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质量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体质,形态,质量,增效剂,自交系,打顶。
质量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1](2020)在《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抽取100只同龄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开展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实验选取并测量了壳长(X_1)、壳宽(X_2)、壳厚(X_3)、壳口长(X_4)和壳口宽(X_5)等5项形态性状以及体质量(Y)和软体部质量(Z)等2项质量性状,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疣荔枝螺各项性状间的相关均呈极显着(P<0.01)。通径分析表明,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直接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壳长(0.459)>壳宽(0.277)>壳厚(0.209)>壳口宽(0.140);壳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220),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Y=-9.714+0.220X_1+0.204X_2+0.195X_3+0.151X_5。(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张晓华,李西雷,鲍传和,王熙明,柳立[2](2019)在《0~+龄野生铜鱼表型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长江铜陵段捕获的0~+龄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的体长(X_1)、头长(X_2)、吻长(X_3)、体宽(X_4)、眼间距(X_5)、尾柄长(X_6)、尾柄高(X_7)、背鳍基底长(X_8)、臀鳍基底长(X_9)、体高(X_(10))等10个外部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以研究长江铜鱼各外部表型性状与体质量(Y)的关系,为铜鱼的人工育种提供选择策略。结果显示, 10个表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着水平,其中,尾柄高、体长的相关系数最大(0.917,0.917);在通径分析中,眼间距对0~+龄铜鱼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390),体长直接作用最小(0.294);而决定系数随着多个性状的引入不断增大;尾柄高、眼间距、体长这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最显着,这3项指标对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75.808+22.072X_7+33.333X_5+2.559X_1(R~2=0.945),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着,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冯冰冰,杨思雨,蒋超,陆尚明,姚国兴[3](2019)在《大鳞鲃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280尾1龄大鳞鲃(Barbus capito)体质量(Y)、体长(X_1)、体高(X_2)、头长(X_3)、体宽(X_4)、尾柄高(X_5)、尾柄长(X_6)、吻长(X_7)、眼径(X_8)、眼间距(X_9)等10个性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显示,所测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886到0.277,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为0.515)。剔除通径系数检验不显着的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以体长、体高、头长、体宽、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质量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9X_1+0.107X_2+0.103X_3+0.092X_4+0.094X_5-5.474,其调整决定系数为0.912,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蔡超群,胡裕阔,杜宇峰[4](2019)在《施氮量与打顶时期对翠碧1号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叁明市尤溪烟区烤烟生产的合理施肥与适时打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及打顶时间对翠碧1号中棵型烟株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105.0kg/hm2烟株抽薹后花莛长5cm时打顶其田间生长良好,烤烟的株型与叶面积较为适宜;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2 098.65kg/hm2和6.81万元/hm2;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好,内含化学成分较为适宜,综合经济性状较好,较符合目前中棵烟培育的需求。叁明市尤溪烟区气候条件下,烤烟生产上适当提高施氮量并采取提前打顶方式,有利于翠碧1号田间生长良好,并提高其产质量。(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俊,李隐侠,钱勇,王慧利,孟春花[5](2019)在《山羊MC4R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性状的关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基因多态性对山羊体质量的影响,以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池DNA为模板,PCR扩增MC4R基因,Sanger测序法筛选其在波尔山羊中的SNPs位点,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位点分型,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基因型间波尔山羊各月龄体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编码区502 bp处新检测到A/G单碱基颠换,位于BseJⅠ酶切位点内,在波尔山羊群体中存在AA(0.779 1)、AG(0.202 5)和GG(0.018 4)3种基因型,关联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初生体质量、1周龄体质量显着高于AG基因型(P<0.05),1周龄体质量极显着高于GG基因型(P<0.01),2周龄、2月龄、3月龄体质量显着高于GG型(P<0.05)。连锁分析发现,A502G、C693T、A946C和C986T位点共存在8种不同的基因型组合,AACCAACC型个体初生体质量显着高于AGCCAACC型(P<0.05),AACCAACT型个体周岁体质量显着高于AACTACCC型和AGCTACCC型(P<0.05)。综上所述,MC4R基因的A502G位点A基因对山羊早期体质量增加更有利,基因型组合AACCAACT对山羊周岁体质量增加更有利,可以作为山羊生长性状选择的候选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高海洋,金光辉,张春雨,刘喜才,姜丽丽[6](2019)在《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质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马铃薯生产中使用肥料增效剂替代部分化肥施用量,且不降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马铃薯品种‘垦薯1号’为材料,以减少10%化肥、添加相同量增效剂的不同施肥量为处理,生产上常规施化肥40 kg/667m~2为对照,研究使用肥料增效剂替代10%化肥施用量对马铃薯株高、茎粗、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及淀粉粘度和糊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5 kg/667m~2掺混肥与5 kg/667m~2增效剂和36 kg/667m~2掺混肥与4 kg/667m~2增效剂在株高、主茎数、产量、糊化温度、峰值粘度和经济性状方面均高于掺混肥40 kg/667m~2,且存在显着差异。其中45 kg/667m~2掺混肥与5 kg/667m~2肥料增效剂混施后较施用掺混肥40 kg/667m~2提高马铃薯产量467 kg/667m~2,经济效益增加428元/667m~2。可见,45 kg/667m~2掺混肥与5 kg/667m~2增效剂能够取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马铃薯》期刊2019年05期)
罗晓丹,刘宏,司啸宏,侯晟灿[7](2019)在《质量性状遗传规律在西瓜自交系选择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探明叶型、果皮覆纹等质量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分离比率的基础上,根据显性性状及隐性性状的分离情况,推定其上一代基因纯合与否。使隐性性状纯合的个体在F2代即可确认,显性性状的纯合单系在F3代可以确认,加快了西瓜自交系选育进程。(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刘国兴,孙海峰,郑友,郝忱,丁淑燕[8](2019)在《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适于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人工选育的理想测度指标,随机选取200尾30日龄翘嘴鳜,测定其体质量(y)、全长(x_1)、体长(x_2)、吻长(x_3)、眼径(x_4)、体厚(x_5)、体高(x_6)、头长(x_7)、尾柄长(x_8)和尾柄高(x_9)共10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0日龄翘嘴鳜体质量变异系数最大(达26.73%),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具统计学意义水平(P<0.0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体高、体长、尾柄长和体厚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达0.935。这4个形态性状中,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452)和决策系数(0.634)均为最大,说明体高为主要决策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0.672+0.053x_6+0.019x_2+0.015x_8+0.019x_5。该研究为翘嘴鳜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9年10期)
陈亭君,何旭盟,申玉春,栗志民[9](2019)在《20月龄尖紫蛤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壳形态性状与活体、软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着性水平(P <0.01),壳长和壳宽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和壳高是决定尖紫蛤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mL=-62.105+0.647 X1+0.726 X2+0.779 X3、mM=-26.116+0.240 X1+0.439 X2+0.322 X3,回归关系达到极显着水平(P <0.01)。【结论】20月龄尖紫蛤壳壳长是和壳宽、壳长和壳高分别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尖紫蛤的选择育种提供形态学证据,可首选壳长。(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10](2019)在《4月龄军曹鱼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4月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应。在实验中,随机选取该月龄幼鱼115尾,先逐一称其体质量(g)和测量其9个形态性状[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体宽(X_5)、眼间距(X_6)、体高(X_7)、尾柄长(X_8)及眼后头长(X_9), cm],然后统计分析获得性状间的相关性、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进一步构建形态性状和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本实验中所测的9个形态指标,与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在通径系数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X_2、X_3和X_9)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而它们的直接作用均小于间接作用,反映多形态性状联合效应成为影响军曹鱼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体质量为因变量(Y),X_2、X_3和X9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483.321+12.899X_2+36.818X_3+32.666 X9。该回归方程中总决定系数为0.919,认为方程中X_2、X_3和X_9这3个形态性状是4月龄军曹鱼幼鱼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军曹鱼人工育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质量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长江铜陵段捕获的0~+龄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的体长(X_1)、头长(X_2)、吻长(X_3)、体宽(X_4)、眼间距(X_5)、尾柄长(X_6)、尾柄高(X_7)、背鳍基底长(X_8)、臀鳍基底长(X_9)、体高(X_(10))等10个外部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以研究长江铜鱼各外部表型性状与体质量(Y)的关系,为铜鱼的人工育种提供选择策略。结果显示, 10个表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着水平,其中,尾柄高、体长的相关系数最大(0.917,0.917);在通径分析中,眼间距对0~+龄铜鱼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390),体长直接作用最小(0.294);而决定系数随着多个性状的引入不断增大;尾柄高、眼间距、体长这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最显着,这3项指标对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75.808+22.072X_7+33.333X_5+2.559X_1(R~2=0.945),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着,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质量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田传远,夏佩伦,张嘉荣,于瑞海,郑小东.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张晓华,李西雷,鲍传和,王熙明,柳立.0~+龄野生铜鱼表型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冯冰冰,杨思雨,蒋超,陆尚明,姚国兴.大鳞鲃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蔡超群,胡裕阔,杜宇峰.施氮量与打顶时期对翠碧1号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9
[5].张俊,李隐侠,钱勇,王慧利,孟春花.山羊MC4R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高海洋,金光辉,张春雨,刘喜才,姜丽丽.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质量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9
[7].罗晓丹,刘宏,司啸宏,侯晟灿.质量性状遗传规律在西瓜自交系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
[8].刘国兴,孙海峰,郑友,郝忱,丁淑燕.30日龄翘嘴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J].水产养殖.2019
[9].陈亭君,何旭盟,申玉春,栗志民.20月龄尖紫蛤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
[10].黄建盛,郭志雄,陈刚,张健东,蔡润佳.4月龄军曹鱼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海洋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