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论文

王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论文

摘要: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社会目标和价值诉求。《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从社会分工出发论证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明了共产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描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开始走向成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思想 ;演进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写于1845—1846年,在这篇小册子里,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思想,对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形态》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意识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介绍分工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看法,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物质基础

任何历史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前提的。德国哲学把宗教的统治当成前提,宣布人是“宗教的人”。无论是青年黑格尔派还是老年黑格尔派,普遍地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1]但凡神学、宗教、政治、观念等先在的意识解决不了的地方,德国哲学家就荒谬的称其为“史前时期”,至于“史前历史”如何过渡到现实的历史,他们无法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费尔巴哈与德国人相比,进步很多,他能够看到“感性世界”,却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直观的理解,他并没有看到这一世界是历史的产物,是大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自始至终,费尔巴哈只停留在“抽象的人”,把人仅仅看成“感性对象”,而没能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类的“感性活动”,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基础,面对人类现实的苦难,他只能求助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与以往德国哲学家的“前期历史”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些有生命的个人不是抽象地脱离实践地存在,更不是蛰居世界之外,而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是人类世界中的真正主角,“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并非德国哲学家口中的宗教、神或上帝的旨意。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确认的第一个事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人为了生存,开始根据自然基础生产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时,人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是一致的,并不神秘,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方式取决于现存的物质生产条件。由此,马克思、恩格斯从考察“现实的人”出发,为人类历史的进程提供了“世俗”的基础——物质生产实践,人只能是历史的人,历史也只能是人的历史,彻底批判了抽象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为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历史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类历史时强调任何历史活动的变更不是在“头脑”中完成的,更不是无法解释的。历史的发展因人类活动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因物质生产条件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力蕴藏着有这样的生产力呢?”[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物质生产活动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当然这里的“自然”,绝非脱离人类历史而存在、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而是客观实在的、现实的自然。人在与自然的“斗争”过程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生产本身提供了前提。由此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生产了生产物质活动本身、新的需要的再生产、人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结成了两种关系:一种是自然关系,一种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解释的社会关系指的是“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并且强调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4]历史证明,正是“生产力”这种物质因素决定着人类社会阶段性变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共产主义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现实前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5]

二、从社会分工出发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最初提到分工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认为分工是外化劳动之物,是私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6]判断一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看其民族内部的分工程度。也就是说,社会分工程度取决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显著的标志。不仅如此,分工还与所有制形式有关,即分工还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所有制。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这个时期的分工并不发达,还是产生于原始家庭中的潜在的奴隶制。第二种是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仍然保持奴隶制,但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建筑在这种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开始逐渐瓦解。第三种是封建所有制或等级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以土地占有的封建结构为主,把农奴束缚在土地上,手工业小规模发展,分工很少。只是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当这些城市之间发生关系的时候,分工才发展起来。三种不同所有制形式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分工阶段,由此可见“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7]换言之,现实中的人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

因分工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享受与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生产力、生产关系、观念意识彼此之间必然会发生联系并一定会产生矛盾。分工包含这些所有的矛盾,与分工一起出现的还有分配,并且是不平等的分配,进而产生了所有制,即“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与私有制是等同的,只不过一个是生产活动,另一个是生产活动的产品也就是生产关系。可见,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反映生产力的状况。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出现也不再带有神秘和思辨的色彩,与生产直接相联系。人们的思维、意识、观念的产生也得到合理的解释,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也受自己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制约。

二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存在于生产关系中的异化关系也将消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交往、分配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将不再受物的支配,而重新受自己的支配。在这里,人类社会摆脱了物的依赖,摆脱各种商品关系、供求关系的束缚,个人将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10]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而当前实现这个运动的条件并不具备。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11]这时,人本身的活动变成了一种束缚自己、同他对立的力量,马克思称之为“异化”的力量。只要这种“异化”力量存在一天,人们就限于一定特殊活动的范围,不可以自由的、随心所欲干自己喜欢的事,只能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而消灭社会分工造成的这种“异化”,必须具备两个实际前提。

一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的经济性质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共产主义运动要推翻一切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形式,通过联合的方式实现对现有生产力总和的占有,私有制将被彻底消灭。“在无产者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人,而财产属于全体个人。”[16]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全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新的经济基础。

三、根据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阐释了共产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

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大机器生产、实行最广泛的分工。大工业的生产,加速了资本的流通和资本的集中,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消灭了各国原来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造成了大量新的生产力。然而这些新的生产力因受私有制的统治只能片面地、畸形发展。同时,大工业生产还创造一个特殊的阶级——无产阶级,“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9]也就是说,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阶段,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才会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才越发尖锐。而这一切历史冲突最终都归结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两个“决不会”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5]因此,人类只能提出自己当下能够解决的任务,这都是以现实的生产方式为前提的。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得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一方面生长着生产关系的对抗,也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抗;一方面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也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力量。只有等到这两个条件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才可能爆发,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的运动才会出现。

尽管对共产主义的革命的理念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千百次,但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人类历史的真正解放也不是靠形而上的理论便可以实现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3]对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来讲,消灭“异化”、消灭这一“不堪忍受”的力量,“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4]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存在的状况,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唯物史观和应然的角度,在《形态》中对未来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描述,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是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这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无产者;二是使这些完全“没有财产”的无产者与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这两个条件又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实际前提的。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创造一个彻底革命的、具有共产主义意识、绝对贫困的无产阶级;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物质基础;也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普遍交往得以建立,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才能被世界历史性的共产主义所替代。“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2]

作业是小学各项学科进行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而对于小学科学学科而言,课后作业安排必须紧紧围绕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推进课外活动生活化这两个目标,改变以往那种枯燥、单一的课后习题或以书写为主的作业,改为以实践为主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喜好程度,还能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描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3.前向国际产业关联效应。前向国际产业关联效应是导致日本增加值出口变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在2007~2009年期间导致增加值出口下降了69个百分点。这表明日本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其生产遍布全球,而由于其产品以高技术产品、知识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对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需求较高,所以导致日本会通过贸易的渠道出口大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从而导致增加值出口的显著增长。

在公共消防安全服务供给环节中,基层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消防中介组织,通过购买中介组织的服务,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服务质量。 消防中介组织接受政府的购买,对社区委员会的居民进行教育、培训,提供服务。 社区委员会则建立起了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在落实政策、沟通和监督居民维护消防设施的行为上发挥重要作用。 公共安全消防供给应该是联动的,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之间的联动机制是公共消防服务供给在适应新时代形势下的新出路。

随着分工的继续扩大,生产和交往的分离,商人阶级逐渐形成,而伴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之间最初的地域局限开始逐渐消失。存在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直接导致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越繁荣,资本开始聚集到个人手中,所有制的关系立刻发生了变化。原来存在行会制度下工人和雇主的关系,在工场手工业中由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金钱关系所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步形成。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形成将人类带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例4]Their life together becomes full of phrases,and symbols.“Mrs.Brown means his patients and her women who ask for help.”“Your literary lunches,”is his phrase for her infidelities,used sometimes humorously,sometimes seriously.(1972:195)

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7]在过去市民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调和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采取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掩盖了真正的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社会不再是虚幻的共同体,代替了阶级对立的旧社会,成为人类联合的真正共同体,在这里,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下。”[18]

四是取得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首要的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这是实现共产主义者利益的第一步。无产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19]只有在共产主义的革命运动中才能消灭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消灭迄今为止的一切私人占有形式、消灭社会分工、消灭异化劳动,因分工而出现的社会关系、政治结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也将不复存在,由社会来调节着整个生产,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不再受外在强制力量的支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从事的实践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由“物化的人”向自由、全面、普遍的个人发展,人类社会也逐渐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打击“套路贷”犯罪,在公检法机关规范打击手段的同时需要加强沟通,相互协作,形成对“套路贷”犯罪的高压态势。

五、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鲜明地指出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血有肉”、“现实的个人”,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人类历史活动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又从社会分工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论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前提,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2][4][5][6][7][8][9][10][11][12][13][14][16][18][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5.3.533.539.520.524-525.536.567.539.537.538-539.11.527.581.573.543.

[3][15][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592.53.

作者简介:王培,滨州学院讲师,博士 (邮政编码 256600)

中图分类号:A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9)03-0089-04

基金项目:2016年滨州学院一般项目“加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教育路径研究”(BZXYDJ1609),2017年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微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与破解策略研究”(J17ZZ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马树颜)

标签:;  ;  ;  ;  ;  ;  ;  ;  ;  ;  ;  ;  ;  ;  ;  

王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