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状吸收论文-姜传胜,王照亮,李华玉,金有海

滴状吸收论文-姜传胜,王照亮,李华玉,金有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滴状吸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热传质,吸收器,降膜,滴状吸收

滴状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姜传胜,王照亮,李华玉,金有海[1](2005)在《吸收器降膜和滴状吸收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润湿比、变膜厚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管表面的降膜流动和管间滴状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流函数法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溶液温度、浓度和吸收速率沿管排不同位置和水平管管间的变化,以及溶液喷淋密度和进口浓度对吸收器整体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喷淋密度可以改善吸收器传热性能,提高溶液进口浓度可改善传质性能,滴状吸收过程约占总吸收量的20%。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王长庆,陆震,李大庆[2](1997)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水平圆管外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降膜式发生器水平圆管外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液膜厚度和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布情况,为传热传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模型中考虑了液膜流动的初速以及液滴与管顶部碰撞的影响,计算所得的液膜厚度分布比Nusselt膜型更加合乎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1997年12期)

滴状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降膜式发生器水平圆管外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液膜厚度和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布情况,为传热传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模型中考虑了液膜流动的初速以及液滴与管顶部碰撞的影响,计算所得的液膜厚度分布比Nusselt膜型更加合乎实际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滴状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1].姜传胜,王照亮,李华玉,金有海.吸收器降膜和滴状吸收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王长庆,陆震,李大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水平圆管外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研究[J].流体机械.1997

标签:;  ;  ;  ;  

滴状吸收论文-姜传胜,王照亮,李华玉,金有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