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平坝酒厂的市场导向与特色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1](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研究表明
聂开吉[2](2020)在《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56个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民族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生计方式变迁较为缓慢。在我国民族工作中人口30万以下的28个民族被称为“人口较少民族”。仫佬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其生计方式变迁对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仫佬族的生计变迁为研究对象,在尝试作理论阐释的同时,以凯里清江、淑里、新民、下寨、瓮港、麻江复兴村等十余个仫佬族聚居村为田野点,对仫佬族的生计方式变迁进行考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仫佬族作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指导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建设均取得显着成效。论文从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视角研究仫佬族的发展,通过对仫佬族生计方式现状的把握和分析,尝试对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作系统的诠释。论文从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出发,梳理相关生计方式变迁研究的文献,采用民族理论、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凯里仫佬族主要聚居村进行田野调查,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参与观察等方法进行田野资料收集。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民族构成与仫佬族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副业生产、消费方式变迁以及城镇化对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发现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受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态度、消费能力与消费结构的影响,从侧面佐证了凯里仫佬族对生计方式选择的态度。究其原因,影响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因素。主观方面表现为仫佬族思想观念的改变、对生存资料的渴求和受自身发展利益需求的影响等,因需要而主动选择适宜的生计方式、主动优化和转换其生计方式。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催化、文化交融与传播的影响、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的推动、劳动力解放与人口流动的带动、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以及经济文化生态等的有机协同,是推动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良性发展的外在因素。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单一和合作削弱化、空巢村的加剧和发展空心化、资金积累不足与贫富失衡化、受教育水平低和心态焦虑化、区位优势弱化和规划同质化等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其对民族获得感、幸福感与认同感的影响。分别从实现经济收入增加和获得感增强、消费结构多元和幸福感增强、文化交融传播和认同感增强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针对凯里市仫佬族在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制度和政策的顶层设计、经济跨区域发展、民族的内生发展动力三方面进行思考。在政策方面:实现党和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有效衔接;贯彻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最大利民;发挥政府主导力量,以增强主动变迁能力。在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地区教育,巩固民族关系,强化民族事务治理,增强民族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变迁能力。在内生发展方面: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回应政策;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施策;坚持文化为本,主动适应变迁方面进行阐释。通过对凯里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梳理发现,在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市场导向的影响下,仫佬族均能积极主动顺应时代变化适应生计转换,并能及时选择适宜的生计道路。研究最终得出凯里仫佬族生计从“单一”到“多元”、从“生存型”到“发展型”、从“封闭半封闭型”到“开放型”的转变。并从未来的视角审视生计方式的发展变迁。讨论了自在自觉是生计方式变迁的理性选择;方式多元是生计方式变迁的整体趋势;和而不同是生计方式变迁的共生之道。并期望凯里市仫佬族群众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下,随着生计方式变迁的良性发展生活愈加美好,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王建[3](2018)在《近代贵州商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近代贵州商会为题,对近代贵州商会的缘起、空间分布、商会内部结构、商会运行机制、商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商会对近代贵州的作用。第一章分析西方工业化国家入侵与近代贵州商会产生之间关系。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工商业者建立商会,以组织的力量游说本国向中国开战策、划谈判内容、收集经济情报、制定行规和为洋行提供国际市场信息等方式侵略晚清政府和中国工商业者。为此,晚清政府采取发展工商业和制定颁行商会政策来回击西方各国和商人经济侵略。晚清商会政策在贵州的贯彻执行,近代贵州商会产生。第二章,梳理和分析近代贵州商会建制层级结构、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在晚清北洋政府时期,贵州商会建制层级结构为总商会、分会、分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总商会被取缔,商会按照属地原则转变成地区商会,商会建制层级结构为商会、分所;以时空为维度,梳理地区商会时空分布。在时段分布上,晚清最少,北洋政府期间最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较少。空间分布上,黔北、黔东北、黔西北等地区商会分布较多,黔中、黔东南、黔西南等地区商会分布较少;分析商会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认为商会分布不均加剧了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三章,阐述和分析近代贵州商会的会员和执掌商会领导权的人员构成。在晚清时期,商会的会员是行会和商号。北洋政府时期,商会会员是行会和企业。在国民党统一中国到全面抗战之前,贵州商会的会员是同业公会、企业和商店;全面抗战开始后,商会会员转为同业公会和企业;分析商会会员演变的政治经济原因;执掌近代贵州商会领导权的人员有绅商、工商业者和国民党党员,分析不同人员执掌商会领导权与工商业者自身及其与国家的关系。第四章,阐述和分析近代贵州商会组织机构变化原因。在晚清北洋政府时期,贵州商会只有决策机构及负责处理商会日常工作事务的执行岗位。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贵州后,商会建立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察机构,形成了“三权分立机构”;分析近代贵州商会机构演变的内外在原因。第五章,梳理和分析近代贵州商会运行机制。晚清北洋政府时期,近代贵州商会在运行机制上继承了行会的公推制、商议制和经费捐助制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会建构了选举制、任期制、集体决策制和经费收支审计制度;分析贵州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家对近代贵州商会运行机制变迁的作用。第六章,梳理和分析近代贵州商会参与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活动及作用。分析认为商会广泛参与到融资,工业品市场开拓、创办发电厂、参加博览会、发行“商票”、贸易护送、稳定物价、调解会员间纠纷、提供市场信息、辅助农作物种植、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等农工商经济活动的诸多方面,推动了近代贵州地区经济的发展进步;商会参与兴办中小学、职业学校和报刊,推动了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进步;商会参与修建铁路、桥梁、码头,组建消防、主导“真空期政务”,使得贵州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增加,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稳定了“真空期”政治秩序;商会参与救济灾民、难民以及困难弱势群体,补充了政府救济不足,推动地区慈善事业发展;商会参与抵制日货、发展国货、认购公债、分摊捐款、贯彻战时工商业政策以及慰问抗战将士和家属,减轻国民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增强了抗战的人力物力。
李敏林[4](2016)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孕育出许多特色鲜明的历史城镇,它们是地方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建筑艺术的客观载体,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历史城镇空间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城镇的文化,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所在,是城镇空间特色塑造的稀缺资源,同时也是提升城镇形象和促进城镇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本,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历史城镇文化正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文化生态的平衡逐渐遭到破坏,以至于有些文化生态“物种”正逐步趋于消亡,同时也带来文化的载体城镇空间受损。这就要求我们务必从文化生态系统平衡的客观角度上去认识历史城镇文化生态和空间的结构体系,以便对历史城镇空间塑造和文化保护提供正确的策略。郁山古镇自古以来是全国着名的产盐大镇,古时多为彭水县的治所之所在,也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地方历史文化的不断演进,郁山古镇积淀出独特的制盐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且古镇空间格局依山伴水,形态灵活多变、建筑风貌独具特色。但是近年来随着古镇建设速度的加快,郁山古镇文化出现了文化生态整体特色消失、文化生态特征失衡、文化生态景观破坏、文化生态氛围淡化等问题,进而破坏了古镇的空间格局。为重建郁山古镇文化与空间的关系,需要深入客观地系统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空间构成,为郁山古镇空间优化提出正确的策略。本文在“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工具下,对郁山古镇文化生态和空间这一特定对象展开研究;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认识和研究郁山古镇空间发展与文化演进,分析了古镇文化生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空间场所、历史发展等之间的联系,指出古镇文化拥有其自身的文化结构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本文研究核心内容包含:1)基础认知——从文化生态学中文化生态的相关理论出发,对郁山古镇的文化生态及其空间的演变过程和相关影响要素进行探讨;2)问题分析——寻找文化生态学与城镇空间的关联,并以此对郁山古镇的空间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3)策略提出——依据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提出对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的原则、策略;并作出具体的规划成果。围绕核心内容,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通过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理论和历史城镇与历史城镇空间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为本文古镇空间优化的研究理清思路,并提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对郁山古镇文化生态与空间演变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梳理出文化生态与空间的关系,并对郁山古镇文化生态与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第三部分(第三章):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分析郁山古镇历史文化空间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第四章):首先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提出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的原则,其次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郁山古镇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实地调研结果,提出郁山古镇文化生态空间优化策略。第五部分(第五章):总结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不足之处。
毕婧[5](2012)在《中国产业旅游的地域发展研究 ——以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显着,己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是,随着我国新经济形势的发展,政策的调整、外资旅游企业的全面进入等,都将对以后的旅游市场造成巨大影响,旅游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产业旅游作为旅游业中新型的主题,其对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带动作用。目前,关于产业旅游的文献研究较少,更多是对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的研究,这对推动产业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但较少从产业地域空间角度分析产业旅游的发展之路。产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模式下的新的旅游模式,对企业、地区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本文主要的研究是中国产业旅游的地域发展情况,在全国宏观的大范围内,选取全国工农业示范点作为研究对象,从示范点地域布局入手,对全国示范点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文章探讨了国内外产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讨论了产业旅游及其相关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产业旅游的地域布局、产业旅游的地域空间特征等内容,研究了工农业示范点的地域分布,根据地域空间模式的特征,对影响地域布局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今后我国产业旅游发展的趋势以及对策。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2011)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烟酒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11]4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贵州省"十二五"烟酒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阚珂嘉[7](2009)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仁怀市产业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他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说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因彼此间的共性和互补性联系而在相近地域集聚形成的地方生产系统,于此同时产业集群也作为一种经济地理现象,在世界版图中形成多姿多彩、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产业集群的成长涵盖了产业和地区发展的诸多规律,浓缩了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世界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出现了热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和成功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指导下,区域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地区也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本地优势规划建立具备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贵州仁怀的白酒酿造产业正是在此利用区域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中不但细化产业分工,以高级产业组织形式改造区域传统产业,同时发挥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区域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区域经济效应,推动其所在省市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外部的合作。本文在梳理和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后,从定义,分类以及发展模式和发展案例来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借以贵州省仁怀市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了仁怀主导产业的集群效应,白酒酿造经济发展和产业的现状,以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区域经济发展等为着眼点,从仁怀的特色产业集群分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通过前面的理论研究结合案例,对仁怀市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选择,提出了其特色产业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对策。
王逍[8](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指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蔡东宏[9](2005)在《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通过“信息化”促进“三农”工作,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农业生产环境千差万别,区域特色鲜明。热带区域面积占华南地区8省区的267个县(市),共4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9486万亩,宜种植热带作物的土地面积达3亿多亩,其中农业人口达1.16亿人。我国已成为世界热带农产品生产贸易大国。 加入WTO、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启动,在为我国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国外热带作物优质产品进口大幅度增长,且受绿色壁垒限制和国外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包装、标识、卫生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我国热带农产品生产、出口受到严重威胁,热带农业面临考验,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和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是热带区域农业典型代表。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能较好地体现热区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应有的特色。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农业”和“绿色农业”。近年来,通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热带农产品新优品种选用、田间耕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对农民进行指导,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鉴于以上原因,本文通过以海南为例的分析来研究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问题,借鉴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理论与经验,并结合海南省省情,努力探索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更新换代,促进农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农业生活质量与劳作环境,为21世纪热带区域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信息化的理论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为海南省政府的农业信息化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刘兴万[10](2004)在《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特色农业立题,对特色农业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对如何构建区域特色农业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首先在分析“特色”的经济学意义的基础上,指出特色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效益为中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就是指在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中,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深度开发农业资源,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区域整体推进、区际竞争与合作而培植出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业主导产业部门。接着,文章分析了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和形成与发展规律,指出发展特色农业的评价方法和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在分析了特色农业理论后,文章以宜宾市例,对如何构建区域特色农业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宜宾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了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并对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进行了区域布局划分,指出各个区域的主要建设内容。最后,文章阐明了宜宾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一是常规农业和特色农业并重,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保证粮食安全;二是推行区域化生产,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三是实现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特色农业效益;四是加强科技化支撑,保持特色农业的竞争力;五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贵州省平坝酒厂的市场导向与特色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平坝酒厂的市场导向与特色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2)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生计方式变迁 |
(二)社会变迁理论 |
(三)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理论 |
(四)经济文化类型 |
三、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相关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过程 |
一、凯里市仫佬族人口分布情况 |
(一)凯里市基本情况介绍 |
(二)凯里市民族构成与仫佬族人口 |
二、凯里市仫佬族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二)副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三、凯里市仫佬族消费方式的变迁 |
(一)经济收入与消费开支 |
(二)市场发展与商业贸易 |
四、城镇化对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的影响 |
(一)生产力发展与消费观念改变 |
(二)现代化生产方式是影响因素 |
(三)消费能力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
第二章 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分析 |
一、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主观动因 |
(一)凯里仫佬族其思想观念的转变 |
(二)凯里仫佬族对生存资料的渴求 |
(三)凯里仫佬族对发展利益的需求 |
二、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客观动因 |
(一)生产力发展是内部动力要素 |
(二)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催化 |
(三)文化交融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
(四)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的推动 |
(五)劳动力解放与人口流动的带动 |
(六)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
(七)经济文化生态等的有机协同 |
第三章 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一、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单一和产品初级化 |
(二)空巢村的加剧和发展空心化 |
(三)资金积累不足与贫富失衡化 |
(四)受教育水平低和心态焦虑化 |
(五)区位优势弱化和规划同质化 |
二、凯里市仫佬族的生计方式变迁对仫佬族的影响 |
(一)经济收入增加和获得感增强 |
(二)消费结构多元和幸福感增强 |
(三)文化交融传播和认同感增强 |
第四章 关于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良性变迁的思考 |
一、如何用好顶层设计:贯彻与创新 |
(一)实现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的有效衔接 |
(二)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最大利民化 |
(三)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增强主动变迁能力 |
二、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教育和治理 |
(一)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增强变迁的竞争力 |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巩固新型民族关系 |
(三)紧扣民族工作主题,加强民族事务治理 |
三、关键是人的问题:自觉和超越 |
(一)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回应政策 |
(二)增强创新能力,因地制宜施策 |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
(四)坚持文化为本,主动适应变迁 |
结论与展望 |
一、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
二、生计方式的选择与展望 |
(一)自在自觉:生计方式变迁的理性选择 |
(二)方式多元:生计方式变迁的整体趋势 |
(三)和而不同:生计方式变迁的共生之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3)近代贵州商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史料运用特点 |
四、拟突破的重要问题 |
第一章 近代贵州商会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商人组织对中国的渗透 |
一、西方商会对中国的侵略与扩张 |
二、晚清中央政府对西方工商经济及商人组织的模仿 |
三、中国地方工商业者对晚清商会政策的反应 |
第二节 贵州工商业者群体对晚清政府商会政策的响应 |
一、晚清贵州工商业与工商业群体 |
二、晚清贵州商会的建立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商会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 |
第一节 总商会的兴建、发展及空间特色 |
一、总商会的兴建与演变 |
二、总商会的空间特色 |
三、从空间分布看总商会与分会的基本关系 |
第二节 贵州地区商会分布的区域特色 |
一、地区商会建立时间上呈现阶段性特征 |
二、地区商会空间分布特点 |
第三节 地区商会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 |
一、黔中地区 |
二、黔北地区 |
三、黔东北地区 |
四、黔东南地区 |
五、黔西南地区 |
六、黔西北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贵州商会组织结构变化与近代化发展 |
第一节 商会会员变化看新经济因素的进入 |
一、商会团体会员由行会转为同业公会 |
二、商会个体会员“多层次”性 |
三、从会员变化看近代新经济因素对商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商会领导层人员构成的变化及特点 |
一、绅商执掌商会领导权体现了商会与传统社会割不断的联系 |
二、工商业者执掌商会领导权反应了工商业者自主意识不断提升 |
三、国民党党员执掌商会领导权体现出国家对工商业渗透的加强 |
四、从执掌商会领导权的人员变化看工商业者自身、及其与国家关系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贵州商会机构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商会决策机构及职能的初建 |
一、会董会议为决策机构的初建 |
二、会董会议职能的初步确定 |
三、会董会议制下商会的运转 |
第二节 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机构的建立与机构职能的配置 |
一、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机构的健全 |
二、决策机构职能完善与执行、监督机构的职能建设 |
三、“三权”机构下商会的运转 |
第三节 商会机构及机构职能建设特点分析 |
一、近代贵州商会机构及职能建设受到政权变动的影响 |
二、近代贵州商会机构及职能建设受到工商业发展程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贵州商会的运行机制演变 |
第一节 近代贵州商会内部运行机制的演变 |
一、商会对行会公推制、商议制、经费多源的继承(1905—1931) |
二、工商业发展对“公推”、“商议”、经费捐助制的破坏 |
三、商会建设选举与任期、集体决策、监管和经费收支管理等制度 |
第二节 近代贵州商会的外部运行机制 |
一、维护工商业群体的共同利益成为商会间互动的基础 |
二、抵制经济勒索、联合打假、传递市场信息、通报组织构成外部运行方式 |
三、商会间外部运行促进商会网络职能的发挥与地区经济发展 |
第三节 贵州商会内部运行机制变化分析 |
一、工商业者的思想认识制约着贵州商会运行机制的演变 |
二、政权变更推动着近代贵州商会运行机制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贵州商会与地方社会互动 |
第一节 近代贵州商会与贵州经济 |
一、发展近代工商业 |
二、辅助农业发展 |
三、整顿市场秩序 |
第二节 近代贵州商会与贵州文化 |
一、兴办中小学 |
二、发展同业教育 |
三、创办报纸 |
第三节 近代贵州商会与贵州社会 |
一、参与交通建设 |
二、发展消防事业 |
三、主导政权“真空期”政务,维护公共安全 |
四、参与慈善事业 |
第四节 近代贵州商会与贵州政治 |
一、抵制日货与发展国货 |
二、认购公债与分摊捐款 |
三、贯彻战时工商业政策 |
四、开展劳军活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历史城镇及历史城镇空间相关研究 |
1.3.3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空间优化理论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核心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郁山古镇文化生态与空间演变分析 |
2.1 郁山古镇文化生态的基础 |
2.1.1 自然基础 |
2.1.2 人文基础 |
2.2 郁山古镇文化生态与空间演变过程 |
2.2.1 文化生态的萌芽期 |
2.2.2 文化生态的发展期 |
2.2.3 文化生态的繁荣期 |
2.2.4 文化生态的衰败期 |
2.3 郁山古镇文化生态与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
2.3.1 自然资源作用 |
2.3.2 社会政策作用 |
2.3.3 经济技术作用 |
2.3.4 文化发展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文化生态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现状特征 |
3.1.1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构成要素梳理 |
3.1.2 整体空间形态 |
3.1.3 线性空间特征 |
3.1.4 特色文化场所 |
3.1.5 传统建筑特征 |
3.2 文化生态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问题 |
3.2.1 文化生态整体特色消失 |
3.2.2 文化生态特征失衡 |
3.2.3 文化生态“物种”衰败 |
3.2.4 文化生态景观破坏 |
3.2.5 文化生态氛围淡化 |
3.2.6 文化发展策略缺乏 |
3.3 小结 |
4 文化生态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策略 |
4.1 文化生态视角下古镇空间优化原则 |
4.1.1 系统和共生原则 |
4.1.2 多元原则 |
4.1.3 生态进化原则 |
4.2 构建郁山古镇文化生态的网络空间系统 |
4.2.1 建立古镇文化生态的网络空间系统 |
4.2.2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古镇空间保护区划 |
4.2.3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古镇空间整体保护策略 |
4.3 优化郁山古镇文化生态的线性空间 |
4.3.1 保护郁山古镇线性空间 |
4.3.2 结合线性空间发展文化生态廊道 |
4.4 重塑郁山古镇的特色文化场所 |
4.4.1 修复郁山古镇文化生态景观 |
4.4.2 修复郁山古镇文化生态氛围 |
4.4.3 重塑郁山古镇特色文化场所 |
4.5 强化郁山古镇文化生态的建筑特征 |
4.5.1 空间肌理的保护与再造 |
4.5.2 天际轮廓线的再组织 |
4.5.3 空间色彩的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1914~1983年郁盐产量统计表 |
C. 郁山古镇文物点一览表 |
(5)中国产业旅游的地域发展研究 ——以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产业旅游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产业旅游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 |
3.1 产业旅游的地域空间分布现状 |
3.2 产业旅游的空间分布密度 |
3.3 产业旅游的空间联系 |
3.4 产业旅游的地域空间特征 |
第四章 产业旅游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产业旅游产生的综合因素分析 |
4.2 产业旅游的需求与供给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我国产业旅游发展的趋势预测及对策 |
5.1 我国产业旅游的发展趋势预测 |
5.2 促进我国产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
第六章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仁怀市产业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 |
1.2.2 国内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 |
1.2.3 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 |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概述 |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内涵 |
2.1.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1.3 产业集群的组成结构 |
2.2 产业集群的一般发展模式 |
2.2.1 产业集群的制度模式 |
2.2.2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2.2.3 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
3 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3.1 区域经济的相关概述 |
3.1.1 区域经济的含义 |
3.1.2 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
3.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 |
3.2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1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3.2.2 区域经济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
3.2.3 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3 国外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3.3.1 意大利服装纺织产业集群模式 |
3.3.2 印度提诺普尔针织产业集群模式 |
3.3.3 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产业集群模式 |
3.3.4 国外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启示 |
3.4 国内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3.4.1 浙江绍兴纺织业产业集群模式 |
3.4.2 河北清河羊绒产业集群模式 |
3.4.3 江西景德镇瓷器产业集群模式 |
3.4.4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之处 |
4 仁怀特色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
4.1 仁怀市基本情况 |
4.2 仁怀市经济概况及特色产业现状分析 |
4.2.1 国民经济现状 |
4.2.2 产业经济现状 |
4.2.3 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
4.3 仁怀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3.1 城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
4.3.2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
4.3.3 区域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
5 仁怀市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 |
5.1 仁怀市特色产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 |
5.1.1 城市发展定位与性质 |
5.1.2 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总目标 |
5.1.3 特色产业发展定位与方向 |
5.2 仁怀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
5.2.1 空间“不平衡”发展战略 |
5.2.2 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
5.2.3 产业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
5.2.4 经济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
5.3 仁怀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
5.3.1 仁怀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5.3.2 仁怀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跋语 |
(9)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研究概况 |
1.4 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农业信息化内涵与理论依据 |
2.1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作用 |
2.2 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
2.3 经济理论依据 |
3 国内外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1 信息技术带动了世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
3.2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3 热带区域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3.4 我国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4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评述 |
4.1 海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 信息智能岛的建设为海南农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
4.3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4.4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成绩 |
4.5 海南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
5 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障碍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 |
5.1 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心理类型 |
5.2 影响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主要原因 |
5.3 提高海南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接受的相关对策 |
6 推进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
6.1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战略目标与战略选择 |
6.2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选择 |
6.3 海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特色农业的理论分析 |
2.1 特色与特色经济 |
2.2 特色农业的内涵和特点 |
2.3 发展特色农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2.4 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 |
2.5 特色农业的评价 |
2.6 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3 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
3.1 自然资源条件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3.3 区位条件 |
3.4 政策供给 |
3.5 技术支撑 |
4 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4.2 存在的问题 |
5 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优势农产品选择及区域格局 |
5.2 优势农产品选择 |
5.3 区域格局 |
6 宜宾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分析 |
6.1 常规农业与特色农业并重,保障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增收 |
6.2 推行区域化生产,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
6.3 实现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农业效益 |
6.4 加强科技化支撑,保证特色农业的竞争力 |
6.5 注重生态保护,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贵州省平坝酒厂的市场导向与特色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凯里市仫佬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聂开吉.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3]近代贵州商会研究[D]. 王建. 云南大学, 2018(04)
- [4]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郁山古镇空间优化研究[D]. 李敏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5]中国产业旅游的地域发展研究 ——以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例[D]. 毕婧.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03)
- [6]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烟酒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1(03)
- [7]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仁怀市产业发展为例[D]. 阚珂嘉. 重庆大学, 2009(S2)
- [8]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 [9]热带区域农业信息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以海南为例的分析[D]. 蔡东宏. 武汉大学, 2005(05)
- [10]宜宾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刘兴万.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