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摘 要 本文将详细解析西蒙·波伏娃撰写的《第二性》一书上、下两册的内容,指出波伏娃如何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得出女性是“他者”的观念,以及女性如何在社会环境下被塑造成“他者”。同时,分析本书哲学思想的来源,点明黑格尔与萨特对本书的影响。
关键词女性问题;波伏娃;《第二性》
关于女性问题,研究者众多,西蒙·波伏娃是其中的佼佼者。西蒙·波伏娃,1908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第二性》是她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作,值得后人不断学习和解读。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过程,如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TGF-β1是一种与纤维化相关的炎症因子,广泛存在于心脏、肝脏、肾脏和牙龈等组织中,能够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Ⅰ型、Ⅲ型、Ⅵ型、Ⅹ型) 的合成[7]。有研究发现,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的牙龈组织中均可检测到TGF-β1的高表达[8-9]。本研究旨在探讨Nif、CsA单独及联合用药时对牙龈增生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两种药物诱导的牙龈增生与血清TGF-β1水平的关系。
一、《第二性》的内容
笔者所读的《第二性》分两册,第一册分为命运、历史、神话三部分。波伏娃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探讨使女性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起源。生物学方面,她追根溯源,论述了生物的进化过程,从女人的月经、生育、更年期等痛苦的过程指出,由于生物属性,女性对物种更有附属性,但这只能说明男女两性存在生物差异,不足以说明为何在社会认知上女性被认为是“第二性”、是低于男性的。精神分析学方面,她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太过机械,因为弗洛伊德太强调“性欲”(即“力比多”)[1],不关心女性命运,用“情结”来论证女性天生低于男性,其学生阿德勒提出,小女孩由于缺乏而羡慕男性生殖器,天生就有“自卑情结”,这些论断既先验又武断。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波伏娃赞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描述的,女人的生存取决于社会和经济的状态,但又认为单单从“经济人”的角度去分析女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私有制并不一定导致妇女被压迫,消灭家庭也不一定能解放妇女。女性和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确实也是男性不具备的。不重视男女之间的差异、将所有人一概而论的阶级分析法,确实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神话方面,她对不同时期五位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他们分别以独有的方式反映了不同的集体神话(或者称为“集体意识”):男性为确立自我,采用各种手法将女性等同于肉体,定义为“他者”。
第二册分为成长、处境、辩解、走向解放四部分。关于女性的成长和处境,波伏娃举了很多心理学案例。可能是翻译的原因,也可能是时代或文化背景的差异,其中很多例子确实非常超出笔者能想象和共情的范围。笔者认为,波伏娃想要表达的是女性从小就被区别对待。人们对待女孩更温柔呵护宠爱,对待男孩更倾向于让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即“摔打着”养。她认为,从这时开始,社会已经给女性设置了陷阱:男孩通过面对、体验和创造,慢慢掌握了对世界的主导;女孩看似被温柔以待,其实是告诉她们不必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必有坚强的心性和出众的能力,依赖别人就好。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女性有“贞洁观念”方面的桎梏,女性从小到大、从生理到心理都被严格限制。直到被送入婚姻,成为母亲,一生都像是一个“套中人”,没有办法实现自我价值。在波伏娃看来,婚姻中男女双方承担的责任和得到的好处并不对称。男人婚后、包括有孩子后,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依然能全身心投入社会生产。而女性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于繁殖后代和料理家务,特别是在波伏娃所处的时代。波伏娃认为,婚姻给了妇女保障,但它也剥夺了妇女追求卓越的机会。母亲的角色更不用说了,怀孕本身是由女性生理结构决定的,但波伏娃认为,“怀孕的喜悦”“母亲的伟大”这些套话是值得被怀疑的,因为怀孕本身已经“使妇女同自己疏离”,即女性在这一过程中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会受激素紊乱、身体变形、难产等问题的困扰。波伏娃认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存在偏见。她认为,女性不见得全部都热爱孩子,同样,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也不见得都是幸福的。波伏娃的描述很复杂,笔者举一个例子分析。波伏娃认为,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一段非常容易扭曲的关系。刚开始,拥有一个孩子似乎让女性觉得圆满,怀孕生子使她觉得自己不再是“客体”,而是参与社会进程的主体。但其实,女性是错误地将孩子当成了“他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女性会逐渐发现拥有一个孩子不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更不意味着与男性的平等,只意味着更多更复杂的家庭事务。更别说孩子成年后,她或他也会把母亲当作客体,母亲是做饭洗衣、照顾付出的牺牲的机器——所以,孩子最终才是母子关系中的主体,女性地位依然低下。
通常,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将一张摄影作品归入某个特定的时代框架里。然而荒诞的是,这张照片似乎想要从一切短暂的年代归属之中退出去。一方面,观众感觉这张照片反映的是一个诡异而险恶的“旧世界”。它以某种方式将这种痕迹留在照片上:斑点、划痕,诸如此类来自玻璃负片时代的特征。威特金常常采用一种高度直觉化的方式来完成照片制作的物理过程,比如刮擦负片、漂白或是调节画面颜色。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受黑格尔和萨特的影响颇深。
二、《第二性》的思想基础
最终,波伏娃提出了她最广为认知的论点:“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2]女性和黑人、犹太人一样,都是被压迫的群体。但是,“女性”并不是一个团体或一个阶级,她们以家庭为单位被分开,女性跟她们的配偶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属于同一个阶层。女性因此跟同一阶层男性的关系要比跟其他女性的关系更为密切,很多女性满意于自己的阶级和现状,因此女性无法联合,也无法反抗。关于如何摆脱这种压迫、脱离“他者”的地位,波伏娃给出的意见是经济独立和文化超越。
波伏娃明确指出,她认为异性之间的关系就是黑格尔主奴辩证关系的运用。主奴辩证法是黑格尔提出的,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分两部分,一个是独立的意识,另一个是依赖的意识;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奴隶。波伏娃认为,这种辩证关系也适用于男女之间。女性承认男性负责创造未来,承认和维护男性在家庭中的特权,使自己成为“他者”,依赖男性,但又期望在家庭婚姻关系中支配男性,通过男性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同理,男性将女性异化,使之低于自身,却也不得不通过统治和控制女性来奠定自己的地位。
萨特是波伏娃的伴侣,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波伏娃。她在《第二性》里明确写道:“我们将通过女人的整个处境,以存在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她。”[3]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4]波伏娃以此为根据,认为所谓的“女性的本质”不是天生的,所有的女性气质都是后天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的自我选择。这就是存在主义所认为的:世间万物都是先有存在,然后根据各种需求进行选择,进而产生或显露所谓的“本质”。同时,波伏娃认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压迫形成的。男性给她们制定了标准和定位,使女性将自己树立成人们所期待的样子,成了顺从别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这其实也是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观点的体现。
竹溪街在火车站附近。坐在竹溪街就能听到火车进站的声音。从他家里出来,十分钟就到了火车站。滨湖站是大站,也是老站,据说是一九二二年修建的。小时候,他觉得这广场老大老大的,广场上见不到几个人,现在看这广场太小了,尤其是火车进站,车站出口,人就起了堆,要想找人,只能在人缝中瞅来瞅去,盯着一个个人看。何牦坐在一块水泥板上,那块水泥板刚好对着滨湖车站的出口,不管南来也好,北往也好,只要有火车进站,只要有人出站,神经就高度紧张,怕错过时机,接不到欧阳橘红。
三、结语
女性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笔者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在做决定前都能够有机会对事情的方方面面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并愿意为此承担责任后,再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3: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512.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9.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75.
[4]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37.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19)11-0122-02
作者简介孙鑫(1983-),女,山东烟台人,烟台市博物馆,主要从事专门史研究。
【责任编辑:周 丹】
标签:女性论文; 男性论文; 萨特论文; 自己的论文; 西蒙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文化学刊》2019年第11期论文; 烟台市博物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