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南洼陷论文_刘飞,朱钢添,何生,王永诗,刘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南洼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沙河,生油,特征,异常,压力,作用。

临南洼陷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朱钢添,何生,王永诗,刘庆[1](2019)在《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惠民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一个富油气单元。系统研究惠民凹陷临南洼陷20个原油样品和4个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成熟度、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来源,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建立油—岩关系,筛选有效参数运用交会图和聚类统计划分原油类型和进行油源对比。研究区原油已进入成熟阶段,生油母质的沉积环境为弱氧化—弱还原的湖沼相—淡水湖相,具有陆相湖盆混合型母质特征。总体上,研究区原油有较高的饱和烃含量和较低的胶质及沥青质含量,正构烷烃为"平台式"双峰形态分布,伽马蜡烷含量较低,4-甲基甾烷含量较高。研究区内不同地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可按地区分为南带和北带。相比南带的原油,北带原油样品中4-甲基甾烷/C_(29)R、Ts/Tm比值较低,而C_(29)降藿烷/C_(29)降新藿烷、1,2,7-/1,2,6-叁甲基萘、菲/∑甲基菲较高。研究区沙四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有机质丰度较低;沙叁段烃源岩有机质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沙叁下亚段和中亚段是临南洼陷的主力烃源岩。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区原油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临南洼陷沙叁、沙四段原油来自沙叁下、中亚段烃源岩。(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曹蕾[2](2019)在《无返排精细酸化技术在临南洼陷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南洼陷低渗透砂岩储层经工艺改造后油水井酸化解堵无效或不理想,返排出来的酸液较难处理,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以组成油层架构的岩石矿物研究为基础,研发溶除黏土矿物和胶结物的特种酸,配套超分子耐高温缓蚀剂及不返排工艺设计,并兼顾溶蚀外部机械杂质,为临南洼陷南部的油井解堵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无返排酸化工艺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选择超分子缓蚀阻垢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优于纳米膜的超分子膜,缓蚀和阻垢的效果接近100%。(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杜双虎,邱隆伟,南金浩,杨勇强[3](2018)在《临南洼陷南斜坡沙叁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临南洼陷南斜坡沙叁段叁大物源体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问题,综合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衍射分析、图形分析处理等技术方法,对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丰辫状河叁角洲、江家店叁角州、瓦屋叁角洲叁大物源体系砂体均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且储层物性依次变差。叁大物源体系砂体均存在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内微孔和少量裂缝,但其孔隙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沙叁段沉积微相中,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物性较好,浊积砂体较差。压实作用对物性的破坏主要与刚性颗粒的含量和埋深有关;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于5%时对物性影响不大,高于5%时,其含量与物性呈负相关关系;黏土胶结主要与其结晶形态(比表面)及在储层中的赋存状态有关。溶蚀作用和部分早期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6期)

王冰,张立宽,李超,陈开远,宋国奇[4](2018)在《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超压成因机制及分布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勘探过程中钻遇不同规模的异常高压,超压成因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压力预测的可靠性。利用临南洼陷丰富的钻杆测试(DST)压力数据、泥浆密度和测井资料,细致分析了渗透性砂岩流体压力发育特征和超压段泥岩测井响应,依据常压和超压段声波速度、密度测井数据建立判识超压成因的有效应力-测井响应图版,综合讨论了沙河街组超压的成因机制,并预测了异常高压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临南洼陷沙河街组砂岩储层超压主要发育在3 000 m以深的沙叁段(Es~3)和沙四段(Es~4),最高过剩压力分别为23.82 MPa和14.04 MPa;超压段泥岩测井响应表现为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的异常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和高中子孔隙度,具有典型的欠压实特征。沙河街组储层超压最主要的成因是相邻泥岩机械压实不平衡作用形成超压的传递,表现为大多数的超压数据均符合加载曲线趋势,只有深洼陷区(埋深为4 000~4 300 m)的超压呈现出卸载特征,可能存在由于富有机质泥岩深埋达到较高成熟度(R_o为0.90%~1.05%)引起的生烃增压贡献。利用平衡深度法计算的流体压力与DST压力数据吻合度高,印证了沙河街组超压主要来自泥岩不均衡压实作用的认识,沙叁段过剩压力呈现围绕着洼陷中心呈环状分布,向周围的斜坡区和隆起带逐渐减小为常压。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南洼陷钻前压力评估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张娟[5](2018)在《临南洼陷现今地层压力系统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临南洼陷现今地层压力低压—常压—高压共存、压力分布规律不明确的问题,首先从大量实测压力数据入手,通过多因素分析,明确研究区实测地层压力不准确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霍纳外推、钻井液密度校正等方法,恢复了临南洼陷真实地层压力,重新解析现今地层压力系统,明确了地层压力纵向、横向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浅部Ng-Es2发育正常压力;Es3和Es4段发育低幅超压;压力系数1.2~1.4,个别井超过1.4;剩余压力在7.5~15 MPa之间,最大剩余压力接近32 MPa。整体上临南洼陷深洼带发育超压,周缘隆起区发育常压。(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翘楚,陈冬霞,宋国奇,王永诗,张碧璇[6](2018)在《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叁段异常低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叁段地层低压明显,与邻近凹陷特征明显不同。根据临南洼陷沙叁段37口探井、99个地层压力实测数据,结合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分析低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临南洼陷低压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央隆起带之上的临盘及商河地区,在洼陷西部和西南部边缘也有发育,压力因数为0.82~0.95。异常低压主要与地层剥蚀卸载、地层降温及断层控制作用有关。地层剥蚀卸载引起压力下降幅度为1.00~8.43 MPa,是形成异常低压的主要因素;地层降温引起压力下降幅度为0.50~3.00 MPa。研究区临商断裂带、夏口断裂带主体断层及洼陷西南部边缘断层的封闭性较好,低压区域被保存;临商断裂带西侧部分断层封闭性较差,局部低压区域被破坏。该研究结果为临南洼陷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高丽华,夏迪,韩作振,韩梅,李昊[7](2018)在《临南洼陷北部沙叁中亚段砂质碎屑流储层定量分类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南洼陷北部沙叁中亚段发育一套砂质碎屑流扇体,取得了较好油气勘探成果,但该区取心井及实验分析资料较少,困扰着该区储层的定量分类评价。首先利用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鉴定、物性和压汞测试,确定该套砂质碎屑流储层物性特征并将研究区储层分为Ⅰ、Ⅱ、Ⅲ叁类;再以岩心物性数据作为储层分类标准,建立使用测井数据作为参数的储层贝叶斯判别函数;最后采用判别函数对研究区各井测井曲线进行储层判别分析,所得储层平面分布特征与沉积相展布特征相符。因此,采用贝叶斯判别函数进行储层判别分析与勘探实践吻合,可用于对研究区储层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常象春,陈曦,于文文,董丽萍[8](2017)在《临南洼陷古近系火山岩油藏原油多环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临南洼陷古近系火山岩油藏中12个原油样品进行芳烃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芳烃中叁环、四环芳烃化合物占优势,叁芳甾烷含量较高,二环、五环、NSO杂环芳烃化合物含量较低。二环芳烃参数(TDE_1、TDE_2、TDE_3)指示典型的湖相、源自年轻源岩的原油特征。叁环芳烃以菲系列化合物占主导,检出少量惹烯,表明原油是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要生源,有少许高等植物贡献。五环芳烃中芘、苯并芘丰富,侧证了低等水生生物的优势输入。NSO杂环芳烃中含量占绝对优势的硫芴反映出源岩沉积于较强的还原环境。二环芳烃成熟度参数(DNR_1、TNR_2,)、叁环芳烃成熟度参数(MPI_1、F_1和F_2)、含硫芳烃成熟度参数(MDR)、叁芳甾烷成熟度参数C_(28)-TAS 20S/(20R+20S)均一致显示原油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张秋实[9](2017)在《临南洼陷扭张构造油气成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采用现今构造静态描述与构造演化过程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分析临南洼陷构造演化过程与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临南洼陷中临商、夏口两大扭张断裂体系决定了该洼陷北深南浅、西宽东窄的构造格局。在此构造系统的背景下,烃源岩富集于后缘拉张形成的深凹区,油气运移指向生烃中心附近的断阶带高部位与隆起区。围绕断裂控制的洼陷带和斜坡带,发育各种油藏类型,其环带空间分布与富集现象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操应长,王思佳,王艳忠,杨田,张少敏[10](2017)在《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叁中亚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运用钻井岩心、测录井等资料,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叁中亚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临南洼陷沙叁中亚段深水重力流沉积主要发育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3种成因类型。滑塌沉积以包卷层理、液化砂岩脉、阶梯状小断层、变形岩层与未变形岩层迭置为典型特征。碎屑流沉积中砂质碎屑流沉积分布较广,以突变的底部接触面、块状层理、泥岩撕裂屑、土黄色泥砾、突变或不规则的上接触面为典型识别标志。浊流沉积则以正粒序层理、底部冲刷面和槽模、薄层砂泥互层、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典型识别标志。滑塌沉积主要发育在叁角洲前缘斜坡根部,在滑塌沉积前方形成碎屑流沉积,碎屑流向前搬运的过程中,流体被稀释逐渐转化成浊流。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整体分为近源沉积、中部沉积和远源沉积3个部分:近源沉积主要发育具变形构造的滑塌沉积和厚层块状砂质碎屑流沉积;中部沉积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远源沉积以薄层浊流沉积为主。(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临南洼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南洼陷低渗透砂岩储层经工艺改造后油水井酸化解堵无效或不理想,返排出来的酸液较难处理,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以组成油层架构的岩石矿物研究为基础,研发溶除黏土矿物和胶结物的特种酸,配套超分子耐高温缓蚀剂及不返排工艺设计,并兼顾溶蚀外部机械杂质,为临南洼陷南部的油井解堵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无返排酸化工艺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选择超分子缓蚀阻垢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优于纳米膜的超分子膜,缓蚀和阻垢的效果接近1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南洼陷论文参考文献

[1].刘飞,朱钢添,何生,王永诗,刘庆.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19

[2].曹蕾.无返排精细酸化技术在临南洼陷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3].杜双虎,邱隆伟,南金浩,杨勇强.临南洼陷南斜坡沙叁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4].王冰,张立宽,李超,陈开远,宋国奇.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超压成因机制及分布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

[5].张娟.临南洼陷现今地层压力系统解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8

[6].王翘楚,陈冬霞,宋国奇,王永诗,张碧璇.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叁段异常低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

[7].高丽华,夏迪,韩作振,韩梅,李昊.临南洼陷北部沙叁中亚段砂质碎屑流储层定量分类评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常象春,陈曦,于文文,董丽萍.临南洼陷古近系火山岩油藏原油多环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张秋实.临南洼陷扭张构造油气成藏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

[10].操应长,王思佳,王艳忠,杨田,张少敏.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以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叁中亚段为例[J].古地理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济阳坳陷孔一段厚度等值线图临南洼陷形成机制一6临南洼陷C4旋回沉积体系分布图临南洼陷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一n临南洼陷C3旋回基准面上升期沉...临南洼陷南部沙叁段下亚段砂岩...

标签:;  ;  ;  ;  ;  ;  ;  

临南洼陷论文_刘飞,朱钢添,何生,王永诗,刘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