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量程加速度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加速度计,量程,传感器,加速度,阻值,压敏电阻,动态。
高量程加速度计论文文献综述
鲍海飞,宋朝辉,李昕欣[1](2019)在《高量程加速度计横向各向异性响应的自由落杆冲击评估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由落杆冲击法对悬臂梁型高量程加速度计(50 000g)的横向响应进行研究。钢杆和铝合金杆作为冲击体与地面上放置的金属钢砧碰撞产生应力波作为激励源,用于表征加速度计的性能,其中加速度计固定在金属杆的顶端。该方法不仅可以测量加速度计敏感轴的灵敏度,同时也可以测试其横向响应。实验表明,加速度计的各向异性响应与加速度计的固有结构和冲击体的直径紧密相关,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马喜宏,王威,何程,秦立君[2](2018)在《基于退化量分布的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的可靠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量程MEMS微加速度计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高可靠性要求的惯导领域。为了更好进行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寿命预测,提出一种基于退化量分布,以实验数据拟合推导出分布模型参数的变化关系从而更加准确的评估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寿命。实验研究结论表明采用新的评估方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预测。(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8年04期)
秦立君,马喜宏,王威,何程[3](2018)在《高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强化实验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产品商业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冲击环境作用下导致微加速度计性能失效是微加速度计经常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针对高冲击对微加速度计破坏的影响进行可靠性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进行分析初步得到失效模式和机理,设计并实施了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强化实验得到在冲击环境下的主要失效模式,并进行了相应分析,通过实验得到数据进行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评估。通过可靠性强化实验进行验证,对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折算出在冲击影响作用下的平均寿命和可靠寿命以及绘制出其可靠度曲线。(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张洁,付素芳[4](2018)在《MEMS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MEMS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进行动态校准;通过一定手段处置实验数据,获得MEMS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以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为依据,比较不同算法结果,相比FFT算法,镜像映射法更具优势,效果好,计算不复杂,可应用在系统模型参数及模型阶次的辨识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陈艳香,石云波,智丹,杨志才,邹坤[5](2016)在《一种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种基于微梁检测结构的新型双轴MEMS面内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通过马歇特锤冲击校准装置和霍普金森杆冲击校准装置,测试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频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敏感结构X轴方向的灵敏度为0.470±0.03μV/g,幅值误差±5%时,工作频带为15.5 k Hz;Y轴方向的灵敏度为(0.517±0.03μV/g,幅值误差±5%时,工作频带为16.9 k Hz。该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了硅平面内2个轴向的高g值加速度信号测量,可以用于后期集成叁轴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6年05期)
石云波,杨志才,曹慧亮,智丹,陈艳香[6](2016)在《高量程加速度计动态线性校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双弹头霍普金森杆用于精确标定高g值加速度计的动态线性参数。基于一维应力波传播理论和弹性波迭加原理,分析了双弹头霍普金森杆为不同尺寸时对获取所需激励加速度信号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设计条件下双弹头霍普金森杆的冲击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对比,确定了结构参数,设计了直径为30mm,长度为1 200mm的双弹头霍普金森杆,即高量程加速度计动态线性校准系统。利用设计的双弹头霍普金森杆对高量程加速度计进行了动态线性校准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加速度计动态线性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设计的装置可对高量程加速度计进行动态线性校准,校准结果基本满足冲击校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石云波,杨志才,王艳阳,陈艳香,智丹[7](2015)在《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计的Hopkinson杆冲击测试及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高量程加速度计在冲击过程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减小其失效几率,以Hopkinson杆作为加载手段,采用激光干涉法对量程为1.0′10~5 g_n的4端全固支压阻式梁-岛结构微加速度计进行冲击试验,并分析了高量程加速度计抗过载能力及在冲击环境下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试验中抽样对同种结构的10只传感器分别进行了冲击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知,该结构的微加速度计抗过载能力为1.3′10~5g_n。通过分析可知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微结构梁的断裂、裂纹、键合点脱落现象。通过研究失效模式产生的原因发现,造成结构出现断裂、裂纹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重复连续冲击测试引起微结构疲劳产生失效;二是由于在冲击过程中加速度计芯片与该过程中产生的高频信号分量发生共振导致过载瞬间增大加速度计芯片结构位移失控使结构失效。通过采用不同手段完善传感器结构,提高了其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秦丽,于丽霞,石云波,王孟美,冯恒振[8](2015)在《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的热应力仿真与可靠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硅压敏电阻阻值漂移过大导致输出失效是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在恶劣温度环境下工作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通过模拟仿真加速度计悬臂梁、芯片结构和封装后整体模型的热应力分布情况,确定了压敏电阻所在结构梁区域是最容易失效的位置,且最大热应力分布在芯片梁与质量块倒角处,其值约为107 N/m2;通过设计的高温加速恒定应力试验验证了加速度计的温度敏感特性,根据试验数据的特征采用叁种可靠度评估方法定量外推出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在规定应力条件下的可靠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加速性能退化试验和基于退化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适用于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在温度环境中的可靠性研究,能够利用有限的试验数据获得可信度较高的评估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惯性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李建义,朱杰,王静[9](2015)在《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计在高温环境下的失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失效问题,分析了高温对高量程加速度计的影响,得出的失效模式为:高温导致固支梁的翘曲或变形;温度变化引起压敏电阻的变化进而导致传感器输出漂移甚至输出失效;测量电路板在高温下变得扭曲或者导电层的分离。然后,利用ANSYS对固支梁和电路板进行仿真,得出各模块在200℃的温度冲击下结构的动态响应,并通过高温步进应力试验进行验证,得出传感器的工作极限为150℃,破坏极限为160℃。(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5年04期)
石云波,周智君,唐军[10](2015)在《MEMS高量程压阻加速度计侵彻双层钢靶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MEMS高量程压阻加速度计,利用其组成的弹体测试系统进行双层钢靶实弹侵彻试验,并获得完整的侵彻数据。利用Matlab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处理,获得有效的侵彻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弹体在整个发射、侵彻钢靶过程中,测试系统所测数据误差均小于10%,说明设计的MEMS高量程压阻加速度计性能稳定,可完全满足工程化应用要求,为研究双层介质侵彻特性及控制弹体在特定介质层的爆破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5年06期)
高量程加速度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量程MEMS微加速度计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等高可靠性要求的惯导领域。为了更好进行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寿命预测,提出一种基于退化量分布,以实验数据拟合推导出分布模型参数的变化关系从而更加准确的评估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寿命。实验研究结论表明采用新的评估方法能够获得更准确的微加速度计可靠性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量程加速度计论文参考文献
[1].鲍海飞,宋朝辉,李昕欣.高量程加速度计横向各向异性响应的自由落杆冲击评估法(英文)[J].微纳电子技术.2019
[2].马喜宏,王威,何程,秦立君.基于退化量分布的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的可靠性评估[J].电子器件.2018
[3].秦立君,马喜宏,王威,何程.高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可靠性强化实验及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8
[4].张洁,付素芳.MEMS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
[5].陈艳香,石云波,智丹,杨志才,邹坤.一种高量程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6
[6].石云波,杨志才,曹慧亮,智丹,陈艳香.高量程加速度计动态线性校准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6
[7].石云波,杨志才,王艳阳,陈艳香,智丹.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计的Hopkinson杆冲击测试及失效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5
[8].秦丽,于丽霞,石云波,王孟美,冯恒振.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的热应力仿真与可靠性评估[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5
[9].李建义,朱杰,王静.高量程压阻式加速度计在高温环境下的失效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5
[10].石云波,周智君,唐军.MEMS高量程压阻加速度计侵彻双层钢靶性能测试[J].振动与冲击.2015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