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观---读《国家与革命》有感

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观---读《国家与革命》有感

王慧荣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任何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这是国家的本质。而列宁关于国家观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国家和革命》一书中,它是最完整最集中论述国家观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该书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反动国家观,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还在充分继承马克思国家思想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列宁关于国家观的论述是对马克思国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国家的本质

列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吧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力量,就是国家”。这一段话十分清楚的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并不是从来都有的,而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关于国家本质的思想,被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机会主义者严重歪曲了。一方面,资产阶级思想家尤其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迫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事实,不得不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认为国家既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那么,国家的作用就是缓和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而缓和矛盾的方式就是调和,即“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关”另一方面,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者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委婉些。他们不否认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承认国家是阶级压迫的机关,然而,他们否认无产阶级革命,不明白无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的国家实质区别,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国家的强盗本性,没有看到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手段和侵略方式越来越残酷、越来越具有欺骗性。

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无疑代表统治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利益,是镇压、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列宁认为国家是“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来代替,即无产阶级专政。而以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代替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绝不能靠缓慢的,平静的方式来实现。列宁坚持恩格斯的思想认为暴力革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

二、国家消亡与共产主义

在《国家与革命》这一本书中写到,国家是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同时,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社会在分裂为阶级之前国家并不必要只有在出现阶级剥削和压迫之后国家才是必要的。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并将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后也就消灭了阶级差别和无产阶级自身国家也就会“自行消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完全不需要国家。关于国家“自行消亡”是恩格斯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这一原理同样遭到机会主义者最粗暴的歪曲。在他们看来,既然国家是“自行消亡”的,那么资产阶级国家也可以不通过革命,而经过缓慢的、平稳的、渐进的过程“自行消亡”。列宁完整地引述了恩格斯的著名论述并做了详细的分析。列宁指出,恩格斯说的“自行消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国家制度残余,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消亡的,而是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消亡的。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要使它转变为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这样一种更替是绝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列宁着重阐述了国家自行消亡与暴力革命之间的关系,强调指出,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作用的论述同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的。他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而由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这个时期的国家是自行消亡的,即无产阶级国家是要消亡的,这个消亡必须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现实中的。列宁认为国家消亡是必然的,同时也着重指出国家消亡的过程是长期的。关于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列宁主要从经济上加以分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劳动变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时,导致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也就消失,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逐渐的从人们的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是每一个人的自愿的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而没有那些压迫和剥削,这就使得国家消亡成为必然。关于国家消亡过程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国家消亡问题讲的是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事情,至于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要花费的时间长短,是谁都无法预测的,也是我们所不可能知道的。但是关于与革命是关于国家问题的核心内容的问题,我们必须指出列宁并没有否定国家的社会公共职能及经济管理的职能,也没有完全否定社会主义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仅仅是把这种可能性看成了很罕见的现象,这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国家与革命》充分显示了列宁关于国家问题的科学的批判性、彻底的革命性和内在的价值性。

三、读《国家与革命》所获得的感想

阅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后,我清楚的认识到国家的建立必须要有正确的设想和构思。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客观的、科学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借鉴历史长河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的国情,作出最积极的、最适合的国家道路的选择与开辟。以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重,增加国家与民族的砝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更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得站在国家的大局观角度上看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当代进步大学生,我们需要铭记历史,脚踏现在的根基,展望未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勇担义务与责任。就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义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些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现实世界的需要的联系而产生的”一样,我们要追求需要,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满足需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国家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客观的、正确的塑造国家的理想,在当家主人的身份下,即在我国的实际国情下,始终跟着党走,身怀马克思主义的坚实理想,始终学习和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勇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不辜负青年兴则国家兴的期望,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争取早日将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繁荣大国。

标签:;  ;  ;  

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观---读《国家与革命》有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