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藏毛窦诊治的探究

骶尾部藏毛窦诊治的探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骶尾部藏毛窦以骶尾部反复感染、破溃、流脓、硬结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容易漏诊、误诊,诊治不当可致切口、反复感染、不愈合。探究国内外对骶尾部藏毛窦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60-02

骶尾部藏毛窦好发于青年肥胖男性,毛发旺盛,19岁以后渐增,25岁时达到高峰,发病率约为26/10万[1];高加索人多见,黑人少见,亚裔更罕见[2]。发病因素包括体毛多、肥胖、臀间沟深、皮脂腺发达、雄激素水平高等。发病机制:(1)先天病因,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2)后天病因,臀沟毛发挤压刺入皮肤入真皮,引发异物反应,继发感染,生成脓肿或窦道。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性期骶尾部红肿疼痛成脓;慢性期瘘管形成,窦口在后正中臀沟附近,窦道深3~5mm,93%的窦道朝上向头颅方向走行,7%可朝下向肛门走行[3];静止期中线皮肤见圆形小孔,有的见瘢痕、毛发。需与肛周脓肿、肛瘘、骶尾部畸胎瘤及骶尾部皮样囊肿鉴别。

1.2辅助检查

X线检查窦道造影,探查窦道的形态、长度。超声显示包块范围、深浅、组织回声、血供,广泛用于浅表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MRI有高软组织的分辨力,可以多方位成像,立体判断窦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辅助手术方案的制订。

2.治疗方法

2.1手术治疗

急性期先控制感染,成脓即切开排脓,用抗生素抗炎,炎症消退后行根治术;重要环节包括手术前评估及准备、设计恰当的手术方案、完全剔除病灶以及术后换药。

2.1.1Limberg菱形切除皮瓣转移手术围绕藏毛窦画一等边菱形作切口标记,以该菱形一侧底边再画一等边菱形作转移皮瓣标记,沿切口标记切开皮肤剥离至骶尾筋膜,剔除包含藏毛窦的病变组织,止血、冲洗创面,沿皮瓣标记游离皮瓣、牵拉覆盖创面,可吸收线将皮瓣各顶点固定,皮内缝合,再丝线全层缝合,外用塔纱加压覆盖。该术式达到减张修补效果,皮瓣血供良,恢复时间短,复发病例可采用此术式。缺点是不能修复较大病灶、易留死腔。此外还有多种改良术:Karydakis皮瓣术、Z形成形术、V-Y形皮瓣术。

2.1.2窦道切除切口敞开术窦道口向内注射亚甲蓝注射液染色,将病灶完整剔除如上使创面无蓝染,止血、冲洗,创面敞开,油纱填塞,塔纱加压包扎。该手术适用窦道感染、多次术后复发的患者。该术式优点是创面由肉芽组织缓慢填充,引流畅通,无假性愈合;缺点是疼痛明显,愈合慢,换药时间长,瘢痕大。为了减轻创面大造成的痛苦,有研究提出在该手术方式基础上联合邮票植皮术。陈醉等[4]报道对26例病人行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8min,疼痛轻,住院期间无红肿流脓等,术后平均完全愈合时间为植皮后15.4d。

2.1.3切除一期缝合术上述方法切除病灶,可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丝线缝合皮肤。切除一期缝合术仅限手术范围不大、切口无感染的病例。若术后出现感染渗出液多、切口红肿,应部分或全部拆线。并发症多见伤口裂开,这与缝合张力大有关。Dudink等[5]报道切除一期缝合术者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分别为54.5%和50%。有研究改良为减张缝合,切口两侧皮肤不闭合,分别将两侧皮肤向中间靠拢,留约3~5mm的间隙,缝合于正常组织上,待皮肤自行爬行闭合;该术式到不错的效果[6]。

2.1.4袋形缝合术用上述方法切除病灶,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成袋状,创面用油纱覆盖。袋形缝合横向缩窄了创面,纵向降低了创面深度,缩短愈合时间;同时创面介于完全开放与完全闭合之间,引流通畅,适用于急或慢性期、原发或复发藏毛窦,减少直接缝合的并发症。贡钰霞等[7]报道的19例行切口袋形缝合术,术后平均愈合时间为(35.16±15.49)d。

2.2非手术治疗

2.2.1中药内、外治法骶尾部藏毛窦在中医学归为“漏管”。病因病机多由湿热蕴结、邪气侵袭,气血壅滞、蕴蒸化脓、溃破成漏。实证以湿热蕴毒为主,内治以清热、除湿、攻毒,选方仙方活命饮加减;虚证以气血两虚、余邪未清为主,内治以益气、养血、托毒为主,方选托里消毒散加减。红肿明显时外敷金黄散清热消肿;破溃脓液稀少,予千金药线提脓去腐;术后创面大而新鲜,予生肌散促进愈合。

2.2.2西医辅助疗法辅助治疗不用于根治,适用于不耐受手术、拒绝手术的患者的姑息治疗。如激光脱毛疗法:激光破坏毛囊,使骶尾部毛发无法再生,避免其再次吸入皮肤的可能。纤维蛋白胶粘堵术:用刮匙搔刮窦道,将窦道腔壁及周围组织清除,纤维蛋白胶注射到空腔,粘合、封闭腔隙;但该方法不能确保彻底清除病灶。酚溶液注射疗法:将苯酚稀释液注入窦口,通过其化学腐蚀作用破坏窦道;该疗法费用低、创伤小,但酚溶液可能灼伤周围皮肤,易挥发,病灶清除不彻底。

3.小结

骶尾部藏毛窦起病缓慢、隐匿,国内发病率偏低,诊断有一定的难度,误诊率高。要详细追问病史、认真查体,扩展思路、综合分析,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加强术后换药。虽然国内骶尾部藏毛窦病例较少,但本着为患者减少痛苦的原则,应继续探究更合理的诊治方法及方案,不断提高医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傅传刚,姚航,金黑鹰.藏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3):169-170.

[2]DaSilvaJH.Pilonidalcyst:causeandtreatment[J].DisColonRectum,2000,43:1146-1156.

[3]BessaSS.Resultsofthelateraladvancingflapoperation(modifiedKarydakisprocedure)forthemanagementofpilo-nidalsinusdisease[J].DisColonRectum,2007,50(11):1935-1940.

[4]陈醉,谢伟.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分析[J].腹部外科,2016,29(5):380-381.

[5]DudinkR,VeldkampJ,NienhuijsS,etal.SecondaryhealingversusmidlineclosureandmodifiedBascomnatalcleftliftforpilonidalsinusdisease[J].ScandJSurg,2011,100(2):110-113.

[6]陈凯,张玮.减张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J].中国实用医,2014,9(31):66-67.

[7]贡钰霞,周在龙.4种手术方法治疗藏毛窦的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5):623-625.

标签:;  ;  ;  

骶尾部藏毛窦诊治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