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睡莲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健功能,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睡莲科
睡莲科论文文献综述
李博文[1](2017)在《睡莲科植物莲藕的药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莲藕属于天然保健食品,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因此加强对睡莲科植物莲藕药用价值的有效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莲藕的保健功能和营养价值。(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7年44期)
赖阳均[2](2017)在《睡莲科中的小个子和大块头》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人们常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与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笔下的睡莲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分属睡莲科的不同属。分布广泛的睡莲科植物作为现代水生植物中的佼佼者,其中不少种都有颇为人们称道的传奇故事。睡莲是生长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莲科包括5个属约70种,在我国分布有3属8种。其中,睡莲属的种最多也最为常(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7年01期)
Kit,Knotts,窦剑,陈迎晖,吴福川[3](2016)在《十九世纪睡莲科王莲属植物的发现和欧美栽培简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植物学界中王莲属植物的首次发现可追溯至1801年。当时,波西米亚的植物学家及博物学家TadeáH aenk e受西班牙政府派遣,前往玻利维亚调查当地的植物区系。据说,Haenke是在亚马逊河的一条支流——马莫尔河上第一次见到了(亚马逊)王莲。他在科恰班巴(现今位于玻利维亚中部的城市)去世,生平中并没有记录下有关(亚马逊)王莲的发现。法国的植物学家Aime Bonpland,以往的职业为医(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6年21期)
薛倩[4](2014)在《微型睡莲科花卉网络走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荷花和睡莲花季到来,各种网络论坛和QQ群里的玩家纷纷活跃起来,晒图、交流技术成了不少玩家每天的“必修课”。近日,采访了解到,网络销售成了睡莲科花卉面向家庭消费者的主要渠道,微型睡莲、碗莲凭借娇小的株型最引人关注,而传统花卉市场仍以销售工程用大型荷(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14-06-17)
薛倩[5](2013)在《睡莲科植物网上热销伴隐忧》一文中研究指出炎炎夏日,出水的荷花亭亭玉立,斜卧的睡莲随波摇曳,这些睡莲科植物总能让人感受到丝丝清凉。春夏之交是荷花种藕和睡莲根块的销售旺季,家庭、园林景观、公园、河道等方面都有应用。打开淘宝网搜索“花卉”,按销量排行前八位的依次是草花种子、月季花苗、榕树小盆栽、铃兰(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13-05-28)
李红芳,张小卉[6](2013)在《睡莲科(Nymphaeaceae)管状分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莲科在被子植物中地位比较特殊,形态上复杂、多样,是系统研究的重要材料之一。一直以来,该科的解剖学上无导管的特征倍受关注。基于APG分类系统,对睡莲科的6个属的管状分子研究的现状做介绍和比较,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指出过渡态导管需要统一的判断标准;而睡莲科的管状分子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孙阎,张欣欣,王臣,刘玫,刘鸣远[7](2007)在《中国睡莲科植物种子胚及其营养组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中国睡莲科的3属3种即芡(Euryale ferox Salisb.)、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和萍蓬草(Nuphar pumilum(Hoffm.) DC.)的胚、胚乳及外胚乳。它们的胚的共同特点是苗端发育良好,特别是胚芽具2~4枚胚芽叶,而根端滞育。叁个种皆既有胚乳,又有外胚乳,但在成熟种子中作为胚的营养组织则胚乳弱育而外胚乳发达。最后对上述特点在系统发生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07年04期)
周庆源,傅德志,靳晓白[8](2006)在《克鲁兹王莲(睡莲科)的开花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于2003和2004年8月在北京地区观察了户外种植的克鲁兹王莲(Victoria cruziana)花的生物学.结果显示:(1)克鲁兹王莲的花在连续2 d内开放和关闭,第1天花开放的时间为19:20;第2天于12:00~13:00完成关闭过程,第2天15:00~16:00花第2次开放,第3天早晨花关闭后沉入水下.(2)开花第1天晚上花内温度高出环境温度最高达11°C,开花的第2天以后,花内温度与水表面温度相近.(3)克鲁兹王莲的花第1次和第2次开放以及关闭过程中花器官呈现有规律的运动,第1天晚上花的开放过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花的第1次关闭与第1次开放过程中花器官的运动不是简单的相反过程,第2次开放与第1次开放的过程也不相同.(4)首次描述了拟雄蕊、雄蕊以及伴生心皮(paracarpels)在开花和关闭过程中的活动规律;开花第1天晚上的柱头是湿润的,但并不像睡莲属(Nymphaea)植物那样积累1池粘液.(5)在北京地区,克鲁兹王莲自花受精能够产生种子.研究结果认为王莲属植物的花具有很多高度特化的特征以适应昆虫传粉.(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索志立[9](2006)在《睡莲科系统位置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态学研究显示睡莲科Nymphaeaceae具有许多原始性状。睡莲科又被称为“古草本”。最新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显示,睡莲科是现存被子植物系统树根部附近最早分异谱系的演化支之一,对研究被子植物(有花植物)的起源与早期进化具有重要价值,但有关睡莲科的范围和系统位置存在争议。被子植物的起源与辐射一直是植物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该科系统位置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评述。(本文来源于《武汉植物学研究》期刊2006年02期)
周庆源[10](2005)在《睡莲科的花的生物学和生殖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的一系列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一致认定睡莲目为3个最早的被子植物谱系(即包括Amborellaceae、睡莲目和一个由八角目、Trimeniaceae、Austrobaileyaceae组成的分支在内的ANITA)之一,这些研究结果和新近发现的早白垩世时期的睡莲类植物花化石的记录,支持过去长期认为睡莲目代表原始类群的观点。作为睡莲目组成之一的睡莲科,虽然在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一直处于关键的核心的系统发育位置,但对于这个科的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形态学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睡莲科的王莲属、萍蓬草属和睡莲属的花的生物学、Nuphar microphylla的胚胎学、睡莲科的花粉形态学、睡莲科的胚珠和种子的发育形态学、以及睡莲科的柱头的形态解剖学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本文所研究的睡莲科植物的花都具有开花生物钟的特性,在开花时期花器官的开放和闭合呈现有规律的运动。睡莲科的有些种植物(如睡莲属的一些种)的花是白天开放晚上闭合,而另外一些种(如王莲属)的花却是晚上开放白天闭合。睡莲科的不同物种的花的开花天数不同,一般是2到数天。花大多是雌性先熟的,通常从开花的第二天开始释放花粉。睡莲科的不同属植物在开花时间,花的气味,花的颜色,各种花器官的形状和功能,以及传粉者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克鲁兹王莲的花具有大型的,单生的,多数花器官,花器官呈现有规律的开放和闭合运动,雌性先熟,能散发强烈气味,能够改变颜色,温度发生变化等特征。作者认为这些特征是高度特化的,它们适应于昆虫传粉。对Nuphar microphylla的花的生物学研究支持Lippok等人的观点:在任何居群,蝇、蜜蜂和甲虫对传粉贡献的相对大小更多地取决于这些昆虫的相对丰富度和可替换食物的多少,而不是取决于旧世界与新世界的萍蓬草属植物之间的雄蕊长度的差异。本研究首次在Nuphar microphylla中发现了一种新的4细胞5核雌配子体(具有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1个具有2个单倍体核的中央细胞)类型,这种雌配子体通过受精作用将产生叁倍体的胚乳。作者认为这种雌配子体可能是最小的性功能单位,代表着被子植物的祖征。睡莲科是一个具有多形态花粉的科,花粉沟有远极单槽和环槽两种类型。当前研究建议萍蓬草属的远极单槽花粉在睡莲科中是最原始类型。花粉形态学研究支持睡莲科是一个原始类群的观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期刊2005-05-01)
睡莲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活中,人们常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与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笔下的睡莲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分属睡莲科的不同属。分布广泛的睡莲科植物作为现代水生植物中的佼佼者,其中不少种都有颇为人们称道的传奇故事。睡莲是生长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莲科包括5个属约70种,在我国分布有3属8种。其中,睡莲属的种最多也最为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睡莲科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博文.睡莲科植物莲藕的药用价值[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2].赖阳均.睡莲科中的小个子和大块头[J].大自然.2017
[3].Kit,Knotts,窦剑,陈迎晖,吴福川.十九世纪睡莲科王莲属植物的发现和欧美栽培简史[J].花卉.2016
[4].薛倩.微型睡莲科花卉网络走俏[N].中国花卉报.2014
[5].薛倩.睡莲科植物网上热销伴隐忧[N].中国花卉报.2013
[6].李红芳,张小卉.睡莲科(Nymphaeaceae)管状分子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3
[7].孙阎,张欣欣,王臣,刘玫,刘鸣远.中国睡莲科植物种子胚及其营养组织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7
[8].周庆源,傅德志,靳晓白.克鲁兹王莲(睡莲科)的开花生物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
[9].索志立.睡莲科系统位置评述[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
[10].周庆源.睡莲科的花的生物学和生殖形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