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间顶端优势论文_王熹,陶龙兴,徐仁胜,田淑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粒间顶端优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优势,水稻,调节剂,劣势,结实,植物生长,杂交稻。

粒间顶端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熹,陶龙兴,徐仁胜,田淑兰[1](2001)在《初论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论证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一穗中强势粒对弱势粒的灌浆有抑制作用。去除强势粒 ,弱势粒灌浆即可明显改善。外源 IAA可部分代替强势粒对弱势粒灌浆的抑制作用 ,其表现类似水稻主茎与分蘖间的顶端优势现象。HPL C分析籽粒内源 IAA的结果表明强弱势籽粒中内源吲哚乙酸水平差异明显 ,这种差异似与强弱势粒对营养器官 (剑叶 )的内源 IAA吸收能力及籽粒合成吲哚乙酸的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王熹,陶龙兴,俞美玉,黄效林[2](2000)在《GA_3对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及灌浆期间籽粒内源IA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杂交稻协优 413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GA3 对籽粒内源IAA影响。观察到开花后其优势粒比劣势粒灌浆启动早 ,优势粒灌浆势下降后 ,劣势粒开始灌浆 ,且优势粒灌浆势峰值比劣势粒高 ,这种优劣势粒的灌浆异步现象是一种“粒间顶端优势” ,即劣势粒的灌浆启动迟 ,与优势粒对劣势粒的抑制有关。籽粒灌浆期间优势粒内源IAA含量增加早于劣势粒 ,优势粒内源IAA峰值也高于劣势粒 ;优劣势粒灌浆势变化趋势与优劣势粒内源IAA含量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 ,“粒间顶端优势”似为内源IAA所调节。于初穗时喷施外源GA3,“放大”了单穗中优劣势粒灌浆异步效应 ,优势粒灌浆势更强 ,劣势粒更弱 ,即外源GA3 加强“粒间顶端优势”现象。在试验中还看到初穗期喷施 10~ 40mg/L浓度的GA3 溶液 ,随浓度提高 ,优势粒内源IAA含量增加 ,劣势粒IAA含量更低 ,这种变化似与施用GA3、使优势粒对IAA吸收更多有关(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王熹,陶龙兴,黄效林,俞美玉[3](1999)在《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杂交水稻为主要参试材料,辅之以常规稻品种进行了外源植物生长物质调节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试验。于水稻初德期施用浓度为10mg/L的GA3可增强单穗粒间顶端优势,虽增加粒重,提高结实率,但效果不稳定,有些处理反有下降,且多数杂交水稻未获增产,仅提高常规晚粳稻产量。于水稻初穗期施用浓度为10mg/L的PP333可抑制单穗粒间百端优势,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杂交稻和常规稻产量。此外,高浓度GA3或PP333(GA3≥30mg/L,PP333≥50mg/L)均可能引起水稻减产。将GA3和PP333适当复配后,研制成二元植物生长物质“粒粒饱”。(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1999年04期)

粒间顶端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杂交稻协优 413为材料 ,研究了外源GA3 对籽粒内源IAA影响。观察到开花后其优势粒比劣势粒灌浆启动早 ,优势粒灌浆势下降后 ,劣势粒开始灌浆 ,且优势粒灌浆势峰值比劣势粒高 ,这种优劣势粒的灌浆异步现象是一种“粒间顶端优势” ,即劣势粒的灌浆启动迟 ,与优势粒对劣势粒的抑制有关。籽粒灌浆期间优势粒内源IAA含量增加早于劣势粒 ,优势粒内源IAA峰值也高于劣势粒 ;优劣势粒灌浆势变化趋势与优劣势粒内源IAA含量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 ,“粒间顶端优势”似为内源IAA所调节。于初穗时喷施外源GA3,“放大”了单穗中优劣势粒灌浆异步效应 ,优势粒灌浆势更强 ,劣势粒更弱 ,即外源GA3 加强“粒间顶端优势”现象。在试验中还看到初穗期喷施 10~ 40mg/L浓度的GA3 溶液 ,随浓度提高 ,优势粒内源IAA含量增加 ,劣势粒IAA含量更低 ,这种变化似与施用GA3、使优势粒对IAA吸收更多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间顶端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1].王熹,陶龙兴,徐仁胜,田淑兰.初论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J].作物学报.2001

[2].王熹,陶龙兴,俞美玉,黄效林.GA_3对杂交稻“粒间顶端优势”及灌浆期间籽粒内源IAA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0

[3].王熹,陶龙兴,黄效林,俞美玉.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1999

论文知识图

协优9308的优劣势粒灌浆速率粒粒饱对水稻强弱势粒灌浆速度的影响GA3对杂交水稻势粒灌浆势的影响GA3对杂交水稻势粒灌浆势的影响

标签:;  ;  ;  ;  ;  ;  ;  

粒间顶端优势论文_王熹,陶龙兴,徐仁胜,田淑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