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滞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线性化,模糊,室温,井水,继电器,自动控制。
大滞后论文文献综述
马增辉,朱润潮,董芳[1](2019)在《3种大滞后控制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串级PID控制、Smith预估控制和内模控制3种基本大滞后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控制约束条件下的研究与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约束的加入使得系统调节过程变慢,甚至产生振荡。控制器作用越强,控制约束对系统的影响越大。考虑到控制约束,系统参数整定时应该使得控制器的作用相对弱一些。此外,合理利用控制约束和模型失配是改善Smith预估控制闭环特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期刊2019年10期)
侯明冬,王印松[2](2019)在《一类非线性大滞后系统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非线性大滞后系统,基于伪偏导数概念的动态线性化非线性系统模型,利用离散时间预测器技术,实现了系统原始表达式中滞后环节的隐性表达,并结合离散积分滑模控制(discret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DISMC)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模型自适应离散积分滑模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discret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MFA-DISMC)方案.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器设计仅取决于被控对象的输入和输出测量数据.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相比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Smith预估控制、改进的MFAC控制以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王恺,张磊[3](2019)在《PID+前馈控制在固井水泥车混浆系统等大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固井水泥车混浆控制系统原理,提到在此系统控制中密度稳定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影响固井密度控制干扰因素。在自动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因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而成为比较成熟并且广泛采用的控制方式,但在固井水泥车混浆系统等大滞后控制系统当中单纯采用PID控制方式,控制效果不佳。以典型的大滞后控制系统验证"PID+前馈"的控制功能,经过分析"PID+前馈"控制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抵御各种扰动因素能力加强,最终得到"PID+前馈"在大滞后系统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红娟,赵国强,马飞[4](2018)在《大滞后型磨机给料自动控制系统的阶梯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磨机给矿量自动控制的过程如下:在给矿皮带上安装电子秤检测台时量,PLC按照设定的程序,综合给定值和反馈的台时量、频率信号等进行运算,输出调节值至电振给料机控制下料量,使给矿量按照设定值的要求变化。因电振给料机和电子皮带秤之间存在较长距离,且台时量波动大,造成了控制系统的大滞后性和不可控性,使传统PID连续调节的方式不适用于生产实际状况。本方案通过对现场的研究、测试、实施,依托应用于全厂的SIMATIC400系列PLC控制系统,在给料程序上采用阶梯型控制算法,结合给料电控系统和仪表系统的控制与检测技术,实现了自动给料的可靠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历秀明[5](2017)在《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大滞后智能预测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VAV)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舒适、调控便捷的空调系统,研究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调控理论和方法,开发关键技术,对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变风量空调系统动态调节过程中,建筑物的热惰性、室内热质扩散过程、空调系统中不同距离的热能输配过程等造成了室温响应不仅滞后于空调系统送风量、送风温湿度和表冷器阀门开度等诸多调节量的变化,而且表现出对于不同的调节量,其产生的室温响应时间也不同,进而导致了各末端控制周期上的差别,直接影响了空调机组乃至整个变风量系统的控制周期、控制策略、控制逻辑和控制算法的设置。可见,VAV空调系统室温大滞后问题是解决该类空调系统高效节能控制中的关键基础性问题之一。同时,VAV空调系统各个变风量末端的控制也直接影响空调机组及整个系统的节能运行控制,室温控制回路与送风静压控制回路存在着直接耦合问题,这是在解决好室温滞后及末端控制问题之后VAV系统节能预测控制又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从控制论的角度讲,变风量空调系统动态调节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强耦合、大滞后和大惯性的非线性控制过程,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以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的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方法在解决VAV空调系统控制问题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方法却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为此,本文将以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控制为应用背景,将研究分析VAV系统室温大滞后特性为基础,通过引入神经网络在线学习技术,以解决变风量空调系统动态调节过程中室温大滞后智能预测控制问题为目标,进而实现变风量末端、空调机组及整个变风量系统的智能预测控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考虑室温变化所引起的除热(或补热)权系数,本文建立了变风量空调房间室温变化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分析了引起室温滞后响应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试验研究了在变风量空调系统动态调节过程中室温变化对各类调节量的动态响应特性;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室温对各类调节量的传递函数模型,依据换气次数变量给出了室温变化惯性时间系数与空调房间换气次数之间的反比例关系式。根据VAV空调系统试验平台开环试验结果得出,室温对末端风阀开度的惯性时间系数为68~98/换气次数变化量,室温对送风机转速的惯性时间系数为92~176/换气次数变化量,且室温对送风机转速远距离热能输送过程的惯性时间常数大于室温对末端风阀开度近距离热能输送过程的惯性时间时间常数。其次,针对变风量空调室温对各类调节量的纯滞后响应特性难以经典数学模型描述的问题,本文利用Elman网络输入层变量数易于确定、隐含层具有内部反馈动态记录历史信息的能力,研究分析了满足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预测控制要求所需要的Elman网络结构,提出了 Elman网络模型参数在线优化方法,仿真研究了室温纯滞后特性的Elman网络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将系统输出的一阶导数引入到网络输入层的Elman网络多步预测模型,即可实现其室温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1℃以内,可以满足室温预测控制的精度及误差要求,为解决变风量末端控制和整个VAV系统的预测控制奠定了基础。第叁,针对现有VAV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难以实现Elman网络预测控制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变风量空调室温预测控制的测控需求,设计了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分布式总线网络架构,完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监测控制硬件及软件系统的开发,以满足变风量空调室温Elman网络多步预测控制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技术需求,第四,为提高变风量末端室温控制回路的运行性能,基于上述变风量空调室温纯滞后Elman网络多步预测模型,提出了变风量空调末端室温预测控制方法;通过与传统串级PI控制算法的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提出的室温Elman网络多步预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选取室温控制回路的控制周期,提出的室温预测控制方法无需依赖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风速传感器计算末端实际送风量,不仅改进了变风量末端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而且比串级PI控制大幅度地降低了风阀开度变化总行程(冬季降低44%,夏季降低70%),有利于延长阀门寿命;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风阀开度变化次数(冬季降低65%,夏季降低42%),有利于提高末端室温控制回路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为解决送风量调节中末端室温控制回路与整个系统送风静压控制回路相互耦合的问题,降低其对变风量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基于上述提出的变风量末端室温Elman网络多步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末端预测阀位的变静压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验证了提出的模糊预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及能耗效率,结果表明,以末端室温对送风量的纯滞后响应时间为室温预测控制回路的控制周期,通过合理地选择模糊基本论域提出的变静压模糊控制方法,提高了变风量系统室温控制回路和送风机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在夏季和冬季分别降低了 10%和30%的送风机能耗。(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9)
杨新文,刘桂秋[6](2017)在《模糊PID控制在大滞后温控系统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控制系统以其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特点,一直是工业控制中富有新意的课题,当采用传统PID控制方法时,因为反馈的延迟使系统的超调量与调节时间不能同时满足技术要求。当采用模糊控制时,超调量与调节时间虽然同时满足技术要求,但无法保证温控系统的精确性。如果将模糊控制的智能性与PID控制的通用性、可靠性相结合,就可以在保证温控系统的精确性的同时,使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本文设计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采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PID参数K_p、K_i和K_d的在线整定。经仿真研究,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效果达到了温控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智能性控制方案。(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7-08-31)
李普贤[7](2017)在《大滞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及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工,热工等流程工业中由于工艺、系统设计、对象特性等原因使得大多数控制回路都存在滞后的现象。滞后的存在使得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分析了 PID控制器对滞后系统控制的状况,并得出结论:滞后时间越大,为了满足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需要控制器增益越小。所以在滞后系统中使用PID控制器不能同时满足系统稳定性,以及系统输出跟踪设定值的快速性。为了全面的了解滞后对象,本课题主要研究对滞后对象的系统辨识,控制以及控制器的性能评估等问题。1、在对滞后对象的辨识中,为了同时满足响应时间和临界稳定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本文选择的辨识激励信号是带滞环的偏置继电器信号。继电器信号跟滞后对象形成单位负反馈的闭环回路。传统的继电反馈辨识法,都是将系统输出的周期振荡信号转化到时域,然后读取震荡周期和振荡幅值来解析算出对象参数。但是振荡幅值的读取很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而使辨识结果不准确,甚至完全不可信。本文通过读取振荡输出的半个周期,使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对象模型,大大提高了对象的辨识精度。同时,跟阶跃信号下的最小二乘辨识相比,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2、在对滞后对象的控制中,本文中提出滞后对象控制的两种改善方法:第一,使用改进的标准自抗扰控制回路结构,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滞后系统做出补偿,并将整个自抗扰控制结构简化为一个补偿模块和控制器模块。自抗扰控制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参数和控制器参数通过建立灵敏度函数和补灵敏度函数的H∞最小化性能指标,并通过PSO寻优得到。第二,针对临界稳定的积分加纯滞后对象,本文提出了 IMC-Dahlin的双闭环控制结构。其中内环使用Dahlin控制器来稳定对象,通过选择内环闭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来优化目标。外环使用IMC控制器,来综合调整整个回路中系统输出跟踪设定值的能力,控制器消耗,系统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鲁棒性等指标。其中两个控制器的参数通过线性二次调节器LQR优化给出。3、本文针对确定型干扰回路给出了控制器性能评估方法。本文将期望的IMC控制器闭环传递函数作为性能评估设计的基础。其中闭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值需要用户保守给出。理论的输出方差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求解出,并作为控制器的性能基准值,跟实际的系统输出方差做比值,得出控制器的性能指标。值得指出,任何可以改善控制器性能的方法都可以作为控制器的调优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24)
王春阳,辛瑞昊,史红伟[8](2017)在《针对大滞后系统的滞后时间削弱自抗扰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中较难控制的大滞后系统,提出了一种滞后时间削弱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大滞后对象转化为小滞后对象,然后结合自抗扰控制思想对简化后的小滞后对象进行控制。本文方法解决了传统Smith预估控制等方法在被控对象模型预估不准确的情况下很难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的问题,并改善了自抗扰控制器在滞后时间较大的情况下稳定时间较长的缺点。最后将该方法与传统的PID结合Smith预估控制及自抗扰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大滞后对象的控制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尹彦龙,高守玮,李洋[9](2016)在《大滞后温控系统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智能控制理论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虽有应用,但PID控制作为一种经典的控制方法,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PID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理论相结合,产生了自整定PID,提高了PID参数整定的效率,特别是对于温度等大滞后的场合,运用PID参数自整定理论可大大缩短项目的调试周期。给出了一种PID自整定控制方法,用C语言来实现,适用于温控系统等大滞后延迟的场合,并最终通过MATLAB和PROTEUS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6年10期)
刘建军[10](2016)在《基于PLC的面向加热水箱大滞后系统控制算法实现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工业现场过程变量控制方面,被控对象往往都具有大时滞、时变、非线性且复杂的特性。加热水箱动态水循环温度控制是一个典型的大滞后过程,由于滞后时间长,控制作用不能及时到达,常规控制方法下实际运行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控制技术的更新,已经出现将各种新型钾能控制算法融入常规控制理论中实现对温度大滞后等过程变量的实际控制。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结合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监控组态设计为智慧算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本论文首先研究了温度大滞后系统控制算法相关理论实现与优化。然后,建立了加热水箱大滞后过程的一个数学模型,并在MATLAB平台上对常规PID控制及其改进、SMITH预估补偿、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基于下位机PLC搭建和配置系统硬件。在算法测试和实现上,利用用OPC技术和WinCC上位机服务器完成Simulink仿真控制算法在过程装置平台的在线实时测试运行。在STEP7结构化编程中,开发实现了模糊PID算法在加热水箱系统的工程应用。基于WinCC组态了加热水箱温度控制系统监控画面,在系统实际运行中,相比传统的控制,模糊PID控制在温度曲线动态和稳态性能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10-25)
大滞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类非线性大滞后系统,基于伪偏导数概念的动态线性化非线性系统模型,利用离散时间预测器技术,实现了系统原始表达式中滞后环节的隐性表达,并结合离散积分滑模控制(discret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DISMC)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模型自适应离散积分滑模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discret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MFA-DISMC)方案.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器设计仅取决于被控对象的输入和输出测量数据.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相比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Smith预估控制、改进的MFAC控制以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方法,本文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滞后论文参考文献
[1].马增辉,朱润潮,董芳.3种大滞后控制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9
[2].侯明冬,王印松.一类非线性大滞后系统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9
[3].王恺,张磊.PID+前馈控制在固井水泥车混浆系统等大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
[4].张红娟,赵国强,马飞.大滞后型磨机给料自动控制系统的阶梯式控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5].历秀明.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大滞后智能预测控制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7
[6].杨新文,刘桂秋.模糊PID控制在大滞后温控系统上的应用[C].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7
[7].李普贤.大滞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及性能评估[D].北京化工大学.2017
[8].王春阳,辛瑞昊,史红伟.针对大滞后系统的滞后时间削弱自抗扰控制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
[9].尹彦龙,高守玮,李洋.大滞后温控系统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研究与仿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
[10].刘建军.基于PLC的面向加热水箱大滞后系统控制算法实现与优化[D].内蒙古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