园~鸣音~大东公路工程K20+650段水毁路基滑坡,采用工程地质调绘、测绘、坑探、槽探及钻探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破坏特征、破坏模式、稳定状况、与拟建线路的关系等,为该滑坡的治理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和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王选仓,丁龙亭,付林杰,曹贵[4](2019)在《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土工格室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土工格室加筋情况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了未加筋及不同加筋情况对路基沉降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未加筋路基的沉降数据,得出土体的压实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对比分析未加筋路基与不同加筋情况路基沉降量,得出加筋能在一定程度减少路基沉降,两层与叁层加筋比未加筋路基沉降量减少32%,从施工质量和经济性出发,建议较低路基,进行基底单层土工格室加筋处理,较高路基,在基顶和基底进行两层加筋。(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李保,梁浩[5](2019)在《北碚某路基顺层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碚工业园区的Z3路,其中K0+140~K0+280段处于岩质顺层边坡上部,由于坡脚挡墙基槽的开挖,导致顺向岩层中的软弱夹层处于临空状态,随后该段路基沿软弱夹层发生了下滑,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设工作,文章在该滑坡补充勘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岩土体各项物理力学测试指标,对滑坡产生的原因及变形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及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0期)
齐鲁宁,张威,王伟[6](2019)在《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挖方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G109青藏公路进行调查研究,多年冻土地区挖方边坡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冻融引起的边坡失稳及坡面变形,以及开挖引起边坡水及地下水汇集造成涎流冰。经对多年冻土区影响路基稳定性因素分析,提出将路基挖方边坡防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处理,探索多年冻土区路基挖方边坡设计及施工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10期)
金智胜,高广运,耿建龙[7](2019)在《某加筋路基动静力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加筋路基工程为背景,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开展数值分析工作,探讨了该工程的静力学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工程在静力和不同幅值日本Kobe地震波(PGA=0.15,0.45,0.62g)作用下的抗震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路基在日本Kobe地震波(PGA=0.62 g)作用下变形相对较小,具体研究结果分述如下:在地震作用下,不论是水平加速度还是竖向加速度,两者沿高程均具有放大效应,坡面加速度的放大性大于坡体内,具有明显的临空面放大效应;在地震作用下,随着高程的增大,高频段的能量越来越小,体现了路基结构对高频波的滤波作用;通长加筋能提升路堤结构的整体性,不同幅值输入均会产生不同的变形规律。(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1)
高原[8](2019)在《强降雨条件下不同填料路基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填料组合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组合填料的破坏应变介于两种组合填料之间,黏土的峰值应力和破坏应变最大;其安全系数随降雨情况的持续逐渐降低;粉土的路基稳定性最差,经历48 h降雨后,在6 m和10 m路基高度下,安全系数仅为1.54和1.29,降雨停止后,稳定性安全系数再次升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降雨条件下,混填黏土、粉土、山皮土路基的稳定性较混填山皮土、粉土、黏土的差,但雨后恢复速度快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9年09期)
王猛[9](2019)在《采空区残余倾斜变形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残余倾斜对采空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针对采空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评价,笔者提出了基于概率积分法和Knothe时间函数的地表残余倾斜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路基稳定性的条分法计算原理及残余倾斜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推导了基于解析法的路基最不利滑动面计算公式,使用C#语言编制了路基稳定性系数计算软件,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提出的方法和软件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地表残余倾斜、路基边坡坡率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9期)
王洪宇,彭坤[10](2019)在《浅析冻土路基稳定性控制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目前全球气温的升高,引起季节性冻土增加。季节性冻土在土木工程上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尤其在道路路基方面,温度不均衡、冻胀融陷、冻土中冰的含量等都会导致路基的病害,本文针对稳定冻土路基的措施进行浅析。(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8期)
路基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下伏溶洞顶板结构承载力不足易引发岩溶路基不均匀沉降和沉陷。以新建桂柳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模拟路堤分层填筑下伏溶洞地基的应力应变响应。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构建了稳定性判定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竖向位移、塑性区体积、塑性应变能3种突变判据的适用性,明确了综合考虑拉、压、剪切屈服且将单值的塑性应变能作为顶板失稳的合理判据。进而结合以塑性应变能为准则的尖点突变理论和数值方法,分析了顶板厚度、溶洞跨度、上覆土层厚度、岩石强度参数对岩溶顶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随厚跨比、上覆土层厚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大,顶板厚度越大、洞跨越小,顶板承载力增加的速率越大;厚跨比超过0.8且尺寸较小的溶洞,上覆土层先于岩层顶板发生屈服破坏;随顶板厚度的增大,上覆土层厚度对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增加。并给出了不同安全储备系数下路堤填高与厚跨比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可作为溶洞顶板稳定性定量评价的一种新手段,其分析结果可为岩溶路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基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明华,袁腾方,张永杰,杨兴山.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9
[2].张成良,刘维正,曾奕珺.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路基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3].李波.丽江市苹果园~鸣音~大东公路工程K20+650段水毁路基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J].工程技术研究.2019
[4].王选仓,丁龙亭,付林杰,曹贵.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土工格室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研究[J].公路工程.2019
[5].李保,梁浩.北碚某路基顺层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6].齐鲁宁,张威,王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挖方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7].金智胜,高广运,耿建龙.某加筋路基动静力稳定性研究[C].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8].高原.强降雨条件下不同填料路基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J].建筑施工.2019
[9].王猛.采空区残余倾斜变形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与评价[J].山东国土资源.2019
[10].王洪宇,彭坤.浅析冻土路基稳定性控制的措施[J].农家参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