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论文和设计-鲍永胜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具体涉及模具领域,包括下模板组和上模板组,所述上模板组设于下模板组顶部,所述下模板组包括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所述第一下模板一侧与第二下模板一侧均固定设有下模具条,所述下模具条一侧固定设有三角槽,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上均固定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上均贯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设于凹槽内部,所述滑杆两侧固定设有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在下模板组和上模板组上滑动,使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可以将不同的模具移动至注塑封装位置,不需要装卸模具,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包括下模板组(1)和上模板组(2),所述上模板组(2)设于下模板组(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组(1)包括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所述第一下模板(3)一侧与第二下模板(4)一侧均固定设有下模具条(5),所述下模具条(5)一侧固定设有三角槽(6),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上均固定设有凹槽(7),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上均贯穿设有滑杆(8),所述滑杆(8)贯穿设于凹槽(7)内部,所述滑杆(8)两侧固定设有挡块(9),所述挡块(9)设于凹槽(7)内部,所述凹槽(7)一侧固定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端部固定设于挡块(9)一侧,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贯穿设有摇杆(12),所述摇杆(12)一端套接设有齿轮(13),所述下模具条(5)底部固定设有齿条(14),所述齿条(14)和齿轮(13)相啮合。

设计方案

1.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包括下模板组(1)和上模板组(2),所述上模板组(2)设于下模板组(1)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组(1)包括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所述第一下模板(3)一侧与第二下模板(4)一侧均固定设有下模具条(5),所述下模具条(5)一侧固定设有三角槽(6),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上均固定设有凹槽(7),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上均贯穿设有滑杆(8),所述滑杆(8)贯穿设于凹槽(7)内部,所述滑杆(8)两侧固定设有挡块(9),所述挡块(9)设于凹槽(7)内部,所述凹槽(7)一侧固定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端部固定设于挡块(9)一侧,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贯穿设有摇杆(12),所述摇杆(12)一端套接设有齿轮(13),所述下模具条(5)底部固定设有齿条(14),所述齿条(14)和齿轮(13)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组(2)包括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所述第一上模板(15)一侧和第二上模板(16)一侧均固定设有上模具条(17),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以及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一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下模具条(5)和上模具条(17)一侧均固定设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槽(18)和限位块(19)相适配,所述第一上模板(15)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20),所述第一固定杆(20)一端固定设于第二上模板(16)顶部,所述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通过第一固定杆(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组(1)顶部固定设有多个滑柱(21),所述滑柱(21)贯穿设于上模板组(2)上,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杆(22),所述第二固定杆(22)上固定设有底座(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一端固定设有拉手(24),所述摇杆(12)一端套接设有防滑套(25),所述下模具条(5)顶部和上模具条(17)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模具槽(2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条(17)两端均固定设有滑条(27),所述下模具条(5)两端均固定设有套管(28),所述滑条(27)贯穿设于套管(28)内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连接器与连接器线缆之间的注塑连接需要用到模具封装。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9119868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封装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下模包括下模板,上、下模板均具有连接器夹紧部分、线缆夹紧部分、柱体成型部分和网尾成型部分,所述连接器夹紧部分、线缆夹紧部分、柱体成型部分和网尾成型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是由与上、下模板分体设置的可替换块形成,所述可替换块与上、下模可拆连接。当需要对结构和尺寸接近的不同产品进行封装时,只需更换上、下模板上的相应的可替换块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不需要制备过多的模具,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由于需要经常更换模具,使操作难度增加,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通过下模具条运动时带动其上的套管运动,从而带动套管内的滑条运动,滑条运动时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模具条运动,从而使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同步运动,通过上模板组向下运动贴紧下模板组,而将连接件固定在模具槽中进行注塑封装,封装完成之后再取出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在下模板组和上模板组上滑动,使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可以将不同的模具移动至注塑封装位置,不需要装卸模具,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包括下模板组和上模板组,所述上模板组设于下模板组顶部,所述下模板组包括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所述第一下模板一侧与第二下模板一侧均固定设有下模具条,所述下模具条一侧固定设有三角槽,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上均固定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上均贯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设于凹槽内部,所述滑杆两侧固定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设于凹槽内部,所述凹槽一侧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端部固定设于挡块一侧,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有摇杆,所述摇杆一端套接设有齿轮,所述下模具条底部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和齿轮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板组包括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所述第一上模板一侧和第二上模板一侧均固定设有上模具条,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以及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一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 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一侧均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块相适配,所述第一上模板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固定设于第二上模板顶部,所述第一上模板和第二上模板通过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板组顶部固定设有多个滑柱,所述滑柱贯穿设于上模板组上,所述第一下模板和第二下模板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固定设有底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设有拉手,所述摇杆一端套接设有防滑套,所述下模具条顶部和上模具条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模具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具条两端均固定设有滑条,所述下模具条两端均固定设有套管,所述滑条贯穿设于套管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拉动拉手带动滑杆滑动,从而使滑杆的一端从三角槽脱出,使滑杆不再卡住下模具条,通过摇动摇杆带动其上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和齿条啮合,且齿轮被固定不能移动,使齿轮转动时带动齿条和其上的下模具条滑动,下模具条滑动带动其上的合适的模具槽运动至注塑封装的位置,此时放开拉手,使滑杆上的挡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动,从而带动滑杆运动至一端卡入三角槽中,使下模具条被固定,由于下模具条运动时带动其上的套管运动,从而带动套管内的滑条运动,滑条运动时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模具条运动,从而使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同步运动,通过上模板组向下运动贴紧下模板组,而将连接件固定在模具槽中进行注塑封装,封装完成之后再取出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在下模板组和上模板组上滑动,使下模具条和上模具条可以将不同的模具移动至注塑封装位置,不需要装卸模具,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

2、通过第一下模板上的下模具条和第二下模板上的下模具条相互配合,可以使连接件的两端任意组合,使封装形状多样,通过滑杆上设置的拉手,方便拉动滑杆,通过摇杆上设置的防滑套,使操作时不易手滑,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具条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下模板组、2上模板组、3第一下模板、4第二下模板、5下模具条、6三角槽、7凹槽、8滑杆、9挡块、10弹簧、11固定块、12摇杆、13齿轮、14齿条、15第一上模板、16第二上模板、17上模具条、18限位槽、19限位块、20第一固定杆、21滑柱、22第二固定杆、23底座、24拉手、25防滑套、26模具槽、27滑条、28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包括下模板组1和上模板组2,所述上模板组2设于下模板组1顶部,所述下模板组1包括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所述第一下模板3一侧与第二下模板4一侧均固定设有下模具条5,所述下模具条5一侧固定设有三角槽6,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上均固定设有凹槽7,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上均贯穿设有滑杆8,所述滑杆8贯穿设于凹槽7内部,所述滑杆8两侧固定设有挡块9,所述挡块9设于凹槽7内部,所述凹槽7一侧固定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端部固定设于挡块9一侧,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贯穿设有摇杆12,所述摇杆12一端套接设有齿轮13,所述下模具条5底部固定设有齿条14,所述齿条14和齿轮13相啮合,以便于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组2包括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所述第一上模板15一侧和第二上模板16一侧均固定设有上模具条17,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以及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一侧均固定设有限位槽18,以便于提高封装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所述 下模具条5和上模具条17一侧均固定设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槽18和限位块19相适配,所述第一上模板15顶部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杆20,所述第一固定杆20一端固定设于第二上模板16顶部,所述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通过第一固定杆20固定连接,以便于使第一上模板15和第二上模板16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板组1顶部固定设有多个滑柱21,所述滑柱21贯穿设于上模板组2上,所述第一下模板3和第二下模板4底部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杆22,所述第二固定杆22上固定设有底座23,以便于固定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8一端固定设有拉手24,所述摇杆12一端套接设有防滑套25,所述下模具条5顶部和上模具条17底部均固定设有多个模具槽26,以便于适配不同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条17两端均固定设有滑条27,所述下模具条5两端均固定设有套管28,所述滑条27贯穿设于套管28内部,以便于滑条27在套管28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手24带动滑杆8滑动,从而使滑杆8的一端从三角槽6脱出,使滑杆8不再卡住下模具条5,通过摇动摇杆12带动其上的齿轮13转动,由于齿轮13和齿条14啮合,且齿轮13被固定不能移动,使齿轮13转动时带动齿条14和其上的下模具条5滑动,下模具条5滑动带动其上的合适的模具槽26运动至注塑封装的位置,此时放开拉手24,使滑杆8上的挡块9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动,从而带动滑杆8运动至一端卡入三角槽6中,使下模具条5被固定,由于下模具条5运动时带动其上的套管28运动,从而带动套管28内的滑条27运动,滑条27运动时带动与其固定的上模具条17运动,从而使下模具条5和上模具条17同步运动,通过上模板组2向下运动贴紧下模板组1,而将连接件固定在模具槽26中进行注塑封装,封装完成之后再取出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下模具条5和上模具条17在下模板组1和上模板组2上滑动,使下模具条5和上模具条17可以将不同的模具移动至注塑封装位置,不需要装卸模具,节省了时间,使用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照说明书附图1,通过第一下模板3上的下模具条5和第二下模板4上的下模具条5相互配合,可以使连接件的两端任意组合,使封装形状多样,通过滑杆8上设置的拉手24,方便拉动滑杆8,通过摇杆12上设置的防滑套25,使操作时不易手滑,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683.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61776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H01R 43/00

专利分类号:H01R43/00;H01R43/2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苏州英胜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苏州英胜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甫澄中路365号

发明人:鲍永胜

第一发明人:鲍永胜

当前权利人:苏州英胜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高效的连接器封装模具论文和设计-鲍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