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合弹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弹簧,应力,刚度,橡胶,永磁,振动筛。
组合弹簧论文文献综述
富佳兴[1](2019)在《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组合弹簧设计及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设计一种适用于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振动规律的弹性联接装置,针对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结构特点,利用移植创新法,建立了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组合弹簧的结构模型并制作了测试样品。为验证设计可行性,对制作的样品进行了刚度、阻尼系数、阻尼比等力学参数的测试,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弹簧比橡胶弹簧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高的传递效率,较金属弹簧具有更优的阻尼系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方案设计合理,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方子帆,郑小伟,何孔德,杨蔚华,何雪辉[2](2018)在《多段式组合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特种车辆悬架不同工况载荷特点,设计1种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基于弹簧串联和并圈理论,提出多段式组合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设计方法,取各段弹簧丝径、工作圈数和弹簧内径为设计变量,以弹簧装配尺寸、变形量、总工作圈数、疲劳强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以弹簧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多变量优化设计方法,求解各段弹簧结构参数。结合仿真分析,能够满足最大变形量、最大剪切应力和疲劳寿命的要求,结果表明设计参数合理,方法可行。所提出的弹簧参数优化算法及弹簧设计方法为变刚度弹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党堃原,杨丽曼,李运华,司国雷,陈君辉[3](2018)在《基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的直动式溢流阀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伺服系统高压大流量的特点,对溢流阀的可靠性、稳压精度和推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推力下的螺旋压缩弹簧一般体积较大,并且服役期间存在卡死、疲劳断裂、塑性变形等失效模式,给伺服系统带来安全隐患。提出一种基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的直动式溢流阀结构,非接触式的永磁弹簧可避免上述失效和卡死故障,采用气隙组合的优化设计得到了理想的刚度曲线,不仅可有效提高推重比,同时可以减小大刚度带来的开启瞬间压力波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仿真与迭代优化,精确设计了凸缘结构来补偿液动力,进一步提高了稳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溢流阀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指标,其设计方法为永磁弹簧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0期)
邹广平,张冰,唱忠良,刘松[4](2018)在《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迟滞力学模型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丝网橡胶材料是一种完全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多孔复合材料,与传统螺旋卷制金属橡胶材料相比,其改进了成型工艺,剔除了制备过程中大量的手工工艺干扰,提高机械化程度,重合度更高,拥有更稳定的力学性能.由于金属丝网橡胶材料具有承载能力高、阻尼大、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抗油抗腐蚀等优良特性,在很多方面强于传统橡胶,多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军事武器等军工工业.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具有可设计刚度和较高承载能力,但因其具有复杂的非线性迟滞特性,目前相关材料的本构模型还难以准确描述其力学特性.本文在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静态迟滞力学性能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干摩擦阻尼迟滞特性,提出了一种迟滞力学性能理论模型.根据减振器迟滞实验恢复力-位移曲线特点,利用参数分离的方法将迟滞曲线分解为弹性恢复力和干摩擦阻尼力,分别建模求解等效刚度和干摩擦阻尼系数,以此建立了组合减振器理论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及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付延英,王全,翟贤超[5](2018)在《孔探仪堵盖组合件弹簧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高压压气机孔探仪堵盖组合件弹簧断裂,文章采用宏观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分析、成分分析等手段对弹簧断裂性质进行了分析,判定弹簧为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弹簧表面,针对弹簧断裂原因,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8年20期)
孙绍帅[6](2018)在《多层组合扭转弹簧扭矩分配算式优化及旋绕比选取原则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组合扭转弹簧的设计原则,结合各参数的计算公式,优化得到扭矩分配算式。同时为了减小组合扭转弹簧空间尺寸,推导出多层组合扭转弹簧旋绕比的选取原则。在给定载荷下,将旋绕比代入扭矩分配算式中,计算出各层扭转弹簧上分配的扭矩,最终得到各层扭转弹簧的设计参数,达到减小组合扭转弹簧的空间尺寸、简化设计过程、节约设计成本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06期)
季卫新[7](2018)在《几个有关“弹簧测力计”与“滑轮”组合使用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安排有"学生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该实验中,需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导致实验误差偏大问题;"动滑轮"一定可以省一半力吗?如果不能,则应该如何解释?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期刊2018年03期)
尹婷婷,邓子辰,胡伟鹏,李庆军,曹珊珊[8](2018)在《空间刚性杆-弹簧组合结构轨道、姿态耦合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间太阳帆塔在轨运行中遇到的强耦合动力学问题为研究背景,建立了空间刚性杆-弹簧组合结构轨道与姿态耦合问题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辛(几何)算法研究了其轨道与姿态耦合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可以从系统的能量保持情况间接得到验证.首先,基于变分原理,通过引入对偶变量将描述空间刚性杆-弹簧组合结构动力学行为的拉格朗日方程导入哈密尔顿体系,建立简化模型的正则控制方程;随后,采用辛龙格库塔方法模拟分析了地球非球摄动对轨道、姿态的影响及系统能量的数值偏差问题.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初始姿态角速度增大,轨道半径的扰动增大,轨道与姿态之间的耦合效应加剧;带谐摄动对空间刚性杆-弹簧组合结构模型的轨道、姿态产生的影响比田谐摄动要高出至少两个数量级;同时辛龙格库塔方法能更好地快速模拟地球非球摄动影响下空间刚性杆-弹簧组合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并能够长时间保持系统的总能量,有望为超大空间结构实时反馈控制提供实时动力学响应结果.(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会荣,陈蓉蓉,倪亮军,贺明辉[9](2016)在《汽车用新型组合弹簧的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板弹簧虽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但其质量大,行驶平顺性相对较差,所以本文提出新型钢板橡胶组合弹簧来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舒适性。本文基于APDL在ANSYS中对组合弹簧在装配过程中的接触非线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弹簧片几何参数对组合弹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钢板弹簧而言,七层8+8组合弹簧的接触应力降低了27.37%,七层8+16的组合弹簧的接触应力降低了47.8%;对比8+8组合弹簧、8+16组合弹簧和12+12组合弹簧可得,同时增加钢板层和橡胶层厚度,接触应力降低效果更加显着。由此可见,相同的位移荷载下,组合弹簧在装配过程中的接触应力比钢板弹簧的低,而且接触应力随着橡胶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增加钢板层和橡胶层的厚度更有助于接触应力的降低。(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陈蓉蓉,黄会荣,倪亮军,贺明辉[10](2016)在《基于APDL组合弹簧装配应力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APDL参数化建立了7层橡胶钢板组合弹簧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在装配状态下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装配荷载下的应力云图。并同下列2种情况作了比较:1与层数、厚度相同的钢板弹簧做了比较;2层数不变,只增加橡胶层的厚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装配荷载下,组合弹簧各层的应力都比钢板弹簧的小,即其承载能力比钢板弹簧高,而且橡胶层的厚度越厚,其承载能力越高。(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6年03期)
组合弹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某特种车辆悬架不同工况载荷特点,设计1种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基于弹簧串联和并圈理论,提出多段式组合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设计方法,取各段弹簧丝径、工作圈数和弹簧内径为设计变量,以弹簧装配尺寸、变形量、总工作圈数、疲劳强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以弹簧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利用多变量优化设计方法,求解各段弹簧结构参数。结合仿真分析,能够满足最大变形量、最大剪切应力和疲劳寿命的要求,结果表明设计参数合理,方法可行。所提出的弹簧参数优化算法及弹簧设计方法为变刚度弹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合弹簧论文参考文献
[1].富佳兴.矿用节能双级振动筛组合弹簧设计及实验分析[J].煤矿机械.2019
[2].方子帆,郑小伟,何孔德,杨蔚华,何雪辉.多段式组合变刚度悬架螺旋弹簧设计与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8
[3].党堃原,杨丽曼,李运华,司国雷,陈君辉.基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的直动式溢流阀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8
[4].邹广平,张冰,唱忠良,刘松.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迟滞力学模型及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2018
[5].付延英,王全,翟贤超.孔探仪堵盖组合件弹簧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6].孙绍帅.多层组合扭转弹簧扭矩分配算式优化及旋绕比选取原则的确定[J].南方农机.2018
[7].季卫新.几个有关“弹簧测力计”与“滑轮”组合使用问题的探讨[J].物理教学.2018
[8].尹婷婷,邓子辰,胡伟鹏,李庆军,曹珊珊.空间刚性杆-弹簧组合结构轨道、姿态耦合动力学分析[J].力学学报.2018
[9].黄会荣,陈蓉蓉,倪亮军,贺明辉.汽车用新型组合弹簧的非线性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
[10].陈蓉蓉,黄会荣,倪亮军,贺明辉.基于APDL组合弹簧装配应力的分析[J].煤矿机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