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混凝土,钢纤维,纤维,性能,力学性能,骨料。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李贺[1](2018)在《基于纤维聚合物砂浆的混凝土结构防护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混凝土性能的不断挖掘,各种高性能混凝土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与此同时,环境也是在千变万化,恶劣的环境会对混凝土造成严重的损伤和破坏,特别是常年处于高湿、高温、高盐污及高酸雾结露的环境下,很多混凝土结构都会发生保护层脱落及钢筋锈蚀的问题。如果保护层损伤和破坏的建筑结构不用重新拆掉重建,只需用少量修补砂浆进行防护修补就可继续使用,将会事半功倍,且更利于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以工作性好、韧性好、粘结性好和耐久性好的“四好防护修补砂浆”为目标,首先在原有硫铝酸盐水泥(SAC)砂浆基础上加入聚合物和抗裂纤维进行改性和增韧;然后对普通硅酸盐水泥(PO)砂浆加入早强剂提高早期强度,并定量加入聚合物和抗裂纤维进行研究;最后研究两个水泥系列修补砂浆的耐久性,给出优选配比。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SAC砂浆采用叁因素叁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工作性、力学性能、冲击韧性、粘结强度为控制指标,分别研究胶砂比(C/S)、聚胶比(P/C)、抗裂纤维掺量(ω_(XW))叁个因素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胶砂比的增大,流动度、冲击韧性和抗折强度(f_t)、抗压强度(f_c)都逐渐增大;粘结强度(f_b)受到的影响较小,先略有增大然后减小。2)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加,f_t、f_b和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而流动度和f_c则逐渐减小。3)随着抗裂纤维用量的增加,抗冲击强度逐渐增大,流动度和f_t、f_c则是先增大后减小。2、PO砂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究各种早强剂对硅酸盐水泥砂浆早期强度(1d、3d和7d的f_c、f_t与14d的f_b)的提高效果,然后把SAC砂浆的优选配比应用到硅酸盐水泥系列,研制出硅酸盐水泥系列的优选配比。研究表明:1)分析甲酸钙、无水硫酸钠、乙酸钙和叁乙醇胺四种早强剂对PO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四种早强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5%、1.0%、0.7%和0.05%;2)在加入早强剂后砂浆中再加入8%的聚合物和1.5kg/m~3的抗裂纤维,通过分析抗折强度,得出四种早强剂的最佳效果依次为叁乙醇胺>无水硫酸钠>甲酸钙>乙酸钙,对f_c的提高幅度的幅度依次是叁乙醇胺>无水硫酸钠>甲酸钙>乙酸钙;3)对f_b分析可知,加入早强剂的四组粘结强度基本上与空白组持平。结合早强剂用量及性价比,最终确定掺量为0.05%的叁乙醇胺作为早强剂进行实际应用。3、耐久性测试研究表明:无论是单掺聚合物、单掺抗裂纤维,还是复掺聚合物和抗裂纤维,对SAC、PO两种水泥系列砂浆的收缩性能、抗渗透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都有一定的提高;复掺聚合物与抗裂纤维的SA系列砂浆,90d收缩率比空白组降低了16.38×10~(-5),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了19.2%,碳化深度减小了15.4%;复掺聚合物与抗裂纤维的PO系列砂浆,90d收缩率比空白组降低了16.0×10~(-5),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了15.8%,碳化深度减小了17.3%。硫酸浸泡试验发现,有保护涂层的抗压强度要明显高于无涂层保护的抗压强度,体现了防腐涂层的保护作用。4、用于混凝土结构防护的纤维聚合物砂浆性价比最优参考配比为:SAC系列W/C=0.31,C/S=1:1.5,P/C=8%,ω_(XW)=1.5kg/m~3,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3%,PO系列外加0.05%的叁乙醇胺早强剂。(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8-12-01)
柯茹[2](2018)在《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机床基础件夹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床结构材料,具有很多传统机床结构材料不曾具有的优良性能。将该种材料用于机床基础件上,可明显提高机床的动力学特性,改善机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该种材料在机床制造业中的应用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设计了使用该种材料制备机床基础件的相关夹具。采用总分总的设计思路,先设计简单零件的夹具,然后再将简单零件组装起来,从而得到所需制造的零件。研究成果可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在机床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18年07期)
黄志强,徐向新,杨光,杨圣晨,杨璐[3](2018)在《尾矿砂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尾矿砂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通过设置不同掺量组合,采用标准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尾矿砂替代率为50%、钢纤维掺量为1. 5%、聚灰比为10%时,尾矿砂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达到相对较高水平,抗压强度较素混凝土提高约15. 45%,抗折强度提高约36. 17%.该新型混凝土在加强混凝土抗压、抗拉和抗剪等力学性能,抗腐蚀和抗碳化等耐久性能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铁矿石在加工之后产生的废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混凝土.(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董彦召[4](2018)在《钢纤维增强聚合物缠绕混凝土墩柱的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钢纤维布缠绕混凝土柱的加固效果,以钢纤维增强聚合物(SFRP)材料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材料分别缠绕的混凝土柱试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其轴向抗压强度、峰值应变与位移延性系数,研究钢纤维布缠绕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布加固效果显着优于碳纤维布,钢纤维布加固素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可使其抗压强度分别提高89%与44.7%,钢纤维布加固素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峰值应变分别提高262%与157%,钢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提高152%。(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8年03期)
范小春,孟阳,吴菂[5](2018)在《层布式钢纤维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的弯拉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弯拉试验,分析了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及层布式钢纤维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的弯拉性能,并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层布式钢纤维结构可以在较少钢纤维用量的情况下有效提升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单层铺设钢纤维体积率为0.9%、1.2%、1.5%的层布式钢纤维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弯拉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35.44%、38.52%、40.03%,双层铺设钢纤维(上层0.9%+下层1.2%)的弯拉抗折强度提高了39.24%。有限元模型可以较精确的计算LSFIPLAC梁的弯拉强度,峰值荷载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8年01期)
肖力光,蒋大伟,范雪[6](2017)在《泡沫剂对纤维、聚合物改性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泡沫剂对纤维、聚合物改性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掺入适量的泡沫剂对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进行改性,可以使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升高;当泡沫剂掺量为0.1‰时,大大降低了吸水率,显着提高了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同时,在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中掺入泡沫剂,导热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当掺量达到4.0‰时,导热系数为0.122 W/(m·K),比不掺泡沫剂减小了30%。(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7年11期)
金玉杰,刘家辉,蔡婧娓[7](2017)在《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抗压实验、抗拉实验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钢纤维掺量不同时对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聚合物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钢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聚合物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当钢纤维掺量为3%时,其抗折强度可提高26%,抗压强度可提高6%,折压比也相应有所提高.但加入量高于3%或低于3%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有所下降.(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尹剑辉,于芳,钟原,黄培彦[8](2017)在《钢纤维聚合物结构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桥箱梁0~#块和1~#块的顶板存在较大的负弯矩,跨中附近节段的底板则存在较大的正弯矩,是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而裂缝的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降低桥梁结构的耐久性。为了改善连续刚构桥主桥箱梁上述关键部位的抗裂性能及结构耐久性,结合惠大高速公路东江特大桥主桥施工实际,完成了与该桥箱梁结构混凝土相匹配的钢纤维聚合物结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了钢纤维聚合物结构混凝土在箱梁施工中的工艺,并成功地在刚构箱梁0~#块和1~#块的顶板、跨中合龙段及其前后各2个节段的底板施工中进行了应用。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新材料的箱梁结构均未出现裂缝,其结构变形控制情况良好。(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7年07期)
张军帅[9](2017)在《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特殊铺装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是两种优异的路面材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本文运用复合材料设计思想,将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化,把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良好的变形能力、抗渗性、耐磨抗滑性、低收缩性与钢纤维混凝土优异的抗弯拉、抗冲击、抗疲劳性集于一体,形成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聚合物改性机理,运用复合力学理论、纤维间距理论、裂纹尖端闭合力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钢纤维阻裂机理;建立钢纤维阻裂有限元模型,从有限元模拟角度分析了钢纤维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最大拉应力影响。研究了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在不同钢纤维掺量下多个方面的性能,并设置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作为对照。这些性能包括:工作性、收缩性和抗压、抗折、断裂韧性与断裂能、抗冲击等基本力学性能以及抗高温、抗高温+水、抗硫酸盐、抗冻等耐久性能。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中聚合物网状薄膜、超短超细钢纤维与波纹型钢纤维一起组成多层次的阻裂网络,聚合物网状薄膜、超短超细钢纤维阻止或延缓混凝土内部微小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波纹型钢纤维则进一步阻止宏观裂缝的发展,引起裂缝扩展的能量被大量消耗在克服这个多层次的阻裂网中。聚合物的加入能提高混凝土保水性,改善其工作性。聚合物与钢纤维能有效减小混凝土收缩,减小因收缩应力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损伤。当钢纤维掺量较低时,一般总体积掺量小于3%,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提高,而当钢纤维掺量较高,一般4%以上,抗压强度会略有降低。相对素混凝土,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抗压峰值力略小,但其弹性模量更小,试件破坏时竖向位移更大,消耗压力机做功更多。钢纤维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提高幅度为22%~62%,且波纹型钢纤维对混凝土试件抗折强度贡献大于超短超细钢纤维。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峰值过后,会出现明显的齿状形状,曲线上一个个较大的锯齿是一根根波纹型钢纤维被拔出,大锯齿上升段表示钢纤维被拔出的过程,下降段则为对应钢纤维被拔出后,承载力下降。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极限拉应变是素混凝土的4-6倍。相对钢纤维混凝土,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具有更大的断裂韧性与断裂能以及更好的延性,其中断裂韧性提高幅度为5.3%~33.8%,断裂能提高幅度为9.8%~107.2%。随钢纤维体积掺量提高,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发生初裂、破坏对应冲击次数增多,混凝土冲击韧性增大,且破坏时主裂缝由一条变为多条。相对钢纤维混凝土,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高温、抗高温+水、抗硫酸盐、抗冻性能。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60℃条件下抗折强度比常温下有所提高,提高幅度为0.88%~8.78%。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在60℃水中下养护28天抗折强度较常温养护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2)
王祉翔[10](2017)在《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特殊铺装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特殊铺装工程中由于使用环境及受力特点的特殊性,对铺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运用复合材料设计思想,将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复合化,把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良好的变形能力、抗渗性、耐磨抗滑性、低收缩性与钢纤维混凝土优异的抗弯拉、抗冲击、抗疲劳性集于一体,形成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以满足特殊铺装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在理论上从裂尖闭合力模型与基于理论推导的能量平衡两个方面解释钢纤维所起到的减小裂纹扩展力或提高材料断裂韧性的作用,并通过建立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的平面应力有限元模型,运用裂尖应力和裂尖沿裂纹线方向的应力强度因子说明了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同时通过细观观察发现聚合物能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同时在钢纤维、集料表面形成薄膜并起到“桥”的作用,从而增强界面过渡区属性,并且聚合物乳液在混凝土中既能充当养护剂又能起到减水作用。通过试验研究了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在不同钢纤维类型及钢纤维掺量下多个方面的性能,并设置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改性混凝土作为对照。这些性能包括:工作性、收缩性和抗压、抗折、断裂韧性与断裂能、抗冲击等基本力学性能以及抗高温、抗高温+水、抗硫酸盐、抗冻等耐久性能。在抗压性能方面,聚合物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小幅降低,因此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规律,但其7d的抗压强度能达到28d的80%左右加速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在抗弯拉性能方面,聚合物与合理的钢纤维掺量都能显着地增强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提高幅度在30%以上,且极大地提高极限弯拉应变,提高幅度为84.87%~144.08%;在抗冲击性能方面,在聚合物与钢纤维的双重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冲击初裂与抗冲击破坏两方面都大幅提高;在断裂力学性能方面,聚合物和钢纤维都能起到明显的阻裂作用,其中断裂韧性提高幅度为13.31%~67.93%,断裂能提高幅度为15.84%~228.78%。由于聚合物与钢纤维起到了双重作用,材料在每个龄期下的干缩率比素混凝土减少30%~40%;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抗折强度具有60℃养护>常规养护>60℃+水养护的规律,说明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良好,但高温+水环境不利于材料的强度发展;经过冻融循及硫酸盐腐蚀后普通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或质量损失率是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的2~3倍,证明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拥有优良的抗冻及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2)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床结构材料,具有很多传统机床结构材料不曾具有的优良性能。将该种材料用于机床基础件上,可明显提高机床的动力学特性,改善机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该种材料在机床制造业中的应用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设计了使用该种材料制备机床基础件的相关夹具。采用总分总的设计思路,先设计简单零件的夹具,然后再将简单零件组装起来,从而得到所需制造的零件。研究成果可为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在机床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贺.基于纤维聚合物砂浆的混凝土结构防护材料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2].柯茹.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机床基础件夹具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2018
[3].黄志强,徐向新,杨光,杨圣晨,杨璐.尾矿砂聚合物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8
[4].董彦召.钢纤维增强聚合物缠绕混凝土墩柱的力学性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
[5].范小春,孟阳,吴菂.层布式钢纤维无机聚合物轻骨料混凝土的弯拉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8
[6].肖力光,蒋大伟,范雪.泡沫剂对纤维、聚合物改性火山渣轻集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7
[7].金玉杰,刘家辉,蔡婧娓.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7
[8].尹剑辉,于芳,钟原,黄培彦.钢纤维聚合物结构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
[9].张军帅.混杂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特殊铺装材料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10].王祉翔.钢纤维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特殊铺装材料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