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静电悬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静电,加速度计,自由度,悬浮液,纺丝,过冷,物理性质。
静电悬浮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东阳,郭清远,董文博,贺欢,余建定[1](2019)在《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悬浮是一种无接触式研究材料深过冷等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设计了一套地面静电悬浮控制系统。基于双GPU建立图像采集和位置解算系统,使用实时检测算法完成对目标的实时检测。对样品带电以及动力学建模,通过开环-赋初值PID的控制策略,实现材料的融化悬浮等实验,省去了深紫外灯进行电荷补充的装置。实验证明,图像处理速度在304×304像素达到了700frame/s,同时规则球体控制精度约在±0.02mm以内。模型仿真控制结果和实际实验控制结果的相关参数基本一致。加入900V(该电压引起材料的加速度约为1.274m/s2)的人工扰动下,静电悬浮约340ms即可稳定,证明了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和静电悬浮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肖奇军,罗忠辉[2](2019)在《电磁悬浮静电驱动旋转微镜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电磁悬浮微镜绕轴向-180°到+180°角度的旋转控制.对该系统所采用的电磁悬浮、静电驱动、转角闭环控制等进行研究。首先,设计和制造了电磁悬浮微镜的定子和转子结构。接着,对通过线圈的电流频率、电流大小与悬浮高度的关系进行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在分析变电容驱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旋转控制实验,说明在按相序通电情况下,转子能实现旋转。最后,介绍了采用高精度的电容检测的转角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励电流峰-峰值是0.5A,激励频率为20MHz时,转子悬浮到100μm高度,能够实现指定角度的控制,基本满足电磁悬浮微镜的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王磊,陈建文[3](2019)在《悬浮陀螺式静电作用演示仪》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作用的实验种类单一,利用轻质陀螺高速旋转而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可以使其悬浮于带有静电平台的上方,这种实验方法丰富了静电实验的种类,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有效提高静电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9年14期)
肖奇军,崔峰,罗忠辉[4](2019)在《静电悬浮六轴微加速度计单边支承起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MESA),其主要由上定子、质量块和下定子组成。采用力平衡原理和力矩平衡原理可同时测量叁轴线加速度和叁轴角加速度,即对质量块实行闭环控制使质量块保持在零位,输出控制电压反映壳体输入加速度的大小。设计出基于混合微制造技术的微加速度计结构和加工工艺,制造出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原型机,进行静电悬浮六轴微加速度计的控制和检测方案设计,为了克服质量块远离平衡位置的非线性特性,根据非线性的静电力模型设计出无预载电压的单边支承控制器。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无预载电压的单边支承控制器实现起支时,超调量为12%,调节时间为16.6 ms,表现出良好的动态性能和全局稳定性,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叶又东,赵云涛[5](2019)在《静电悬浮液滴的内部流动和稳定性建模论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悬浮技术可使材料处于稳定的悬浮无容器状态,具有较大的研究应用价值。目前静电悬浮技术主要集中在稳态和瞬态的叁维Marangoni对流数值研究,对静电悬浮液滴的数值模拟仍缺乏细致的研究和说明,其内部流动和稳定性理论建模没有统一,在实践中很难有效地进行相关领域建模。本文研究了带静电的悬浮液滴在微重力条件下的Marangoni流动模型。对微重力条件下静电悬浮液滴热对流、传质过程、振荡的计算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了归纳和建模论述,对包含不混溶的液态金属的静电悬浮液滴中热对流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了建模论述。此项研究对于静电悬浮液滴的内部流动和稳定性建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磊,胡亮,杨尚京,魏炳波[6](2018)在《静电悬浮条件下液态锆的热物理性质与快速枝晶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静电悬浮实验技术研究Zr熔体的深过冷和枝晶生长动力学机制,并测定了液态Zr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等热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液态Zr的超过冷临界过冷度为524 K(0.25T_m),平均比热为41.03 J/(mol?K)。基于热平衡方程测定出液态Zr在1752~2315 K温度区间内的辐射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熔点处其值为0.312。液态Zr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均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高速CCD摄像方法测得纯Zr的枝晶生长速度随过冷度以幂函数形式增大,在最大过冷度376 K(0.18T_m)处,枝晶生长速度达到48 m/s。此外对其凝固组织的研究发现,随着过冷度的增大,纯Zr的凝固组织显着细化且趋于均匀,微观硬度也随之增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范达,贾海鹏[7](2018)在《基于静电悬浮的零刚度隔振减振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静电悬浮的双级无拖曳天基超静平台是一种新型的隔振减振平台,但由于静电负刚度的耦合效应,会残留微振动传递路径,从而难以达到理想的隔振效果。首先,建立了基于静电悬浮的双级无拖曳天基超静平台的系统模型,分析了静电负刚度的产生机制。然后,提出基于反馈电压反函数调制、非对称调制的两种绝对零刚度构造方法,并将其与基于刚度并联的准零刚度构造方法进行了比较。接着,给出了基于反馈电压调制的绝对零刚度隔振控制与主动减振控制的一体化兼容设计流程。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隔振性能和鲁棒性方面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反馈电压调制的绝对零刚度隔振方法能完全隔绝卫星微振动对载荷平台的扰动;在系统参数误差达10%的条件下,所提方法仍可获得比无刚度补偿系统优1~2个量级的隔振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范达,贾海鹏[8](2018)在《多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几何对称性迭代调节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悬浮系统在重力卫星和天基减振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当悬浮质量块或悬浮平台被调节至系统电极笼的对称中心时能使悬浮系统的线性度达到最优,进而获得优良的传感或控制特性。首先,建立了多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模型,介绍了单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的对称性调节方法,并分析了将其应用于多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时由于力耦合造成的失准问题。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迭代调节的多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几何对称性逼近方法,通过迭代逼近克服了多自由度耦合所引起的误差,并给出了迭代调节方法的收敛性分析。最后,基于Matlab建立了多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仿真模型,对调节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采用实际静电悬浮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有限步迭代下将悬浮体调节至电极笼的中心位置,误差小于标称间隙的0.1%。(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欣华[9](2018)在《乳液/悬浮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相乳液/悬浮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乳液/悬浮静电纺丝技术建立起Ti02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乳液/悬浮静电纺丝在无机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拓展。本文通过乳液/悬浮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球状,纺锤状和纤维状叁种形貌光催化活性的TiO2,并通过XRD,SEM,XPS,FI-IR等多种表征方式对制备的Ti0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的Ti02催化活性均较高,本实验选择了稳定性好且产量高的纤维状Ti02为研究对象,对影响Ti02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如煆烧温度,煅烧时间,空气氛围几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氛围下450℃煅烧60 min得到的Ti02催化活性最高,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合晶型结构的介孔材料。为进一步提高Ti02催化活性,研究了该体系中掺杂非金属和无机盐对Ti02活性的影响作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 RGO和Na3P04改性剂。氧化石墨烯在加热条件下部分热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可以增强电子的传递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实现催化活性的提高,Ti02完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时间为60min,RGO/Ti02降解罗丹明B的时间为50min,催化时间减少10 min。另外一种掺杂是在浸泡液中掺杂磷酸钠,Na3PO4的作用主要是增强Ti02的表面羟基密度和减小Ti02粒子尺寸,实现催化活性的提高,罗丹明B的完全降解时间也降为50 min。(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2)
张小青,李存惠,王佐磊,敏健[10](2018)在《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在卫星导航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静电加速度计特征分析,研究提出了用其六轴高精度加速度测量输出参数进行空间飞行体自主导航、长航时盲飞过程中加速度导航的可能性,并给出该过程实现的基本的工作模式。研究分析了高精度轨道姿态控制发展趋势,对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导航应用的技术需求、导航用静电悬浮加速度计技术可行性、导航加速度计特征和基本参数,及目前高精度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导航的技术指标体系、同时实现大量程高精度测量、难以实现地面验证等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内容进行了为全面的讨论,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空间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静电悬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对电磁悬浮微镜绕轴向-180°到+180°角度的旋转控制.对该系统所采用的电磁悬浮、静电驱动、转角闭环控制等进行研究。首先,设计和制造了电磁悬浮微镜的定子和转子结构。接着,对通过线圈的电流频率、电流大小与悬浮高度的关系进行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在分析变电容驱动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旋转控制实验,说明在按相序通电情况下,转子能实现旋转。最后,介绍了采用高精度的电容检测的转角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励电流峰-峰值是0.5A,激励频率为20MHz时,转子悬浮到100μm高度,能够实现指定角度的控制,基本满足电磁悬浮微镜的控制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电悬浮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东阳,郭清远,董文博,贺欢,余建定.基于高速视觉的静电悬浮控制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9
[2].肖奇军,罗忠辉.电磁悬浮静电驱动旋转微镜控制系统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9
[3].王磊,陈建文.悬浮陀螺式静电作用演示仪[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
[4].肖奇军,崔峰,罗忠辉.静电悬浮六轴微加速度计单边支承起支控制[J].微纳电子技术.2019
[5].叶又东,赵云涛.静电悬浮液滴的内部流动和稳定性建模论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9
[6].王磊,胡亮,杨尚京,魏炳波.静电悬浮条件下液态锆的热物理性质与快速枝晶生长[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8
[7].范达,贾海鹏.基于静电悬浮的零刚度隔振减振控制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8].范达,贾海鹏.多自由度静电悬浮系统几何对称性迭代调节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8
[9].李欣华.乳液/悬浮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张小青,李存惠,王佐磊,敏健.静电悬浮加速度计在卫星导航应用展望[J].空间电子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