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清浙江省瑞安市滨江中学325200
摘要:中华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音乐教育要通过民族音乐的教授,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教学环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擦亮传统文化这双眼睛,擦亮了文化眼,可以使学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广博的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和人文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热爱历史、传承中华音乐和文化的信念。
关键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是每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的一枚镜子,它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尤其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更赋予了中华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礼记·乐记》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中华民族音乐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音乐作品都音韵缭绕、意味深长。因此,音乐教育如果能要通过音乐课堂,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教学环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擦亮传统文化这双眼睛,可以使学生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的广博的音乐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音乐和人文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热爱历史、传承中华音乐和文化的信念。如何擦亮文化眼?使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文化熏陶作用?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举措进行尝试。
一、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学载体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孕育了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民间音乐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以综合艺术为主。中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民风民俗千姿百态,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间音乐。初等中学教材中要求学习的民歌约有二十首左右,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更多。其中还收集中国的民族曲艺和戏曲,如黄梅戏、东北二人转等约七个种类。曲艺和戏曲都是综合性艺术,音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位音乐家,他曾写过许多论述音乐的随笔,我们可以在论语中看到他对音乐的一些评论。孔子在古琴方面的造诣很高,他能自己作曲,并把悲哀与欢乐付诸琴韵之中。孔子把琴艺亲自传授给弟子,在他的三千弟子中,通六艺者就达七十二人。他的教学内容,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之秩序,“乐”即取得和谐。因此,孔子在教授中通过音乐将自己哲学、道德、礼教等方面的思想渗透给学生。
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比如劳动号子这种艺术形式反映劳动者的力量、态度、志向和审美情趣,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直接反映。
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作品也展现了音乐与棋、书、画的紧密关系,它与书、绘画、诗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文人文化,如第十八册中古琴曲《高山流水》,古琴音乐追求的是超尘脱俗的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清、幽、淡、远”的浪漫色彩,这种音乐最符合封建社会的“中和”思想,显示了古人修身养性的生活文化和处世态度。
二、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思想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包括音乐、舞蹈、民间传说、习俗、语言、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譬如温州的木雕、竹雕技术,随着一批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息亡的地步。满族坤宁宫祭神音乐中的伴奏乐谱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失。
说实在的,我也是从韩国人“端午祭”事件后意识到国人保护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难怪英国人说:要研究敦煌文化吗?那么到大英博物馆来吧,我们这里有最全世界最精美的敦煌壁画和书简画卷;日本人说:要研究唐朝的建筑和服饰吗?到日本来吧,我们这里有保存最完美的唐代建筑和服饰样式,甚至连京都都是按照唐朝的长安等比例缩建的;新加坡人说:我们的企业是遵循儒家文化发展起来的,我们对员工的培训都是按照儒家的教导来训教的……在许多外国人眼中,那个所谓的灿烂的华夏文明,甚至早在1794年英国人马葛尔尼率领使团觐见乾隆的时候,而不是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随着我国人们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加深和政府的重视,非物质遗产的申报近年在逐步升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批准了我国的昆曲和古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曲牌“木卡姆”于今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且在推选的名单脱颖而出。“木卡姆”是一种音译名称,有“古典音乐”的含意,融音乐、文学、舞蹈和民俗表演为一体,被誉为反映新疆维吾尔族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活文物,在文化、历史、社会、哲学、审美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它像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英雄史诗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三册的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感受、体验到“木卡姆”的音乐特点,还要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原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还有以自然和声为主要特点的侗族大歌,起自晋唐时代的“音乐活化石”南音,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的纳西古乐,融技术和艺术为一体的千古绝唱川江号子……,都正在期待或已经跻身中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单。
温州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主要有下面几方面内容可作列举:永昆、瓯剧、瑞安鼓词、乐清木雕剪纸、泰顺平阳的提线木偶戏、苍南布袋戏、铁枝平阁和嘭鼓道情渔鼓、温州的板凳龙、民间唱龙船,还有朔门米塑、糖囡儿……其中大部分的种类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可以和音乐教学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将它们移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走进它们、认识它们、学习他们、发展他们,激发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以防止温州本土文化的消失。
三、以相关课程的连接为教学资源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尤为重要。如中国诗词,声调音韵抑扬顿挫,在平仄交错中形成音乐的旋律之美,而诗词不同长短句组合,各种格律的运用又显示了音乐节奏之美。孟浩然的《春哓》、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作品就是很好的例证。又如中国的书法艺术中无论是龙飞凤舞的墨迹,还是书者瞬间的节奏运用的律动感都是有音乐灵感的精神气质。中国的绘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绘画思想,清晰的线条、造型,清淡的色调意境,显现了音乐流动的旋律美。中国的曲艺和音乐又是血与肉的联系,而中国的舞蹈、戏剧更是与音乐结合为一体,形成了大型的综合艺术。因此,加强音乐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必须让音乐与其它学科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人都是渺小的,但中华文化的复兴,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我只是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面对的教育任务是千千万万中国的年轻一代,我必须用音乐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去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用音乐来传唱我们中国伟大的文明,把我领悟到的精彩华章呈现给学生。然而我们教育工作着所做的似乎还太少太少……教育的责任要求我们应该挖得更深,给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