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眼神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滞针动法,电针
动眼神经论文文献综述
宗凯,周雷,冯海霞,陈圣鹏[1](2019)在《滞针动法结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滞针动法结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25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滞针动法结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后复视角度、睑裂高度、瞳孔直径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改善状况,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复视角度均显着缩小(P均<0.05),瞳孔直径均显着缩短(P均<0.05),睑裂高度均显着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2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显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滞针动法配合电针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侧眼球睑裂高度,减小瞳孔直径,降低复视角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蔺雪梅,宋金鑫,王芳,王静,逯青丽[2](2019)在《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首诊症状包括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前叁位分别为糖尿病15例(26.8%),脑卒中13例(23.2%),重症肌无力8例(14.3%),其他病因有动脉瘤、肿瘤、炎性、外伤、甲状腺疾病、痛性眼肌麻痹、Miller-Fisher综合征及不明原因。临床症状:瞳孔受累18例,单侧病变50例,单纯性麻痹32例,部分麻痹47例。结论动眼神经麻痹病因纷繁复杂,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占首位,其次为脑卒中和重症肌无力。重视对病史的采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动态分析,能够帮助进一步阐明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0期)
李东跃,王晓红[3](2019)在《王晓红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眼神经麻痹在现代呈多发趋势且原因众多,针灸治疗此病获得广泛推广及认可。王晓红教授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经验丰富,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效果显着。通过从病因病机及选穴理念、疾病调愈等方面对王晓红教授的治疗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邵义燕,滕金艳,丁德光[4](2019)在《动眼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近5年动眼神经麻痹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提供参考。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治疗(单纯针刺、针刺结合药物、穴位注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中医在对该病病因的系统概括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研究上存在不足,且缺少针刺机制的研究报道,如果加强动物实验研究,中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将取得较大突破。(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兰兰[5](2019)在《针刺联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控制内科基础疾病,进行降压降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对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运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赵建新,邓榕,张旭,田元祥[6](2019)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医案1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发病率高,西医暂无法治愈。本案例运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痛苦小,见效快,对西医暂时无法解决的眼球运动障碍与复视现象有良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6期)
李亚珍,尤红,蒋尚融[7](2019)在《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患者,男,9岁,因"发作性右眼睑下垂6年"于2015年8月入院。家属述患儿3岁时无明显诱因发作轻微右眼睑下垂,并伴有眼睑肿胀,3 d后自愈,当时未予重视。2年前患儿再次出现右眼睑下垂,较第1次下垂程度重,伴有呕吐、视物模糊。当地医院考虑"弱视",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患儿自觉病情较前好转,半月后症状消失。其后患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3次,均自愈。患者于半个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宫娜,尹洪娜,孙忠人,栾逸先,赵鹏飞[8](2019)在《高维滨教授电针结合滞针动法治疗脑垂体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撷要》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动眼神经麻痹是脑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多以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者消失等为常见症状[1]。西医多采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方法治疗,疗效欠佳。方法:高维滨教授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中神经、解剖学等知识,运用电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再生作用治疗本疾病疗效显着。结果:高维滨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创立滞针动法,结合电针治疗脑垂体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甚佳。目的:笔者有幸跟随高维滨教授出诊数月,现将其运用电针治疗脑垂体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的经验分享如下,以期为本病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刘琨,林国华,曾婧纯,赵玮璇,林诗雨[9](2019)在《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治疗预后差异不一,是临床的难题之一。林国华教授熟练运用传统针灸理论及古典针法,在辨病辨经论治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动刺针法,并将原络配穴、"宛陈则除之"以及标本根结等理论融和到该病的治疗中,获效颇佳。本文对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阐释并对典型病例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叶晓红,刘薇,刘叶,林乐乐,朱文宗[10](2019)在《续命汤佐治动眼神经麻痹验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眼神经麻痹一病病因复杂,定位定性诊断困难,临床治疗效果不如意,是临床比较棘手的疾病,患者往往遗留部分后遗症而影响生活及个人美观。对此,采用续命汤治疗仍遗留眼睑下垂的患者,收效良好。(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动眼神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首诊症状包括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前叁位分别为糖尿病15例(26.8%),脑卒中13例(23.2%),重症肌无力8例(14.3%),其他病因有动脉瘤、肿瘤、炎性、外伤、甲状腺疾病、痛性眼肌麻痹、Miller-Fisher综合征及不明原因。临床症状:瞳孔受累18例,单侧病变50例,单纯性麻痹32例,部分麻痹47例。结论动眼神经麻痹病因纷繁复杂,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占首位,其次为脑卒中和重症肌无力。重视对病史的采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动态分析,能够帮助进一步阐明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眼神经论文参考文献
[1].宗凯,周雷,冯海霞,陈圣鹏.滞针动法结合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蔺雪梅,宋金鑫,王芳,王静,逯青丽.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李东跃,王晓红.王晓红教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
[4].邵义燕,滕金艳,丁德光.动眼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王兰兰.针刺联合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
[6].赵建新,邓榕,张旭,田元祥.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医案1则[J].中国民间疗法.2019
[7].李亚珍,尤红,蒋尚融.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9
[8].宫娜,尹洪娜,孙忠人,栾逸先,赵鹏飞.高维滨教授电针结合滞针动法治疗脑垂体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撷要[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9].刘琨,林国华,曾婧纯,赵玮璇,林诗雨.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10].叶晓红,刘薇,刘叶,林乐乐,朱文宗.续命汤佐治动眼神经麻痹验案[J].浙江中医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