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流励磁发电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励磁,发电机,变换器,磁场,水电,水轮发电机,动态平衡。
交流励磁发电机论文文献综述
崔凤明[1](2017)在《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型异步发电机的稳态功率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四十年代初期,伴随着电子科学技术与数控技术的迅猛发展,双馈型异步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在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应用中具有显着优势和巨大的潜力,目前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双馈型异步发电机通过控制转子的电压、电流,从而实现定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控制。根据DFIG等效电路,揭露了双馈型异步发电机(DFIG)定子、转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与电压,电流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型异步发电机的稳态功率关系。(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20期)
叶阳建,肖蕙蕙,古亮,丁娅[2](2017)在《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水电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供电质量较差,微水利用率低。为提高微水电电能质量和微水资源利用率,在传统微水发电系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双馈发电机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分析基于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拓扑结构的可并网微水电励磁控制策略,可分为网侧和转子侧控制策略。网侧变换器采用了定子电压定向和前馈补偿控制,实现了网侧变换器直流环节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有效控制了交流侧输入的有功功率;转子侧变换器采用了基于瞬时功率的开环控制,使其输出电流与电压保持同频同相,实现微水电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及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亚同步转速范围内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分布式能源》期刊2017年02期)
师旭旭,张皓男[3](2016)在《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的负载平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的发展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电机的负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保证各负载正常工作,结合负荷平衡算法的工作原理,本文从反馈机制的角度出发提出发电机的负载平衡模型,从动态与静态两方面对发电机负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之下动态平衡算法更加适合和有利于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负荷的平衡。(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6年16期)
叶阳建[4](2016)在《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水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电力负荷附近的微水资源发电,离网运行、直供用户,既为用户,尤其是远离电网的人们提供了电力、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减少了灾害损失,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微水电,是“十叁五规划”和“能源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是解决农村环境与资源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微水电离网运行与直供用户的特点导致其受负载与水源变化的影响较大,其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较差。由于交流励磁发电机(AC Excited Generator,ACEG)采用转子励磁控制技术,能较好的调节电压及频率,在负载变化及变速恒频发电系统中优势明显,因此本文采用ACEG,针对离网微水电电能质量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对离网微水电ACEG励磁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本文首先论述了微水发电系统中水轮机、发电机、励磁等环节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并针对微水轮机在低水头、小水量中微水利用率低的问题,基于能量守恒,提出了变容积偏距式微水轮机模型,并介绍了该微水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结构及运行原理,并针对离网微水电常规发电机中调压困难或调压率低等问题,采用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励磁变换器,通过坐标变换,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推导。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的等效电路,并分析了不同发电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针对负载突变而引起离网微水电输出电压和频率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平衡负载下的转子侧变换器(RSC)和定子侧变换器(SSC)的矢量控制策略及其控制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针对常规矢量控制技术采用编码器等速度传感器给离网微水电励磁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成本和电能质量等问题,基于滞环电流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正交函数检测电压有效值来控制转子电流,实现控制定子输出电压的转子侧变换器(RSC)励磁控制策略和利用中间直流电压作外环、负载电流作内环的定子侧变换器(SSC)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控制方案,以抑制负载突变和转速变化造成的扰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针对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系统的实现,采用了DSP-TMSF2812作为控制器,通过双PWM励磁变换器,设计了离网微水电ACEG励磁控制系统的硬件,并给出了RSC和SSC控制实现的具体流程。(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6-03-25)
康尔良,张琪[5](2015)在《新型交流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空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有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低风速段运行范围窄和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励磁不可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交流励磁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利用已经设计的发电机参数,推导新型直驱交流励磁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MATLAB的Simulink功能建立发电机空载模型.结果表明,励磁频率、定子频率及转子机械转速频率间存在线性关系;发电机机械转速在低风速段时,通过调节励磁频率和励磁电流,发电机仍能输出额定电压,最终增加了发电机的运行范围.(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遇亚辉[6](2015)在《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实验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励磁发电机具备变速恒频发电、转速、无功、有功独立调节能力的优越性,它在运行中能充分发挥交流励磁发电机本身具备的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调节性,因此在当今电力工业中备受业界重视。本文从交流励磁发电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入手,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仿真到实验的研究分析,仅供同行工作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5年12期)
李川,王明渝[7](2014)在《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交流励磁与调速协调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影响冲击式水轮机的效率的因素,针对基于双馈异步电机的高水头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组的多变量、强耦合特点,提出了交流励磁和液压调速的变参数、变结构的协调控制策略,完成了两者之间的最优动态匹配,既实现了最优转速跟踪,又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提高了并网稳定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韩志[8](2014)在《交流励磁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发电机气隙磁密无法调节从而使得输出电压受负载变动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并列结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永磁电机部分和电励磁电机部分并列安装,由于两部分电机定子铁心彼此独立,共用一套定子电枢绕组,两部分在定子电枢绕组中感应出的电势可以相互迭加,完成混合励磁的功能;通过调节电励磁部分励磁电流的大小和相位,最终达到输出电压可调的目的。本文采用田口方法对电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分别建立了11KW永磁发电机的场路-耦合仿真模型和电励磁部分的电机模型,并混合励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和负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推导出永磁同步发电机内部的磁场方程、电机绕组回路方程以及外电路的连接关系在内的时步有限元场路-耦合离散模型;利用田口方法对永磁电机转子部分进行了结构优化,提高了电机的稳态运行性能,并利用优化后建立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场路-耦合模型,对发电机的空载运行、负载运行和叁相故障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各种运行情况下的叁相电流、电压曲线,验证了二维场路-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再次利用田口方法对混合励磁发电机电励磁部分的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得到了较好的电励磁空载气隙磁密波形。根据电励磁部分的电磁场方程,通过ANSYS软件编写时步有限元程序,并借助于MATLAB软件对新型混合励磁电机电励磁部分的气隙磁密进行处理,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了空载仿真分析。最后,对混合励磁发电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二维有限元数值计算简化计算过程;通过静磁场法分析了永磁电机部分和电励磁电机部分的空载特性,得到了混合励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推导了混合励磁发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建立了混合励磁发电机性能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从而对混合励磁电机的负载特性及外特性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4-03-01)
张晓燕[9](2014)在《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交流励磁的磁场定向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永磁同步发电机输出电压难以调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列结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并对提出的交流励磁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论文提出了一种并列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该发电机直接采用交流励磁并且电励磁部分无转子结构。论文对提出的新型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发电机内部电磁关系及稳态时等效电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因发电机的永磁部分采用内嵌式转子结构导致电枢绕组交直轴电抗不等的情况。接着,为实现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研究了混合励磁发电机电励磁场定向于d轴的矢量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能够用最小的电励磁磁动势得到最大的电压调整量,并且提出了电压空间矢量和强迫磁场定向的两种电励磁磁场定向控制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对提出的两种电励磁磁场定向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并且在仿真中考虑了发电机的启动过程。在电压空间矢量磁场定向的控制方法中,理论和仿真均验证了电励磁磁链与励磁电压q轴分量uqf成正比,发电机输出电压的调节取决于励磁电压的q轴分量。论文讨论了混合励磁发电机励磁工作点的选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励磁控制系统都具有良好稳态和动态性能,负载变化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能够保持恒定,强迫磁场定向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磁场定向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4-03-01)
刘明基,张晓燕,李理[10](2014)在《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交流励磁的矢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并列结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并对提出的交流励磁矢量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压空间矢量将交流励磁磁场定向于d轴的控制策略。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混合励磁发电机及励磁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用最小的电励磁电动势得到最佳电压调整量,实现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并且输出电压的调节取决于励磁电压的q轴分量。仿真结果也表明该交流励磁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负载变化时,发电机能够输出恒定的电压。(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4年02期)
交流励磁发电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水电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供电质量较差,微水利用率低。为提高微水电电能质量和微水资源利用率,在传统微水发电系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双馈发电机和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分析基于交流励磁发电机和双PWM拓扑结构的可并网微水电励磁控制策略,可分为网侧和转子侧控制策略。网侧变换器采用了定子电压定向和前馈补偿控制,实现了网侧变换器直流环节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有效控制了交流侧输入的有功功率;转子侧变换器采用了基于瞬时功率的开环控制,使其输出电流与电压保持同频同相,实现微水电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及单位功率因数并网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亚同步转速范围内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流励磁发电机论文参考文献
[1].崔凤明.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型异步发电机的稳态功率关系[J].化工管理.2017
[2].叶阳建,肖蕙蕙,古亮,丁娅.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型微水电交流励磁控制策略[J].分布式能源.2017
[3].师旭旭,张皓男.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的负载平衡算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6
[4].叶阳建.离网微水电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
[5].康尔良,张琪.新型交流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空载特性[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5
[6].遇亚辉.交流励磁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实验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
[7].李川,王明渝.高水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交流励磁与调速协调控制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
[8].韩志.交流励磁的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特性的数值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
[9].张晓燕.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交流励磁的磁场定向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
[10].刘明基,张晓燕,李理.混合励磁同步发电机交流励磁的矢量控制[J].微特电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