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工艺的探讨

基于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工艺的探讨

关键词:公路桥梁;连接处;施工工艺

1.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我国的公路建设技术和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桥梁与公路连接处的施工技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桥头跳车问题,桥头跳车是指车辆正常行驶到桥头的位置时车的前头会向上“跳跃”。造成桥头跳车的原因根本在于桥梁与公路连接处处理的不合理,具体原因基本属于以下三个方面:

1.1桥梁与公路下沉量不同

因为公路与桥梁的构造影响,在相同路通量的情况下桥梁和公路的受力会不同,这样的不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慢慢会造成二者的地基和填土出现差异,最终会造成公路和桥梁又一个明显的距离差,从而表现出在桥梁和公路交接处路面不平整,而车辆行驶到这里来不及加速,自然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1.2因排水不畅及填土流失造成连接处路基沉陷

在公路与桥梁连接处存在的缝隙,雨水会沿缝隙向下渗透、侵蚀和软化填料,特别对填方体压实不够的地方,强度降低,易导致填方土变形。另外,在车辆荷载冲击的双重作用下,桥头路基必然沉陷。

1.3不合理施工造成的桥头跳车现象

之前两种情况是在按照规定合理施工的基础上出现的意外情况,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导致桥头跳车就是不合理的施工。施工单位可能会因为赶工期、节省成本等原因不按照规定施工,或者就没有对桥头路基下沉因素有充分的考虑,没有注意到路基的密实度,这样的施工,自然不能保证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所以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2.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工艺

2.1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

公路施工和桥梁施工在设计标准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普遍来说,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桥梁连接的沉降量,其最大值在10cm以内,一般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沉降量不可以超过30cm,沉降量的不同会引起颠簸问题,因此,在设置桥涵构造时,需要对填方高度、地质情况、填料来源进行充分考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涵位置和桥涵跨径,并重视桥台后部防护工程的落实情况,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河面宽桥涵跨径小的问题。处理好台背处软弱地基,并对填筑前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出现颠簸现象的可能性。在对软基路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有效地降低沉降现象发生的频率,必须要根据整个项目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处理技术,如换土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等。

2.2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顾名思义,就是在工程构建模型时对其施加外力,有利于提高构件的刚度,在工程结构进入使用阶段的时候可以抵消一部分荷载,延长其使用寿命。预应力技术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公路的正常使用效果,还可以有效的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折线型的体外索能够有效的降低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受力强度,起到保护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作用,配合体外索的使用可以增强主梁的使用性能,起到加固、平衡荷载、削减受力“三位一体”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施工方法。

2.3采用“填筑路堤预压”施工方法

为了台结构物与桥涵两端路堤的相对沉降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采用“填筑路堤预压”的施工方法,固结路基排水,待完成路堤沉降之后,开挖桥台位置土方或涵洞,为后续的桥涵施工奠定基础。严格把控路基的施工质量,其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桥台的强度、压实程度、摩擦角大小、透水性等等,从而保障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具体的施工技术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保障施工技术的落实效果;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准则,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降低因人为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任何违规行为的出现都是不允许的,一经发现,务必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3.公路与桥梁的联合施工分析

以往的绝大多数路桥施工都是各自为政,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这就势必造成道路与桥梁之间产生一定的误差。而路桥联合施工则可以从施工环节上彻底杜绝这一问题。路桥联合施工,统一指挥,齐头并进,边施工边测量,边施工边校对,这样就可以保证路桥施工过程中的路桥差最小,路桥衔接处更平整。从而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

3.1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填料一般铺在基底处沿路堤纵向长度距桥台背面不小于2米处,且要与路基相接处按不大于1:1设置斜坡或台阶。填料的高度一般是二到四米,根据实际的路堤高度不同而不同。填料的周围要进行水泥围固或锚杆铆固。在填料的选择上还要保证材料的谐振性要小,因为车辆在高速行进中会产生一定的谐振,这种谐振长期作用的结果会导致路基某种程度的下陷。从而形成路桥剥离,进而形成路桥差。台背回填要确保松铺厚度每层不得大于二十公分,压实度必须大于或等于95%,压实度不达标是许多路桥产生路桥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垫料的最大粒径不能出现大于5cm的颗粒。以保证级配和透水性良好。

3.2压实机械宜选用中型机具大面积分层压实,坚决杜绝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两层乃至多层施工完毕再一起压实的形象发生。对于机械夯实碾压不到之处,应及时采用人工操作务求充分夯实。施工方法可以选择填筑路堤预压这一先进的方法。一般可采用填筑路堤预压的施工方法,让路基排水固结,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以后再开挖涵洞或桥台位置土方,然后再施工桥涵。确定桥台后所用填料是否具备了摩檫角大、可压缩性小、强度高、透水性好、压实快等特点。并且保证填料的配备适当。不适当的填料选择或路桥排水不畅会导致路基水土流失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将引起路基的预测外的事故性沉降。

3.3大胆尝试用新方式,以确保减少跳车现象。因此在设计初期阶段,详细的勘察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施工中要依据实际情况而确定桥台搭板的设置施工。为避免出现跳车和二次跳车现象,还可以浅埋一变厚式埋板在搭板的尾端,大约三到四米。

结束语

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工程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公路安全性的重大问题,本文对连接处的施工工艺和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路桥联合施工的观点,以期可以有效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营,减少甚至避免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进而在保障公路安全性的同时改善公路使用者的行车感受。

参考文献

[1]刘崇兵.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之友.2012.

[2]张德宏.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

[3]孙丽霞.公路与桥梁连接处的科学处理[J].价值工程.2012.

标签:;  ;  ;  

基于公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工艺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