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略特论文-夏文静

爱略特论文-夏文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爱略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乔治·,爱略特,第叁人称全知叙述,叙事伦理

爱略特论文文献综述

夏文静[1](2019)在《乔治·爱略特长篇小说叙事伦理研究——以《亚当·贝德》和《米德尔马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维多利亚时期公认的道德大师,乔治·爱略特注重通过对叙事技巧的选择,使其作品更好地实现警世喻人的伦理诉求。以爱略特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亚当·贝德》和《米德尔马契》为例,对其前后期创作中第叁人称全知叙述的变迁进行叙事伦理视域下的对比解读可知,在爱略特隐藏于男性笔名之后的真实女性身份被公开后,她从前期不加掩饰的作者介入转变为后期采用互文等更为隐蔽的方式干涉叙事。通过借用男性的叙事权威,爱略特使小说的伦理主题最大限度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接受,令其创作的叙事形式与意在表达的伦理诉求得到了完美的契合。(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涛[2](2019)在《吉卜赛文化与乔治·爱略特作品的审美乌托邦》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爱略特对吉卜赛文化的虚构与想象暗合了审美乌托邦的艺术传统,其审美功效构成了对社会现实略带隐晦的反抗。爱略特作品替吉卜赛人洗去"污名"是为化解维多利亚时期西方世界的文化焦虑和精神危机所作的努力。爱略特笔下吉卜赛"女王"想象代表女性对摆脱男权价值体系的梦想。吉卜赛人代言了原始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田园文化的象征,被爱略特看作是对抗现代社会疾病的解药。爱略特作品展示了吉卜赛人对"流浪"的强烈旨趣和对差异权的执着追求,呈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倡导。爱略特作品在审美乌托邦语境中创造了一个政治伦理神话,宣示了对一种与生命存在相吻合的新的社会秩序诉求。(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唐霞[3](2018)在《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铁路意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19世纪40年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就受铁路的影响,而爱略特也将火车及铁路带入到30年代以及更早时期的故事创作中。众所周知,铁路是19世纪工业发展的典型代表,铁路与火车的产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更加是具有文化意义的重要符号。铁路的扩张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有所转变,飞速发展的政治改革使得爱略特产生了对于改革速度的质疑,生活节奏加快、火车旅行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更加疏远,同时也使文化体现了无根性,这些发展形势都令爱略特对西方文化的出路感到深深的怀疑。铁路在小说中虽说只是若隐若现,但是爱略特对于它的解读却帮助我们对铁路文化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入,加深了对于西方社会及工业文明相关问题的思考。而本文则主要针对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铁路意象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与思考,以下为详细叙述。(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36期)

王淑芳[4](2018)在《论爱略特对罗莎蒙德的“敌意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爱略特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塑造了集美貌、才艺和优雅于一身、却又引发读者恐惧和厌恶的"理想女性"罗莎蒙德。评论界质疑爱略特以敌意想象去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文本和相关历史背景的分析,认为罗莎蒙德是爱略特所秉持的人生实验写作主张的结果,是美貌与浮浅的淑女教育相遇所产生的高度符号化的致命女性。(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8年02期)

夏文静,吕美嘉[5](2018)在《社会责任与女性道德完善——乔治·爱略特后期创作中的伦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维多利亚时期公认的道德大师,乔治·爱略特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伦理道德问题的关注。但在爱略特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不仅创作内容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其伦理意蕴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各种思潮涌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爱略特创作的侧重点从创作前期对具体道德活动现象的关注转变为对抽象道德意识现象的思考。其中在斯宾诺莎《伦理学》影响下的社会责任论和孔德实证主义关照下女性道德的自我完善是爱略特后期创作中伦理思考的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温晓梅,何伟文[6](2017)在《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与爱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乔治·爱略特将"面纱"的浪漫诗学意涵与哥特式认知隐喻进行气质杂糅,在其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呈现浓郁的文化"精神分裂气质"。她通过呈现面纱在审美和认知之间所形成的认知迷雾,质询绝对的认知模式并认可他者的不可尽悉,进而呼吁审美同情的干预。凭借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人遵循审美诉求判别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以及实现自我与自我的和解,并依靠关系、链接的驱动来整合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从而推动个体人到社会人的转型。与揭露"事实"相比,此认知模式展现的是基于想象而改变的"可能性",因此更益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共同体的构建。这使爱略特在受认知焦虑困扰的维多利亚时代得以重申艺术和文学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无可取代之地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增[7](2017)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医学伦理小说——以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医学科学、医疗技术和医疗事业取得很大的发展,给小说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他们的小说不仅刻画了许多医生形象、描写了他们的医学实践活动,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触及当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医学伦理。小说家们通过对医德现象与医德关系的描写,批评了从医人员将个人利益凌驾于患者利益之上的医学道德滑坡现象,赞赏了有志之士推动医疗改革的勇气与毅力,肯定社会、科学与医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其中的医学伦理问题具有普遍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蒋杰[8](2017)在《拯救异化:乔治·爱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中的消费文化及其消费伦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发展,十九世纪的英国已然进入“消费社会”。且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正处于冲突和变革的转型时期,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道德贬值,人们开始面临着普遍的信仰危机。对社会变迁高度敏感的爱略特开始在她的小说中描写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维多利亚中产阶级。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在物品高度丰富的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多的是商品的符码价值,其明显地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地位,身份和声望的差异等。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会导致人们失去理性,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人们的心灵和行为逐渐被异化。乔治·爱略特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展现了广阔的消费文化图景,塑造了罗萨蒙德等多个被异化的消费主义者形象,反映了消费主义泛滥的文化现象和她对消费文化的担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抨击。本文试图通过对爱略特的力作《米德尔马契》中消费文化的研究和对其中被异化的消费者形象进行剖析,来窥探出爱略特对中产阶级及其代表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态度和爱略特自身对克服消费主义和其异化作用所持有的消费伦理观。在爱略特看来,要走出消费异化的困境,需要确立“宗教人文主义”,讲求责任与同情的消费伦理观。本论文由叁个部分组成:导论、正文和结论。导论部分简要概述了乔治·爱略特的文学地位及成就,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爱略特作品的研究成果,由此引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现实意义和重要性。正文由叁章构成:第一章从总体上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消费文化。具体地说,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当时已然已经进入消费社会阶段,而对鲍德里亚有关消费社会的理论的分析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具体特征。同时《米德尔马契》中的拍卖会现场人们集中性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则是当时维多利亚时期消费文化的一个缩影和具体体现。第二章旨在分析以罗莎蒙德,利德盖特和布尔斯特罗德等为代表的几位中产阶级主要人物,在消费主义的背景和影响下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和其被异化的原因。通过对其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及其他被异化的行为的详细分析,可以推测出爱略特对消费主义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第叁章集中讨论了爱略特如何以多萝西娅和高思一家人所代表的“宗教人文主义”精神作为对消费社会日渐冷漠的社会关系的反应,从而揭示出爱略特所持有的消费伦理观。在爱略特看来,在宗教人文主义指导下的讲求克己,责任和同情的伦理力量是矫正资产阶级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疾病的有效疗法。结论部分总结概括了《米德尔马契》中体现的消费文化和爱略特为抵制消费主义和拯救异化的人物而采取的消费伦理观。同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的大环境下,从消费文化和消费伦理观角度对乔治·爱略特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将对指导现今中国消费社会下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5)

吴敏,郝涂根[9](2016)在《从《米德尔马契》看乔治·爱略特的宗教道德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位具有浓厚道德情怀的作家,乔治·爱略特敏锐地洞察到维多利亚时期经济繁荣背后民众宗教信仰迷失和道德衰落的危机,并意识到宗教伦理对人们道德的提升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米德尔马契》中,她主张摒弃形式主义宗教,呼吁宗教应关注世俗生活和人间真情,倡导以平等、博爱、同情、宽容等道德原则来善待芸芸众生,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杜海霞[10](2016)在《乔治·爱略特早期风景书写的“英国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景在乔治·爱略特的小说中表现尤为突出,批评家大多从荷兰风俗画、罗斯金的绘画观以及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爱略特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创作和以"同情"为核心的人文主义关怀,但是忽略了风景中的"英国性"编码,爱略特对英国风景的描写具有田园色彩,兼具秀丽美的特征,而对欧洲或异国的风景描写则显得"高冷",甚至还有贬义,同时小说中对法国的不断指涉也不可忽视。爱略特在早期作品中通过风景建构了一种保守、渐变的"英国性",这也是抒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尝试之一。(本文来源于《保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爱略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乔治·爱略特对吉卜赛文化的虚构与想象暗合了审美乌托邦的艺术传统,其审美功效构成了对社会现实略带隐晦的反抗。爱略特作品替吉卜赛人洗去"污名"是为化解维多利亚时期西方世界的文化焦虑和精神危机所作的努力。爱略特笔下吉卜赛"女王"想象代表女性对摆脱男权价值体系的梦想。吉卜赛人代言了原始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田园文化的象征,被爱略特看作是对抗现代社会疾病的解药。爱略特作品展示了吉卜赛人对"流浪"的强烈旨趣和对差异权的执着追求,呈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倡导。爱略特作品在审美乌托邦语境中创造了一个政治伦理神话,宣示了对一种与生命存在相吻合的新的社会秩序诉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爱略特论文参考文献

[1].夏文静.乔治·爱略特长篇小说叙事伦理研究——以《亚当·贝德》和《米德尔马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

[2].李涛.吉卜赛文化与乔治·爱略特作品的审美乌托邦[J].国外文学.2019

[3].唐霞.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铁路意象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

[4].王淑芳.论爱略特对罗莎蒙德的“敌意塑造”[J].国外文学.2018

[5].夏文静,吕美嘉.社会责任与女性道德完善——乔治·爱略特后期创作中的伦理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温晓梅,何伟文.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与爱略特的现实主义书写[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李增.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医学伦理小说——以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7

[8].蒋杰.拯救异化:乔治·爱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中的消费文化及其消费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7

[9].吴敏,郝涂根.从《米德尔马契》看乔治·爱略特的宗教道德观[J].池州学院学报.2016

[10].杜海霞.乔治·爱略特早期风景书写的“英国性”建构[J].保定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  ;  

爱略特论文-夏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