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伟华山东省昌乐二中262499
一、关于化学教学的现状
化学是一门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它可以渗透到我们休息、就医、娱乐等多个方面,这足以看出化学的重要性。但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并不抱有很大的兴趣,甚至厌恶化学。这种现象是需要我们重视的。所以,在教授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践,思考化学教学过程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并要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对化学的真正心理,从而选择一套适合当代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二、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较为老套,缺乏活力。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初期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去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会尝试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新鲜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对创新教课的热情会降低,又回到了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死板的,也会降低学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能力。
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视觉与听觉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使教课形式更为丰富。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过于频繁地展示图画和视频,这也就导致学生的精力过多地集中在了画面与视频上,只有少部分精力用在了化学知识点的学习上。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它不但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还影响了学生们的思考和领悟能力。
三、化学教学的优化措施
1.优化化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对化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的过程当中,这也就等同于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们有了这种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更容易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一种学生们能真正接受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授学生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时,可以在正式教授知识点前做一个实验,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溶有二氧化硫的试管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这时学生会探究溶液为什么会变成红色,也就会产生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兴趣。在学生产生兴趣后,教师再讲解二氧化硫溶于水,会产生酸性物质,由于溶液呈酸性,滴加石蕊试液后,溶液就会变成红色这个知识点,学生会更容易吸收,学习效率也就会有所提高。
2.增加学习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现在,很多高中都只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给予学生的评价也都是根据成绩而定的。其实,这种评价方式并不科学,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公平。它扼杀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们变成了学习的机器。
所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中,可以开展一个有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的评比,每周选取一个固定时间,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化学现象,并说明通过这个化学现象了解了哪些化学知识,然后让其他学生对他的报告做一个评价。这样,学生们不但学到了化学知识,还有了一种竞争意识,这也就间接地促进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还可以增添平时作业考核评价、学生课堂积极性评价等评价方式。这样,既能随时考核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情况,又能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
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就是实验。化学实验中的各种实验现象,对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巩固化学知识、探究科学的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们的动手实验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并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中降低学习化学的压力。
所以,教师在化学实验授课过程中,应选择一些合理的、富有意义的、安全性较高的实验让学生动手去做。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会逐步找到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例如,在有关氯气的物理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氯气,并让学生在氯气瓶的后面衬一张白纸,学生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氯气的颜色。然后让学生用手轻轻地煽动瓶口,从而使氯气进入到鼻孔,学生们便可以闻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前提是该实验是安全的。像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便不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实验的视频来加强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化学对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学生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找到更适合教授学生的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