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转基因体系论文_杜邓襄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效转基因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基因,家蚕,玉米,高效,技术,体系,单倍体。

高效转基因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杜邓襄[1](2017)在《玉米高效转基因体系建立与基于人工Ac/Ds转座子的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的创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为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分子育种途径。农杆菌介导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转化,转化的外源基因具有单拷贝插入,遗传稳定等优点,但该技术在玉米的遗传转化中,成功的报道并不多见。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植物转基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标记的存在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是转基因系统的最关键的部分之一,筛选标记的优化一直是发展高效的转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用新型的相对安全的筛选标记和筛选标记的剔除等技术策略,为安全转基因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成为现代转基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功能基因组学时代,突变体是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玉米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解析玉米全部基因功能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已成为玉米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大型突变体库是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激活标签突变群体是这一平台的一个主要技术支撑。在本研究中,建立起了一个以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的玉米农杆菌转化系统,通过新型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和转化体系的确立,建立起了一个高效的转基因体系。在转基因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创建了一个基于人工转座子Ac/Ds系统的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并筛选到表型突变体材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玉米自交系A188为受体材料,建立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化体系,并获得抗虫玉米材料。通过转化方法筛选、受体材料的筛选和酶解处理优化,获得了38.33%的转化效率。通过除草剂双丙氨膦抗性筛选得到了37个独立转化事件的转基因植株211株。通过靶基因cry1C*的PCR、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筛选得到11个靶基因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材料,ELISA检测和田间表型验证表明材料具有优良的玉米螟抗性。2.构建了新型转化载体p HZM1N-Rsc,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高效、准确的转化筛选流程和标记剔除程序。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化后,通过绿色荧光筛选成功获得了6个荧光表达的愈伤组织,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绿色荧光作为筛选标记具有91.367%的筛选效率。热激处理后获得了4个标记剔除完全的转基因植株,IPTII基因的表型效应筛选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筛选标记基因剔除完全。转化获得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通过籽粒表型验证了靶基因Rsc功能。3.构建完成激活标签转座子载体p HZM1-Rsc-Activation,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构建了激活标签转座子Ds系。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转基因体系,使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绿色荧光筛选,获得了48个独立转化事件的玉米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后挑选35个单拷贝的转化事件单株构建了激活标签人工转座子的Ds系。使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分离了7个激活标签人工转座子的侧翼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将它们定位在玉米第1、3、6、7、9、10染色体上。4.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选育了转座酶Ac系。设计了非自主性转座酶im-Ac的特异性引物,通过B73回交导入和目标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携带转座酶的Ac系。通过背景回复率分析、田间表型鉴定和转座酶活性验证筛选得到了B73遗传背景下的转座酶材料Zm Ac-B73-57。5.制备了7个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并进行了DT生成系的初步分析。利用Ds系与Zm Ac-B73-57杂交得到了7个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统计其转座频率在16.5%到78.3%之间。利用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DT1开展了分子验证、人工转座子跳跃的染色体位置分布、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的保种繁殖、潜在突变籽粒选择等试验。进行了小规模表型突变体筛选,发现了株高、叶色、虚拟病斑等性状突变体类型,初步验证了9个变异性状稳定的符合激活标签突变体遗传特性的材料。(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郑庆伟[2](2016)在《“主要果树高效转基因应用平台体系的建立”项目通过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组织北京大学林忠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天忠教授、贾文锁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献军研究员、张辉研究员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主要果树高效转基因应用平台体系的建立"项目进行了鉴定。该项目受国家86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多(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6年03期)

王轲,李婕琳,李欣,赵佩,刘会云[3](2015)在《小麦农杆菌介导高效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快速纯合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较低的遗传转化效率严重阻碍了小麦基因工程育种的发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程也明显滞后于其它作物。在借鉴日本烟草公司PureWheat技术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基因型筛选、母体植株生理状态调整等,建立了农杆菌介导高效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经过组织化学染色、PCR、Bar试纸条和Southern等检测,2个易转化小麦基因型Fielder和CB037的转化效率达到了30%以上,新春9号、Veery,科农199、周麦18、冀5625和川麦42等小麦基因型转化效率10-20%,中麦895、轮选987等小麦基因型转化效率5%左右,尤其以周麦18、中麦895、轮选987和川麦42等大面积推广品种为受体获得了小麦转基因植株。同时,将TaVIP2、TaWOX5、TaPDI等30多个候选功能基因转入了小麦,获得了小麦转基因新材料,一些转基因小麦表现出了预期性状,有待深入研究和培育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并构建了适合小麦转化和外源基因表达的双T-DNA载体,建立了获得无筛选标记转基因小麦植株的技术途径。此外,将花药培养、小麦玉米杂交、小孢子培养和染色体加倍技术与小麦转基因技术结合,建立了通过单倍体技术快速获得纯合转基因小麦的方法,将小麦转基因材料的纯合时间缩短为1年左右,将大大提高小麦转基因育种的效率,为转基因技术服务于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8)

龙定沛[4](2015)在《家蚕安全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从20世纪70年代初被建立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经日臻成熟。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功能基因组研究、定向遗传育种、建立人类疾病模型和生物反应器开发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之日起,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安全性的担忧就一直存在,对转基因生物是否安全的争论也从未停止。目前,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考虑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问题与转基因产品(Genetically modified products, GMPs)安全问题这两个方面。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转入的外源基因是否会对受体动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则主要体现在转基因食品(主要指农作物)以及利用转基因生物反应器生产的抗体、疫苗等医药制品或经其他基因工程下游技术生产的生物类制品是否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如何利用并结合不同的遗传操作手段,解决转基因生物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消除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担心,已经成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推广和产业化开发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家蚕(Bombyx mori)是人工饲养和驯化的重要经济昆虫,利用家蚕生产丝蛋白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自2000年第一例利用piggyBac转座子实现转基因家蚕建立的报道以来,该转基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生物反应器开发和创制具有特定基因差异的家蚕材料。但利用目前公认最有效的piggyBac转座子建立的转基因家蚕,仍旧存在由于转座子在基因组整合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以及筛选标记基因在基因组的保留等缺陷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家蚕转基因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方面,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1)筛选标记基因和转座子骨架序列等非目的基因序列在转基因家蚕基因组的保留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2)piggyBac转座子随机整合所引起的位置效应和插入突变,会严重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并可能会对转基因个体的生长造成危害;(3)piggyBac转座子介导外源基因在家蚕基因组整合的不稳定现象,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在传代过程中的丢失或者通过水平转移逃逸至其他生物物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利用piggyBac转座子建立的转基因家蚕还会对基因功能研究造成影响,例如保留在基因组中的筛选标记基因或载体骨架序列可能会影响转基因的正常表达,单纯利用piggyBac转座子也无法实现不同外源基因在基因组相同插入位点功能的比较研究。近年来,转基因家蚕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转基因家蚕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实际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目前业内对家蚕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上述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了有效克服转基因家蚕可能带来的上述生物安全问题,本论文首先建立了基于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家蚕转基因定点删除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实现对转基因家蚕基因组中筛选标记基因的高效、可诱导的定点删除,从而有效克服筛选标记基因的保留所带来的潜在生物安全隐患;随后建立了基于phiC31整合酶介导的盒式交换(phiC31-RMCE)系统的家蚕转基因定点整合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实现不同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家蚕基因组预先建立靶位点的定点整合,从而有效消除转座子随机整合位置效应对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后联合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及改造的复合型piggyBac转座载体,开发了一项通用且有效的转基因在家蚕基因组稳定整合、表达以及可精确替换的策略,并利用该策略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稳定、可置换型高效转基因家蚕丝腺表达系统。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家蚕转基因定点删除技术的建立通过胚胎显微注射,首先筛选并建立了1个FLP/FRT系统转基因靶品系(Transgenic target strain, TTS)。分子鉴定结果显示,TTS家蚕基因组中含有单拷贝的被FRT位点锚定的A3-EGFP-SV40表达框。通过胚胎显微注射FLP基因mRNA或重组酶瞬时表达载体pSLA3-FLP的方式引入FLP重组酶的表达,在TTS家蚕后代蛾圈中成功筛选到了A3-EGFP-SV40表达框被定点删除的位点特异性重组品系(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strain, SSRS)家蚕个体。统计结果显示,通过注射mRNA获得含有SSRS家蚕的阳性蛾圈的概率(13.3%)要明显高于注射pSLA3-FLP获得阳性蛾圈的概率(2.38%)。随后同样通过胚胎显微注射,分别筛选并建立了1个利用家蚕肌动蛋白Actin3基因启动子调控FLP重组酶表达(A3-FLP)的重组酶表达辅助品系(H-A-1)和1个利用果蝇hsp70基因启动子调控FLP重组酶表达(Hsp70-FLP)的重组酶表达辅助品系(H-H-1),期望通过将TTS家蚕与H-A-1家蚕杂交的方式,在TTS&H-A-1双转基因家蚕体内引入FLP重组酶的表达,以实现A3-EGFP-SV40表达框住TTS&H-A-1家蚕后代的高效删除;期望通过将TTS家蚕与H-H-1家蚕杂交并进行42℃热激处理(Heat shock treatment, HST)的方式,在TTS&H-H-1双转基因家蚕体内引入FLP重组酶的表达,以实现A3-EGFP-SV40表达框在TTS&H-H-1家蚕后代的可诱导删除。在进行杂交实验之前,首先检查了FLP重组酶在H-A-1和H-H-1家蚕体内的表达情况。RT-PCR和qRT-PCR结果显示,FLP重组酶在H-A-1家蚕的脂肪体、中肠、丝腺、精巢、卵巢和胚胎等组织中均能高效表达;而通过42℃热激处理能够使FLP重组酶在H-H-1家蚕上述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其中在精巢、卵巢和胚胎中的表达水平上调了58.2%-72.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有性杂交引入FLP重组酶的方式,在TTS&H-A-1家蚕后代蛾圈中筛选获得含有SSRS家蚕的阳性蛾圈的概率达到了97.01%-100%;经热激处理的TTS&H-H-1家蚕后代蛾圈中的阳性蛾圈概率(32.14%-36.67%)要显着高于未经热激处理的TTS&H-H-1家蚕后代蛾圈中的阳性蛾圈概率(2.63%-6.67%)。随后,分别提取TTS家蚕和SSRS家蚕的基因组进行分子鉴定,鉴定结果显示位点特异性重组事件精确地发生于TTS家蚕基因组2个FRT位点之间,重组反应没有引起任何的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利用上述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可实现对转基因家蚕筛选标记基因的高效、可诱导的定点删除,从而有效地消除筛选标记基因在转基因家蚕基因组的保留对基因功能研究带来的影响及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2.家蚕转基因定点整合技术的建立通过胚胎显微注射,首先分别筛选并建立了1个基因组中含有attPlattP位点对的G1代phiC31/att系统转基因靶品系TTS1-P和1个基因组中含有attBlattB位点对的G1代phiC31/att系统转基因靶品系TTS1-B。分子鉴定结果显示,TTS1-P和TTS1-B家蚕基因组中分别含有单拷贝的attPlattP和attBlattB位点对,插入位点分别定位于第20号(常染色体)和第1号(Z染色体)染色体。通过先回交再自交的制种方式,将TTS1-P和TTS1-B家蚕连续培养7代,最终获得了纯合的G8代TTS8-P雄蛾与雌蛾(基因型分别为+A+Ad和+A+A(?),字母“A”表示转基因,下同),以及纯合的G8代TTS8-B雄蛾(ZAZA8)与杂合的G8代TTS8-B雌蛾(ZAW(?)。通过显微注射将phiC31整合酶mRNA或整合酶瞬时表达载体pSLA3-Int以及相应的含有被attB位点或attP位点锚定的3×P3-EGFP表达框的供体质粒(pSl{attB1-3×p3-EGFP-SV40-attB2}或pSL{attp1-3×P3-EGFP-SV40-attp2})导入TTS9-P或TTS9-B家蚕胚胎,在TTSIO蛾圈中筛选获得含有位点特异性整合品系(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strain, SSIS)家蚕(SSIS1-P或SSIS1-B)的阳性蛾圈的概率为3.84%-7.01%。分子鉴定结果显示,3xP3-EGFP表达框在筛选到的所有SSIS1-P和SSIS1-B家蚕中,均是通过RMCE反应整合至基因组靶位点。统计结果显示,转基因蚕染色体上的attPlattP靶位点对和供体质粒上的attBlattB位点对之间的RMCE效率,比转基因蚕染色体上的attBlattB靶位点对和供体质粒上的attPlattP位点对之间的RMCE效率高。荧光筛选和分子检测结果证实,位点特异性整合的转基因在SSIS家蚕后代基因组中能够稳定的遗传和表达。利用本研究建立的phiC31-RMCE系统可介导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家蚕基因组预先建立的靶位点的定点整合,从而有效克服转座子介导外源基因随机整合位置效应对转基因表达及基因功能研究带来的影响。3. 一种稳定、可置换的安全高效家蚕转基因操作技术的建立构建含有4个转座子臂序列(L1、L2、R1和R2)、转座酶基因表达框(Hsp70-PBase-SV40)、筛选标记基因(3×P3-DsRed和3×P3-EGFP)及被attP位点锚定的FibH-EGFP-LBS表达框的复合型piggyBac转座载体PB-TP。通过显微注射将PB-TP与转座酶表达辅助载体pHA3PIG共同导入非滞育的871品系GO代家蚕受精卵,筛选并建立了4个同时含有3种不同荧光表型(3×P3-DsRed,用R表示;FibH-EGFP,用g表示;3×P3-EGFP,用G表示)的G1代转基因品系TS1-RgG1-TS1-RgG4。分子鉴定结果显示,TS1-RgG1和TS1-RgG2家蚕基因组中均含有单拷贝的4个完整转座子臂结构及被attP位点锚定的FibH-EGFP-LBS表达框序列,其中TS1-RgG2家蚕茧丝中的外源蛋白表达量最高,纯EGFP蛋白占茧丝总蛋白含量(w/w)的16%以上。将TS1-RgG2蚕蛾与871蚕蛾回交产生的G2代蚕卵分为3组,1“组正常饲养用作对照,剩下2组分别在胚胎发育阶段(2#组)和幼虫发育阶段(3#组)进行42℃热激处理。从成活的G2代蚕蛾中筛选同时含有3种荧光表型的TS2-RgG2转基因蚕蛾,将其与871回交产生G3代蚕卵,在G3代幼虫中筛选仅含有FibH-EGFP荧光表型(g表型)的TS3-g2家蚕个体,并统计含有TS3-g2家蚕的阳性蛾圈的概率。统计结果显示,从2#组和3#组中筛选到含有TS3-g2家蚕的阳性蛾圈的概率分别为16.22%(6/37)和2.22%(1/45),而在未经热激处理的1“组中并没有筛选到含有TS3-g2 家蚕的阳性蛾圈。分子鉴定结果显示,TS3-g2家蚕基因组中保留了完整的被attP位点锚定的FibH-EGFP-LBS表达框序列,而不再含有任何的转座子元件序列。piggyBac转座子的再转座没有引起切除的TTAA位点或attP位点附近的DNA序列发生任何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为了鉴定创制不含有转座元件的转基因家蚕的最优热激处理条件,将1头含有FibH-EGFP和3×P3-EGFP荧光表型的杂合TS3-gG2雄蛾(基因组中含有Hsp70-PBase-SV40表达框)与3头871雌蛾回交产生3个不同的G4代蛾圈,随后将每个蛾罔中的家蚕分成3组,按照与之前研究相同的条件进行热激处理,并将各组中成活的TS4-gG2蚕蛾与871蚕蛾回交产生G5代蛾罔,最后筛选并统计G5代蛾圈中含有TS5-g2家蚕(仅具有g表型)的阳性蛾罔的概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阶段进行42℃热激处理的实验组中筛选获得含有TS5-g2家蚕的阳性蛾圈的概率最高,达到了70%-80%。该结果证实,在转基因家蚕胚胎发育阶段,利用42℃进行持续且反复多次的热激处理,是实现转座子序列在其后代家蚕基因组中删除的最有效方法。分别筛选杂合的TS4-g2、纯合的TS4-g2以及杂合的TS4-gG2蚕蛾与871蚕蛾回交产生G5代蛾圈,鉴定并统计各个G5代蛾圈中具有g表型的TS5家蚕的比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杂合的TS4-g2蚕蛾与871蚕蛾回交产生的各个G5代蛾圈中含有g表型的TS5家蚕的比例几乎都为50%,与理论值(50%)没有显着性差异;纯合的TS4-g2蚕蛾与871蚕蛾回交产生的各个G5代蛾圈中含有g表型的TS5家蚕的比例均为100%,与理论值(100%)完全相符;杂合的TS4-gG2蚕蛾与871蚕蛾回交产生的各个G5代蛾圈中含有g表型的TS5家蚕的比例几乎都为50%,同样与理论值(50%)没有显着性差异。此外,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EGFP蛋白在TS7-g2家蚕丝腺和茧丝中均能稳定且特异性地高效表达。基因组PCR鉴定结果显示,FibH-EGFP表达框在TS3-g2家蚕后代基因组的整合和遗传具有稳定性。上述所有结果共同证实,无论转基因家蚕体内是否含有转座酶(PBase), FibH-EGFP表达框均能在TS3家蚕后代基因组中稳定遗传,而且EGFP蛋白在TS3家蚕后代体内及茧丝中均能稳定、均一和高效地表达。本研究首先利用复合型piggyBac转座系统筛选并建立能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G1代转基因家蚕系,随后通过热激处理的方式诱导PBase在G2代转基因家蚕体内的表达,最终在G3代家蚕中成功筛选到了基因组中仅保留被attP位点锚定的目的基因表达框序列而不含有任何转座子元件序列的转基因个体。利用上述方法不但能够有效消除piggyBac转座子介导外源基因在家蚕基因组整合的不稳定现象和筛选标记基因、转座子骨架序列保留所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而且还能够利用位于目的基因表达框两端的2个同向排列的attP位点,通过phiC31-RMCE反应实现不同的待研究外源基因在相同整合位点的定点整合,从而有效克服随机整合位置效应对转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研究的影响。此外,本研究建立稳定、可置换型高效转基因家蚕表达系统的策略,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种类鳞翅目昆虫,可应用于提高转基因昆虫生态安全的生物防控研究领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10)

董志遥[5](2014)在《钾营养高效利用玉米转基因新种质创制及筛选体系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虽然近些年的总产量不断增长,但是整个玉米的供给上仍存在很大的缺口,需要大量的进口来满足国民不断增加的需求。再加上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我国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断加深,气候变暖和极端的气候现象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而土壤中原本就十分匮乏的钾含量随着钾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变得愈发的雪上加霜。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玉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相同钾条件下的钾资源利用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吸收率的浪费。本实验利用构建好的分别含有AlHAK1、AtCBL9、AtAKT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对玉米受体材料PH4CV、PH6WC和KW8381进行遗传转化,获得的T1/T2材料进行连续两年的严格自交,经PCR分子检测后,分别获得转AlHAK1、AtCBL9、AtAKT1基因的高代转基因阳性植株23、17、3株。其中,T4代材料中转AlHAK1植株和AtCBL9植株的PCR阳性率分别达到了38.14%和37.53%。选取转AtCBL9基因的阳性植株进行了Southern杂交验证,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受体材料基因组中。进一步的RT-PCR和qRT-PCR验证表明,外源基因在玉米中能够发生转录,且转录水平有所不同。通过这样的多途径筛选,最终获得转基因新种质。通过水培和沙培的室内培养方式对8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筛选,最终获得适用于玉米材料筛选的营养液配方和两个对钾离子胁迫具有显着性差异反应的筛选浓度0.25mmol/L和3.25mmol/L。最终建立完善的沙培筛选体系用于转基因玉米材料耐钾性筛选,并对转AlHAK1和AtCBL9植株的钾吸收能力进行研究,表明外源基因的转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材料对低钾胁迫的耐受能力,提高了钾的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赵爱春,鲁成,向仲怀[6](2013)在《家蚕高效实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到目前为此家蚕基因组已经完成了框架图、精细图和40多个突变品系的重测序,家蚕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步入功能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主要功能基因的鉴定与克隆、重要生物学性状分子机理解析和重要生物性状人为调节与创造并最终创制新的生物素材。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功能基因研究、生物新产品开发、生物素材创新、现代遗传育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6年时,我国家蚕转基因技术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家蚕高效实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几乎也是空白。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小组从2006年开始了家蚕高效实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工作,建立了家蚕丝腺高效表达系统和家蚕滞育品系转基因技术体系,并成功获得了多个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家蚕转基因素材,系统地开展了家蚕转基因实用化研究,为推进家蚕转基因的商业实用化积累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报告将系统地介绍本研究小组家蚕转基因高效实用技术体系建立和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7-19)

杨致荣,王兴春,薛金爱,李润植[7](2012)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春花幼叶为外植体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主要技术环节为:用携带有基因表达载体的发根农杆菌R1000侵染幼嫩叶片,侵染的叶片外植体与发根农杆菌共培养2d,外植体移至除菌培养基除菌培养2~3周,切取外植体上诱导长出的毛状根置于筛选培养基上培养1~2周,最后对筛选出的阳性毛状根无性系进行扩繁。筛选出的阳性毛状根经GUS染色和PCR分子鉴定表明,该方法的发根诱导率和阳性转化率分别为82%±2.49%和100%。该转化方法所获得的毛状根系数量大、质量高、遗传稳定且所需时间短,明显优于现有的长春花遗传转化技术,是长春花遗传转化的高效便捷体系。(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张磊[8](2012)在《探讨玉米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我们改良其品质能够获得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和功能的主要方法,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进一步提高植物转基因的效率,为明确NAS基因在玉米代谢中的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2年06期)

王红莉[9](2012)在《南方四季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虫转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南方四季杨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探讨了基本培养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因素对南方四季杨叶片离体再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开展了Bt抗虫基因(Cry3Aa)的遗传转化研究。建立起了高效组培再生体系:南方四季杨叶片离体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25mg/L+NAA0.09mg/L+琼脂5g/L+蔗糖30g/L,分化率可达99.07%;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1mg/L+NAA0.1mg/L+IAA0.1mg/L+琼脂5g/L+蔗糖30g/L,诱导所得的愈伤组织在片分化培养基上可以再分化出大量再生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05mg/L+IAA0.1mg/L+琼脂5g/L+蔗糖30g/L,生根率可达100%;为下一步遗传转化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确定了遗传转化过程中的选择压:30mg/L适合作为南方四季杨遗传转化过程中Kan的选择浓度。优化了遗传转化体系:研究了影响农杆菌转化的5个主要因素:预培养时间、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以及AS(乙酰丁香酮)的添加浓度。得出最优转化条件是:预培养3d;OD600=0.4的菌液浸染10-15min;浸染前菌液中加入AS300umol/L;22-25℃条件下暗处共培养3d。检测并初步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将生根的68个抗性芽生根后进行PCR检测,获得2株阳性植株(43号和51号),检测结果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被整合进南方四季杨基因组中。移栽并观测了转基因及对照植株,目前生长状况显示:转基因植株明显比对照植株生长慢。无论是PCR检测,还是生长状况观测,虽然初步结果表明43号和51号为阳性植株,但是不能完全确定其抗虫性。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进行Southern杂交,确定是阳性植株后再进行虫试工作。但是本实验进行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做Southern杂交检测,打算先保存好材料,有条件的时候再采用Southern杂交检测。同时,进行抗虫转基因,进行虫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本实验得到的阳性植株较少,无法满足虫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繁殖,才能开展虫试工作,进一步检测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效应。(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孔倩倩[10](2010)在《麻疯树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纳米载体转基因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生长迅速,喜光耐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以麻疯树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麻疯树植株再生的研究;同时,建立麻疯树悬浮细胞系,探索纳米基因载体对麻疯树遗传转化的效果,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基因转化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麻疯树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初步建立了麻疯树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麻疯树茎段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BA1.Omg/L+TDZ1.5mg/L,不定芽的平均诱导率达69.25%。不定根诱导培养中,采用生长素NAA诱导麻疯树幼苗生根,最适诱导配方为:MS+NAA1.0mg/L+蔗糖30g/L+琼脂7.2g/L,生根率达到66.67%,根系粗壮,发育良好。外植体接种于MS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均有不定芽分化,但固体培养基中的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更高,褐化水平也较低。(2)麻疯树悬浮细胞培养中,研究了疏松愈伤组织诱导方案及不同培养条件对麻疯树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论如下:麻疯树疏松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2,4-D0.6mg/L+KT0.4mg/L,此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湿润松散,颜色鲜艳。接种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基最适激素组合为:NAA0.2mg/L+2,4-D1.0mg/L+BA0.5mg/L。初代、2次继代和4次继代的愈伤组织用于悬浮培养时,以初代愈伤组织较为适宜,悬浮培养系中的细胞分散度最高。培养基中添加500mg/L水解酪蛋白可以有效地促进悬浮细胞的生长,使悬浮培养系的生物量增加。悬浮细胞振荡培养过程中,摇床转速应低于120rpm,以110rpm为宜。(3)以微乳液法制备了淀粉纳米基因载体,并对载体进行了表面修饰。结果表明:淀粉纳米载体(SNGC)制备的最优实验方案为淀粉浓度15%、搅拌速度2000rpm、油水相体积比15:1、叁氯氧磷0.05%。采用多聚赖氨酸(PLL)对淀粉纳米载体(SNGC)进行表面修饰,PLL与SNGC的质量比不同,载体表面携带的电荷数量也不同。当SNGC:PLL(M:M)=2:1时,载体表面电荷数达到饱和。修饰后的PLL-SNGC为球状颗粒,大小比较一致,分散性好。多聚赖氨酸(PLL)和水溶性量子点(CdSe)两种材料修饰后的PLL-SNGC和Cs-PLL-SNGC载体均能有效的与DNA分子结合。(4)纳米基因载体对麻疯树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转化结果表明:用PLL-SNGC和Cs-PLL-SNGC两种纳米基因载体溶液处理过的麻疯树愈伤组织生长良好,载体基本无细胞毒性,或者细胞毒性很小,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分裂几乎没有影响,可以用作麻疯树遗传转化的载体。两种纳米基因载体对麻疯树愈伤组织的转化效果均不明显,但对悬浮细胞的转化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并且载体在细胞内可以自行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麻疯树悬浮细胞转化中,超声处理时间以10min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高效转基因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组织北京大学林忠平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天忠教授、贾文锁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献军研究员、张辉研究员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主要果树高效转基因应用平台体系的建立"项目进行了鉴定。该项目受国家86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等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效转基因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杜邓襄.玉米高效转基因体系建立与基于人工Ac/Ds转座子的激活标签突变体生成系的创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7

[2].郑庆伟.“主要果树高效转基因应用平台体系的建立”项目通过鉴定[J].农药市场信息.2016

[3].王轲,李婕琳,李欣,赵佩,刘会云.小麦农杆菌介导高效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快速纯合体系的建立[C].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2015

[4].龙定沛.家蚕安全高效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5].董志遥.钾营养高效利用玉米转基因新种质创制及筛选体系建立[D].吉林大学.2014

[6].赵爱春,鲁成,向仲怀.家蚕高效实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C].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7].杨致荣,王兴春,薛金爱,李润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长春花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J].植物生理学报.2012

[8].张磊.探讨玉米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J].吉林农业.2012

[9].王红莉.南方四季杨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虫转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10].孔倩倩.麻疯树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纳米载体转基因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农杆菌R1000诱导长春花幼茎产生的毛状根...长春花叶片和茎外植体产生的毛状根液体...青枯菌接种3天后致病情况发根农杆菌诱导长春花毛状根的GUS染色F...尾叶桉的遗传转化概况2007年省农科院获省政府奖成果

标签:;  ;  ;  ;  ;  ;  ;  

高效转基因体系论文_杜邓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