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华莉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737100;刘兴伟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二高级中学737100
一、设计思想
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节课在生活中的化学入手,提取学生熟悉的事例,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实验探究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渗透学科思想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思维生成过程。并体现“从生活到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与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钠的化合物性质的介绍以主要化学性质为主,同时要求开展的探究活动较多,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从生活入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的主动学习模式。
2.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初三的酸碱盐知识的学习,对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用途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认知不够全面与深入。(2)学生通过高一必修1第二章关于物质分类、离子反应的学习后,对分类学习、用微粒观指导学习等方法有一定了解,但还不太会主动应用。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些方法的熟练使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化学观念建构形成。(3)本节课的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两种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均有广泛应用。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学习有较强的求知欲,适合结合实验探究活动开展对物质认知学习。
三、教学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差异。(2)了解两者的常见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用途入手,并结合已学知识推测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能的性质特点,并通过实验的对比完成对两者性质的探究与验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分类观”、“微粒观”等研究物质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感受研究物质的角度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与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分析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入手,学习研究物质的性质与方法,并利用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生活的思想。(3)通过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研究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提升。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教学难点: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1.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情景激学法: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用途回顾性质、推测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问题创设,学生的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了解与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一般方法。(3)讨论、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了解与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2.教学策略:“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验探究模式。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认知。
3.教学资源:实验药品、气体压力传感器、录制的视频、PPT提供的相关资料等。
六、教学流程
环节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课学习。
【展示照片】中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
【提问】是否了解其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的图片。
【提问】根据已学知识判断用途中体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思考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
【板书】
【总结】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在已学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与延伸,学习方法主要是利用实验探究。
环节二:探究新知。
【过渡】我们对物质的学习不仅包括对化学性质的研究,还包括物理性质的研究。一般物理性质研究的主要是哪些方面呢?
【提出实验任务1】两者物理性质的对比(颜色、状态、溶解性)
【提问】两者物理性质探究实验现象与结论
【总结】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明确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
【提出实验任务2】针对实验目的,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成两者化学性质共性与差异性的探究。
【巡视、指导】
【提问】两者碱性有无?强?
【引导】那能否用别的方法进行定量判断?
【展示微视频】用pH计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
【提问】两者与酸反应本质?快慢?
【引导】微观粒子的作用反映到宏观现象的表征是气泡产生的快慢,有时肉眼的观察是很难判断准确的,有没有更灵敏的方法帮助判断呢?
【演示实验】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量2组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过量的稀硫酸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在等体积密闭容器中生成CO2气体过程中产生的压强的对比。
【提问】两者热稳定性探究的实验现象与结论
【引导】如何将这两个实验整合起来,通过一次加热就能完成对这两者热稳定性的实验验证呢?
【展示】套管实验装置图
【分析】内外管分别装入的药品是什么?为什么?
环节三:学以致用。
【展示与提问】
1.已知:厨房灶台及墙壁等容易附着油污,可用碱性洗涤剂除去。现从清除考虑,你会选择哪种钠盐呢?请从清除油污效果好的角度原因说明。
2.泡打粉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复合膨松剂。配料中含有30%左右的碳酸氢钠,配合其他固体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泡打粉在接触水时有一部分会开始释出气体,同时在烘焙加热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会使产品达到膨胀及松软的效果。你能解释其中的化学原理吗?
环节四:总结提升。
【提问】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是如何开展学习的?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有哪些?
【总结提升】
七、板书设计
八、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问卷调查:
(1)你能列举哪些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有关的性质及用途?(2)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研究方法有哪些?进行实验探究的步骤有几步?
2.纸笔测试: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物质,你能通过哪几个方面、哪几种方法加以鉴别?请完成两者的鉴别实验方案设计。
九、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充分关注学生学情,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有效避免“老生常谈”,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进行新知探究,学法指导。
2.密切联系生活,体现“从生活到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与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尽可能增多学生的分组实验,并使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做中学”,将思维的生成与外显的机会尽可能“还给”学生。
4.教学中多角度分析问题,注重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渗透,提升学生对物质性质掌握的高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