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西部居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化贫困,农村地区,数字化脱贫
西部居民论文文献综述
方志,黄荔[1](2019)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归因分析——基于陕西省农村地区调查以及相关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陕西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状态和成因进行研究,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扎根理论分析,将数字化贫困归因为数字化情境、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行为和外部支持四种因素,构建了农村地区数字化贫困的形成机理理论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数字化脱贫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曾鸣[2](2019)在《互联网使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CGSS2015年数据,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多维指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文化多维贫困的影响,并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着降低了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发生的概率,并且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文化贫困类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西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路径来降低文化贫困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调研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王丹慧,国丽群,张曼,卢心毓,吴宇平[3](2019)在《西部贫困县社区居民乳腺癌预防保健知信行的现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西部贫困县社区居民乳腺癌预防保健的现状,探讨更易于被社区居民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预防保健知识、行为问卷和社区妇女乳腺癌预防保健信念调查问卷,对5个国家级西部贫困县202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乳腺癌预防保健知识得分为0~5分,中位数为2.00分;信念得分为(42.37±4.82)分;行为得分为0~4分,中位数为1.00分;知识知晓率为10.89%~46.03%;行为掌握率为0~56.9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族史和获取乳腺癌保健信息途径是知识的影响因素;民族、家族史是信念的影响因素;获取乳腺癌保健信息途径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西部贫困县社区居民乳腺癌预防保健的知识、信念、行为情况不容乐观,需通过适合当地特色的方式加强对贫困地区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强度,相关部门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多种方式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乳腺癌预防水平。(本文来源于《护理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黄婷婷[4](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民族成分复杂,导致其收入差距问题尤为显着。本文从新疆、内蒙古、云南、青海、宁夏、广西、贵州、西藏这八个省份来入手,首先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概念做了界定,从西部民族地区人均收入和人均收入增长率对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进行比较;其次分别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值和增长率,进而比较西部民族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9年21期)
申强,仲欣,夏龙,王军强,徐莉莉[5](2019)在《基于结构方程的居民博览会感知分析——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为例,构建城市居民博览会感知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对博览会的感知与其建设支持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居民对博览会人文提升、环境改善、机遇增加、成本消耗感知与居民建设支持态度均有直接效应,且人文提升、环境改善感知会影响居民对机遇增加的感知,并对博览会建设支持态度产生间接效应;尽管居民对博览会的成本消耗有切实感知,但居民并未因此而反对博览会建设支持,与之相反,居民对博览会带来机遇增加的感知却对博览会建设支持态度有负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13期)
余红,李秉龙[6](2019)在《西部地区居民家庭外羊肉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外饮食消费在食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家庭外饮食消费中畜产品所占比例较大,因此,研究西部地区居民家庭外畜产品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羊肉产品为例,在乌鲁木齐市消费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和计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特征西部城镇居民家庭外消费频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家庭人口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餐饮价格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对家庭外畜产品消费行为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牛健壮,战鹏,牛峥,刘洁,于雪梅[7](2019)在《西部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研究现状综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居民慢性病的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慢性病的预防和干预已经成全国各地区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和患病人群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域特点,为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慢性病的防制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9年05期)
任静,蔡源益,崔雅茹[8](2019)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就医直接经济负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全体人群已经普遍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等政策也逐渐健全。但当个人罹患大病时,享受医保等相关政策报销外,仍要自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此外还要支付交通、食宿、陪护等与就医行为直接相关的非医疗费用。文章从直接医疗费用负担和直接非医疗费用负担两个方面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就医负担情况,为健康保障、医疗救助、社会慈善等多项制度今后全方位释放人群就医需求、减缓就医经济负担、提供非医疗费用补助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王瑛[9](2019)在《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减排目标,即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减少40%~45%,2030年努力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到峰值。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受到先天发展不足的影响,加之脆弱的生态环境,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权衡扩大内需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法核算西部地区各省域居民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分别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和西部地区各省域等叁个尺度分析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时序演变特征;其次,分别从西部地区各省域、西北与西南地区等两个尺度分析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空间格局特征;再次,分析各省域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期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时序演变特征:2000—2015年,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上升相对比较平缓,间接碳排放和总碳排放呈波动上升趋势;直接碳排放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主导地位,呈波动下降趋势,油类和天然气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八大类消费间接碳排放中,食品是主要来源,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次之,食品、交通和通信、居住消费碳排放量占比均呈上升趋势,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碳排放量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村直接碳排放量高于城镇,城镇间接碳排放量高于农村;城镇居民煤炭消耗占比低于农村,油类和天然气消耗占比高于农村;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等各项消费碳排放比重高于农村居民。西部地区各省域的居民消费碳排放量,除甘肃省外,其余省份均有所增加,重庆和贵州的增长幅度最大,内蒙古和宁夏的增长幅度最小;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碳排放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属于位次型分布,碳排放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2)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空间格局特征:2000—2015年,轻型直接碳排放主要分布在青海和宁夏,超重型直接碳排放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四川和贵州;轻型间接碳排放主要为云南省,超重型间接碳排放在2015年已多达7省份,西北和西南地区省份均有涉及。西北地区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的Theil指数大于西南地区,区域内Theil指数大于区域间,区域总体差异性趋于缩小。西北地区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Theil指数对区域内Theil指数的贡献率高于西南地区,区域内Theil指数对总体Theil指数的贡献率高于区域间。(3)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贵州省人口规模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新疆、云南和广西城镇化率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甘肃和云南省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西部地区各省份人均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存在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的发展尚未带来居民消费碳排放减少的拐点。陕西省碳排放强度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甘肃、新疆、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区第二产业比重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甘肃、重庆、云南和贵州等省区第叁产业比重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陕西、青海、宁夏和重庆等省区教育水平对人均碳排放呈负向影响。(4)降低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政策建议:(1)基于居民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的分析,应注重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居民消费的结构差异;(2)基于当前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四大因素人口、经济、技术和教育,应控制人口数量,引导适度消费;(3)注重改善民生,提高福利水平;(4)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5)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俊芬[10](2018)在《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显着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根据西部地区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显示,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本文针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小的原因,从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市场开放程度、教育水平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8年27期)
西部居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利用CGSS2015年数据,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多维指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文化多维贫困的影响,并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着降低了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发生的概率,并且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文化贫困类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西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路径来降低文化贫困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部居民论文参考文献
[1].方志,黄荔.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归因分析——基于陕西省农村地区调查以及相关数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
[2].曾鸣.互联网使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的影响[J].调研世界.2019
[3].王丹慧,国丽群,张曼,卢心毓,吴宇平.西部贫困县社区居民乳腺癌预防保健知信行的现况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9
[4].黄婷婷.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浅析[J].现代商业.2019
[5].申强,仲欣,夏龙,王军强,徐莉莉.基于结构方程的居民博览会感知分析——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为例[J].中国商论.2019
[6].余红,李秉龙.西部地区居民家庭外羊肉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9
[7].牛健壮,战鹏,牛峥,刘洁,于雪梅.西部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研究现状综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居民慢性病的研究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8].任静,蔡源益,崔雅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就医直接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
[9].王瑛.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9
[10].李俊芬.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原因分析[J].时代金融.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