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宗玉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宗玉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中学语文教育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宗玉玉[1](2019)在《并蒂芙蓉本自双——中学语文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给人们所提供的应是有效、具体、机智灵活的方法和看待世界的态度。而现行的中学语文教育要么以大面积提高成绩为最高目标,学生成为被役使的对象,完全讲求效率和机械化,罔顾实际,生搬硬套;要么就是认为语文浸润在灵魂深处,应各自感悟体会,故弄玄虚,让老师和学生都无从下手。语文教育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不随着社会认知而摇摆不定,既追求老师言传身教的"教",又关注学生灵(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2期)

谢潇然[2](2019)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那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呢?在语文课堂上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41期)

陆玉兰[3](2019)在《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笔者试从思想上和课文阅读教学两方面谈谈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33期)

王千芬[4](2019)在《浅论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往往会出现偏离这一本位的现象。本文论述了语文两大属性的有机统一,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关于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些认识与体会。语文教学改革赋予了语文广阔的空间,灵动的生命。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我们发现语文教学似乎存在着夸大人文性而弱化工具性的倾向。因而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在脑海中重新明确一下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次深入理解给予语文的性质定位,以把握好前进的方向,避免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使(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09期)

邢红英[5](2019)在《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本质属性业界一直争论不休。教育部于2017年底印发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引发讨论。不厘清这一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必将失去方向和根本。探讨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03期)

付瑶[6](2019)在《试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工具性、人文性与综合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主要为中国人设置的母语课程,针对的主要是已经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本国高中学生。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在以后的大学阶段选择中文专业的话,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是他们在学校集中接受的最后阶段的母语课程(《大学语文》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的高校内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中前,一般已经经历了小学六年和初中叁年的语文教育,高中语文教育应该在其之前受到的语文教育上有所延伸和发展。(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25期)

葛静萍[7](2019)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浅谈ESP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进入ESP时代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ESP课程的工具性,以满足我们国家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加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赵汝浩[8](2019)在《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追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是一门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学科,这也是由语言的性质所决定的,由此语文教学也必须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但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学还存在不少误区,有不少教师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表现为只讲授工具性与只讲授人文性两种极端的教学现状,这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高中教学的现状,同时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9年02期)

刘奇明[9](2019)在《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从没有停止,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不断丰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现今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最为精要的概括。本文通过对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基本特点的内涵进行论述,找出二者的共同兼容之处,以此证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赵丽娟,方星移[10](2018)在《浅析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科的性质是学科理论建设的中心,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确定学科性质。学科性质观统帅着学科教育的全部,控制着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向,是学科教学的根本点。一、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是语文教育备受关注的核心,直至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一步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那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呢?在语文课堂上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1].宗玉玉.并蒂芙蓉本自双——中学语文阅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谢潇然.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2019

[3].陆玉兰.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校园英语.2019

[4].王千芬.浅论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知识文库.2019

[5].邢红英.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J].新课程(下).2019

[6].付瑶.试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工具性、人文性与综合实践性的有机统一[J].考试周刊.2019

[7].葛静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浅谈ESP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9

[8].赵汝浩.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追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

[9].刘奇明.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10].赵丽娟,方星移.浅析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标签:;  ;  ;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论文-宗玉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