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符号论文_王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言语符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符号,言语,语言,真实感,唐人街,蒙古族,德语。

非言语符号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19)在《电影《唐人街探案》中的非言语符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符号分为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两种,其中非言语符号指的是除了言语之外传递信息的交际方式。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艺术作品中,许多信息都是通过非言语符号传播的。非言语符号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等。通过对电影《唐人街探案》中的非言语符号进行分析,进一步解读出电影场景中非言语符号的意义以及导演所要对观众表达的电影的深度思想。(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2期)

林柔伟[2](2018)在《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的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言语体态符号是指沟通主体特意制造并使用,能够独立表达一定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基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阐述了非言语沟通的体态符号的作用、特性以及沟通功能;然后,从叁个维度对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进行分类与诠释:(1)从地域维度分为通用类、地方类与个人类;(2)从技术维度分为专业类、密码类与生活类;(3)从个体维度分为表情类、动作类与姿势类。旨在丰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揭示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分类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商仪[3](2018)在《非言语符号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德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教材的编写,国内的外语教学都以"言语"描述为主,很少使用到"非言语"符号。由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性,一门外语的习得,尤其是其发音的习得,往往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和传达。这时候借助"非言语"手段辅助教学,反而能更好地纠正发音。文章以德语的外语学习为例,探究非言语符号的引入对德语语音教学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当代教研论丛》期刊2018年05期)

葛恒[4](2016)在《中国法庭审判的非言语传播及其符号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将研究建构在传播学与法学的交汇之处,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法庭审判现场非语言符号传播及其文化寓意进行阐释。当今时代,传媒高度发达,人们深处社会之中,对于法律的了解与感知可以经由多种渠道。法律从制定到实施依靠法律的传播使公众知法懂法,相比过去而言,“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法律的权威与神圣以符号的形式彰显,其要义及精神被感知依赖有效的法律传播途径。法律传播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方式。作为案件审判的司法程序,公开庭审是法院传播法律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对法律信息的直接传播,是一种有效的人际传播方式。法院的设施,例如法律器物、法庭空间布局、司法人员服饰都在参与法律信息的直接传播。法庭审判是审理案件、适用实体法解决纠纷、分配权利的重要活动,更是一种正义展演的“仪式”。法庭空间由无数符号建构,发挥其巨大的传播作用,作为非语言符号的展现,使得法律的正义可以被人们看见和感知。司法寻求正义,法律如无正义的体现,则不具备对公众的说服力与约束力。非语言符号在法庭审判中的设定及其使用充分发挥了人际传播中对信息的表达与对意义的彰显功能。如果说法律的语言符号例如法条给人冰冷而抽象之感,而非语言符号常作为视觉符号,更易被人直接获取其信息及意蕴,以其生动的外部形象被感知和把握。非语言符号是对语言符号恰到好处的补充说明,视觉符号常带给人一种第一印象的冲击力,能在第一时间传递丰富的信息。法律是极为理性的事物,拥有严密的逻辑,这是法律留给公众的形象。但同时十分有趣的是,法律也以感性的一面示人,这里的感性是指法律不仅仅通过理性表达某些理念或观点,而常以可被捕捉的外在形象与公众贴近,通俗讲,正是非语言符号的设定及使用,使得法律拥有了一种“包装”或“外衣”,包装之下,是法律欲要表达的正义、公平等理念。非语言符号作为一种中介,将理性的法律与公众的经验及心理相连通,从而进行法律话语的表达,这使得理性得以经由感性手段形象化,使法律更具生命张力,使司法程序成为看得见的正义。最能够感知法律,直接获得法律信息传播的方式是法庭审判,法庭审判程序庄重严肃,参与人员在程序中被赋予各种角色,如同表演的剧场一般,人物严格的出场顺序,庄重而神秘的服饰,严肃的表情符号皆是庭审现场非语言符号对法律的表达与传播的体现,共同营造法庭审判场合庄严的氛围。中国语境下的法庭审判,经历了漫长的衍变过程,无论是法律器物,如司法工作人员的着装经历的多次改良,还是庭审程序的不断正规化与仪式化,都传递出中国司法制度以及法治理念变迁的信号。用于审判案件的法庭作为对公众进行法律理念和法治意识传播的场域,其中上演的法庭“表演”仪式,和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紧密相连。本文从庭审人际传播视角下,运用传播学、符号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分析法庭审判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在媒介发达的时代,法律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本文主要研究法律的直接传播方式中的法庭审判,试以人际传播为视角,对作为法律象征的非语言符号进行阐释,以阐明非语言符号在法律传播中的作用及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王亿本[5](2015)在《反映、模拟与隐喻:非言语符号塑造新闻真实感的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真实一直是新闻界争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从新闻接受过程看,受众直接感受到的是新闻的真实感,而非言语符号是构成新闻真实感的关键因素。分析非言语符号影响新闻真实感的方式,对于新闻真实的探讨有一定启发。(本文来源于《中外文化与文论》期刊2015年03期)

苏日娜,刘杨[6](2015)在《从非言语象征符号解析蒙古族服饰的象征意义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服饰是一种非言语民俗象征符号,其在形制、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与功能,并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表达上发挥着丰富而生动的内涵。本文分析了蒙古族服饰非言语象征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其特殊功能,提出了其在蒙古族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潘娇[7](2014)在《非言语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课程的把握能力、对课堂临时生成的资源的利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其实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教师的非言语符号因素。非言语符号是指为增强师生互动的效度,提升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效果,教师课堂上所展现的仪表、表情、动作、眼神、手势等非言语(有声语言)语言符号。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感人,除了韩麦尔先生的有声语言,更(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4年11期)

梁晓燕,王少强,姚爱花,梁栋青[8](2014)在《表情符号:网络空间中的非言语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表情符号是网络交往中用于交流情绪情感的从属性符号,起到了非言语线索的作用。本研究从网络表情符号的界定、使用的理论基础、使用动机、传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信息接收者对表情符号的解释等方面进行梳理,提出未来研究应深入关注的四点内容:揭示网络表情符号的情绪表达规律及机制;关注网络表情符号使用的文化适应性;重视网络表情符号应用对青少年的影响;完善表情符号使用的测量工具,推进研究方法多元化。(本文来源于《社会心理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姚吉刚[9](2013)在《从标记理论看《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标记理论分析了《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特征和非言语符号特征发现王熙凤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无标记和有标记的称谓语、抱怨语、骂詈语、委婉语、威胁语、赞美语来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并维持其管家大奶奶的地位,而且还善于运用话语标记语来承上启下和加强语气;王熙凤的服饰、外貌、微笑等非言语符号也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与同时代的人差别很大,表现出强烈的对立和不对称性。标记理论不仅为分析王熙风这一有血有肉的形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必将会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启发。(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王亿本,杨涵雯[10](2012)在《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告信息的真实感是赢得受众认可的关键因素,影视广告视听兼备,感染力强,视觉非言语符号眼见为实,听觉非言语符号声情并茂,两者协同表意,不仅塑造广告信息的真实感,还富含情感、趣味性特征,并通过非言语符号隐喻广告意图,以避免受众的抵触情绪,隐蔽影响受众对广告商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兼具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的优势,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2年09期)

非言语符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言语体态符号是指沟通主体特意制造并使用,能够独立表达一定信息的非语言符号,具有辅助交际的功能。基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阐述了非言语沟通的体态符号的作用、特性以及沟通功能;然后,从叁个维度对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进行分类与诠释:(1)从地域维度分为通用类、地方类与个人类;(2)从技术维度分为专业类、密码类与生活类;(3)从个体维度分为表情类、动作类与姿势类。旨在丰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揭示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分类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言语符号论文参考文献

[1].王硕.电影《唐人街探案》中的非言语符号分析[J].现代交际.2019

[2].林柔伟.非言语沟通体态符号的分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3].商仪.非言语符号在语音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德语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18

[4].葛恒.中国法庭审判的非言语传播及其符号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6

[5].王亿本.反映、模拟与隐喻:非言语符号塑造新闻真实感的方式[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

[6].苏日娜,刘杨.从非言语象征符号解析蒙古族服饰的象征意义与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潘娇.非言语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4

[8].梁晓燕,王少强,姚爱花,梁栋青.表情符号:网络空间中的非言语线[J].社会心理科学.2014

[9].姚吉刚.从标记理论看《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王亿本,杨涵雯.影视广告利用非言语符号塑造真实感的方式与意图分析[J].编辑之友.2012

论文知识图

一1)(二)广告语《百科全说》将赞助商的...证据(Evidence)框架的图式界定(代表(...冬季工况实验:(a)TypeⅠtask,和...1)的规约,在这种非言语的认知域中所找...‐1图2-1的纵坐标按照交流媒介,把交流...

标签:;  ;  ;  ;  ;  ;  ;  

非言语符号论文_王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