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类型高固含量高岭土浆液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胡豫[1](2021)在《一种水性橡胶基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由SBS和SIS热塑性弹性体、SBR橡胶、增黏树脂、软化剂、无机类增稠剂等原材料混合软化后直接乳化,再复配二维片状结构的云母粉体,制备了一种高固含量水性橡胶基高分子防水涂料,从增稠体系和功能粉体的选型到制备工艺的优化,均为水性防水涂料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陈宇亮,曾辉,李婷玉,刘至飞[2](2021)在《偏高岭土、粉煤灰和矿渣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非开挖修复道路结构深层病害,恢复路基承载能力;以水玻璃和碱为碱激发剂,利用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制备地聚合物注浆材料,通过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试验,以及经济性指标分析,寻找最优的原材料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合适的配比为偏高岭土30%~40%,粉煤灰30%~40%,矿渣20%~30%。用水玻璃做碱激发剂,当固含量较小时(24%~32%),相同模数下水玻璃溶液中,K+相对Na+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能够提高浆液的流动度,并提高固化物早期强度。由于硅酸钾水玻璃价格昂贵,在硅酸钠水玻璃中加入KOH制备的KOH/Na2SiO3溶液具有相似的效果。最佳碱激发剂KOH/Na2SiO3溶液的主要参数如下:固含量约为24%、模数为1.2~1.3、液固比为0.65。工程实践表明,研制的地聚合物注浆材料具有良好填充效果。
王文凯[3](2021)在《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Y及催化裂化性能》文中认为随着石油资源日益重质、劣质化,流化催化裂化(FCC)作为重油轻质化的核心工艺,其使用的FCC催化剂在石油炼制工艺催化剂中占有很大比重。Y分子筛作为FCC催化剂的核心组分,目前主要的合成工艺有两种。相较于采用传统化工原料的凝胶工艺合成的产品,高岭土合成的Y分子筛拥有生产成本低、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优势。本文分别以普通高岭土和细化高岭土为原料,合成了高硅铝比小晶粒的NaY分子筛,考察了投料硅铝比、高岭土粒径等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合成样品骨架硅铝比、高岭土粒径和高土/偏土质量比例因素对FCC催化剂酸性及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喷雾成型工艺制备了高岭土微球母体,考察了不同种类高岭土微球、投料硅铝比等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以及Y分子筛在高岭土微球上的晶化过程,并研究了合成样品骨架硅铝比、高土球/偏土球质量比例等因素对FCC催化剂酸性及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普通高岭土为原料,合成了中位粒径尺寸在450 nm左右、骨架硅铝比在5.7~6.4的NaY分子筛,比表面积为~694 m2·g-1,骨架破坏温度均在920℃以上;在高土/偏土质量比为1合成的骨架硅铝比为6.1的样品所制备的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佳。(2)以细化高岭土为原料,合成了骨架硅铝比为6.1,中位晶粒尺寸在310 nm左右的NaY分子筛,其比表面积提高至738 m2·g-1以上。其制备的催化剂酸中心数量以及催化裂化性能均大幅度提升。以原料高土/偏土质量比为0.5,骨架硅铝比为6.1的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重油催化裂化活性和高汽油收率的特点,去柴重油转化率高达85.4wt%,汽油收率高达64.2wt%。(3)以不同质量比例的高土微球和偏土微球为原料,分别在两种不同粘结剂配比的高岭土微球表面合成了中位粒径尺寸在~400 nm、骨架硅铝比在6.0~6.4的原位晶化型NaY分子筛。以高土球/偏土球质量比为2合成的骨架硅铝比为6.2的原位晶化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去柴重油转化率高达87.1wt%,同时具有高达63.0wt%和14.9wt%的汽油和液化气收率。(4)以单一的高土微球或偏土微球为原料,合成了骨架硅铝比为5.0~6.4,相对结晶度(≥55%)的原位晶化型NaY分子筛,中位粒径在320~360 nm。在偏土球表面原位晶化生长的NaY样品的相对结晶度和骨架硅铝比更高。以骨架硅铝比为6.2的原位晶化样品制备的催化剂去柴重油转化率为87.0wt%,汽油收率高达64.6wt%,柴油收率仅为3.9wt%。
朱霨亚[4](2020)在《基于转移法的氧化铝陶瓷膜制备与结构优化》文中认为陶瓷膜与聚合物膜相比,因具有卓越的机械性能、稳定性、易于清洁和较高的膜寿命而具有突出的应用前景。然而,陶瓷膜过滤技术在工业应用中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解决。限制陶瓷膜广泛应用的原因,主要是陶瓷膜的成本过高,而它的高成本又是昂贵的原料和复杂的制备工艺共同导致的。关于陶瓷膜的研究有很多,但在保证机械、化学性能的前提下,从工艺角度优化性能并缩减繁复工艺的研究则稍显不足。尤其是在制备陶瓷膜的传统方法,如浸渍提拉和喷涂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改进陶瓷膜的性能,获得性价比更高的制品显得十分困难。对于绝大多数具有不对称结构的陶瓷膜,其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从支撑体和各中间层以及膜层的性能搭配入手,对陶瓷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优化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传统的陶瓷膜一般被设计成多层梯度孔结构,这种结构从底部的大孔支撑体逐渐过渡到中间层,再到顶层的分离层,孔径逐步减小。膜层的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平衡是陶瓷膜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在实践中,陶瓷膜通常以减少膜通量为代价,来获得高的截留率。但实际上,陶瓷膜中存在诸如不必要的中间层,或者颗粒渗透层等损害性能的结构,如果能去除或者减小它们的影响,结构的合理性也会显着提升。为了提高支撑体的力学性能,同时获得优异的渗透性,采用Zr O2纤维对其进行增强。经过孔隙率、孔径及力学性能的表征,发现通过引入Zr O2纤维,Al2O3支撑体的机械强度和渗透性得到明显改善。Zr O2的长径比和光滑表面增加了孔的连通性,降低了流动阻力。此外,在断裂面上观察到纤维增强机制的明显证据,表明Zr O2纤维在提高支撑体强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于1550℃下烧成含有4 wt%Zr O2纤维的支撑体,其平均孔径为3.25μm,弯曲强度高达82.3±10.2 MPa,纯水通量为25.9 m3m-2h-1bar-1。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开发了用于陶瓷膜制备的转移法,区别于传统方法,首先通过流延成型制备柔性的预制膜,再将其附着在润湿后的支撑体生坯上,经过干燥和烧结过程,预制膜形成陶瓷过滤膜并与支撑物紧密结合,得到最终的陶瓷膜制品。该方法中膜成型过程对于支撑体的依赖性远小于其它传统制备方法,因此膜层对于不同支撑体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由于在支撑体外制备转移膜,从根本上上避免了颗粒渗透的现象,制备的膜层体现出极窄的孔径分布和较高的通量。通过调节配方中浆料固含量、有机物含量、成膜速率及膜厚、烧成温度等参数,膜层的孔径、渗透通量等性能得到了精准调控。针对传统陶瓷膜制备方法中存在膜颗粒向支撑体内部渗透的问题,以及原料和多次高温处理所带来的高昂制备成本,首次提出的制造低成本高性能陶瓷膜的转移-共烧结法。Al2O3支撑体在Si O2溶胶的辅助下,实现了23.5 MPa的弯曲强度和高达198 m3?m-2?h-1bar-1超大渗透通量,为高通量膜系统的制备提供基础。预膜中的高粘合剂含量避免了裂纹产生并产生高孔隙率,从而赋予了膜层高的选择性。仅通过一次烧结,在1300℃制备的微滤层的平均孔径为249 nm,且体现出非常窄的孔径分布,最大孔径仅为287nm。该膜还具有5040 Lm-2h-1bar-1的高纯水通量,且对于平均粒径为237 nm的碳墨水有96.2%的截留率。利用转移法在不同通量的支撑体上制备了具有相同性能的膜层,其厚度、孔径分布都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支撑体通量对系统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撑体通量的增加,膜系统的通量是先迅速增加,然后再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结合此规律,利用达西定理对于可能存在的系统极限通量(Jlim)进行推导。考虑支撑体通量对系统通量的影响,提出科学的设计方法,可以对给定要求的膜层匹配通量及力学性能适宜的支撑体,并以膜阻力占总过滤阻力的比值(b)为判据,为现有的陶瓷膜系统给出支撑体与膜层搭配的评价与建议。利用转移法和浸渍提拉法制备相似性质的陶瓷膜,比较其渗透性的差异,测定了渗透层和中间层的过滤阻力,为优化陶瓷膜结构提供新思路。
卢舒欣[5](2020)在《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高速飞行器或高温反应炉等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耐高温、低热导率且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隔热材料,其中多孔陶瓷既具有传统陶瓷耐高温高压、抗热震性好、耐腐蚀等优良特性外,又具有轻质、低热导率、高比表面积、高渗透性等特点,在隔热保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多孔陶瓷中的孔结构与性能有着紧密联系,不同的制备工艺可以获得不同的微观结构。本文通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发现,具有有序孔结构的多孔陶瓷在确定方向上具有极低的有效热导率,材料的有效热导率与固相热导率和孔隙率有关,且有序排列孔结构可增强孔方向的力学强度。本文利用细菌纤维素的独特纤维结构获得低固含量的高度稳定陶瓷浆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出具有有序孔结构的莫来石基、钙长石基和氧化铝/钙长石复相多孔陶瓷,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分析样品的孔隙率、显微结构、热导率等。分别探究固含量、冷冻温度对孔隙率、热导率、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固含量和冷冻温度可制备出孔隙率为67.6%至91.1%的莫来石基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其抗压强度最高达8.06MPa,在孔隙率为91.1%时获得最低热导率为0.0867W/m·K,在烧结过程中原位生成长径比约为20的莫来石晶须,使高孔隙率的多孔陶瓷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以Al2O3,Si O2和Ca CO3为原料,通过相同工艺路线可获得孔隙率在75.1%到90.5%之间的钙长石基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孔隙率为75.1%时仍保持0.1475 W/m·K的低热导率;以高岭土和Al(OH)3、Ca(OH)2为原料制备氧化铝/钙长石复相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热导率最低为0.0349W/m·K,抗压强度达到7.14MPa时热导率仍能保持在0.0900W/m·K。
栾雪竹[6](2020)在《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第一性原理为理论支撑、颗粒稳定微乳液为制备工艺,通过对无机颗粒胶体表面化学和料浆体系稳定性的研究,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具有可控微米级三维连通具有“孔-窗”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并对基体进行增韧,探讨其增韧机理。1、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晶体结构,发现其在不同轴投影中具有高度对称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得到的能带间隙难以跃迁,性能稳定。DOS具有X轴对称性,其费米能级处于DOS值为零的区间内,具有绝缘性。高温小堇青石晶格震动效果图和室温下基本吻合,验证具有优异耐高温性。本论文以量子力学为基础,通过模拟电子运动规律预测堇青石的物理化学性能,为其优异性质提供理论支撑。2、对无机颗粒胶体表面化学和料浆体系稳定性研究发现,pH值为10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低,前驱体稳定性最优。优化工艺参数可获得固含量为40vol%的料浆,制备的多孔堇青石结构完整、表面光滑无缺陷、收缩率小。优化颗粒稳定微乳液工艺参数克服其他制备工艺导致多孔堇青石孔道结构复杂、孔径跨度大且分布不均匀的缺点。经高温烧结可以制备孔结构完整、孔径分布均匀、孔隙率高的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3、以马铃薯淀粉和蔗糖作为成孔剂可以显着提高孔隙率、优化孔径大小,成功制备具有“孔-窗”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实验研究发现,适量成孔剂对多孔堇青石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起到积极作用。稳定的堇青石相抑制了其在强酸和强碱介质中的化学腐蚀。以马铃薯淀粉和蔗糖作为致孔剂,通过颗粒稳定微乳液制备具有“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在催化剂载体和过滤方向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将调控孔结构和基体增韧机制一体化,在制备具有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基础上,对泡沫陶瓷基体进行强韧化处理。以熔盐法制备微观形貌呈规则六边形α-Al2O3粉体颗粒作为多孔堇青石基体增强原料。模板晶粒生长技术强韧化泡沫陶瓷为出发点,探讨增韧机理。当原料粒度为20nm、ZrO2添加量为4wt%、AlF3添加量为3wt%时,多孔堇青石的断裂韧性得到较大的改善。添加莫来石纤维会破坏胶体颗粒稳定性和相容性,发泡不成功,增韧效果差。
常子文[7](2020)在《低成本无机填料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大豆基胶黏剂由于固含量低、粘度高、耐水性不够理想,其制胶成本高于木材工业常用的醛系胶黏剂,使得大豆基胶黏剂的应用受限,在市场竞争力上处于劣势。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基于当前工业化大豆基胶黏剂的主要生产模式(由交联改性剂溶液与脱脂豆粉在常温下复配而得),探究使用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的无机填料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增量改性,不仅能够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成本,还能够提高其胶合性能和工艺使用性能。优选出综合性能最佳的填料,确定优化的填料的用量,采用多种分析及测试手段,明确无机填料增量改性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蒙脱土(MM)、高岭土(KL)、轻质碳酸钙(LCC)、重质碳酸钙(HCC)和滑石粉(TC)这五种价格低廉、化学性质稳定的无机填料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进行增量改性,研究表明用无机填料替代部分脱脂豆粉(DSF)可以通过降低胶黏剂的粘度,缓解剪切稀化来改善胶黏剂的工艺使用性,胶黏剂成本降低了 7.6%-9.5%。最终确定蒙脱土和高岭土适用于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改性,蒙脱土和高岭土由于分别可以提高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耐水性58.9%和46.6%而可以作为室外用胶黏剂使用,聚酰胺环氧氯丙烷(EMPA)分子和未折叠的蛋白质链通过插层作用进入到MM或KL的片层间,填料MM或KL可以与交联改性剂EMPA发生化学键合,且两种填料与脱脂豆粉胶黏剂体系都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因而可以有效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2)由于高岭土对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且存在不同的组成结构,为此研究了高岭土种类及用量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三种高岭土的反应活性顺序为:GC<GB<GA,三种高岭土改性的脱脂豆粉胶黏剂的Ⅱ类湿强度均满足Ⅱ类胶合板(室内用)的要求(>1.0MPa),且均优于未加入填料的脱脂豆粉胶黏剂(Con-DSF)。三种高岭土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耐水性顺序为DSF-GA>DSF-GB>DSF-GC,只有DSF-GA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关于Ⅰ类胶合板(结构用)的耐水性能要求(≥1.0MPa),其Ⅰ类湿强度达到1.05 MPa。就成本而言,DSF-GA、DSF-GB和DSF-GC 与 Con-DSF 相比,成本分别降低了 7.1%、8.1%和 10.0%。(3)三种工业高岭土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耐水性在于:三种高岭土都能够均匀分散于大豆蛋白胶黏剂中,且能够与胶黏剂中的其他组分发生相互作用,主要有EMPA分子与高岭土层间氢键之间的化学交联作用,未折叠的大豆蛋白分子链和EMPA分子通过插层作用扩散到高岭土片层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插层复合物,从而能够提高胶黏剂的交联密度和耐水性,但三种高岭土本身的反应活性及它们与大豆胶黏剂体系的反应活性不同,改性后的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耐水性存在差异。(4)将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耐水性影响最大的GA和降低成本最多的GC复配,以最佳配比的复配型高岭土(GA:GC=1:1)来研究高岭土用量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影响。结果发现:适用于室内使用的最佳高岭土用量为45%,其胶合性能高于国家标准中Ⅱ类胶合板的性能要求,在改善胶黏剂耐水性的同时可以降低胶黏剂成本12.8%;适用于户外使用的最优的高岭土用量为30%,其胶合性能高于国家标准中Ⅰ类胶合板的性能要求,在改善胶黏剂耐水性的同时可以降低胶黏剂成本8.5%。(5)大豆蛋白胶黏剂调制后的放置时间对其使用性能存在一定影响。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胶黏剂DSF-GA的湿强度逐渐提高,胶黏剂体系变得逐渐稳定,胶黏剂的溶解性逐渐变好。
管海宇[8](2019)在《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用于道路灌浆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工业炼铁量及煤炭使用量巨大,这使得工业副产品矿渣、粉煤灰产量非常高。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的,利用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材料高力学性能和高抗渗性能的特点,开发一种适用于道路灌浆的高附加值的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可以在满足道路灌浆材料需求量较大的同时对粉煤灰、矿渣进行高效利用。本论文针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这种新型灌浆材料,首先系统研究了浆液的流变性能、流动性能及其经时变化规律,探明其影响机理,并寻求得到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测试方法评价其流动性能;然后,为满足道路灌浆材料要求,对浆液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进行了研究,在探讨各因素对胶凝性能影响的同时进行了配合比筛选;最后通过实验室可灌性试验研究,参考相关理论公式,建立浆液的扩散距离公式,并对所灌固结体强度、抗渗透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评价灌浆效果。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流变性能及流动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下端出口内径为10 mm的Marsh筒适用于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动性测试;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为流变特性指数大于1的剪切增稠浆液;未研磨的粉煤灰、矿渣制备的浆液的屈服应力和Marsh流动度存在经时突变性;当粉煤灰、矿渣被研磨至D50小于10μm后,屈服应力和Marsh流动度不存在突变现象。浆液Marsh流动度与浆液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之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8,关联性良好,其中在20 S-1剪切速率时的流变性能与Marsh流动性的关联性最好,可采用Marsh筒法来检测评价浆液的流变性。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本试验所有配比浆液均满足初凝时间大于30 min,终凝时间小于400 min的道路注浆加固施工的要求。综合考虑灌浆材料工作性能和强度性能,同时考虑经济性及配方调节操作简便,采用水胶比为0.45,矿渣掺量为10 wt%,硅酸钠溶液模数为2.0的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通过调节硅酸钠溶液固含量为12-24 wt%,可以调控结石体强度在8.8MPa-12.7 MPa,满足不同路基加固灌浆的需要(≥4.2 MPa);在硅酸钠溶液固含量为24wt%基础上增加矿渣掺量至20 wt%,结石体强度可达38.2 MPa,满足用于水泥混凝土板底脱空处治及半刚性基层层底脱空处治灌浆的需要(≥30 MPa)。结石体抗压强度不仅与反应产物数量和结构密实度有关,产物的聚合度也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实验室灌浆试验研究表明,灌浆压力为扩散距离和注浆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浆液自身的屈服应力是影响注浆量的第二因素;而注浆量成为影响扩散距离的第二因素;扩散距离主要受灌浆压力、注浆量、砂渗透系数的外因影响。浆液注浆量(Q)与灌浆压力(P)、砂土层渗透系数(k)、浆液塑性粘度(η)、浆液屈服应力(τ0)的相关公式为:Q(28)2095.946P0.546k0.314η-0.053τ0-0.368扩散距离(L)与各因素的相关公式为:L(28)0.0792P0.0682k0.510η-1.684τ0-0.177Q0.429碱激发粉煤灰-矿渣浆液灌注所得到的固结体28d抗压强度为5.6 MPa~28.6 MPa,渗透系数在10-9-10-1111 m/s的数量级,多个配合比的抗渗性能达到最高抗渗等级P15,固结体灌浆饱满,孔隙率最低可达20.81%,灌浆效果良好。
赵晓青[9](2019)在《纤维素纳米纤维强韧化氧化铝陶瓷的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铝陶瓷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陶瓷,广泛用于材料工业中,并且具有涵盖高速切削工具,牙科植入物,化学和电绝缘体,耐磨部件和各种涂层的潜在应用。这些应用源于其高硬度,化学惰性和高电绝缘性。然而,氧化铝陶瓷的应用受到材料脆性的显着影响。材料的断裂韧性,反映的是陶瓷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抵抗作用力。因此,提高断裂韧性对于实现氧化铝陶瓷的更广泛应用非常重要。本论文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原纤纤维,通过调控氧化铝烧结制度,纤维素纳米纤维可以作为保留纤维形貌的碳模板,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和碳化硅纤维气-固生长机制,在氧化铝陶瓷内部原位形成碳化硅纤维。研究了纤维素纳米纤维在不同成型方式下纤维分散情况,以及其对氧化铝陶瓷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作用机理。利用α-Al2O3为基体材料,纤维素纳米纤维粉体作为形成增韧氧化铝陶瓷的先驱纤维,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作为压制成型粘结剂,经氩气气氛烧结工艺制备氧化铝陶瓷。采用各种材料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纤维素纳米纤维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的物理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针对其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纤维素纳米纤维粉体含量为A6(2.5wt%)时,氧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达到最大,为7.15MPa·m1/2,相比于A1(0%)的断裂韧性韧性提高了69.43%。纤维素纳米纤维在氧化铝陶瓷基体内部热解形成直径为20100nm的无定型碳纤维。氧化铝陶瓷的增韧机理为氧化铝基体中SiO2与纤维素纳米纤维热解后的无定形碳纤维以一定比例原位反应形成碳化硅纤维,在氧化铝陶瓷内部裂纹扩展过程中,原位生成的纤维在晶体界面之间起到桥联效应。氧化铝陶瓷的强度随着纤维素纳米纤维含量的添加逐渐降低。强度降低是由于添加纤维素纳米纤维后,材料的整体密度降低。高温热解后,纤维素纳米纤维中有机物排出,留下气孔,使材料的密度降低。原位形成的碳化硅纤维的生长过程遵循气-固(VS)机制。以纤维素纳米纤维热解后的无定型碳纤维为碳模板,以SiO2为硅源,惰性气体为保护气体,经历碳热还原过程在氧化铝陶瓷内部合成具有(111)面优先生长的碳化硅纤维。为了提高纤维素纳米纤维在氧化铝基体中的分散性,结合氧化铝料浆的流变性研究,利用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作为氧化铝注浆成型过程唯一添加剂,经氩气气氛烧结工艺制备了氧化铝陶瓷。采用IR、Zeta电位、粘度、流变性等手段,研究了纤维素纳米纤维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料浆流变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存在大量羟基负离子基团,通过改变氧化铝表面的Zeta电位以及空间位阻作用,提高氧化铝注浆成型中料浆稳定性。随着纤维素纳米纤维含量的增加,料浆的粘度显着增加。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添加使氧化铝料浆的流体类型介于塑性和假塑性流体之间,归因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空间网络组织结构。当固含量为50vol%、溶液pH值为9.5时,纤维素纳米纤维粉体含量为B3(0.15wt%)时断裂韧性最大,为5.80MPa·m1/2,相对B1(0.05wt%)的断裂韧性提高了28.90%。氧化铝陶瓷弯曲强度相比未添加的,氧化铝的弯曲强度没有降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添加既可以作为氧化铝料浆的稳定分散剂,使陶瓷粉体分散均匀;又可以作为外加添加剂,经高温烧结形成碳化硅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
张冰寒[10](2019)在《大豆胶用脱脂豆粉的改性、应用与作用机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不可再生石化资源的不断消耗,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研发高品质环保胶黏剂成为当前木材工业的一个热点。资源丰富又可再生的大豆蛋白是制备生物质绿色胶黏剂的理想资源。针对现行市场使用大豆胶黏剂存在耐水性不理想、成本高的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1)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构建并优化一种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揭示其耐水性和胶合强度改善机制,为后续以脱脂豆粉为原料制备I类胶合板用脱脂豆粉基胶黏剂提供前期理论基础;2)以脱脂豆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热处理和热化学改性改善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接耐水性,使其满足Ⅰ类胶合板用胶黏剂要求,并揭示热处理和热化学改性对胶黏剂性能的改善机制;3)通过无机填料的增量改性,改善所优化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和工艺使用性,并降低成本,揭示无机填料增量改性对胶黏剂性能的改善机制;4)填料增量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工艺优化。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运用液化大豆分离蛋白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结合交联剂EMPA的交联改性,构建了一种达到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配方。通过亚硫酸钠、尿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存在下的复合液化技术,获得一种高固含量、低黏度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将之与交联改性剂EMPA和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粉混合调制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赋予胶黏剂良好的工艺使用性;通过热处理能够使蛋白质的亚基解离,展开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释放被包埋的活性基团,进而促使蛋白质发生重排与再聚集,既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本身的耐水性又提高了它的交联活性,最终赋予所构建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优异的胶合性能;大豆分离蛋白最佳的热处理温度为120℃、最佳的热处理时间为30min,最佳的Ⅰ类胶合板用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配方为:液化大豆分离蛋白、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与交联剂EMPA溶液的质量比为5:5:3,其煮-干-煮强度达到1.08MPa。2)改性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对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胶合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由1%十二烷基硫酸钠与1%亚硫酸钠复配助剂的改性效果最佳,由此所制备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28h煮-干-煮强度达到1.22MPa。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存在下的热化学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打开大豆分离蛋白的球形结构,释放活性基团,有利于促进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与交联剂的交联,同时热化学改性过程中大豆分离蛋白分子链之间出现适当的自交联使得大豆分离蛋白本身耐水性提高,从而有效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胶接耐水性;热化学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改善效果由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自交联反应及蛋白质-EMPA之间的交联反应共同决定,但是大豆分离蛋白-交联剂之间的交联反应对胶接耐水性的贡献要大于大豆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之间自交联产生的贡献。3)对脱脂豆粉进行热处理改性,可以破坏大豆蛋白的亚基并展开其球形结构,释放部分被包埋活性基团,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的自交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美拉德反应以及蛋白质与交联剂EMPA之间的交联反应,最终使得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加胶黏剂的耐水性。热处理温度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大于热处理时间,最适宜的脱脂豆粉热处理改性条件为:热处理温度80℃、热处理时间30min,所制备的热处理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可耐受28h煮-干-煮加速老化测试,煮-干-煮强度达到0.85MPa。4)热化学改性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热化学改性温度和热化学改性时间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有着重要影响。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对脱脂豆粉进行热化学改性,可更为有效破坏大豆蛋白的球形结构,释放更多活性基团,并抑制伸展后大豆蛋白之间过度自交联反应,从而促进大豆蛋白-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美拉德反应及大豆蛋白-交联剂EMPA之间的交联反应,使得脱脂豆粉胶黏剂体形成更为紧凑的网络结构,部分可溶性糖类也通过美拉德反应转化为不溶性产物,从而以有效增加其胶接耐水性。最为适宜的热化学改性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最适宜的热化学改性工艺为2.5%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于140℃下保持30min;所调制的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28h煮-干-煮强度达到1.21MPa,实现利用脱脂豆粉制备I类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黏剂。5)使用适量无机填料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进行增量改性,不仅能够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成本,还能够提高其胶合性能和工艺使用性能。无机填料的种类和用量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性能、工艺使用性能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以蒙脱土制备的无机填料WSP最佳,其价格最低,能产生最佳的胶接耐水性能改善和中等工艺使用性能改善。无机填料WSP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耐水性的增强机制主要归因于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活性分子能与WSP中蒙脱土的硅酸盐片层通过吸附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以及化学键结合,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的新型复合结构。调制I类胶合板用大豆胶黏剂时,WSP的添加量以20%为宜,其28h煮-干-煮强度达到1.37MPa,在改善胶接耐水性的同时可降低胶黏剂成本7.05%。6)研究了脱脂豆粉种类、EMPA固含量、混合粉用量、施胶量、陈化时间、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及热压压力8个主要调胶工艺因子和热压工艺因子对所优化WSP增量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出满足I类胶合板耐水性能要求的、最经济有效的调胶技术:100份固含量9wt%的EMPA溶液+40份复合豆粕粉(80wt%的热化学改性低温豆粕粉和20wt%填料WSP),在室温下搅拌形成大豆胶黏剂;优化出最佳的胶合板热压技术:施胶量340g/m2,涂胶后随即组胚并闭口陈化30min后,在120℃和热压压力1.40MPa下热压4.5min。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为所优化的WSP增量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在木材工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二、不同类型高固含量高岭土浆液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高固含量高岭土浆液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水性橡胶基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步骤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增稠体系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2 生产工艺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3 功能填料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2.4 高固含量水性橡胶基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综合性能 |
3 结论 |
(2)偏高岭土、粉煤灰和矿渣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案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2.1 原材料对注浆材料的影响 |
2.2 水玻璃固含量和种类对注浆材料性能的影响 |
2.3 水玻璃模数对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的影响 |
3 工程试点应用 |
4 结论 |
(3)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Y及催化裂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高岭土合成沸石沸石分子筛概述 |
1.1.1 高岭土利用现状及工艺进展 |
1.1.2 高岭土合成A沸石分子筛 |
1.1.3 高岭土合成ZSM-5 沸石分子筛 |
1.1.4 高岭土合成Y沸石分子筛 |
1.2 NaY沸石分子筛合成技术及进展概述 |
1.2.1 水热合成法合成NaY沸石分子筛 |
1.2.2 微波合成法合成NaY沸石分子筛 |
1.2.3 原位晶化法合成NaY沸石分子筛 |
1.3 原位晶化技术及FCC催化剂概述 |
1.3.1 FCC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
1.3.2 FCC催化剂的组成 |
1.3.3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1.4 原位晶化技术发展概况 |
1.4.1 Engelhard公司原位晶化型催化剂 |
1.4.2 兰州炼化公司原位晶化型催化剂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NaY分子筛的合成 |
2.2.1 晶种胶配制 |
2.2.2 高岭土细化及活化 |
2.2.3 高岭土微球母体制备及活化 |
2.2.4 分子筛合成 |
2.2.5 催化剂制备 |
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
2.3.2 纳米粒度分析 |
2.3.3 氮气物理吸附 |
2.3.4 扫描电镜 |
2.3.5 差热分析 |
2.3.6 磨损指数分析 |
2.3.7 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 |
2.3.8 催化剂活性评价 |
3 高岭土合成NaY分子筛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3.1 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
3.2 合成样品的表征 |
3.2.1 SEM及粒度分析 |
3.2.2 结构稳定性表征 |
3.2.3 织构性质分析 |
3.3 高岭土合成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
3.3.1 骨架硅铝比的影响 |
3.3.2 原料高岭土粒径的影响 |
3.3.3 原料高/偏土比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岭土微球原位合成NaY分子筛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4.1 原位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
4.1.1 高岭土微球制备 |
4.1.2 混合高岭土微球原位生长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
4.1.3 高土微球或偏土微球上原位生长高硅铝比小晶粒NaY分子筛 |
4.2 原位晶化样品的表征 |
4.2.1 SEM |
4.2.2 稳定性表征 |
4.2.3 织构性质分析 |
4.3 微球原位晶化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
4.3.1 高岭土微球原位合成不同骨架硅铝比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
4.3.2 混合高土球、偏土球原位晶化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
4.3.3 单一高土球或偏土球原位晶化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裂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转移法的氧化铝陶瓷膜制备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膜分离技术 |
1.2 陶瓷膜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陶瓷膜的种类 |
1.2.2 常见的陶瓷膜材料 |
1.2.3 陶瓷膜的改性 |
1.2.4 低成本陶瓷膜 |
1.3 陶瓷膜的应用 |
1.3.1 污水处理 |
1.3.2 海水淡化 |
1.3.3 工业生产 |
1.3.4 烟气过滤 |
1.4 陶瓷膜的制备方法 |
1.4.1 支撑体的成型方法 |
1.4.1.1 注浆成型 |
1.4.1.2 流延成型 |
1.4.1.3 挤出成型 |
1.4.1.4 模压成型 |
1.4.1.5 相转化技术 |
1.4.2 膜层的成型方法 |
1.4.2.1 浸渍提拉法 |
1.4.2.2 喷涂法 |
1.4.2.3 转移法 |
1.5 本论文的选题与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陶瓷粉体粒度分析 |
2.3.2 料浆粘度的测定方法 |
2.3.3 差式扫描量热法与热重分析 |
2.3.4 陶瓷弯曲强度测试 |
2.3.5 陶瓷膜形貌的表征方法 |
2.3.6 陶瓷膜孔径的测试方法 |
2.3.7 陶瓷膜孔隙率的测试方法 |
2.3.8 陶瓷膜烧结线收缩的表征 |
2.3.9 陶瓷膜物相的测定 |
2.3.10 陶瓷渗透通量的测试方法 |
2.3.11 陶瓷膜截留性能表征方法 |
第三章 支撑体的制备及改性 |
3.1 引言 |
3.2 纤维增强氧化铝支撑体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ZrO_(2(f))含量表征及作用机理 |
3.3.2 ZrO_(2(f))含量及烧成温度对收缩率和孔隙率的影响 |
3.3.3 ZrO_(2(f))含量及烧成温度对纯水通量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
3.3.4 造孔剂含量对强度及纯水通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移法制备陶瓷膜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转移法制备氧化铝陶瓷膜 |
4.2.1 支撑体性能表征 |
4.2.2 转移法的制备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浆料配方对预制膜性能的影响 |
4.3.2 流延成型与转移过程的影响 |
4.3.3 烧结过程的影响 |
4.3.4 膜层厚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移法-共烧结制备大通量陶瓷膜 |
5.1 引言 |
5.2 共烧结陶瓷膜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支撑体的制备与表征 |
5.3.2 预制膜中有机添加剂的影响 |
5.3.3 膜层厚度的影响 |
5.3.4 共烧结陶瓷膜的应用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陶瓷膜结构的优化设计与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支撑体的性能调控 |
6.2.2 转移法膜层的表征 |
6.2.3 膜通量随支撑体通量的变化 |
6.3 膜内阻力分配的推导 |
6.4 支撑体通量的设计方法 |
6.5 陶瓷膜结构的评价方法 |
6.5.1 评价支撑体与膜层匹配的判据 |
6.5.2 渗透层阻力的计算 |
6.5.3 中间层阻力的计算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气凝胶材料 |
1.2.2 有机泡沫隔热材料 |
1.2.3 复合隔热材料 |
1.2.4 多孔陶瓷隔热材料 |
1.3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
1.3.1 直接添加造孔剂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发泡法 |
1.3.4 模板法 |
1.3.5 冷冻干燥成型 |
1.4 仿真模拟预测 |
1.5 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孔结构对材料热导率影响的模拟计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孔结构对多孔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
2.3.2 固相热导率对有序孔材料有效热导率的影响 |
2.3.3 壁厚对有序孔材料有效热导率的影响 |
2.3.4 孔径对有序孔材料有效热导率的影响 |
2.3.5 温度对有序孔材料有效热导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过程 |
3.1 实验原料 |
3.2 实验设备 |
3.3 工艺路线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化学成分分析 |
3.4.2 物相组成分析 |
3.4.3 综合热分析(TG-DSC) |
3.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5 抗压强度测试 |
3.4.6 导热系数测试 |
3.4.7 孔隙率、收缩率和体积密度测试 |
第四章 多孔陶瓷有序孔结构的形成 |
4.1 引言 |
4.2 高度稳定性低固含量陶瓷浆料制备 |
4.3 BC稳定陶瓷浆料的机理分析 |
4.4 冷冻干燥法制备陶瓷生坯 |
4.5 有序孔结构的调控 |
4.5.1 多孔陶瓷物相组成及孔隙率 |
4.5.2 显微结构特征及形成机理 |
4.5.3 冷冻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 |
4.5.4 固含量对孔结构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孔陶瓷配方和制备过程 |
5.3 钙长石基多孔陶瓷的性能 |
5.3.1 热分析及物相分析 |
5.3.2 孔隙率及微观孔结构分析 |
5.3.3 物理性能分析 |
5.4 莫来石基多孔陶瓷的性能 |
5.4.1 热分析及物相分析 |
5.4.2 孔隙率及孔结构分析 |
5.4.3 物理性能分析 |
5.5 氧化铝/钙长石复相多孔陶瓷的性能 |
5.5.1 物相分析 |
5.5.2 孔隙率及孔结构分析 |
5.5.3 物理性能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陶瓷材料概述 |
1.1.1 多孔陶瓷材料的分类 |
1.1.2 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 |
1.1.3 多孔堇青石陶瓷研究现状 |
1.2 软凝聚模板体系概述 |
1.2.1 软凝聚材料 |
1.2.2 颗粒稳定软凝聚模板 |
1.2.3 高估含量颗粒稳定微乳液 |
1.3 多孔材料强化增韧概述 |
1.3.1 多孔陶瓷材料强化韧性的意义 |
1.3.2 多孔陶瓷材料的增韧方法及机理 |
1.3.3 多孔堇青石陶瓷增韧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物理化学性能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成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研究进展 |
2.2 实验部分 |
2.2.1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拟合软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堇青石参数及精度设置 |
2.3.2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晶体结构 |
2.3.3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化学稳定性 |
2.3.4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颗粒稳定微乳液构筑多孔堇青石陶瓷制备工艺 |
3.1 稳定堇青石前驱体基本属性 |
3.1.1 调控稳定高固含量堇青石料浆的影响因素 |
3.1.2 胶体颗粒在体系中的润湿状态 |
3.2 实验部分 |
3.2.1 微乳液法制备多孔堇青石陶瓷 |
3.2.2 多孔堇青石陶瓷样品的物理化学表征 |
3.2.3 多孔堇青石陶瓷样品制备及表征实验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乳液构筑多孔堇青石陶瓷对微观结构调控 |
3.3.2 pH值对堇青石料浆稳定性调控 |
3.3.3 活性剂及造孔剂添加量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微观形貌调控 |
3.3.4 固含量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微观结构调控 |
3.3.5 多孔堇青石陶瓷固相烧结过程及温度调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
4.1 多级孔道结构材料的优势 |
4.1.1 梯度化多孔材料 |
4.1.2 孔径分布对泡沫陶瓷抗热震性能影响 |
4.1.3 孔径分布对泡沫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
4.2 实验部分 |
4.2.1 微乳液制备具有“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实验流程 |
4.2.2 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4.2.3 “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样品制备及表征实验仪器 |
4.3 马铃薯淀粉对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
4.3.1 马铃薯淀粉在多孔堇青石高温烧结时发生的物相转变 |
4.3.2 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的调控 |
4.3.3 马铃薯淀粉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抗腐蚀性能影响 |
4.3.4 马铃薯淀粉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机械强度和孔隙率影响 |
4.3.5 马铃薯淀粉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热性能影响 |
4.4 蔗糖对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
4.4.1 蔗糖含量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微观形貌的调控 |
4.4.2 蔗糖含量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机械强度和孔隙率影响 |
4.4.3 蔗糖含量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堇青石陶瓷的强韧化机制 |
5.1 熔盐法制备α-Al_2O_3 陶瓷模板 |
5.1.1 熔盐法制备α-Al_2O_3 陶瓷模板实验流程 |
5.1.2 烧结温度对α-Al_2O_3 陶瓷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3 熔盐比例对α-Al_2O_3 陶瓷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4 保温时间对α-Al_2O_3 陶瓷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5 本节小结 |
5.2 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实验内容 |
5.2.1 微乳液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实验流程 |
5.2.2 对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5.2.3 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制备及表征实验仪器 |
5.3 多孔堇青石陶瓷的强韧化机理结果与讨论 |
5.3.1 微乳液对多孔堇青石微观结构的调控 |
5.3.2 原料粒径尺寸对多孔堇青石基体增韧机制探究 |
5.3.3 氧化锆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基体增韧机制探究 |
5.3.4 莫来石纤维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基体增韧机制探究 |
5.3.5 晶须增韧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基体增韧机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低成本无机填料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大豆蛋白及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概述 |
1.2.1 大豆蛋白的分类及组成 |
1.2.2 大豆蛋白的特性 |
1.2.3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发展与现状 |
1.3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方法 |
1.3.1 物理改性 |
1.3.2 化学改性 |
1.3.3 生物酶改性 |
1.4 胶黏剂增量改性的主要填料 |
1.4.1 蒙脱土 |
1.4.2 碳酸钙 |
1.4.3 高岭土 |
1.4.4 滑石粉 |
1.4.5 凹凸棒土 |
1.4.6 硅灰石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创新点 |
4) 技术路线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评价或测试方法 |
2.3.1 脱脂豆粉胶黏剂及无机填料增量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调制 |
2.3.2 固化胶黏剂样品的制备 |
2.3.3 三层胶合板的压制及试件锯割 |
2.3.4 填料、豆粉及固化胶黏剂的样品的结构表征 |
2.3.5 固化胶黏剂样品的性能表征 |
2.3.6 液态胶黏剂的表征 |
2.3.7 胶合性能表征 |
2.3.8 统计分析 |
3 无机填料种类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无机填料种类对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结构的影响 |
3.2.2 无机填料种类对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高岭土种类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胶合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高岭土种类对高岭土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
4.2.2 高岭土种类对高岭土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2.3 高岭土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成本核算 |
4.3 本章小结 |
5 高岭土用量对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影响及其增强机理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优选最佳的GA/GC复配比例 |
5.2.2 高岭土的用量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性能及增强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放置时间对高岭土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放置时间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6.2.2 放置时间对胶黏剂的沸水不溶率和结晶性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用于道路灌浆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灌浆材料简述 |
1.1.1 灌浆材料发展简史 |
1.1.2 灌浆材料的特点 |
1.2 碱胶凝材料用于灌浆材料的研究 |
1.3 关于灌浆材料工作性能测试表征方法的研究 |
1.4 关于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灌浆理论的研究 |
1.4.1 浆液流变性能分类 |
1.4.2 灌浆形式分类 |
1.4.3 灌浆扩散理论公式 |
1.5 本论文的研究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粉煤灰 |
2.1.2 矿渣 |
2.1.3 碳酸盐矿 |
2.1.4 水泥 |
2.1.5 碱性激发剂 |
2.1.6 缓凝剂 |
2.1.7 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的研磨 |
2.2.2 硅酸钠溶液的配制 |
2.2.3 灌浆浆液的制备 |
2.2.4 流动性能测试 |
2.2.5 流变性能测试 |
2.2.6 凝结时间测试 |
2.2.7 灌浆扩散试验 |
2.2.8 灌浆固结体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宏观性能测试方法 |
2.3.2 微观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与流变性能 |
3.1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流变特性与MARSH流动特性 |
3.2 灌浆材料配方对浆液流变性能与MARSH流动度的影响 |
3.2.1 硅酸钠溶液模数的影响 |
3.2.2 硅酸钠溶液固含量的影响 |
3.2.3 矿渣掺量的影响 |
3.3 原材料细度对浆液流变性能与MARSH流动度的影响 |
3.4 流变性能与MARSH流动度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胶凝性能 |
4.1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凝结时间 |
4.1.1 水胶比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1.2 硅酸钠溶液模数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1.3 硅酸钠溶液固含量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1.4 矿渣掺入量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4.2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结石体力学性能 |
4.2.1 水胶比对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硅酸钠溶液模数对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3 硅酸钠溶液固含量对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4 矿渣掺入量对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实验室灌浆研究 |
5.1 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灌浆材料的可灌性 |
5.1.1 可灌性试验 |
5.1.2 实验数据多元线性回归处理方法 |
5.1.3 浆液注浆量的回归分析 |
5.1.4 浆液扩散距离的回归分析 |
5.2 灌浆固结体性能研究 |
5.2.1 固结体抗压强度 |
5.2.2 固结体抗渗性能 |
5.2.3 固结体的微观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纤维素纳米纤维强韧化氧化铝陶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纤维强韧化氧化铝陶瓷的研究进展 |
1.2.2 原位生成碳化硅纤维的研究进展 |
1.2.3 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2.4 纤维素纳米纤维高温转变研究进展 |
1.2.5 氧化铝料浆的流变学研究进展 |
1.2.6 纤维素纳米纤维强韧化氧化铝陶瓷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氧化铝陶瓷压制成型性能的影响 |
2.1实验 |
2.1.1 样品制备 |
2.1.2 性能与结构表征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纤维素纳米粉体的热分析 |
2.2.2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氧化铝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 |
2.2.3 纤维素纳米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研究 |
2.3 纤维素纳米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机理研究 |
2.3.1 样品相组成分析 |
2.3.2 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 |
2.3.3 原位形成碳化硅纤维的生长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素纳米纤维在氧化铝陶瓷注浆成型中的应用 |
3.1实验 |
3.1.1 实验原料及样品的制备 |
3.1.2 样品的性能表征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氧化铝料浆流变性的影响 |
3.2.2 纤维素纳米纤维对氧化铝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本文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相关科研成果 |
(10)大豆胶用脱脂豆粉的改性、应用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材料概况 |
1.2.1 碳水化合物基胶黏剂 |
1.2.2 木质素基胶黏剂 |
1.2.3 蛋白基胶黏剂 |
1.3 大豆蛋白 |
1.3.1 大豆的简述 |
1.3.2 大豆蛋白的分类 |
1.3.3 大豆蛋白的结构与性能 |
1.4 大豆蛋白胶黏剂 |
1.4.1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应用历史 |
1.4.2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特性 |
1.4.3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方法 |
1.5 大豆蛋白胶黏剂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Ⅰ类胶合板大豆胶黏剂前期探究与配方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2.2.2 大豆分离蛋白的液化 |
2.2.3 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处理 |
2.2.4 大豆分离蛋白基胶黏剂的制备与胶合板的压制 |
2.2.5 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大豆分离蛋白液化改性的构思 |
2.3.2 胶合板用Ⅰ类大豆蛋白胶黏剂配方构建与优化 |
2.3.3 热处理对Ⅰ类大豆分离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化学改性及其作用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2 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化学改性 |
3.2.3 热化学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的调制及其胶合板压制 |
3.2.4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剂的种类和用量的优选 |
3.3.2 热化学改性对大豆蛋白结构的影响 |
3.3.3 热化学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胶黏剂耐水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脱脂豆粉热处理改性对大豆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4.2.2 脱脂豆粉的热处理改性 |
4.2.3 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处理温度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4.3.2 热处理时间对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 |
4.3.3 热处理改性对脱脂豆粉结构的影响 |
4.3.4 热处理改性对脱脂豆粉及其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脱脂豆粉的热化学改性及其作用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2.2 脱脂豆粉的热化学改性 |
5.2.3 脱脂豆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5.2.4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热化学改性处理工艺的优化 |
5.3.2 热化学改性处理对脱脂豆粉结构的影响 |
5.3.3 热化学改性对脱脂豆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无机填料增量改性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性能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2.2 脱脂豆粉的热化学改性 |
6.2.3 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6.2.4 性能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填料种类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行性能的影响 |
6.3.2 填料WSP的结构与元素分析 |
6.3.3 WSP用量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 |
6.3.4 WSP对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增强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热化学改性脱脂豆粉胶黏剂的应用工艺优化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7.2.2 豆粉的热化学改性 |
7.2.3 热化学改性豆粉胶黏剂的制备和胶合板压制 |
7.2.4 性能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豆粉种类对改性豆粕粉胶黏剂的性能影响 |
7.3.2 改性剂EMPA固含量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3 复合豆粕粉用量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4 施胶量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5 陈化时间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6 热压温度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7 热压时间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3.8 热压压力对复合改性豆粕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不同类型高固含量高岭土浆液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水性橡胶基高分子防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胡豫. 中国建筑防水, 2021(11)
- [2]偏高岭土、粉煤灰和矿渣地聚合物注浆材料研制与应用[J]. 陈宇亮,曾辉,李婷玉,刘至飞. 公路工程, 2021
- [3]高岭土合成高硅铝比小晶粒Y及催化裂化性能[D]. 王文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转移法的氧化铝陶瓷膜制备与结构优化[D]. 朱霨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有序孔结构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卢舒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D]. 栾雪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低成本无机填料对脱脂豆粉胶黏剂的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常子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8]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用于道路灌浆材料的研究[D]. 管海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纤维素纳米纤维强韧化氧化铝陶瓷的研究[D]. 赵晓青.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大豆胶用脱脂豆粉的改性、应用与作用机制[D]. 张冰寒. 东北林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