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姬广绪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姬广绪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少年,成瘾,主位实践,互联网人类学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文献综述

姬广绪[1](2019)在《制造成瘾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类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瘾概念的边界已经开始跨越心理学和医学的范畴,日益成为社会文化问题。成瘾一方面是家长用来控制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而建构的客位概念,成瘾话语给予家长干预青少年网络过度使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给青少年提供更具亲密性的社交工具,建构更加有意义的参与文化,使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逃离教育的压力、焦虑和迷茫,体现出一种群体自发的疗愈过程。(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9年06期)

杨伟佳,师佳英[2](2019)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黑锅谁来背?》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网络问题严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本文从青少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国家等多角度进行浅显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21期)

郭佩文,崔浩宇,漆昌柱[3](2019)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网络成瘾者的不良心理活动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阻碍了其身心发展,因而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内外有关干预网络成瘾的研究中,干预手段主要包括心理、药物、综合干预等,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长效的干预手段,对帮助网络成瘾者解决现实问题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均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有关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述分析,考察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的效果量大小,进一步探究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应用情况。研究方法:两位独立研究人员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中文数据库中以"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体育手段、运动处方、运动干预、运动健身、身体活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中文检索词和以"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网络沉迷、网络游戏成瘾"作为网络成瘾的中文检索词进行检索(两两组合,共28种),以"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sport"作为体育运动的英文检索词和以"Internet addiction、Internet gaming disorder、Problematic Internet use"作为网络成瘾的英文检索词,在EBSCO、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Special SCI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两两组合,共9种),并使用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进行补充,共检索不重复相关文献569篇(其中中文文献336篇,英文文献233篇)。按照PRISMA声明,并依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其中文献纳入的标准是:1)研究类型是实验研究,有明确的对照组,且对干预行为与过程有明确清晰的描述;2)被试群体为青少年;3)干预手段为运动干预;4)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为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或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5)报告完整的实验数据,应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网络成瘾分数的均值和标准差,或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网络成瘾的人数;6)重复发表,排除同一研究团队发表的多个文献,选择质量最好、样本量最大的一篇。文献排除的标准是:1)研究类型是相关研究;2)无法获得全文的会议摘要;3)文献未提供原始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或干预前后网络成瘾的人数,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标准将不予纳入。根据以上标准,得到中文文献25篇。研究人员采用Jadad等制定的文献评分改良版量表对研究质量进行评定,其中评定指标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设置、退出和失访的描述,评定总分满分7分,其中1-3分视为低质量研究,4-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均为高质量。最后纳入Meta分析中的是15篇中文文献(样本总量为623名),采用CMA2.0软件对15个干预研究进行效果量分析。研究结果:1)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合并效应量为-1.742,置信区间为(-2.084,-1.400),P值为0.000。2)在发表偏倚的检验中,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研究分布基本对称,失安全系数分析中,Nfs0,05=1185,远远大于5k+10(85)。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运动对不同类型的被试群体的网络成瘾均有显着干预作用(ES均小于-0.8),其组间异质性检验,QB=0.065,P=0.798,则被试类型对干预作用的调节作用不显着;不同网络成瘾测量量表对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不存在显着调节作用(QB=0.003,P=0.958);以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评分标准为标准,发现被试初始网络成瘾程度对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边缘显着调节作用(QB=5.431,P=0.066),其中体育运动干预轻度网络成瘾的被试的效应量为-2.316,P值为0.000,干预中度网络成瘾的被试的效应量为-1.902,P值为0.000,干预重度网络成瘾的被试的效果量-0.759,P值为0.159。研究结论:1)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显着干预作用,属于大效应,且结果稳定,不受发表偏倚的影响;2)被试初始的网络成瘾程度对体育运动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边缘显着调节作用,其中体育运动对轻度成瘾的被试干预效果最好,对中度成瘾的被试干预效果次之,对重度成瘾的被试不存在显着干预效果;3)被试类型、网络成瘾测量工具对干预效果不存在显着调节作用。建议:1)可以使用Meta回归探讨具体运动行为(运动周期、运动频率、持续时间)对干预效果的影响;2)可以将运动类型进行分类,探讨不同运动类型(集体项目个人项目,对抗项目非对抗项目等)对干预效果的调节作用;3)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是否存在其他潜在调节变量(被试性别、年龄等)对干预效果有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石宇波[4](2019)在《关于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进行干预的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上有一篇“家长必读”文章,《想毁掉一个孩子,请给他一部手机吧》,这并非危言耸听。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获得上网的满足感;不上网就焦虑不安、烦躁,影响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很多青少年是低头看手(本文来源于《贵州政协报》期刊2019-10-25)

黄梦真,李董平[5](2019)在《友谊质量差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及家庭功能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网络成瘾严重损害青少年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识别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尽管众多研究表明,消极友谊质量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但是,目前少有研究在青少年网络成瘾领域探究消极友谊质量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本研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考察自尊在消极友谊质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家庭功能在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十所中学的2758名中学生(平均年龄13.53岁,SD=1.06)进行调查。测量工具包括人口学背景资料问卷、"青少年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问卷"、"同伴依恋问卷"及"自尊量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消极友谊质量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2)消极友谊质量降低青少年的自尊,进而增加青少年网络成瘾,即自尊在消极友谊质量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家庭功能调节消极友谊质量差到网络成瘾的直接或间接路径,且家庭功能只起"杯水车薪"的保护作用(直接效应、前半段和残余直接效应均为"杯水车薪"模式)。总之,研究结果证实了自尊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中介机制,且家庭功能起"杯水车薪"的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潜在作用机制,而且启示我们,在开展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时应综合、系统地考虑个体、同伴和家庭因素,同时不能夸大家庭功能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翟博宇,李董平[6](2019)在《校园氛围感知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学校联结与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赋予了学校塑造青少年发展的非凡力量。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受学校这一生态系统的影响,若感知到不良的校园氛围,可能会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然而,对于校园氛围感知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潜在机制仍知之甚少。考虑到个体在满足其归属感的环境中发展更好;当青少年更积极地看待学校环境时,会表现出更少抑郁症状。因此,本研究考察学校联结与抑郁症状是否在校园氛围感知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来自广东省10所中学的2758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3.53岁,SD=1.06)作为研究对象。被试通过自陈问卷报告其校园氛围感知,学校联结,抑郁症状,网络成瘾的相关情况。在控制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父母职业、经济状况、和家庭功能等协变量后,结果表明:(1)校园氛围感知显着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2)学校联结在校园氛围感知和网络成瘾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抑郁症状在校园氛围感知和网络成瘾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学校联结和抑郁症状在校园氛围感知和网络成瘾间既具有并行中介作用,又具有序列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氛围感知正向预测学校联结,进而负向预测抑郁症状,正向预测网络成瘾。本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校园氛围感知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潜在机制的理解,并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新视角。(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迪[7](2019)在《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被认为是导致个体出现行为成瘾的重要精神病理性因素。研究发现PTSD能够正向预测小学生和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但缺乏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并且已有研究均未能揭示PTSD对网络成瘾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基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认知行为理论和性别动机理论,本研究考察了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在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网络成瘾影响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在汶川地震9.5年后,采用问卷法对汶川县的76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网络成瘾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2)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分别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中发挥显着的中介效应,PTSD还通过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3)在女性群体中,PTSD不仅对网络成瘾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还会分别通过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在男性群体中,网络成瘾仅受到PTSD水平的直接正向影响,惩罚敏感性和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均不显着。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PTSD对不同性别震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震后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吴瑾,杜振中,谈艳,周子琳[8](2019)在《运动处方的相对有效性:4种措施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网状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运动处方与多种措施间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对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NET、CBM、CNKI数据库,搜集运动处方干预、团体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此4种措施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随机(RCT)、半随机(qRCT)对照实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段均设定为建库至2019年5月11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以及偏倚风险的评估,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2838个样本。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运动处方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综合效果显着优于其余3种措施。根据干预效果最优的可能性概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运动处方干预、团体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结论:现有研究所提供的证据表明,运动处方为目前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最优措施的可能性最高。但受个别措施研究数量及样本量的限制,证据强度仍需更多规范、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孙小玉[9](2019)在《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研究选取连云港4所初中,4所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青少年在性别、年级、上网地点、上网目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都差异显着。本研究指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针对学生网络成瘾提出可行性措施。(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7期)

张丽莉,王向伟[10](2019)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青少年网络成瘾比率为11.08%;(2)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在人口变量学上有显着差异,男生在网络成瘾的各因素得分均高于女生,大学阶段的青年网络成瘾率最高;(3)在SCL-90的得分上网络成瘾组和正常组有显着差异,网络成瘾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群体。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急需重视,作为引导主体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4期)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少年网络问题严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本文从青少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国家等多角度进行浅显的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参考文献

[1].姬广绪.制造成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类学考察[J].思想战线.2019

[2].杨伟佳,师佳英.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黑锅谁来背?[J].今日财富.2019

[3].郭佩文,崔浩宇,漆昌柱.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石宇波.关于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进行干预的对策建议[N].贵州政协报.2019

[5].黄梦真,李董平.友谊质量差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及家庭功能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翟博宇,李董平.校园氛围感知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学校联结与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张迪.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吴瑾,杜振中,谈艳,周子琳.运动处方的相对有效性:4种措施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网状Meta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9

[9].孙小玉.连云港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调查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9

[10].张丽莉,王向伟.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标签:;  ;  ;  ;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论文-姬广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