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连接性指数~mX~z与烷基苯标准生成焓的定量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韩平[1](2017)在《生物质连续热解挥发物分级冷凝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增长和化石燃料的不科学使用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对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热解是生物质能源转化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生物质热解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炭、生物油和可燃气体三态产物,其中,生物油通过精制之后可以用作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但是生物油有机组分复杂限制其规模化利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生物质连续热解挥发物分级冷凝及冷凝产物特性研究,为生物油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两级进料系统和柔性输送技术搭建生物质连续热解系统,对松子壳、油茶壳、木屑和稻壳开展连续热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提供连续热解所需的绝氧密封工艺条件,实现了物料稳定输送和热解挥发物顺畅排出,对生物质原料适应性强。采用分级冷凝工艺对液体产物在线初级分离,同时考察了原料种类、热解温度、进料速度、冷凝温度、冷凝换热面积等因素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分级生物油的产率下降明显,超过500℃后下降幅度迅速增大;不同物料所获得分级生物油产率区别明显;增加冷凝换热面积后,分级生物油产率都有所增加;降低进料速度后分级生物油产率略有升高;降低冷凝温度后分级生物油产率增加明显,冷凝温度对分级生物油产率影响最为显着。(2)分析连续热解和分级冷凝工艺参数对分级生物油的含水率、热值、p H值、密度、粘度等物化特性的影响:松子壳分级生物油的含水率都比较低,热值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升高,且1级生物油的热值均高于2级生物油。增加换热面积后分级生物油的含水率随热解温度变化不大,热值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热解温度在450℃时2级生物油热值最低(26.194MJ·kg-1)。降低进料速度对1级生物油的含水率影响不大,对2级生物油的含水率影响较大,热值总体变化不大。降低分级冷凝温度后,生物油的含水率明显升高,2级生物油的含水率大幅增加到38.73 wt%,1级生物油的热值也明显下降;不同原料生物油的含水率相差不大,都在较低水平,热值较高。分级生物油的pH值在2.68-4.55之间,具有较强的酸性。热解温度从450℃到500℃,生物油的密度有较大提高,从500℃到550℃,密度略有变小,1级生物油的密度均大于2级生物油。降低进料速度对分级生物油的密度影响较小,降低分级冷凝温度后密度下降明显;不同原料的生物油均有较大的密度,其中松子壳1级生物油的密度最大,为1.255 g/ml,转化为体积能量密度达到柴油的96.85%。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生物油的粘度增大,热解温度超过550℃后分级生物油常温状态下流动性极差,且1级生物油的粘度也明显高于2级生物油。利用试验数据拟合获得各组生物油Andrade粘温方程,拟合度均较高。(3)利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分析生物油的成分组成及其分布规律。分级生物油的成分均以烃类和酚类有机物为主。松子壳分级生物油中烃类物质以脂肪烃为主,碳原子数集中在11-30,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烃类碳原子数逐渐增加;脂肪烃和芳香烃会相互转化,在550℃时芳香烃成为主体,在1、2级生物油中含量分别为32.61%和20.13%。酚类物质以单元酚为主,占酚类总量的60%以上,酚类的碳原子数集中在6-9之间,以单环酚为主。油茶壳生物油中烃类以碳原子数11-30的脂肪烃为主,但在600℃时芳香烃成为主体;酚类物质以单元酚为主,占整个酚类的95%,碳原子数则集中在6-9。降低进料速度后,烃类物质含量增加3%,酚类物质下降约8%。随着热解时间延长,热解挥发物的二次反应加剧,长链烃转化为短链烃,多元酚则转化为单元酚,烃类碳原子数由20-30向11-20转移,酚类羟基减少,碳原子数始终以7-9为主。随着冷凝温度升高,主要产物中的烃类和酚类物质有效分离,酚类物质主要向2级冷凝系统转移,而烃类物质则留在1级冷凝系统中。原料的组分对生物油成分有直接影响,三大组分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主要转化为烃类,木质素则主要转化为酚类。松子壳和油茶壳生物油的分离效果较好,稻壳和木屑的分离效果较差,需要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不同的连续热解及分级冷凝的工艺参数。(4)利用TG-DSC联用技术,分析生物油的热解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级生物油的热解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水分和低沸点轻质组分的挥发,中/重质组分的热解和生物油内部少量挥发分的缓慢析出三个反应阶段。通过与热解过程对比可将分级生物油的燃烧过程分为水分和轻质组分的挥发,中/重质组分的分解,挥发分缓慢燃烧,残炭剧烈燃烧四个阶段。在挥发分缓慢燃烧阶段,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热重曲线相比氮气气氛下的热重曲线开始出现明显不同。残炭燃烧阶段,高温热解所得生物油的燃烧温度区间大。相比1级生物油,2级生物油燃烧开始时间早,放热量低,残炭燃烧没有1级生物油反应剧烈,热解温度对其影响较小。增大冷凝换热面积后,分级生物油燃烧区间向低温区偏移,1级生物油燃尽的时间提前。降低进料速度后,1级生物油燃烧区间向低温区偏移,残炭燃烧阶段的最大失重速率增大;2级生物油燃烧区间延长。降低冷凝温度后,1级生物油着火温度提前,残炭燃烧阶段最大失重速率减小,燃烧性能变差;2级生物油着火温度增大,燃尽时间提前。对于其他原料,油茶壳1级生物油燃烧性能好于稻壳和木屑1级生物油。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DTG曲线的最大失重峰增大,且对应的温度升高,燃烧阶段的反应加剧,燃烧区间后移,升温速率在30 K/min时,到反应终温后,1、2级生物油分别有6.41%和5.80%的残炭没有燃烧。升温速率对分级生物油的燃烧影响明显。利用多种燃烧特性指数综合表征分级生物油产物的燃烧性能。对于松子壳分级生物油,热解温度在500℃时,1级生物油可燃特性指数(7.424×10-6 K-2min-1)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12.282×10-9 K-3min-2)最大,2级生物油可燃特性指数(5.671×10-6 K-2min-1)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6.519×10-9 K-3min-2)则为最小,两级生物油区别最为明显;降低进料速度后,1级生物油的可燃特性指数、燃尽特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增大;降低冷凝温度后,分级生物油的燃烧特性指数降低,2级生物油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降至3.36×10-9 K-3min-2。其他原料分级生物油中,油茶壳1级生物油的可燃特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明显高于稻壳和木屑1级生物油,其中木屑1级生物油的可燃特性指数(5.903×10-6 K-2min-1)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7.55×10-9 K-3min-2)均最低,2级生物油中,稻壳生物油的燃烧特性相对较好。试验中所有分级生物油样品的燃尽特性指数都相差不大,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原料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5)研究合成热解不凝气和CO2气体对生物油模拟物冷凝特性的影响。当不凝气体在混合气中所占比例一定时,局部热流密度和局部对流换热系数随冷凝管路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混合气中不凝气含量的增加,局部热流密度和局部换热系数减小,不凝气体在混合气中所占比例对冷凝性能影响显着。以合成热解气为不凝气时,在冷凝管轴向距离0.35m之前,局部对流换热系数随不凝气浓度的增加明显下降,以CO2为不凝气时,在冷凝管轴向距离0.25 m之前,局部对流换热系数随不凝气浓度的增加明显下降,之后便趋于极低的稳定值,说明CO2对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要大于合成热解气,不同的不凝气体对冷凝特性的影响也不同。通过不凝气对模拟热解挥发物冷凝影响的试验与分级冷凝试验结果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不凝气对生物油分级冷凝的影响显着。为全面了解热解挥发物的冷凝特性及高效分级冷凝器的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周长会[2](2014)在《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质的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研究一直是化学学科研究的重点,现已发展成为药物化学、环境化学、材料科学等化学相近学科的研究热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和有关专业软件的推广,物质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的热门研究方向方兴未艾。近年,伴随着有机化合物爆炸式的增长,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一项迫切任务。随着对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的深入,各种计算方法和化学应用软件(HyperChem Professional,Gaussian03W,Dragon)应运而生,在众多方法中,拓扑指数法因其计算简单,预测准确成为各方法的首选。本论文采用拓扑指数法研究取代脂肪族(杂原子)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对杂原子(非碳原子)进行必要的修饰染色,在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W,通过新建的拓扑指数W对脂肪醛、脂肪酮、脂肪胺、脂肪醇及饱和醚化合物的沸点、摩尔折射率、折光指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模型对这些化合物上述性质进行理论预测,效果良好,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杂原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二、研究了新建拓扑指数的物理意义。采用HyperChem Professional软件中的半经验半理论PM3法,计算了脂肪醛、脂肪酮、脂肪胺、脂肪醇及饱和醚化合物分子的20种量子化学参数,将拓扑指数W与各个量子化学参数进行关联,得到了它们的相关系数及拓扑指数W与各化学参数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表明拓扑指数是分子结构参数的体现,同时拓扑指数也是分子内部能量的综合表征。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建立的拓扑指数物理意义明确,可以用于杂原子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的预测。弥补了近年来拓扑指数研究中物理意义不明确的弱点,同时为新拓扑指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一系列脂肪族化合物的定量结构研究表明,利用新建的拓扑指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分子的结构特征,能够通过各种化合物的拓扑指数估计分子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利用拓扑指数W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精确的预测取代脂肪族化合物的表观性质;而拓扑指数量子化学物理意义的研究,揭示了分子拓扑指数与其分子能量因子的关联,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韦美菊,董博,贾静,陈飞武[3](2013)在《烷烃、烯烃、脂肪醇和脂肪醚物理性质的拓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分子图的距离矩阵、邻接矩阵以及原子核电荷数的基础上,基于朱昌中拓扑指数,提出了2个新的拓扑指数.这2个指数弥补了朱昌中指数不能应用于含杂原子分子体系的不足.通过对烷烃、烯烃、脂肪醇和脂肪醚4类物质结构与性质相关性的研究表明,新指数对各类物质均具有很好的结构选择性、性质相关性和普适性.
曹晨忠,武亚新[4](2013)在《取代基效应定量研究新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最近20多年有机化学取代基效应定量研究所取得的诸多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电负性均衡原理得到普遍认同并用于计算分子中电荷分布和基团的诱导效应,分子电负性计算方法在几何平均法、调和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价电子均衡方法,进一步扩展了电负性均衡原理的应用范围.(2)试剂亲电、亲核能力的实验测定,提出了以二苯甲基正离子和醌甲基化合物等作为参考化合物的标定方法,其研究范围被扩展到气相条件、有机金属反应和自由基体系,得到一系列试剂的亲核参数N和亲电参数E.理论上提出亲电性指数和亲核性指数的概念及其定量计算公式,并对实验测定参数和理论计算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3)极化效应参数从最初的经验方法,进而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再用统计方法提出了烷基极化效应指数PEI和基团极化效应参数PEIX,被广泛用于解释和估算有机化合物的气相酸碱性、电离能、生成焓、键能、反应速率、水溶解性和色谱保留值.(4)直接由取代苯的紫外光谱吸收能量计算得到的取代基激发态参数exCC,不同于取代基在分子处于基态的极性参数和自由基状态下的自旋离域效应参数,该参数用于对位二取代苯、取代二苯乙烯、二取代氮苄叉苯胺等多类有机化合物紫外光谱的定量相关,结果良好.(5)立体屏蔽效应的提出区分了传统的三种立体效应.在羰基与亲核试剂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定量表示,提出了立体选择性指数Ci;在表示基团对反应中心表面积屏蔽的定量提出了屏蔽参数SR,进一步基于反应中心体积被屏蔽的角度提出了拓扑立体效应指数TSEI,这些参数在分子内二面角、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烯烃和烷基苯的生成焓、咪唑离子液体的酸性以及烷烃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速率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此外,论文还对有机化学取代基效应定量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领域和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刘万强[5](2012)在《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热力学数据的计算研究》文中指出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是化工模拟、生产和工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也是研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重要参数。这些数据获取最直接的方法是由实验测定。但由于化合物(特别是有机化合物)数目极其繁多,或受实验条件限制,要获得每个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非常困难。且对尚未合成的化合物,不能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其热力学数据。因此许多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缺失或末见报道。因此寻找对化合物热力学数据进行准确计算的方法一直是化学和化工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Property Relationship,QSAR/QSPR)通过提取物质的理化性质或分子结构参数等,通过数学或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化合物性质与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来计算化合物的性质数据,可为化工模拟、生产和工艺设计等提供所需热力学数据的计算方法。在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全面的提取分子的结构信息。结合本课题组提出的极化效应指数(PEI),本文构建了新的结构参数NCeff,ΔPEI,ΔNCeff,GC等。其用于六类重要的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醇、醚、醛、酮、酸和酯热力学数据QSPR研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涉及以下几方面:(1)构建了新的结构参数NCeff,ΔPEI,ΔNCeff,GC等,用于描述有机化合物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等分子结构信息。(2)采用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分类建立了六类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单系列沸点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六类有机化合物的沸点预测值平均绝对偏差在5K以下,相对偏差在1.03%以下;对六类有机化合物沸点建立了统一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结果平均绝对偏差为4.72K,相对偏差为1.09%。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的六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统一QSPR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偏差为4.67K,相对偏差为1.08%。(3)分类建立了六类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单系列导热率与结构参数、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预测结果平均绝对偏差在0.0080W/m·K以下,平均相对偏差均在5%以下。采用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六类有机化合物导热率统一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结果平均绝对偏差为0.00699W/(m.K),相对偏差为4.98%。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的六类有机化合物导热率统一的计算模型预测结果平均绝对偏差为0.0020W/(m.K),平均相对偏差1.41%,支持向量回归所建的QSPR模型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用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六类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单系列液态生成焓(ΔfH°(liquid))和气态生成焓(ΔfH°(gas))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六类化合物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计算的生成焓数据平均绝对偏差在4.0kJ/mol以下,平均相对偏差均在2%以下。用最佳子集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六类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ΔfH°(liquid))和气态生成焓(ΔfH°(gas))统一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4.9kJ/mol,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1.30%,且只含有3个结构参数,计算简便。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预测平均绝对偏差小于4.0kJ/mol,平均相对偏差小于1.0%。(5)编写了可视化支持向量机软件i-SVM。该软件集成了数据转换、数据归一化、训练建模和预测等功能。能够使用广度探索,遗传和粒子群等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变量筛选等。可在Windows系统中完成从MS excel表格数据直接转换为输入数据,训练建模到预测的整个过程。同时可以建立批外理文件一次提交多个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软件用于本文热力学数据的定量构效关系建模,所得到的QSPR模型质量优于最佳子集回归方法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本文所构建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简单,所建立的六类含氧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导热率和生成焓的QSPR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为化工热力学数据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
霍平,刘万云[6](2010)在《单取代烷烃的熵和吉布斯自由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单取代烷烃RX(X=OH、SH、NH2、Cl、Br、I、NO2、CN等)分子结构分为两个区域R和X来提取分子结构参数,从三方面影响因素:烷基R、取代基X、R与X相互作用来定量关联RX标准摩尔熵及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获得了已有实验测定的单取代烷烃RX标准摩尔熵及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并以烷基的碳原子数、取代基X对所研究单取代烷烃热力学性质的贡献值,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与取代基电负性的乘积三参数为变量,建立定量相关模型,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这些方程,结果表明,模型方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霍平,刘万云[7](2010)在《计算单取代烷烃液相生成焓的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将单取代烷烃RX(X=Cl,Br,I,NH2,NO2,CHO等)分子结构分为2个区域R和X来提取分子结构参数,从3方面影响因素:烷基R,取代基X,R与X相互作用来定量关联RX液相生成焓。获得了1 14种已有实验测定的单取代烷烃RX液相生成焓△fHo(RX,l),并以碳碳键个数NC-C,取代基X对单取代烷烃RX的液相生成焓的贡献Ec-x,取代基电负性Xp,与取代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个数α-H 4参数为变量,建立定量结构-液相生成焓相关模型:△fHo(RX,l)=-4.214 5p+0.997 4Ec-x-25.2072NC-C+9.322 8α-H-76.422 1.此方程用于估算RX的液相生成焓,不仅结果令人满意(相关系数R=0.999 8,标准偏差S只有3.8732 kJ/mol),而且方程中各项参数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以上方程,结果表明该方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可以用于估算单取代烷烃类化合物的液相生成焓。
石海信,黄冬梅,谭铭基,洪春美[8](2010)在《拓扑学原理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拓扑学原理出发,引入了拓扑指数的概念,并用拓扑方法研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结构-活性、结构-保留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HLB值定量关系。同时探讨了拓扑化学反应控制原理及其在合成化学与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程琳,金俏,张志红,何晓囡,刘壮[9](2009)在《多氯代二苯并-P-二恶英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应用Randic-Kier分子连接性指数mχtv研究了多氯代二苯并-P-二恶英(PCDDs)的分子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的相关性。mχtv定义为mχtv=∑Ci,子图项Ci=∏k=1(δkv)-0.5,δv为碳原子或杂原子价点价。结果表明该拓扑指数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质相关性。以0χv、1χv、2χv为结构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PCDDs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指数(RI)或色谱保留时间(RRT)与分子连接指数间的定量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模型的线性相关性均在0.97以上,表明所建立的QS-R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预测没有实验值的二恶英异构体的色谱保留指数或保留时间。
袁华,高硕,曹晨忠[10](2009)在《单取代烷烃的热容、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定量估算》文中提出将单取代烷烃的性质视为烷基、取代基各自的贡献以及烷基和取代基之间相互作用的贡献之和.用烷基中C-C键和C-H键的键邻接矩阵特征根之和ΣX1CC和ΣX1CH描述烷基的结构特征,以取代基的电负性和单取代甲烷与甲烷之间的热力学性质之差表征取代基对所研究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并用烷基的极化效应指数与取代基电负性的乘积来定量烷基和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上述参数对单取代烷烃(RX,X=OH,NH2,NO2,Cl,Br,I,SH,CN等)的气相热容CpΘ、标准摩尔熵SmΘ及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m建立定量相关模型,交叉验证表明这些模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二、分子连接性指数~mX~z与烷基苯标准生成焓的定量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连接性指数~mX~z与烷基苯标准生成焓的定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质连续热解挥发物分级冷凝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物质能源 |
1.3 生物质能源转化与利用技术 |
1.4 生物油 |
1.5 生物油的分级技术 |
1.6 分级冷凝装置 |
1.6.1 直接冷凝与间接冷凝相结合的复合式分级冷凝 |
1.6.2 多级间接冷凝 |
1.6.3“间接冷凝+静电除尘器”复合式分级冷凝 |
1.7 不凝气对冷凝特性的影响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生物质连续热解及分级冷凝试验装置 |
2.1 连续热解试验装置 |
2.1.1 连续热解装置研究 |
2.1.2 连续热解主反应装置 |
2.1.3 进料装置 |
2.1.4 热解反应温度控制 |
2.2 分级冷凝试验装置 |
2.3 本章小结 |
3 生物质连续热解及分级冷凝试验 |
3.1 试验流程 |
3.2 试验原料 |
3.2.1 试验原料的选取 |
3.2.2 原料基础测试 |
3.3 连续热解及其挥发物分级冷凝试验 |
3.4 三态产物产率分析 |
3.4.1 热解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3.4.2 生物质原料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3.4.3 进料速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
3.5 分级冷凝产率分析 |
3.5.1 热解温度对分级生物油产率的影响 |
3.5.2 冷凝换热面积对分级生物油产率的影响 |
3.5.3 进料速度对分级生物油产率的影响 |
3.5.4 冷凝温度对分级生物油产率的影响 |
3.5.5 不同生物质原料所获分级生物油的产率 |
3.6 不凝气体成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分级生物油物化特性分析 |
4.1 测试方法 |
4.2 水分分析 |
4.3 热值分析 |
4.4 PH值分析 |
4.5 密度分析 |
4.6 粘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分级生物油成分分析 |
5.1 试验方法 |
5.2 试验条件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热解温度对松子壳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
5.3.2 热解温度对油茶壳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
5.3.3 进料速度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
5.3.4 冷凝温度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
5.3.5 原料对生物油成分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分级生物油燃烧特性分析 |
6.1 热分析技术原理 |
6.2 试验条件 |
6.3 分级生物油热解特性分析 |
6.3.1 热解温度的影响 |
6.3.2 冷凝换热面积的影响 |
6.3.3 进料速度的影响 |
6.3.4 冷凝温度的影响 |
6.3.5 原料的影响 |
6.3.6 热重升温速率的影响 |
6.4 分级生物油燃烧特性分析 |
6.4.1 热解温度的影响 |
6.4.2 冷凝换热面积的影响 |
6.4.3 进料速度的影响 |
6.4.4 冷凝温度的影响 |
6.4.5 原料的影响 |
6.4.6 热重升温速率的影响 |
6.5 生物油综合燃烧性能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不凝性气体对热解挥发物冷凝特性影响研究 |
7.1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7.1.1 试验装置 |
7.1.2 试验方法 |
7.1.3 数据处理 |
7.2 实验结果分析 |
7.2.1 不凝气对局部热流密度的影响 |
7.2.2 不凝气对局部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
7.3 不凝气对分级冷凝的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计算化学的发展概述 |
1.2 QSAR/QSPR 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 |
1.5 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 |
1.6 模型的检验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拓扑指数简介 |
2.1 拓扑指数发展历程 |
2.2 拓扑指数的种类 |
2.3 拓扑指数的应用领域 |
2.4 拓扑指数的构造描述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拓扑指数在杂原子化合物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1 拓扑指数的建立 |
3.2 拓扑指数在脂肪醛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 拓扑指数在脂肪酮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4 拓扑指数在脂肪胺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5 拓扑指数在脂肪醇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6 拓扑指数在脂肪醚中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拓扑指数的物理意义研究 |
4.1 拓扑指数与脂肪醛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2 拓扑指数与脂肪酮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3 拓扑指数与脂肪胺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4 拓扑指数与脂肪醇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5 拓扑指数与饱和醚类化合物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关系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3)烷烃、烯烃、脂肪醇和脂肪醚物理性质的拓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指数构建方法 |
1.1 拓扑指数X1的构建 |
1.2 拓扑指数X2的构建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新指数与饱和烷烃的性质相关性 |
2.2 新指数与烯烃的性质相关性 |
2.3 新指数与饱和脂肪醇的性质相关性 |
2.4 新指数与饱和脂肪醚的性质相关性 |
3 结论 |
(5)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热力学数据的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QSAR/QSPR 的理论基础 |
1.2 QSAR/QSPR 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QSAR/QSPR 的诞生及发展 |
1.2.2 QSAR/QSPR 的研究现状 |
1.3 QSAR/QSPR 研究步骤 |
1.4 QSAR/QSPR 研究中的结构参数 |
1.4.1 从实验测定的常用实验结构参数 |
1.4.2 计算型结构参数 |
1.5 QSAR/QSPR 建模方法 |
1.5.1 多元线性回归 |
1.5.2 主成分分析 |
1.5.3 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
1.5.4 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1.5.5 支持向量回归 |
1.5.6 变量的筛选 |
1.5.7 回归模型的检验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结构参数的计算及 SVM 软件的编写 |
2.1 分子结构及参数提取 |
2.1.1 分子结构 |
2.1.2 分子结构参数提取 |
2.2 定量估算模型的选择和建模软件 |
2.3 智能支持向量机软件 I-SVM 的设计 |
2.3.1 i-SVM 软件的开发运行环境 |
2.3.2 软件的界面、功能及部分代码 |
第3章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1 沸点数据收集及分子结构参数计算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烷基和官能团对沸点影响分析 |
3.3.2 脂肪族酯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3 脂肪族酮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4 脂肪族醛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5 脂肪族醇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6 脂肪族醚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7 脂肪族酸类有机化合物沸点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3.3.8 六类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沸点统一的 QSPR 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导热率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导热率数据 |
4.1.2 分子结构与结构参数计算 |
4.1.3 导热率 QSPR 建模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烷基碳链和官能团对导热率贡献(GC) |
4.2.2 脂肪族醇类化合物导热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
4.2.3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导热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
4.2.4 脂肪族醛类化合物导热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
4.2.5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导热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
4.2.6 脂肪族酯类化合物导热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
4.2.7 脂肪族酸类化合物导热率的定量构效关系 |
4.2.8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导热率统一 QSPR 模型 |
4.3 小结 |
第5章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生成焓计算方法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生成焓数据 |
5.1.2 分子结构及参数计算 |
5.1.3 生成焓的定量构效关系建模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烷基碳链和官能团对生成焓贡献(GC) |
5.2.2 六类脂肪族化合物生成焓的分类定量构效关系 |
5.2.3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生成焓统一 QSPR 模型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及沸点的实验值和计算值 |
附录 B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导热率的实验值和计算值 |
附录 C 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参数,ΔfH°(liquid)和ΔfH°(gas)的实验值和计算值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单取代烷烃的熵和吉布斯自由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参数的计算 |
1.1 烷基R的极化效应指数PEI值的计算 |
1.2 取代基X电负性 |
1.3 碳原子数Nc的计算 |
1.4 取代基X对RX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或标准熵的 贡献值E (ΔG) 或E (Sm) 的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的估算 |
2.2 标准熵的估算 |
3 结论 |
(8)拓扑学原理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拓扑指数 |
1.1 预测相关分子系统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1 预测有机物沸点 |
1.1.2 预测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
1.1.3 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 |
1.2 分子结构-活性的定量研究 |
1.3 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研究 |
2 拓扑化学反应 |
2.1 反应原理 |
2.2 在工业中的应用 |
2.2.1 合成各向异性的压电陶瓷 |
2.2.2 合成新型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 |
2.2.3 合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3 结语 |
(9)多氯代二苯并-P-二恶英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原理与方法 |
1.1 分子连接性指数m |
1.2 定量构效关系 (QSRR) 模型的建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PCDDs色谱保留值与mχ t v 的相关性 |
2.2 QSRR模型稳定性检验 |
3 结 论 |
(10)单取代烷烃的热容、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定量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结构参数的计算 |
1.1 烷基极化效应指数P EI的计算 |
1.2 ΣX1CC和ΣX1CH的计算 |
2 定量估算模型的建立与结果讨论 |
2.1 气相热容CpΘ的估算 |
2.2 标准摩尔熵SmΘ的估算 |
2.3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mΘ的估算 |
3 结论 |
四、分子连接性指数~mX~z与烷基苯标准生成焓的定量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质连续热解挥发物分级冷凝特性研究[D]. 韩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1)
- [2]拓扑指数在取代脂肪族化合物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研究[D]. 周长会. 青海民族大学, 2014(02)
- [3]烷烃、烯烃、脂肪醇和脂肪醚物理性质的拓扑研究[J]. 韦美菊,董博,贾静,陈飞武. 分子科学学报, 2013(05)
- [4]取代基效应定量研究新进展[J]. 曹晨忠,武亚新. 中国科学:化学, 2013(07)
- [5]脂肪族含氧有机化合物热力学数据的计算研究[D]. 刘万强. 湘潭大学, 2012(02)
- [6]单取代烷烃的熵和吉布斯自由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J]. 霍平,刘万云. 应用化工, 2010(11)
- [7]计算单取代烷烃液相生成焓的新方法[J]. 霍平,刘万云.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0(09)
- [8]拓扑学原理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J]. 石海信,黄冬梅,谭铭基,洪春美. 化学工程师, 2010(07)
- [9]多氯代二苯并-P-二恶英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色谱保留值的定量关系研究[J]. 程琳,金俏,张志红,何晓囡,刘壮.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03)
- [10]单取代烷烃的热容、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定量估算[J]. 袁华,高硕,曹晨忠.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