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论文和设计-阮统晓

全文摘要

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包括旋转装置、内金属层、外层、内塑料层,内金属层位于外层内部,并且该内金属层与位于外层外部的旋转装置连接,内塑料层嵌设在外层内侧,内金属层可转动地嵌设在内塑料层内侧,内塑料层内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金属层内开设有过水道;能够转动旋转装置,使内金属层旋转至进水通道能够通过该过水道与出水通道连通;能够转动旋转装置,使内金属层旋转至过水道与出水通道错开,使得该进水通道内的水无法流向出水通道。充分利用了塑料的收缩性,既能保证内金属层能够在内塑料层内进行旋转,还能保证内塑料层与内金属层之间的密封不漏水,一举两得,结构稳定可靠,工艺简单,填补了角阀设计领域的一块空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包括旋转装置、内金属层以及外层,所述内金属层位于所述外层内部,并且该内金属层与位于所述外层外部的旋转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塑料层,所述内塑料层嵌设在所述外层内侧,所述内金属层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内塑料层内侧,所述内塑料层内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内金属层内开设有过水道;能够转动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内金属层旋转至所述进水通道能够通过该过水道与出水通道连通;能够转动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内金属层旋转至所述过水道与出水通道错开,使得该进水通道内的水无法流向所述出水通道。

设计方案

1.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包括旋转装置、内金属层以及外层,所述内金属层位于所述外层内部,并且该内金属层与位于所述外层外部的旋转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塑料层,所述内塑料层嵌设在所述外层内侧,所述内金属层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内塑料层内侧,所述内塑料层内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内金属层内开设有过水道;

能够转动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内金属层旋转至所述进水通道能够通过该过水道与出水通道连通;

能够转动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内金属层旋转至所述过水道与出水通道错开,使得该进水通道内的水无法流向所述出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包括外金属层和外塑料层,所述内塑料层嵌设在所述外金属层内侧,所述外塑料层套设在所述外金属层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层、内塑料层、外层一体注塑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层包括一体成型的传动杆部和过水部,所述传动杆部穿过所述内塑料层并延伸至所述外层外部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过水道开设于所述过水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塑料层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传动杆部可转动嵌设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过水部可转动嵌设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腔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层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内塑料层的内侧壁上具有嵌入该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帽和限位组件,该旋帽、限位组件均与所述内金属层花键联接,所述外层外部设有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该限位组件的旋转路径上,使该限位组件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块相抵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帽还通过螺栓与所述内金属层锁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传动板和第二限位块,所述传动板与所述内金属层花键联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块相抵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均呈弧形,且大小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阀,尤其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

背景技术

角阀就是角式截止阀,角阀与球形阀类似,其结构和特性是由球型阀修正而来。角阀又叫三角阀、角形阀、折角水阀。角阀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洗手盆、浴盆、花洒或马桶等设备上。

传统的角阀都是由阀体和阀芯组装而成,安装工艺复杂,而且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角阀结构不稳定,容易漏水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包括旋转装置、内金属层以及外层,所述内金属层位于所述外层内部,并且该内金属层与位于所述外层外部的旋转装置连接,还包括一内塑料层,所述内塑料层嵌设在所述外层内侧,所述内金属层可转动地嵌设在所述内塑料层内侧,所述内塑料层内开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内金属层内开设有过水道;

能够转动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内金属层旋转至所述进水通道能够通过该过水道与出水通道连通;

能够转动所述旋转装置,使所述内金属层旋转至所述过水道与出水通道错开,使得该进水通道内的水无法流向所述出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包括外金属层和外塑料层,所述内塑料层嵌设在所述外金属层内侧,所述外塑料层套设在所述外金属层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金属层、内塑料层、外层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内金属层包括一体成型的传动杆部和过水部,所述传动杆部穿过所述内塑料层并延伸至所述外层外部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过水道开设于所述过水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塑料层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传动杆部可转动嵌设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过水部可转动嵌设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金属层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内塑料层的内侧壁上具有嵌入该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帽和限位组件,该旋帽、限位组件均与所述内金属层花键联接,所述外层外部设有一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该限位组件的旋转路径上,使该限位组件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块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旋帽还通过螺栓与所述内金属层锁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相连接的传动板和第二限位块,所述传动板与所述内金属层花键联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块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均呈弧形,且大小相同。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内塑料层,充分利用了塑料的收缩性,既能保证内金属层能够在内塑料层内进行旋转,还能保证内塑料层与内金属层之间的密封不漏水,一举两得,结构稳定可靠,工艺简单,填补了角阀设计领域的一块空白。

2、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外塑料层的目的,一是使得角阀整体更加美观,二是起到隔热的效果,避免角阀送热水时,用户被烫伤。

3、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角阀由内金属层、内塑料层、外层一体注塑成型,取代了传统的通过阀体和阀芯组装而成,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传动杆部可转动嵌设在第一容置腔内,过水部可转动嵌设在第二容置腔内,使得过水道和进水通道内的水能够对过水部施加压力,使过水部压向内塑料层,提高了内金属层与内塑料层之间的密封性;此外,由于过水部受到水压的朝向旋转装置的压力作用时,能够受到内塑料层的阻挡,避免旋转装置被压力推动而脱离角阀,有效起到了防爆的作用。

5、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内金属层可转动地嵌设在内塑料层内侧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塑料热传递慢,因此在寒冷季节时,本角阀相较于传统角阀而言,更加不易冻结,有效起到了缓解冻结的作用。

6、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过水道开设在内金属层内,因此相较于传统角阀,水道更小,膨胀体积小,有效地起到了防冻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

图4为图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包括旋转装置1、内金属层2、外层3、内塑料层4,内金属层2位于外层3内部,并且该内金属层2与位于外层3外部的旋转装置1连接,内塑料层4嵌设在外层3内侧,内金属层2可转动地嵌设在内塑料层4内侧,内塑料层4内开设有进水通道41和出水通道42,内金属层2内开设有过水道21;

能够转动该旋转装置1,使内金属层2旋转至进水通道41能够通过该过水道21与出水通道42连通;

能够转动该旋转装置1,使该内金属层2旋转至过水道21与出水通道42错开,使得该进水通道41内的水无法流向出水通道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塑料层4,充分利用了塑料的收缩性,既能保证内金属层2能够在内塑料层4内进行旋转,还能保证内塑料层4与内金属层2之间的密封不漏水,一举两得,结构稳定可靠,工艺简单,填补了角阀设计领域的一块空白。设置内金属层可转动地嵌设在内塑料层内侧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塑料热传递慢,因此在寒冷季节时,本角阀相较于传统角阀而言,更加不易冻结,有效起到了缓解冻结的作用。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外层3包括外金属层31和外塑料层32,内塑料层4嵌设在外金属层31内侧,外塑料层32套设在外金属层31外侧。本实施例中,内塑料层的材料可以为ppr塑料。本实用新型设置外塑料层32的目的,一是使得角阀整体更加美观,二是起到隔热的效果,避免角阀送热水时,用户被烫伤。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内金属层2、内塑料层4、外层3一体注塑成型。具体的,内金属层2、内塑料层4、外金属层31、外塑料层32一体注塑成型,注塑完成后,内塑料层4、外金属层31、外塑料层32三者保持相对固定不动,内金属层2则可相对旋转。本实用新型设置角阀由内金属层、内塑料层、外层一体注塑成型,取代了传统的通过阀体和阀芯组装而成,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内金属层2包括一体成型的传动杆部22和过水部23,传动杆部22穿过内塑料层4并延伸至外层3外部与旋转装置1连接,过水道21开设于过水部23内。本实用新型由于过水道21开设在内金属层2内,因此相较于传统角阀,水道更小,膨胀体积小,有效地起到了防冻裂的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内塑料层4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置腔43和第二容置腔44,传动杆部22可转动嵌设在第一容置腔43内,过水部23可转动嵌设在第二容置腔44内,第二容置腔44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置腔43的直径。通过设置传动杆部22可转动嵌设在第一容置腔43内,过水部23可转动嵌设在第二容置腔44内,使得过水道21和进水通道41内的水能够对过水部23施加压力,使过水部23压向内塑料层4,提高了内金属层2与内塑料层4之间的密封性;此外,由于过水部23受到水压的朝向旋转装置1的压力作用时,能够受到内塑料层4的阻挡,避免旋转装置1被压力推动而脱离角阀,有效起到了防爆的作用。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内金属层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24,内塑料层4的内侧壁上具有嵌入该环形凹槽24内的环形凸块45。具体成型时,塑料会自动填充该环形凹槽24而形成该环形凸块45。该环形凸块45可以进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即过水部23受到水压的朝向旋转装置1的压力作用时,环形凸块45能够压向环形凹槽24,从而提高密封效果。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旋转装置1包括旋帽11和限位组件12,该旋帽11、限位组件12均与内金属层2花键联接,外层3外部设有一第一限位块33;第一限位块33位于该限位组件12的旋转路径上,使该限位组件12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块33相抵触。具体的,旋帽11、限位组件12均与内金属层2中的传动杆部22花键联接,第一限位块33设于外塑料层外部。设置限位组件12和第一限位块33的目的在于限制旋转装置1的旋转角度,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旋帽11还通过螺栓(图未示出)与所述内金属层2锁合连接。具体的,螺栓固定装设于旋帽11内侧,螺栓与旋帽之间还设有垫片13以提高螺栓的稳固性;内金属层2中的传动杆部22上开设有与该螺栓相适配的内螺纹孔221,旋帽11再通过该螺栓锁合在内螺纹孔221内。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限位组件12包括相连接的传动板121和第二限位块122,传动板121与内金属层2花键联接,第二限位块122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限位块33相抵触。此外,第一限位块33与第二限位块122均呈弧形,且大小相同,以提高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设计图

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207.1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14666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16K 5/04

专利分类号:F16K5/04;F16K5/08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阮统晓;郑志鹰

第一申请人:阮统晓

申请人地址:362304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仑苍镇大宇东街134号

发明人:阮统晓;郑志鹰

第一发明人:阮统晓

当前权利人:阮统晓;郑志鹰

代理人:洪渊源;蔡俊旭

代理机构:35213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结构改进的角阀论文和设计-阮统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