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曦(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金润泉,(1935-2009)为吉林省名中医,在五十多年的行医经历中,对于中医脑病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尤以治疗情志病见长。
1金老认为内伤七情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1.1情绪致病的特点
(1)情绪的常与异维系着健康与疾病:作为人之常性,健康者皆有着情绪反应,也称良性情绪,是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通常不能致病,如张景岳所说:“随怒随消未必致病”。而劣性情绪往往致病。
(2)情绪异常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是精神障碍的核心:《灵枢?本神》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这些都说明情绪异常可能是脏腑气血病变的某种征象。由于感知觉、思维、意识和意志等心理过程或状态都受着情绪的影响,情绪障碍可导致各心理过程障碍,而个性特征亦常通过情绪反应表现出来。因此,情绪异常在行为变态或精神障碍中常起着核心作用。
1.2情绪致病机理
(1)干扰气机金老认为,不仅脏腑等躯体功能有赖于气机协调,情志活动亦与气机关系甚密,精神情绪本身即脏腑功能活动之产物,所以情绪异常,首先干扰气机,通过干扰气机,引起津液和血液循环输布障碍,经络流通受阻,产生痰和瘀,而痰和瘀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产物,所以临床上情绪异常与许多疼痛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伤及脏腑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说明情绪障碍可直接伤精血,一则精神情感以血为物质基础;二则持久的异常情绪可郁而化火,郁火可暗熬精血,导致阴虚而虚火炽盛;三则精血元气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所提供的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而情绪障碍则影响脾胃的功能,使精血元气日见耗竭;另则某些情绪障碍可直接耗伤精血。
(3)影响其他心理过程在精神病理过程中,情绪障碍常起着先导或主导作用。如《灵枢?本神》谓:“怵惕思虑则伤神,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可见异常情绪反常可干扰其他心理过程或心理状态,加剧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
2金老在治疗上重视调整气机
2.1气机失调实多虚少在疾病过程中,脏腑功能异常,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所表现的病机变化以实为主,而虚者较少见。
2.2脏腑失常经络不利气机的正常运行以肝、脾、肺等脏腑的功能活动为基础,故当肝、脾、肺等功能失常时,易导致气机不畅而郁滞。此外,无论外感邪气或情志所伤,均能导致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气机不畅,经络不利,而表现出经脉所过部位的相应病变。
2.3气病先累及津血由于气机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是血和津液等精微物质化生、输布的重要条件之一,故当气机升降失常,运行不畅,必累计血和津液,因此若气机不畅,则血运受阻而成瘀血,若气升而不降,致使血随气上,易成昏厥。
3临证特色
3.1补肾宁心化痰安神治健忘
健忘系指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甚者与人交谈不知首尾,远近无记的疾病。历代医家都沿用“健忘”为证名。其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如许叔微有“心短气、血虚衰”致病说,朱丹溪提出痰因说,李中梓立肾不交说,王清任的瘀血健忘说,林培琴提出脑髓不足致健忘,孙思邈创开心散十六方以为治等。健忘之证乃神志疾病,其发病与先天不足和劳欲过度或情志所伤等因素有关。该病病位在脑,病变基础在肾,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病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势是起病缓慢,致病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使髓海失充、脑络失养、神机失统而致记忆匮乏疾患。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髓上奉于脑,化生脑髓以源源不断地发挥脑神之用。脑为元神之府、精灵之地、神机之源。肾主藏志,志者,识也,记也;肾精旺盛,志有所藏,则记忆力不易减退。在病理情况下,肾虚精亏,髓海空虚,同时志失所藏,故易产生健忘等证。《灵枢?本神》云:“肾盛怒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前言”。该病或由于心肾不交而致健忘,心主藏神,肾藏志,肾虚精亏,肾阴不能上承与心,而水火不济,心火独旺,元神被扰,神机受损则心烦善忘。该病或因七情内伤、精心暗耗、肝失条达,横犯脾土或忧思伤脾而致脾运失职、痰浊内生,痰痹脑窍,则喜忘前言、谈前忘后、反应迟钝等。健忘之证,虚多实少,虚实夹杂。治疗时应标本兼治,采用补肾宁心化痰安神之法则,使之达到强记增智之效。用药多选远志、石菖蒲、熟地、茯苓、益智仁、生地、枸杞、山药等。
3.2对中风病人注重II级、III级预防
(1)熄风化痰通络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早期,风痰瘀血阻滞脉络,进而痰浊瘀血阻滞脉络。用钩藤、白蒺藜平肝熄风,用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用瓜蒌、胆星、白芥子等化痰,诸药功用以达熄风化痰通络之作用。
运用体会:
①中风恢复早期的风,虽然是肝肾阴虚,阴虚而阳亢生风,但也不可过早用滋补肝肾之品。以防阴柔呆滞,阻碍气机,影响半身不遂等症的康复。
②中风病恢复期的痰有寒痰、热痰之分,在选方用药时要详辨。临床发现热痰较少,以寒痰为多见,故用药不宜寒凉,以防止寒凉阻碍气机,有碍脉道宣畅,脉道不畅半身不遂等症难以恢复。
③痰浊虽尤脾虚,肾虚产生,但在治疗时,亦不能过早用补法补药,必须先化痰逐以祛邪,再补虚,以防止痰浊再生。若补之过早,非但不能扶正,反而使痰浊胶结不化,影响脉道宣通,使半身不遂日久难以康复。
(2)益气活血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的气虚血瘀证,据观察后期气虚血瘀证较多。
①重用益气,辅以活血通络之品。临床观察发现,中风恢复期后期的气虚血瘀证,均有肢体瘫软无力,气短自汗,疲乏无力,面色晄白,舌淡,脉沉细或细缓无力等气虚的证候。可见本证是以气虚为主的,故根据气虚的程度不同,重用黄芪45-90克不等。配以少量活血通络之品,如丹参、红花、鸡血藤、豨莶草等。
②病久者的加虫类药;对病久瘀血较重,肢体功能难以恢复者,加入水蛭,水蛭能破血逐瘀通经。
③益气活血方法不宜用过早,阳热之邪未平者不能用,黄芪有补阳之功,助火生风,导致病情加重。张锡纯认为脑充血证最忌应用。在运用此法时应详辨。结合脉症,不可过早使用黄芪等益气之品,确实属于本证方宜。
(3)补肾健脑方法的运用
肾虚为中风病发病之本,虚则肾精亏损,脑髓不足,脑脉失养,补肾健脑法适用于肾虚,脑脉失养之证。证治时药辨别阴阳。肾阴虚者滋补肝肾,用生地、山萸肉、枸杞子、龟板等。肾阳虚者,温补肾阳,用桑寄生、杜仲、巴戟天等。配合任老的“益脑复健丸”以健脑,使肾虚得补,脑脉得养,诸证康复。在运用此法时,给予活血通络之品,以防温补呆滞,阻滞气机。
综上,我们对金老在脑病的病机及治疗方面的认识略见一斑,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