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包括底座,铺设在底座上的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三个侧板与底板围护成一侧开口的垃圾池主体结构,还包括罩设在垃圾池主体结构上的可折叠密封罩,所述可折叠密封罩包括推拉盖和设于垃圾池主体结构开口方向的卷帘门,所述推拉盖包括三侧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座包括矩形钢框架和固定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所述推拉盖两侧侧壁底部均均匀间隔设有滚轮,两侧侧壁的滚轮立设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内。本实用新型各构件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安装拆卸转运方便,便于周转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可封闭推拉盖,可用于在雨天对垃圾池进行防护,同时避免垃圾池污染外界环境。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包括底座(1),铺设在底座(1)上的底板(2),以及固定在底板(2)上的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三个侧板与底板(2)围护成一侧开口的垃圾池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在垃圾池主体结构上的可折叠密封罩,所述可折叠密封罩包括推拉盖(5)和设于垃圾池主体结构开口方向的卷帘门(10),所述推拉盖(5)包括三侧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座(1)包括矩形钢框架和固定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3),所述推拉盖(5)两侧侧壁底部均均匀间隔设有滚轮(6),两侧侧壁的滚轮(6)立设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3)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包括底座(1),铺设在底座(1)上的底板(2),以及固定在底板(2)上的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三个侧板与底板(2)围护成一侧开口的垃圾池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在垃圾池主体结构上的可折叠密封罩,所述可折叠密封罩包括推拉盖(5)和设于垃圾池主体结构开口方向的卷帘门(10),所述推拉盖(5)包括三侧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座(1)包括矩形钢框架和固定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3),所述推拉盖(5)两侧侧壁底部均均匀间隔设有滚轮(6),两侧侧壁的滚轮(6)立设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框架由方钢拼接而成,包括两根横向底梁(11)、两根纵向底梁(12)和垂直固定在两根横向底梁(11)之间的中部底梁(13),所述轨道(3)为槽口向上的槽钢,所述槽钢固定在若干根均匀间隔设置在纵向底梁(12)上的连接支撑(14)上,所述纵向底梁(12)和中部底梁(13)两端均通过角铁(15)和第一螺栓(16)与横向底梁(11)垂直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由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三块底板拼接而成,三块底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底板主体和设于底板主体两侧的连接构件,所述底板主体包括两根横向底板边梁(21)、两根纵向底板边梁(22)、一根底板中横梁(23)、一根底板中纵梁(24)、若干根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纵向加强肋(25)、至少两根横向加强肋(26)和位于底板主体顶面的底板面板(27),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用于和底座(1)固定的单孔连接耳(101)和用于和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100),其中,所述后底板位于后测的横向底板边梁(21)上还设有用于和后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均包括矩形方钢框架(81),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81)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82)和侧板内部竖梁(83),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81)的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侧板竖向加强肋(85),以及铺贴在矩形方钢框架(81)上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侧板面板(86),其中,所述左侧板(8)和右侧板(9)靠近后侧板(7)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后侧板(7)的双孔连接耳(100),所述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靠近底板(2)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底板(2)的双孔连接耳(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方钢框架(81)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82)、侧板内部竖梁(83)、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侧板竖向加强肋(85)的个数均与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的长度和宽度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拼接后,相邻侧板上的双孔连接耳(100)贴合后通过螺栓(102)固定。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框架两侧设有用于和底板(2)固定的单孔连接耳(101),所述矩形钢框架的单孔连接耳(101)与底板(2)上的单孔连接耳(101)贴合以后通过螺栓(102)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与三个侧板通个若干组连接组件固定,所述连接组件两个U型螺栓和L型连接板(203),所述两个U型螺栓包括与底板(2)固定的下部U型螺栓(200)和与侧板固定的上部U型螺栓(201),所述L型连接板(203)一侧翼缘板铺贴在底板(2)上,另一侧翼缘板铺贴在侧板上,所述下部U型螺栓(200)槽口向上自下而上穿过底板(2)和L型连接板(203)的翼缘板后用螺母固定;所述上部U型螺栓(201)槽口向外穿过L型连接板(203)的翼缘板和侧板后用螺母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螺栓的俩竖部之间还设有紧固横梁(204),所述紧固横梁(204)设于螺母与L型连接板(203)翼缘板之间;L型连接板(203)的两翼缘板之间还设有加强肋(205)。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沿矩形钢框架长度方向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会影响施工及影响周边环境,垃圾池因此而产生。
垃圾池大多数三个侧面为砌体砌筑或混凝土浇筑,底面为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侧面开口及无顶盖的敞开式构筑物,此种垃圾池均为一次性使用,且不能随意移动;
目前,国家对环境的整治力度在逐渐加大,并且为倡导绿色施工,现场的垃圾应采用封闭形式,为节能环保,节约资源及能源,提倡将垃圾池制作成装配式可周转使用。因此,提出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要解决现有技术垃圾池拆卸转运不便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没有密封盖,易造成周围空气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包括底座,铺设在底座上的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三个侧板与底板围护成一侧开口的垃圾池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在垃圾池主体结构上的可折叠密封罩,所述可折叠密封罩包括推拉盖和设于垃圾池主体结构开口方向的卷帘门,所述推拉盖包括三侧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座包括矩形钢框架和固定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所述推拉盖两侧侧壁底部均均匀间隔设有滚轮,两侧侧壁的滚轮立设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矩形钢框架由方钢拼接而成,包括两根横向底梁、两根纵向底梁和垂直固定在两根横向底梁之间的中部底梁,所述轨道为槽口向上的槽钢,所述槽钢固定在若干根均匀间隔设置在纵向底梁上的连接支撑上,所述纵向底梁和中部底梁两端均通过角铁和第一螺栓与横向底梁垂直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由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三块底板拼接而成,三块底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底板主体和设于底板主体两侧的连接构件,所述底板主体包括两根横向底板边梁、两根纵向底板边梁、一根底板中横梁、一根底板中纵梁、若干根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纵向加强肋、至少两根横向加强肋和位于底板主体顶面的底板面板,所述连接构件包括用于和底座固定的单孔连接耳和用于和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其中,所述后底板位于后测的横向底板边梁上还设有用于和后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均包括矩形方钢框架,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和侧板内部竖梁,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的侧板水平加强肋和侧板竖向加强肋,以及铺贴在矩形方钢框架上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侧板面板,其中,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靠近后侧板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后侧板的双孔连接耳,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靠近底板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底板的双孔连接耳。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方钢框架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侧板内部竖梁、侧板水平加强肋和侧板竖向加强肋的个数均与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的长度和宽度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拼接后,相邻侧板上的双孔连接耳贴合后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钢框架两侧设有用于和底板固定的单孔连接耳,所述矩形钢框架的单孔连接耳与底板上的单孔连接耳贴合以后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三个侧板通个若干组连接组件固定,所述连接组件两个U型螺栓和L型连接板,所述两个U型螺栓包括与底板固定的下部U型螺栓和与侧板固定的上部U型螺栓,所述L型连接板一侧翼缘板铺贴在底板上,另一侧翼缘板铺贴在侧板上,所述下部U型螺栓槽口向上自下而上穿过底板和L型连接板的翼缘板后用螺母固定;所述上部U型螺栓槽口向外穿过L型连接板的翼缘板和侧板后用螺母固定。
此外,所述U型螺栓的俩竖部之间还设有紧固横梁,所述紧固横梁设于螺母与L型连接板翼缘板之间。
更加优选地,所述轨道沿矩形钢框架长度方向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各构件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安装拆卸转运方便,便于周转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封闭推拉盖,可用于在雨天对垃圾池进行防护,同时避免垃圾池污染外界环境。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板的与侧板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A-A部的剖视图;
图6为图4B-B部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前底板或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左侧板或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后视图;
图13为图3中C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6为图3中D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侧视图;
图18为图16的俯视图;
图19为图3中E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侧视图;
图21为图19的俯视图;
图22为图3中F部相邻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3中G部底座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横向底梁;12-纵向底梁;13-中部底梁;14-连接支撑;15-角铁;16-第一螺栓;2-底板;21-横向底板边梁;22-纵向底板边梁;23-底板中横梁;24-底板中纵梁;25-纵向加强肋;26-横向加强肋;27-底板面板;3-轨道;5-推拉盖;6-滚轮;7-后侧板;8-左侧板;81-矩形方钢框架;82-侧板内部水平梁;83-侧板内部竖梁;84-侧板水平加强肋;85-侧板竖向加强肋;86-侧板面板;9-右侧板;10-卷帘门;100-双孔连接耳;101-单孔连接耳;102-螺栓;200-下部U型螺栓;201-上部U型螺栓;203-L型连接板;204-紧固横梁;205-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周转的顶盖移动式封闭垃圾池,如图1和2所示,包括底座1,铺设在底座1上的底板2,以及固定在底板2上的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如图3所示,三个侧板与底板2围护成一侧开口的垃圾池主体结构,还包括罩设在垃圾池主体结构上的可折叠密封罩,可折叠密封罩包括推拉盖5和设于垃圾池主体结构开口方向的卷帘门10,推拉盖5包括三侧侧壁和顶壁;底座1包括矩形钢框架和固定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3,推拉盖5两侧侧壁底部均均匀间隔设有滚轮6,两侧侧壁的滚轮6立设在矩形钢框架两侧的轨道3内,轨道3沿矩形钢框架长度方向设置。
矩形钢框架由方钢拼接而成,如图4所示,包括两根横向底梁11、两根纵向底梁12和垂直固定在两根横向底梁11之间的中部底梁13,轨道3为槽口向上的槽钢,如图6所示,槽钢固定在若干根均匀间隔设置在纵向底梁12上的连接支撑14上,槽钢底部与连接支撑14焊接固定,纵向底梁12和中部底梁13两端均通过角铁15和第一螺栓16与横向底梁11垂直固定,连接支撑14由短方钢制作而成,槽钢底面与连接支撑14焊接固定,从图5中可以看出,角铁15的一侧翼缘板与横向底梁11焊接固定,另一侧翼缘板与纵向底梁12或中部底梁13通过第一螺栓16固定。
底板2可以为一整块板,优选由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三块底板拼接而成,拼接而成的底板各构件较短,有助于拆卸和运输,三块底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底板主体和设于底板主体两侧的连接构件,如图7和8所示,图7为前底板和中底板的结构视图,图8为后地板的结构视图,底板主体包括两根横向底板边梁21、两根纵向底板边梁22、一根底板中横梁23、一根底板中纵梁24、若干根横向均匀间隔设置的纵向加强肋25,至少两根横向加强肋26和至少铺贴在底板主体一侧的底板面板27,连接构件包括用于和底座1固定的单孔连接耳101和用于和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100,如图8所示,其中,后底板位于后测的横向底板边梁21上还设有用于和后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100,也即整个底板出去垃圾池开口一侧均设有用于和侧板固定的双孔连接耳100,双孔连接耳100的个数及各双孔连接耳100间距根据需要设置,其中底板两侧设有用于和底板2固定的单孔连接耳101,单孔连接耳101与底板2上的单孔连接耳101贴合以后通过螺栓102固定,从图23中可以看出上述连接方式,单孔连接耳101和上述角铁15结构相同。
如图9和11所示,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均包括矩形方钢框架81,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81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82和侧板内部竖梁83,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81的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侧板竖向加强肋85,以及铺贴在矩形方钢框架81上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侧板面板86,其中,左侧板8和右侧板9靠近后侧板7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后侧板7的双孔连接耳100,如图10和12所示,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靠近底板2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定底板2的双孔连接耳100,图11为右侧板9和后侧板7拼接后的图示,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拼接后,相邻侧板上的双孔连接耳100贴合后通过螺栓102固定,从图22可以看出上述连接方式;矩形方钢框架81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82、侧板内部竖梁83、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侧板竖向加强肋85的个数均与左侧板8、右侧板9和后侧板7的长度和宽度相适应。
矩形方钢框架81内的侧板内部水平梁82、侧板内部竖梁83、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侧板竖向加强肋85的个具体个数可采用以下方案,左侧板8和右侧板9尺寸相同,其内设有一根侧板内部水平梁82,两根侧板内部竖梁83,设置两根侧板水平加强肋84,设置若干根侧板竖向加强肋85,两根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一根侧板内部水平梁82均匀间隔设置,若干根侧板竖向加强肋85与两根侧板内部竖梁83均匀间隔设置;后侧板7长度相对左侧板8和右侧板9较短,其内设置一根侧板内部水平梁82、一根侧板内部水平梁82、一根侧板内部竖梁83、两根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若干根侧板竖向加强肋85,两根侧板水平加强肋84和一根侧板内部水平梁82均匀间隔设置,若干根侧板竖向加强肋85和一根侧板内部竖梁83均匀间隔设置。
底板2与三个侧板通个若干组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组件两个U型螺栓和L型连接板203,两个U型螺栓包括与底板2固定的下部U型螺栓200和与侧板固定的上部U型螺栓201, L型连接板203一侧翼缘板铺贴在底板2上,另一侧翼缘板铺贴在侧板上,下部U型螺栓200槽口向上自下而上穿过底板2和L型连接板203的翼缘板后用螺母固定;上部U型螺栓201槽口向外穿过L型连接板203的翼缘板和侧板后用螺母固定,U型螺栓的俩竖部之间还设有紧固横梁204,紧固横梁204由角铁制作而成,紧固横梁204设于螺母与L型连接板203翼缘板之间。U型螺栓与底板2固定时,U型螺栓通常卡固在底板2的横向底梁11或中部底梁13上,尤其是拼接后的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相邻的横向底梁11上,图13~15即为拼接后的底板与右侧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的图示,图16~18为后底板与后侧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的图示,图19~21为位于角部的前底板与右侧板通过连接组件固定的图示,从图16和图13可以看出,U型螺栓与侧板固定时,U型螺栓通常卡固在侧板内部竖梁83上,从图19可以看出,位于角部时U型螺栓固定在矩形方钢框架8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4152.9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67930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5F 1/16
专利分类号:B65F1/16
范畴分类:34B;41A;
申请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中建一局大厦1311室
发明人:王凤利;崔光宇;林卓;邹德新;孟宪超;闫弘宇
第一发明人:王凤利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旦帅男;王灵灵
代理机构:110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