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赏罚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道德赏罚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赏罚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机制,网络,社会,不道德,德福,评价。

道德赏罚机制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元[1](2017)在《网络虚拟社会的道德赏罚机制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社会中大量存在得不必德、德不能得,甚至德必定失的德福分裂现象,导致主体网络道德意志弱化和消解,并非因其对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的无知无明,而是因网络虚拟社会的善恶因果断裂和德福不一致,使得主体经德行成本付出与收益的慎重权衡和考量后,出于避害性自保或自利情况下的明知故犯。道德赏罚机制是道德评价和调控的有效手段,经评价后的网络行为须获得相应的奖惩回报,体现在激赏和惩罚的辩证统一中,对严重违犯公共道德、损人利己的网络行为进行处罚,对见义不为的网络失德行为进行适当责罚。受益人的及时回救与经济保障应体现在主体性补偿和非主体性补偿的辩证统一中。建立网络德行选择和实施行为的利益保障机制,将利益保障理念上升并细化为具体的制度,将利益保障机制的贯彻落实状况作为一项软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中,发挥利益保障机制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健全完善网络德行保障的工作队伍保障机制。(本文来源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刘瑶琴[2](2015)在《网络道德建设的赏罚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开创了网络社会这一新的空间平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现实道德规范已经不再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出现了很多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下伦理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赏罚机制是社会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网络道德规范变成网民道德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赏罚机制,能为个体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之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不断加强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和道德规范的消化,规范网络主体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秩序。论文先介绍了研究的意义、简单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因目前网络道德赏罚机制研究不多,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保障措施不健全,网络道德建设的赏罚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接着阐释了网络社会的含义、特点、网络社会与道德的关系、网络道德的特殊性,分析了网络道德的现状及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得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根据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现实中的人这个特点,提出要着重加强网络道德主体建设来推动网络道德建设。归纳总结了网络道德建设是将网络道德内化为网民道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受动性和能动性相互作用、由定向阶段向良心阶段不断演进的客观规律。概括了赏罚的内涵、特点,论述了赏罚机制是网络道德建设中提高网络主体道德认知,维护网络社会良好秩序、培育网络主体德性的重要保证,是促使网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有效保障手段。从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出发,提出网络道德建设赏罚机制应用的原则和实施的叁大路径,即道德赏罚、法律赏罚和行政赏罚,根据道德赏罚的有限性特点,主张建议将无形的道德赏罚与有形有力法律赏罚和行政赏罚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前行。(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5-05-01)

刘艳[3](2010)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赏罚机制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健全严明的赏罚机制,实现义与利的对等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大众传媒和道德楷模才能实现赏罚机制的核心价值——扬善抑恶。(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0年20期)

杨利民[4](2003)在《论社会道德调控与赏罚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调控是社会调控的重要内容,以往的道德调控存在重观念教化和规范要求、轻内在约束和行为养成的缺陷,道德调控对个人的影响作用大为降低。建立道德赏罚机制可以使社会成员在个人利益得失的权衡和计虑中作出合理的行为选择,但是必须与道德教育、舆论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03年02期)

弓维平,弓兰秀[5](1999)在《道德生活呼唤赏罚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纪之交,中国的社会道德正发生着剧烈的膻变,某些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失范状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道德将走向何方?前是怎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道德的这种滑坡现象,长期以来人们只在教育、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中寻找原因和对策,却很少把道德和赏罚联系起(本文来源于《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道德赏罚机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开创了网络社会这一新的空间平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现实道德规范已经不再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出现了很多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当下伦理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赏罚机制是社会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网络道德规范变成网民道德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赏罚机制,能为个体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之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不断加强对道德行为的理解和道德规范的消化,规范网络主体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秩序。论文先介绍了研究的意义、简单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因目前网络道德赏罚机制研究不多,网络道德建设的有效保障措施不健全,网络道德建设的赏罚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接着阐释了网络社会的含义、特点、网络社会与道德的关系、网络道德的特殊性,分析了网络道德的现状及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得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根据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现实中的人这个特点,提出要着重加强网络道德主体建设来推动网络道德建设。归纳总结了网络道德建设是将网络道德内化为网民道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受动性和能动性相互作用、由定向阶段向良心阶段不断演进的客观规律。概括了赏罚的内涵、特点,论述了赏罚机制是网络道德建设中提高网络主体道德认知,维护网络社会良好秩序、培育网络主体德性的重要保证,是促使网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有效保障手段。从网络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出发,提出网络道德建设赏罚机制应用的原则和实施的叁大路径,即道德赏罚、法律赏罚和行政赏罚,根据道德赏罚的有限性特点,主张建议将无形的道德赏罚与有形有力法律赏罚和行政赏罚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前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赏罚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元.网络虚拟社会的道德赏罚机制建设[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

[2].刘瑶琴.网络道德建设的赏罚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5

[3].刘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赏罚机制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

[4].杨利民.论社会道德调控与赏罚机制[J].理论导刊.2003

[5].弓维平,弓兰秀.道德生活呼唤赏罚机制[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标签:;  ;  ;  ;  ;  ;  ;  

道德赏罚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