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弯加固论文_郭蓉,王明浩,彭志会,赵少伟,杜力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弯加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性能,玄武岩,钢板,纤维。

抗弯加固论文文献综述

郭蓉,王明浩,彭志会,赵少伟,杜力峰[1](2019)在《基于预警丝理念的预应力CFRP抗弯加固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预应力CFRP板加固技术在建筑加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加固后构件的承载能力、抗裂度、刚度以及材料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加固后构件的延性明显降低,破坏形式变成脆性破坏,破坏前无明显征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预警丝理论的预应力CFRP板抗弯加固设计方法,提出了将预警丝的断裂点作为构件屈服点的理论。对4根预应力CFRP板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弯曲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钢筋、预警丝、承载部分碳纤维板可以协调工作,验证了基于预警丝理论的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最远法验证了预警丝的断点即为加固构件的实际屈服点,成功解决了该类加固构件延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刘国坤,虢曙安[2](2019)在《灌缝-锚钢加固箱梁抗弯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某PC斜拉桥大面积断索后主梁复合受扭开裂加固的疲劳性能及长期加固效果,对节段模型梁进行灌缝-锚钢加固后的疲劳性能展开试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箱梁加固段和未加固段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变、裂缝及挠度发展规律,最后基于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灌缝-锚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箱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刚度分段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加固模型梁在240万次重复荷载作用下刚度下降16.8%,试验全过程挠度呈线弹性变化且无新裂缝产生;此次试验加固段的受弯疲劳性能优于未损伤未加固段;依据试验得出的疲劳刚度分段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张智梅,黄庆彬,赵雷[3](2019)在《界面粘结特性对表层嵌贴FRP板条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BAQUS对表层嵌贴(NSM) FRP板条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有限元模拟,提出考虑FRP-混凝土界面破坏的加固梁的模拟方法,即在界面上运用弹簧单元模拟FRP-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关系,研究界面粘结-滑移性能对表层嵌贴FRP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对NSM FRP加固梁的抗弯性能有较大影响,必须加以考虑。模拟时,在FRP-混凝土界面间用非线性弹簧连接可以较好地模拟出界面破坏,在研究加固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各项性能时,使用线性弹簧连接进行表层嵌贴FRP加固梁的模拟更加便捷且不失精度。(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刘志强,王时越,陶燕,刘国寿,吴志煜[4](2019)在《玄武岩纤维加固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测定及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测试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加固作用,测试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通过不确定度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得到证明: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2%、0.3%和0.4%的混凝土相较于素混凝土其抗弯拉强度有了1.52%、21.57%和6.39%的提高;通过不确定度分析,表明重复性测量是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陈剑波,完海鹰[5](2019)在《基于分灾模式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性能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性能评估法未考虑不同建筑结构的抗灾差异,所求得的各项承载力参数不够客观,从而造成评估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差异大,评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分灾模式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性能评估方法。计算梁底初始拉应变、梁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和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荷载挠度,然后设计分灾模式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通过分析载荷与压应变、载荷与挠度以及剪力与位移变化,得到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后各项承载力参数,输入各项梁承载力参数到ANSYS通用程序,利用该程序结合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性能进行评估。通过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分灾元件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性能有明显提高。将本文方法评估结果与实验实际评估结果对比可知,提出的评估方法与实际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评估精度准确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峰,吴宇飞,高华睿,李广昊[6](2019)在《组合粘贴纤维增强复材抗弯加固35 m T型梁破坏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1座高速公路旧桥拆除的35 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开展组合粘贴纤维增强复材(HBFRP)加固施工,并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控制要点。基于加固后桥梁开展破坏性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位移曲线呈线性双折线变化,线性拟合得到跨中部位两阶段荷载-挠度关系; HB-FRP板参与全过程抗弯,未发生黏结滑移破坏。(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杨来运,方海,吴万开,莫立武,刘伟庆[7](2019)在《碳纤维织物增强磷酸盐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盐水泥(MPC)是一种新型无机胶凝材料,具有早强快凝且时间可调、与旧混凝土的黏结性能优异、收缩小等优点;采用碳纤维网格织物增强可以改善其韧性。分析了MPC基体厚度、碳纤维织物层数和水灰比等主要因素对纤维增强磷酸盐复合材料加固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织物增强MPC抗拉强度是相应基体的3. 14倍;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时,随着设置于加固板底的碳纤维网格织物层数与加固层厚度的增加,加固板的受弯开裂荷载与极限承载力得以显着提高,分别为262%和148%。提出了关于碳纤维织物增强MPC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的理论计算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较为符合。(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吉纪全,郑志全[8](2019)在《P-SWR技术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混凝土梁的加固方式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P-SWR加固技术作为新型的加固方案,具有其他加固方法主要优点,对于我国的加固行业有很重要的价值。文章从理论层面,根据其加固方式、各阶段的受力特征分析推导出P-SWR加固RC梁的抗弯性能,主要包括开裂弯矩、屈服弯矩以及极限承载力,为此加固方法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郭诗惠,唐皇,张建仁,戴理朝[9](2019)在《钢板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锈蚀钢筋混凝土(RC)梁采用钢板加固后的承载性能,设计制作5片试验梁,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对其进行腐蚀。其中3片梁采用梁底粘贴钢板的方法进行抗弯加固,1片梁采用粘贴钢板和U形箍的方法进行抗弯抗剪组合加固,通过抗弯试验研究加固梁的承载力、破坏模式、荷载~跨中挠度曲线,采用Abaqus软件对试验梁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2种加固方式均能显着提高锈蚀RC梁的承载力和刚度,组合加固时效果更好;抗弯加固试验梁的破坏模式为斜拉脆性破坏,抗弯抗剪组合加固试验梁的破坏模式为支座处混凝土压碎破坏。(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4期)

李林果,宋力,樊成[10](2019)在《粘贴钢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和破坏形态,做四根试验梁,对破坏后钢板加固的3根梁和1根普通对比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测出钢板层数(1、2、3层)加固下RC梁的荷载、裂缝、挠度等值,与未加固RC梁进行分析。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试验各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对比验证,深入分析配筋率和钢板长度对加固RC梁加固效果和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板加固层数、长度、厚度和配筋率影响因素中,钢板层数的改变对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最为显着,且钢板存在最佳配板率和最优加固长度。(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抗弯加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某PC斜拉桥大面积断索后主梁复合受扭开裂加固的疲劳性能及长期加固效果,对节段模型梁进行灌缝-锚钢加固后的疲劳性能展开试验研究,探索混凝土箱梁加固段和未加固段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变、裂缝及挠度发展规律,最后基于疲劳试验结果提出灌缝-锚钢加固钢筋混凝土箱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刚度分段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加固模型梁在240万次重复荷载作用下刚度下降16.8%,试验全过程挠度呈线弹性变化且无新裂缝产生;此次试验加固段的受弯疲劳性能优于未损伤未加固段;依据试验得出的疲劳刚度分段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弯加固论文参考文献

[1].郭蓉,王明浩,彭志会,赵少伟,杜力峰.基于预警丝理念的预应力CFRP抗弯加固设计方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2].刘国坤,虢曙安.灌缝-锚钢加固箱梁抗弯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9

[3].张智梅,黄庆彬,赵雷.界面粘结特性对表层嵌贴FRP板条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4].刘志强,王时越,陶燕,刘国寿,吴志煜.玄武岩纤维加固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测定及不确定度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5].陈剑波,完海鹰.基于分灾模式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性能评估方法[J].地震工程学报.2019

[6].张峰,吴宇飞,高华睿,李广昊.组合粘贴纤维增强复材抗弯加固35mT型梁破坏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

[7].杨来运,方海,吴万开,莫立武,刘伟庆.碳纤维织物增强磷酸盐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J].工业建筑.2019

[8].吉纪全,郑志全.P-SWR技术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理论分析[J].安徽建筑.2019

[9].郭诗惠,唐皇,张建仁,戴理朝.钢板加固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19

[10].李林果,宋力,樊成.粘贴钢板加固RC梁抗弯性能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T形梁有限元模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后桥梁外观疲劳荷载作用下抗弯加固RC梁FRP...抗弯加固简支梁配筋及粘贴CFRP...抗弯加固剥离破坏的类型加固效果随抗弯加固率指标分布示...

标签:;  ;  ;  ;  ;  ;  ;  

抗弯加固论文_郭蓉,王明浩,彭志会,赵少伟,杜力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