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河西部凹陷双南油田油气组成变化及成藏机制的地球化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光[1](2021)在《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文中提出欢喜岭油田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生-储-盖组合条件优越,发育翘倾断块披覆型复式圈闭带和9种圈闭类型。优质的生-储-盖条件保证了欢喜岭地区大规模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斜坡构造是欢喜岭油田油气运聚的指向区,流体包裹体分析指示多期油气充注,主要成藏期为沙河街组三段和东营组沉积期。依托复式油气成藏理论,欢喜岭地区发现稀油、稠油多种油气藏类型,油气储量规模达5×108t。针对油田油藏埋藏跨度大、含油层系多、非均质性严重、油品类型多样的特点,在预探阶段形成多批次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释技术、基于地质模型的薄储层反演技术,提高了油层解释精度;在开发阶段形成稠油蒸汽驱物理模拟技术、热采稠油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普通稠油蒸汽吞吐技术、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并配套完善了稠油分注、选注、防砂、举升等工艺技术,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为欢喜岭油田高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代俊超[2](2020)在《辽河坳陷沈旦堡地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及有利目标优选》文中研究说明沈旦堡地区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北段,研究区砂砾岩体较为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以往研究对该区块目的层缺少系统精细的储层刻画研究,这给油田近一步的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总结砂体的展布规律,对目的层进行更详细全面的沉积相研究极为重要。本次论文针对沈旦堡地区沙三段,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沙三段进行沉积相综合分析。首先对研究区的目的层进行沉积物源分析与沉积相类型分析;然后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得出砂体展布规律与砂体厚度;最后结合储层反演结果刻画沉积相展布,分析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以及沉积体系变化规律。获得的成果与认识有:以沉积岩石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岩心照片分析沉积相类型,认为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对目的层进行砂体预测,揭示了研究区主要以西北、东南物源为主,北部局部地区发育次要物源,发育扇体纵向上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点;应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对目的层进行反演储层预测得出砂体厚度,沙三上亚段各个砂层组砂岩厚度均在100米以上,最大砂岩厚度达到452米,沙三中亚段砂厚主要分布在100~400米之间;根据沉积相分析与储层预测结果相结合,明确了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及沉积体系变化规律,沙三段自下而上由近源沉积演化为远源沉积,由半深湖相演化为浅湖相;沉积模式上由早期陡坡扇三角洲、洼陷区半深湖演化为东部扇三角洲、西部辫状河三角洲。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圈闭发育、有利储层等分析,优选出了3个有利圈闭,在优选的有利圈闭内预测了3个有利钻探目标。有利目标1位于沈旦堡压扭断凸带区;有利目标2位于中部掀斜带;有利目标3位于佟西洼槽带。
张鑫[3](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提出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崔海忠,王飞龙,王清斌,王富民,陈容涛[4](2019)在《蓬莱20–2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蓬莱20–2油田位于渤海海域东部庙西南凸起,地处边缘凹陷地带,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方法,从原油物性、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入手,对蓬莱20–2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原油均为沙河街组烃源岩所生成,主要有三个不同方向:油田主体区块A区原油主要来源于西北方向渤东凹陷;东部B区原油与东北方向庙西北洼蓬莱15–2油田原油特征相似,推测原油主要来源于庙西北洼;南部C区油砂抽提物与西南方向庙西南洼原油特征接近,推测原油主要来源于庙西南洼。
权永彬[5](2018)在《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湖相烃源岩发育机理及其成藏贡献》文中研究说明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第一个油田,在随后的近40年中又陆续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现已建成年产3×106 m3原油的产能,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的地区。然而珠三坳陷仅发现了一批中小型油气田,没有大型油气田的发现,这与珠三坳陷资源量评估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在详细对比分析潜在烃源岩的特征及差异的基础上,按照成因类型将油气归类,研究不同成因类型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以及预测油气可能的运移路径成为优选勘探方案、降低勘探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珠三坳陷为研究对象,以含油气系统和油气成藏动力学为理论指导,以油气成藏过程为主线,正演与反演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在消化吸收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井、测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烃源岩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的角度出发,建立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划分油气成因类型、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历史、模拟油气的二次运移路径、总结典型油气藏富集规律、建立珠三坳陷油气成藏模式。珠三坳陷发育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烃源岩。文昌组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文昌组二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自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含量高、类型好,形成于盆地快速沉降的中深湖淡水缺氧环境,以生油为主;文昌组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含量低、类型差,形成于滨浅湖环境,具有一定生气能力;恩平组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含量中等、类型中等偏差,形成于盆地萎缩阶段的湖沼相微咸水弱氧化环境,以生凝析油和天然气为主。建立了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的发育模式。文昌组烃源岩为欠充填沉积,陆源高等植物输入较少,温暖湿润的气候带来丰富的降水,加剧了地表的化学风化,为湖盆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进而形成较高的初级生产力。静止、缺氧的底部水体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而水体底部缺氧环境促使磷元素再矿化,进一步促进湖水表层生产力提高。恩平组烃源岩为平衡补偿沉积,较高的沉积物供给带来大量陆源有机质。相对炎热的气候环境导致水体蒸发强烈,并加剧了地表的物理风化。水体盐度的增大不利于淡水藻类发育,动荡、氧化的底部水体环境不利于富氢有机质的保存。文昌组烃源岩的发育受湖泊生产力和保存条件的双重控制,而恩平组烃源岩的发育主要受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控制。珠三坳陷中不同凹陷单元内的烃源岩具有不同热演化史。文昌A凹陷文昌组烃源岩在恩平组沉积末期主体部分已经开始生烃,珠海组沉积末期主体部分已经进入生烃高峰期,在韩江组区域盖层形成之前已经进入干气阶段;恩平组烃源岩在韩江组区域盖层形成末期刚进入生烃高峰期,目前处于生烃高峰期后期和湿气阶段。文昌B凹陷文昌组烃源岩现今处于生烃高峰期和湿气阶段;恩平组烃源岩现今处于生烃早期和生烃早高峰期。珠三坳陷原油按成因分为恩平型和混源型。文昌A凹陷及周源低凸起油气藏为恩平型,来自文昌A凹陷恩平组烃源岩,周源凸起具有更多早期文昌组烃源岩的特征,这表明早期生成的文昌型原油被后期恩平型原油驱替至远端;文昌B凹陷油气为混源型,来自文昌B凹陷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琼海凸起东段原油为恩平型,来自文昌A凹陷恩平组烃源岩,西段原油为混源型,接受了文昌A凹陷和B凹陷的双重供源。珠三坳陷之所以没有典型文昌型原油,是因为文昌组烃源岩在文昌A凹陷的生排烃期早于韩江组区域盖层的形成时间以及恩平型原油对文昌B凹陷的混合作用。珠三坳陷天然气中烃类气均为有机热成因气,成熟度Ro值为0.6%1.5%,是油型气和煤型气的混合、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二次裂解气的混合。非烃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其中,无机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主要来自地幔和地壳,经珠三南断裂运移至浅部储层,因此在平面上沿珠三南断裂分布,剖面上随深度变浅而含量逐渐增加;有机成因的二氧化碳含量较低,其分布与断裂无关。氮气集中分布在琼海凸起和神狐隆起浅层,为生物降解作用的产物。珠三坳陷内部和周源凸起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坳陷内油气以通源断裂输导为主,砂体侧向输导为辅,具有近油源、强充注为特征;凹陷周源油气以砂体和构造脊输导为主,断层输导为辅,具有大面积油气汇聚为特征。珠三坳陷油气以晚期(10Ma以来)油气充注为主,烃源岩现今仍处于生烃高峰期。珠三坳陷存在两期油气充注,早期以液态烃为主,晚期以气态烃为主。
杨禄[6](2017)在《原油中苯基及含氧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文中指出多环芳烃化合物,以及其烷基取代物系列,已被用于研究石油和烃源岩有机质的沉积环境、成熟度等。然而,这些化合物苯基取代系列的研究则很少。此外,与含硫杂原子多环芳烃相比,含氧杂原子多环芳烃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较少。本论文选取海、陆相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和原油,对部分苯基多环芳烃进行了鉴定,并对苯基系列和甲基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前人提出的地球化学指标,以及提出新的地球化学参数。通过标样共注,首次在湖相页岩有机质中检出苯基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PhDBFs),并提出了2项能判识有机质成熟度的PhDBF比值,即,PhFR-1=4-/2-PhDBF、PhFR-2=4-/(2+3)-PhDBF。分析发现,随着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2个PhDBF比值也逐渐增加。值得注意的是,PhFR-1、PhFR-2与镜质组反射率的相关系数(R2=0.89和R2=0.88),高于甲基菲指数-1、甲基二苯并噻吩指数与镜质组反射率的相关系数(R2=0.75和R2=0.70),说明2个PhDBF比值能作为有效的成熟度指标。PhFR-1和PhFR-2主要适用于评价成熟阶段的原油和有机质(RO≥0.6)。本次研究发现,陆相沉积环境样品的m/z 182质量色谱图中,4-甲基二苯并呋喃(4-MDBF)、2-和3-MDBF、1-MDBF,4个化合物所形成的三个峰,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倒“V”型;而海相沉积环境样品中,不会呈现出这种分布。根据MDBF异构体的分布特征,建立了(1+4)-/(2+3)-MDBF与姥鲛烷/植烷(Pr/Ph)的相关关系图版,该图版能将多种沉积环境来源的样品区分开;与以往常用图版相比较(如二苯并噻吩/菲与Pr/Ph的相关图版、或烷基二苯并噻吩/烷基二苯并呋喃与Pr/Ph的相关图版),其优越性在于,新图版能有效区分海相页岩和湖相页岩来源的样品。本论文首次将参数苯并[b]萘并[2,1-d]噻吩/(苯并[b]萘并[2,1-d]噻吩+苯并[b]萘并[1,2-d]噻吩),应用于陆相碎屑岩油藏原油充注与运移路径的研究中。结合其它参数,如4-/1-甲基二苯并噻吩(4-/1-MDBT)与DBTs总量的示踪结果表明,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油藏的原油,整体上呈现出自东北至西南的运移方向;由此推测出,白莲次凸往白莲次凹的上游方向圈闭为油气的有利勘探区域,研究区的原油来自白莲次凹烃源灶。此外,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化合物分子的表面积发现,相对于1-MDBT,表面积较大的4-MDBT分子,在油气疏导层中的吸附性更强,因此化合物分子表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地色层分馏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吴志远[7](2017)在《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十三间房地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接替区域,由于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对该地区烃源岩发育情况的研究较少,尚未进行过系统的分析,烃源岩特征及分布发育情况不确定。研究区生储盖条件分析较为粗浅,油气与源岩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足,对油气藏成藏条件及规律研究缺乏研究。由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十三间房地区油气勘探的进程。本文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结合测井技术、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对十三间房地区层序地层特征、煤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运移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成藏、运移机制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十三间房油气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及成果:(1)十三间房及周缘地区烃源岩条件较好,研究区TOC值发育层段主要集中在SQ2层序内。研究区内生储盖条件较为发育,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侏罗系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较大,惰质组含量较少。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煤样综合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炭质泥岩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暗色泥岩评价为差-中等生油气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以III型为主。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确定了研究区TOC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区主要生烃地层分布在西山窑组,层序地层主要为SQ2,SQ2层序内源岩厚度分布在0-350m之间,平均为124m,源岩厚度最大区域位于山前带和南斜坡西北角,源岩TOC值最大约为3.6%,分布在南斜坡西北部,源岩TOC值大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斜坡内和了墩隆起中间部位。十三间房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发育、三间房和七克台组不发育。研究区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粒内溶孔等,但以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最为普遍。在垂直方向上,600m以上地层孔隙主要为受压实作用控制的压余原生孔隙,600-1500m地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残留的原生孔隙,1500-2200m溶蚀作用加强,主要发育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残留的原生孔隙组成的混合孔隙,2200m以下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十三间房地区主要存在两套盖层,第一套盖层为七克台组中上部大段泥岩,连同上覆齐古组大套泥岩,这套盖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封盖性能较好。第二套盖层为三间房组下部以泥岩为主的地层。这套盖层具有一种厚度稍薄,但横向变化小,成岩性好,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研究区发育山前大步断褶构造带和十三间房构造带。山前带圈闭以断背斜为主。南斜坡圈闭相对分散,成带性差,但多数仍是断背斜和背斜。研究区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具备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研究区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均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与烃源岩的埋藏深度有较大关系。研究区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研究区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对研究区一维、二维及三维埋藏史、热史及成熟度史进行了分析。埋藏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总共有两个地层沉降时期,分别为中、上侏罗统时期及三叠系中后期,这两个地层沉积时期内研究区地层快速沉积,地层沉降速率普遍较大。温度史模拟显示研究区地层温度从侏罗系开始不断降低,地层埋深越大,温度越高。西山窑组地层温度分布在70℃-150℃之间,地层温度较小区域位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南北向地层约在1750m处温度达到90℃,东西向剖面约在1800m处达到90℃。研究区地层温度整体上呈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中温度最高区域位于研究区西北部。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镜质组反射率范围分布在0.2%-1.5%之间。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约侏罗系晚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对应的门限深度大约为1500m,温度大约为90°C。二维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相同层位,北部地区的成熟度要远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源岩成熟度大于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西山窑组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其下部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高峰;整体上,除了研究区南半部和东部仍处于未成熟阶段之外,其他地区地层单元均已成熟,成熟度总体上也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研究区油气生成均从侏罗系中晚期开始,油气生成后迅速进入排烃阶段,并在白垩系早期进入生烃高峰期。烃源岩生气量大于生油量,两者比值介于2-5之间,埋深越大,生烃量越高。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构造形成时间相匹配,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对研究区油气成因类型、油气资源类型及油气资源量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样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源岩演化程度较低,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研究区油气成两期成藏,成藏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上新世。研究区主要存在天然气和石油2种油气资源,石油总量约为194.2Mm3,天然气总量约为557.29Mm3。(3)十三间房地区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具备一定生烃规模。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预测研究区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区油气运移显示层位主要集中在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各个地层内含油气层较多,其中气显示占绝对优势,这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气藏。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145Ma)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136Ma)具备一定生烃规模,油气开始进行二次运移。地层沉积与断层活动和盖层发育形成相互作用,断裂的形成和开启促进了源岩生成的天然气运移至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侏罗系中-晚期沉积时期是研究区天然气成藏关键时期。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在侧向上,油气延砂体沿两侧运聚,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在垂向上,II类断裂是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从油气运聚成藏演化过程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的油气运聚成藏与构造特征相匹配,也即油气藏形成于构造发育及定性时期。三维油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在侏罗系中期西山窑组(J2x)源岩基本没有油气生成。进入侏罗系晚期(154Ma),源岩油气逐渐生成,此时油气运聚特点运移距离较短,且就近运聚。在146Ma,西山窑组油气大量生成并开始运聚,油气运移路径主要指向构造高部位,油气主要聚集分布在山前带和研究区的南部。随着构造运动的进行,研究区进入大量生烃及排烃阶段,在白垩世早期(136Ma),油气大量运移聚集,此时油气形成二次运移,油气二次运聚方向主要为低势区。从油气现今运聚情况可以看出,油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低洼区,油气运聚主要受研究区构造特征控制。预测研究区主要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3个类型的油气藏,油气成藏类型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断层及岩性三个主要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对十三间房地区源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克服了研究区钻井稀少难以对源岩进行评价的困难,对源岩的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同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源岩特征、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规律及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
李瑞娜[8](2015)在《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气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辽河坳陷的页岩气勘探研究工作尚不成熟,本次研究立足于三大凹陷区(包括大民屯凹陷,西部凹陷,东部凹陷),目的层是沙河街组四段和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四段和沙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基于泥页岩发育的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数据,从页岩的构造和沉积背景、纵横向发育特征、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以及岩石矿物组成、含气性等方面对沙三段和沙四段富有机质页岩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优选出有利区,并且估算了地质资源量。这对于加快该区页岩气资源的勘探与评价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还有重要实际意义。辽河坳陷古近系是裂谷发育鼎盛期,也是湖盆发育的全盛时期,发育了两套泥页岩层系。通过岩心、测井等方法识别出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层段,且发现沙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比沙四段更为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是进行页岩油气勘探的首选层位。但是其埋深普遍较大,超过3500米,不利于页岩油气的开发。通过对沙四段和沙三段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参数测试分析,认为沙四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沙三段主要为偏生油的Ⅰ—Ⅱ1型。有机碳含量高,普遍在1%~3%范围内,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并且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为有机质富集的层段。有机质成熟度普遍较低,只有在深凹陷地区的Ro才会较高,总体处于生油阶段,只有一部分生湿气-干气阶段。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平均值普遍大于45%,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改造的潜力。脆度的主要贡献者是石英、长石等硅质矿物,碳酸盐含量很小。通过钻井、测井及录井响应特征、现场解析以及等温吸附实验等方法发现研究区二套富有机质泥页岩含气性好,均远超出了最低工业标准。将以上关键参数进行叠合并综合分析,得到Ⅱ类资源有利区,并用体积法进行地质资源量估算,得出:沙四上亚段Ⅱ类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0.037786×1012m3;沙三下亚段Ⅱ类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0.43563× 1012m 3。
杨宝林[9](2014)在《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辽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海域西北部,是下辽河坳陷陆上辽河西部凹陷向海域的自然延伸,辽西凹陷和辽河西部凹陷属于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带的两个次级“凹陷”,二者具有相同的构造背景和沉积充填序列以及相似的凹陷结构,借鉴陆上辽河西部凹陷成功勘探实践,类比二者的油气成藏条件的差异性和共性对认识辽西凹陷成藏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自从1986年对辽西凹陷开始钻探以来,共钻探16个构造,发现3个油气田,7个含油气构造,北洼、中洼、南洼油气富集差异性较大,分析辽西凹陷的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对该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各类地质、地震、地化资料,以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成藏主控因素论及地质类比等理论为指导,从辽西凹陷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入手,在烃源岩、储集层、盖层、生储盖组合及圈闭等成藏地质条件系统分析及其与辽河西部凹陷地质条件类比的基础上,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了辽西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并通过典型油气藏剖析,划分、建立了主要的油气成藏模式,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一、油气成藏条件基于地化资料,分析评价了辽西凹陷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结果表明辽西凹陷主要发育东三段、沙一二段和沙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主要为Ⅰ-Ⅱ型为主、成熟度高,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对成藏的贡献最大;沙一二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主要为Ⅱ型,成熟度较高,但厚度薄,是研究区的一套重要烃源岩,对成藏有一定贡献;东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一般、类型主要为Ⅱ-Ⅲ型、成熟度较低、厚度大,对成藏的贡献较小。辽西凹陷主要发育三角洲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近岸水下扇砂体和浊积扇砂体;储集空间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种,凹陷内次生孔隙较为发育,自上而下存在三个主要次生孔隙发育带,主要受到成岩作用和后期溶蚀作用等影响;辽西凹陷储集体物性条件较为优越,平均孔隙度25.6%,平均渗透率479.3mD,储层孔隙度多分布在20%以上,渗透率多分布在100mD以上,多为高孔高渗的Ⅰ类储层。辽西凹陷发育三套区域性盖层,自上而下分别是东一段-东二上段、东二下-东三段和沙三段,其中以东二下-东三段区域性盖层最为重要,在全区范围内分布广,封盖能力最强。辽西凹陷的生储盖配置可大致分为三类:自生自储式配置、上生下储式配置及下生上储式配置。辽西凹陷发现的圈闭类型比较单一,主要都是与断层有关的构造圈闭,单纯的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很少,其构造圈闭主要分为断背斜、滚动背斜、披覆背斜、断鼻和断块5大类,圈闭的规模整体较小,闭合面积平均约16.3km2,闭合幅度平均为178.85m。辽西凹陷的输导体系主要由断层、砂体和不整合面组成,可分为断层单要素型、断层-砂体复合型及断层-不整合复合型三种,由于凹陷内油源断裂较为发育,圈闭多依附油源断裂分布,因此辽西凹陷的输导体系以断层单要素型为主,断层-砂体复合型也较为发育,不整合-断层复合型输导体系发现较少。二、油气成藏机制及富集规律利用盆地模拟分析技术研究了辽西凹陷的地层埋藏过程及演化、流体动力场及演化、烃源岩发育及演化和油气的充注历史。研究表明,受构造的旋回演化影响,凹陷的地层埋藏经历了不同的沉积变化,特征分别对应于构造演化的四个阶段:孔店-沙四时期,地壳开始拱张,沉降速率较小,沉降量也较小,凹陷为分割的湖盆;沙三时期,裂陷作用最强,沉降速率剧增,沉降量也剧增;沙一二段时期,裂陷作用变弱,沉降速率变小,沉降量最小;东营组沉积时期,再次发生裂陷作用,地层沉积速率再次增大,埋藏厚度剧增;新近系之后,地层稳定的沉积埋藏,进入坳陷阶段。实测地温数据揭示,辽西凹陷现今地温梯度主要分布在2.2℃/100m-3.7℃/100m,平均地温梯度为2.94℃/100m,略低于辽东湾的平均值(3.0℃/100m),盆地数值模拟结果揭示,辽西凹陷古地温与古热流经历了较为类似的变化过程,在地史时期先由高到低,后又继续升高的趋势。裂陷作用强的阶段古地温梯度和古热流较高,裂陷作用弱时,二者相应降低。实测压力数据揭示,研究区存在泥岩欠压实-超压现象,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方法分析出,研究区发育深浅两套泥岩欠压实-超压体系,分别对应于沙三段和东二下-东三段,且深部超压体系发育强度要大于浅部超压体系,但浅部超压体系分布范围要广一些。盆地数值模拟分析得知,研究区的压力演化存在三期的增压-泄压旋回,构造运动强烈的沙三段沉积时期,因为地层沉降速率大,产生了强烈的欠压实超压;沙一二段沉积时期,构造运动减弱,孔隙流体渗出,部分压力释放,超压强度减小;东三段沉积时期,构造运动再次增强,地层欠压实沉积作用增强,又积累了部分压力;东二段沉积时期,压力本应减弱,但是部分烃源岩开始生烃,导致压力继续增加,直到东一段沉积末期,地层发生抬升剥蚀,这时候压力因构造抬升得到部分的释放;明化镇组沉积时期,生烃达到高峰,压力增大;第四纪平原组沉积时期,生烃作用减弱,压力又减小。如此便经历了增压(沙三时期)-泄压(沙一二时期)-增压(东三-东一时期)-泄压(东一末期)-增压(明化镇组时期)-泄压(平原组时期)三期的旋回。盆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从沙一二段沉积时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东营组沉积时期开始排烃,馆陶组沉积时期达到生烃高峰同时开始排烃,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达到排烃高峰;部分沙一二段烃源岩从馆陶组组沉积时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并少量生烃,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达到生烃高峰,同时开始排烃,平原组达到排烃高峰;极少量的东三段烃源岩从馆陶组沉积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并开始生烃,因数量较少,生排烃量也较少,对成藏的贡献很微弱。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果,利用生排烃史方法推测辽西凹陷油气发生大规模运移充注的时间大致为24.6Ma,即馆陶组沉积时期。辽西凹陷原油物性差异较大,深层油大部分为密度较小的轻质、中质油,而浅层原油多为重质油;根据烃源岩甾烷成熟度参数,对辽西凹陷的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包括未成熟油、低成熟油和成熟油,其上限深度分别为2500m、2780m和2900m;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辽西凹陷生成的油气多具有洼内成藏的规律,不存在穿洼运移现象;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在平面上南北富、中间贫,在纵向上浅层富、深层贫,在区带上高部位富、低部位贫。三、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选取了辽西凹陷不同洼陷和不同构造带的典型油气藏,对其成藏条件、成藏机制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解剖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供烃洼陷、油气来源、油气储层、输导体系及富集程度等可将辽西凹陷的油气成藏模式区分为3大类和11亚类,并分析了各大类模式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与分布特征。辽西凹陷油气成藏的模式可划分为混源深层古储型、单向浅层古储型和单向复合新储型三大类,其中混源深层古储型模式油气藏的主控因素为储层物性和输导通道,单向浅层古储型的主控因素为烃源岩条件、运移动力和储盖组合;单向混源复合新储型的主控因素为盖层发育及断裂活动。三大类模式的油气藏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深层古储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辽西凹陷北洼;浅层古储型油气藏分布范围较广,在北洼、中洼和南洼都有分布;新储型油气藏只分布在南洼。各亚类模式的油气藏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富集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凹中隆构造带和陡坡带:混源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北洼和南洼。辽西凹陷油气差异富集是烃源岩、断裂、温压系统和储层综合控制的结果,各类要素的具体控制作用表现为:优质烃源岩决定油气富集程度,生烃中心控制富集区域,烃源岩热演化影响油、气分布的差异,断裂强烈活动期提供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条件,构造旋回式演化导致了多套生储盖组合的形成,断裂纵横交错分布控制了圈闭发育,断裂的晚期活化改良了油气运移通道,复式温压系统形成“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油气主要聚集在超压系统边缘,储层整体质量影响油气聚集规模。
田涛[10](2012)在《辽河坳陷地质结构与油气富集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运用石油地质、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等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大民屯凹陷、西部凹陷和东部凹陷的油气差异富集为主线,通过对凹陷地质结构、构造演化、构造样式和主要成藏要素的对比,明确了辽河坳陷内三大凹陷油气差异富集的主要原因。采用地质统计的方法统计了渤海湾盆地45个主要凹陷的长/宽,根据长/宽将凹陷分为开阔型、过渡型和窄长型三种类型,西部凹陷和东部凹陷为窄长型,大民屯凹陷为过渡型。根据凹陷的剖面形态将凹陷分为单断式箕状Ⅰ型、单断式箕状Ⅱ型和双断型,大民屯凹陷为双断型,西部凹陷和东部凹陷为单断式箕状Ⅱ型。地质结构对比表明,西部凹陷和大民屯凹陷较为开阔,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大规模发育;而东部凹陷比较狭窄,同时凹陷内高位潜山以及沙三期火山岩的大规模发育使得可供烃源岩沉积的空间远远小于大民屯凹陷和西部凹陷。另外,由于构造演化的差异,大民屯凹陷和西部凹陷发育沙三、沙四段两套烃源岩,而东部凹陷只发育沙三段一套烃源岩。因而,大民屯凹陷和西部凹陷的烃源岩条件要远远好于东部凹陷,从而造成了油气资源丰度具有“两凹高、一凹低”的特点。同一凹陷内生油洼陷的分布、发育特点控制了油气藏的性质和分布。油气藏受生油洼陷的控制较为明显,油气大多围绕生油洼陷呈环状展布。另外,断层的类型对油气的富集层系和样式具有重要影响。大民屯凹陷的早期断层较为发育,晚期断层较少,从而使油气集中分布于潜山和沙三段地层;东部凹陷的早期断层较少,继承性和晚期断层较多,导致油气主要分布于沙三段以上层系,而潜山油气藏较少;西部凹陷各时期的断层都较为发育,从而造成了油气具有从潜山到东营组多层系富集的特点。由于三个凹陷断层大多没有断至新近系,因而新近系油气藏富集程度较低。
二、辽河西部凹陷双南油田油气组成变化及成藏机制的地球化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河西部凹陷双南油田油气组成变化及成藏机制的地球化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开发概况 |
1.1 勘探概况 |
1.2 开发概况 |
2 成藏地质条件 |
2.1 西部凹陷构造沉积演化 |
2.1.1 初始裂陷期 |
2.1.2 强烈深陷期 |
2.1.3 持续裂陷—衰减期 |
2.2 烃源岩条件 |
2.2.1 生油层厚度大、分布广 |
2.2.2 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
2.2.3 烃源岩热演化环境优越 |
2.3 储集层条件 |
2.3.1 沉积体系规模相对较大,砂体厚度大 |
2.3.2 沉积体系类型多 |
(1) 沙四段 |
(2) 沙三段下亚段 |
(3) 沙三段中亚段 |
(4) 沙三段上亚段 |
(5) 沙二段 |
(6) 沙一段 |
2.3.3 沉积体物性好 |
2.4 盖层条件 |
2.5 圈闭条件与油气运移 |
2.5.1 断裂输导体系 |
2.5.2 圈闭特征及类型 |
2.5.3 成藏期次 |
2.6 油气藏特点 |
2.6.1 油气藏类型 |
2.6.2 油品类型以普通稠油和特稠油为主 |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
3.1 地震资料处理及储层预测配套技术 |
3.1.1 多批次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释技术 |
3.1.2 基于地质模型的薄储层反演技术 |
3.2 稠油热采室内实验技术 |
3.2.1 稠油疏松和松散岩心处理和分析技术 |
3.2.2 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技术 |
3.3 稠油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
3.3.1 中—深层稠油地质体分类评价技术 |
3.3.2 井间地震连续性评价与渗流屏障描述技术 |
3.4 中—深层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技术 |
3.4.1 蒸汽吞吐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
3.4.2 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 |
3.4.3 加密调整技术 |
3.4.4 蒸汽吞吐配套工艺技术 |
3.5 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技术 |
3.5.1 中—深层蒸汽驱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
3.5.2 中—深层蒸汽驱剩余油分布定量描述技术 |
3.5.3 中—深层蒸汽驱跟踪调整技术 |
3.5.4 中—深层蒸汽驱细分层注汽技术 |
3.5.5 中—深层蒸汽驱高温举升技术 |
6 结 论 |
(2)辽河坳陷沈旦堡地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及有利目标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0.2.2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1.3 区域构造特征 |
1.3.1 构造样式 |
1.3.2 断裂发育特征 |
第二章 物源体系与沉积特征 |
2.1 沉积物源分析 |
2.1.1 重矿物及其组合分析 |
2.1.2 泥岩颜色分析 |
2.1.3 砂体展布分析 |
2.1.4 古地貌分析 |
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2.2.1 扇三角洲相 |
2.2.2 辫状河三角洲相 |
2.2.3 湖泊相 |
2.3 单井沉积相分析 |
2.4 井震结合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三章 地震属性与反演储层预测 |
3.1 地震属性砂体预测 |
3.1.1 地震属性优选 |
3.1.2 地震属性砂体预测 |
3.2 地震反演储层预测 |
3.2.1 地震反演方法 |
3.2.2 地震反演曲线处理 |
3.2.3 反演参数优选及反演储层预测 |
3.2.4 反演精度分析 |
第四章 沉积相分布特征及有利目标优选 |
4.1 沉积相分布特征 |
4.2 沉积相演化及沉积模式 |
4.3 有利目标优选 |
4.3.1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
4.3.2 圈闭优选及有利目标预测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异常超压研究 |
1.2.2 成藏过程分析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泌阳凹陷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充填演化 |
2.4 石油地质特征 |
2.4.1 烃源岩 |
2.4.2 储集层 |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3.1 基本原理 |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
3.2.2 成岩作用过程 |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
5.2.1 盆地模拟法 |
5.2.2 流体包裹体法 |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
6.4.2 油气充注过程 |
6.5 源-汇耦合关系 |
6.5.1 烃源岩条件 |
6.5.2 储层条件 |
6.5.3 圈闭条件 |
6.5.4 运移输导体系 |
6.5.5 充注成藏分析 |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
6.5.7 成藏模式 |
6.6 勘探潜力分析 |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蓬莱20–2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油物理性质 |
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2.1 族组分特征 |
2.2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
2.3 藿烷、甾烷类化合物 |
3 油源分析 |
3.1 周边洼陷原油生标特征 |
3.2 油源对比 |
4 结论 |
(5)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湖相烃源岩发育机理及其成藏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湖相烃源岩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源关系研究现状 |
1.2.3 珠三坳陷烃源岩发育机理和成藏贡献的研究现状 |
1.2.4 珠三坳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及沉积演化 |
2.3.1 地层发育分布 |
2.3.2 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发育机理及其分布规律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2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3.2.1 烃源岩厚度 |
3.2.2 成熟度分布 |
3.2.3 有机相分布 |
3.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1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3.2 烃源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3 烃源岩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3.4 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
3.4.1 烃源岩发育背景 |
3.4.2 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
3.4.3 烃源岩发育模式 |
第四章 油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
4.1 原油的特征及来源 |
4.1.1 原油的物性和组分特征 |
4.1.2 原油的成熟度 |
4.1.3 原油的生物降解作用 |
4.1.4 油源对比 |
4.2 天然气的特征及来源 |
4.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天然气成熟度 |
4.2.3 天然气的生物降解作用 |
4.2.4 天然气的来源 |
第五章 油气运移路径示踪 |
5.1 油气二次运移路径模拟 |
5.1.1 参数设定 |
5.1.2 结果分析 |
5.2 油气运移和充注方向 |
5.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示踪 |
5.2.2 咔唑类化合物示踪 |
第六章 不同构造带典型油气藏成藏机理 |
6.1 凹陷内部油气成藏机理 |
6.1.1 WC9-2气田成藏机理 |
6.1.2 WC19-1油田成藏机理 |
6.2 凹陷边缘油气成藏机理 |
6.3 凹陷周源凸起油气成藏机理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原油中苯基及含氧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烷基萘、烷基菲 |
1.3.2 含硫、含氧多环芳烃 |
1.3.3 苯基多环芳烃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实验与样品 |
2.1 色谱-质谱分析 |
2.2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鉴定 |
2.3 样品与实物工作量 |
第3章 地质背景 |
3.1 渤海湾盆地烃源岩与原油样品 |
3.2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
3.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
3.4 中西非Termit盆地烃源岩与原油样品 |
第4章 苯基萘、三联苯、苯基菲、联萘的分布及地化意义 |
4.1 苯基萘、三联苯的分布特征 |
4.2 苯基菲、联萘的分布特征 |
4.3 苯基萘、三联苯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
4.3.1 苯基萘作为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
4.3.2 三联苯作为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
4.4 苯基菲、联萘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
第5章 苯基二苯并呋喃的分布及地化意义 |
5.1 苯基二苯并呋喃的分布特征 |
5.2 苯基二苯并呋喃作为成熟度参数的应用 |
第6章 甲基二苯并呋喃的分布及地化意义 |
6.1 甲基二苯并呋喃异构体的分布特征 |
6.2 甲基二苯并呋喃参数判识沉积环境 |
第7章 福山凹陷油气运移方向与充注途径示踪研究 |
7.1 含硫杂原子多环芳烃系列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 |
7.1.1 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示踪油气运移/油藏充注的理论依据 |
7.1.2 参数4-/1-MDBT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7.1.3 参数DBTS含量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7.1.4 参数[2,1]BNT/([2,1]BNT+[1,2]BNT)示踪充注方向和途径 |
7.1.5 示踪结果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7.2 分子的表面积与吸附性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吐哈盆地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4 论文研究领域研究现状 |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2 构造背景及沉积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吐哈盆地构造及油气发育特征 |
2.1.2 吐哈盆地残余地层分布特征 |
2.1.3 台北凹陷地层特征 |
2.2 十三间房地区地层特征 |
2.3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格架 |
2.4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
2.5 十三间房地区沉积相特征 |
2.5.1 层序地层格架 |
2.5.2 沉积相特征 |
2.6 煤岩有机相 |
2.7 小结 |
3 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3.1 烃源岩单井发育特征 |
3.2 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显微组分 |
3.2.2 有机质丰度 |
3.2.3 有机质类型 |
3.2.4 有机质成熟度 |
3.3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
3.3.1 测井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
3.3.2 井-震联合反演预测 |
3.3.3 测井预测TOC结果 |
3.3.4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分布特征 |
3.3.5 烃源岩TOC平面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4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
4.1 储集层特征 |
4.1.1 储集层发育特征 |
4.1.2 储集层空间类型及成因 |
4.2 盖层特征 |
4.3 生储盖条件 |
4.4 输导体系 |
4.4.1 断层 |
4.4.2 砂体 |
4.4.3 输导体系组合 |
4.5 圈闭及保存条件 |
4.5.1 圈闭特征 |
4.5.2 油气保存条件 |
4.6 小结 |
5 油气成藏机制 |
5.1 烃源岩埋藏史模拟 |
5.1.1 地史模拟参数及剥蚀厚度恢复 |
5.1.2 研究区地层埋藏史模拟结果 |
5.2 烃源岩热史模拟 |
5.2.1 热史模拟参数选取 |
5.2.2 研究区热史模拟结果 |
5.3 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 |
5.3.1 成熟度史模拟原理及参数确定 |
5.3.2 研究区成熟度史模拟结果 |
5.4 烃源岩生、排烃史特征 |
5.4.1 生排烃模拟参数确定及模型选取 |
5.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 |
5.5 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气源对比 |
5.5.1 原油性质 |
5.5.2 天然气性质 |
5.5.3 油源对比分析 |
5.5.4 气源对比分析 |
5.6 油气成藏期 |
5.7 油气资源评价 |
5.7.1 油气资源类型 |
5.7.2 油气资源量 |
5.8 小结 |
6 油气运聚机制 |
6.1 油气运移显示 |
6.2 油气运聚模拟分析 |
6.2.1 运移模拟方法选取 |
6.2.2 二维剖面油气运移模拟 |
6.2.3 油气三维运聚演化史 |
6.3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
6.3.1 盆地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
6.3.2 油气成藏过程 |
6.4 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
6.4.1 十三间房油气藏类型 |
6.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区概况 |
1.2.2 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及特征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沉积与岩相古地理环境 |
第三章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特征 |
3.1 富有机质泥页岩识别方法 |
3.1.1 岩心识别方法 |
3.1.2 测井识别方法 |
3.2 纵向和横向发育特征 |
3.2.1 纵向发育特征 |
3.2.2 横向发育特征 |
3.3 平面展布特征 |
3.4 埋藏深度 |
第四章 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
4.1 有机质类型 |
4.2 有机质丰度 |
4.2.1 剖面分布特征 |
4.2.2 平面分布特征 |
4.3 有机质成熟度 |
4.3.1 纵向变化特征 |
4.3.2 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页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 |
5.1 岩石矿物组成 |
5.1.1 矿物组成 |
5.1.2 矿物与储层压裂改造的关系 |
5.2 储集空间 |
5.2.1 页岩孔隙类型 |
5.2.2 裂缝类型 |
5.3 富有机质页岩含气性评价 |
5.3.1 钻井、测井及录井响应特征 |
5.3.2 现场解吸 |
5.3.3 等温吸附实验 |
第六章 页岩气资源评价和有利区预测 |
6.1 评价方法和参数确定 |
6.1.1 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
6.1.2 含气量确定 |
6.2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 |
6.3 页岩气资源量预测 |
6.3.1 可采资源量 |
6.3.2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及资源量估算参数及取值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2 富烃凹陷研究现状 |
1.2.3 辽西凹陷勘探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工作量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及单元划分 |
2.1.1 地质背景 |
2.1.2 单元划分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充填特征 |
2.3.1 层序地层格架 |
2.3.2 层序界面特征 |
2.3.3 层序地层特征 |
2.3.4 沉积相展布特征 |
2.3.5 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对比 |
第三章 油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条件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1.4 烃源岩条件对比 |
§3.2 储集条件 |
3.2.1 储集体类型及其分布 |
3.2.2 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 |
3.2.3 储集物性 |
3.2.4 储集条件对比 |
§3.3 盖层条件 |
3.3.1 区域盖层分布 |
3.3.2 质量评价 |
§3.4 生储盖组合 |
3.4.1 储盖组合特征 |
3.4.2 生储盖配置 |
3.4.3 生储盖条件对比 |
§3.5 圈闭条件 |
3.5.1 圈闭类型 |
3.5.2 圈闭规模 |
3.5.3 圈闭条件对比 |
§3.6 输导体系 |
3.6.1 断层 |
3.6.2 砂体 |
3.6.3 不整合面 |
3.6.4 输导体系组合 |
3.6.5 输导条件对比 |
第四章 油气成藏机制及分布规律 |
§4.1 油气成藏机制 |
4.1.1 地层埋藏及演化 |
4.1.2 流体动力场及演化 |
4.1.3 烃源岩演化史 |
4.1.4 成藏时间 |
§4.2 油气来源与分布规律 |
4.2.1 原油物性 |
4.2.2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3 原油类型及来源 |
4.2.4 油气分布规律 |
§4.3 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对比 |
第五章 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1.1 JZ9-3油田 |
5.1.2 JZ14-2含油气构造 |
5.1.3 SZ29-4含油气构造 |
5.1.4 SZ30-3构造 |
5.1.5 LD5-2油田 |
§5.2 油气成藏模式 |
5.2.1 成藏模式分类 |
5.2.2 成藏模式分布特征 |
5.2.3 不同成藏模式主控因素 |
§5.3 成藏主控因素 |
5.3.1 烃源岩控藏效应 |
5.3.2 断裂控藏效应 |
5.3.3 温压系统控藏效应 |
5.3.4 储层控藏效应 |
5.3.5 成藏主控因素对比 |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辽河坳陷地质结构与油气富集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1.1 前第三系 |
2.1.2 第三系 |
2.1.3 第四系平原组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2.1 拱张期 |
2.2.2 裂陷期 |
2.2.3 拗陷期 |
第三章 凹陷地质结构对比 |
3.1 凹陷结构特征 |
3.1.1 剖面特征 |
3.1.2 平面特征 |
3.2 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
3.2.1 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
3.2.2 断层期次类型 |
3.3 构造样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3.4 地质结构对比小结 |
第四章 主要成藏要素对比 |
4.1 烃源岩特征 |
4.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1.2 有机质丰度 |
4.1.3 有机质类型 |
4.1.4 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
4.1.5 生烃量和生烃强度强度对比 |
4.2 储集层特征 |
4.3 盖层特征 |
4.4 生储盖配置关系 |
4.5 主要成藏要素对比小结 |
第五章 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
5.1 油气分布规律 |
5.1.1 油气分布特征 |
5.1.2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 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5.2.1 凹陷的构造演化和结构控制了烃源岩的层系和规模 |
5.2.2 烃源岩条件决定了凹陷油气资源的富集程度 |
5.2.3 同一凹陷内生油洼陷控制了油气藏的性质和分布 |
5.2.4 断层的期次类型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层系和样式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辽河西部凹陷双南油田油气组成变化及成藏机制的地球化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李晓光. 石油学报, 2021(04)
- [2]辽河坳陷沈旦堡地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及有利目标优选[D]. 代俊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蓬莱20–2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J]. 崔海忠,王飞龙,王清斌,王富民,陈容涛.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6)
- [5]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湖相烃源岩发育机理及其成藏贡献[D]. 权永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6]原油中苯基及含氧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D]. 杨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7]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D]. 吴志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8]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气资源评价[D]. 李瑞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3)
- [9]辽西凹陷油气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D]. 杨宝林.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10]辽河坳陷地质结构与油气富集差异性研究[D]. 田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