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壳、检测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检测电路、隔板、辅助电源、承载板、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其中承载壳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壳内分为检测腔和控制腔,检测接线端子安装在检测腔内,且各检测接线端子与检测电路电气连接,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均位于控制腔内,并分别通过承载板与承载壳内表面相互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对继电保护电路系统中电流、电压、电功率及继电保护电路运行状态参数等多项参数进行检测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集成化程度和数据通讯能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壳、检测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检测电路、隔板、辅助电源、承载板、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其中所述承载壳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承载壳内设一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壳分割为检测腔和控制腔,所述检测接线端子至少两个并通过承载板安装在检测腔内,且各检测接线端子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一个检测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检测接线端子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设操作口,且所述操作口与检测接线端子间同轴分布,所述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均位于控制腔内,并分别通过承载板与承载壳内表面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检测电路数量与检测接线端子一致,每个检测接线端子均与一个检测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各检测电路之间相互并联,并通过承载板相互绝缘隔离,所述检测电路均分别与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另与辅助电源和数据通讯装置电气连接,所述辅助电源与电源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电源接线端子嵌于控制腔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壳、检测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检测电路、隔板、辅助电源、承载板、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其中所述承载壳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承载壳内设一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壳分割为检测腔和控制腔,所述检测接线端子至少两个并通过承载板安装在检测腔内,且各检测接线端子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一个检测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检测接线端子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设操作口,且所述操作口与检测接线端子间同轴分布,所述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均位于控制腔内,并分别通过承载板与承载壳内表面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检测电路数量与检测接线端子一致,每个检测接线端子均与一个检测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各检测电路之间相互并联,并通过承载板相互绝缘隔离,所述检测电路均分别与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另与辅助电源和数据通讯装置电气连接,所述辅助电源与电源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电源接线端子嵌于控制腔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和承载板均通过滑槽与承载壳内表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承载壳内表面设电磁屏蔽层,所述隔板和承载板外表面均设弹性绝缘阻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屏蔽层设至少一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位于承载壳外表面,并分别与检测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及电磁屏蔽层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与检测接线端子和数据处理电路间通过电子开关电气连接,所述电子开关与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电源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和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编码译码电路及数据通讯电路,所述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电气连接和AD转换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数据通讯电路通过编码译码电路分别与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均至少一个,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相互并联,并分别位于承载壳外,并通过导线与检测接线端子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通讯装置包括一个串口数据通讯单元和一个无线数据通讯单元,其中串口数据通讯单元对应的承载壳外表面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无线数据通讯单元对应侧承载壳内表面设至少一个LDS无线数据通讯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为基于IGBT芯片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检测设备,属输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是当前确保电路系统运行稳定,并在电路故障发生时为电路设备提供必要保护的重要设备,使用量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稳定和有效满足保护作业的需要,往往均需要为继电保护装置配备专用的测控系统,一方面对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电路系统运行状态检测,另一方面对继电保护装置所保护电路的运行参数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继电保护装置综合运行性能参数,并可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时与当前所保护电路间的兼容性和配型缺陷,同时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进行准确预判及故障点确认,从而极大的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而针对这一需要的,当前所使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系统一方面往往仅能满足对继电保护装置自身运行状态检测,无法对继电保护装置所保护电路的运行参数检测和无法实现对继电保护装置所保护电路的运行参数与对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电路系统运行状态检测进行汇总,从而造成当前对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精度和全面性均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当前所使用的测控系统往往均需要长期固定在指定位置运行,使用灵活性相对较差,同时当前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系统运行时的数据通讯能力也相对较差,从而导致检测结果无法及时有效的输出也无法有效满足远程监控管理作业的需要。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继电保护测控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布局紧凑,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的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该新型可有效满足对继电保护电路系统中电流、电压、电功率及继电保护电路运行状态参数等多项参数进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且检测作业精度高,有效的提高集成化程度和数据通讯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壳、检测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检测电路、隔板、辅助电源、承载板、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其中承载壳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壳内设一条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壳分割为检测腔和控制腔,检测接线端子至少两个并通过承载板安装在检测腔内,且各检测接线端子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一个检测电路电气连接,检测接线端子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设操作口,且操作口与检测接线端子间同轴分布,检测电路、辅助电源、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均位于控制腔内,并分别通过承载板与承载壳内表面相互连接,其中检测电路数量与检测接线端子一致,每个检测接线端子均与一个检测接线端子电气连接,各检测电路之间相互并联,并通过承载板相互绝缘隔离,检测电路均分别与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数据处理电路另与辅助电源和数据通讯装置电气连接,辅助电源与电源接线端子电气连接,所述的电源接线端子嵌于控制腔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和承载板均通过滑槽与承载壳内表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承载壳内表面设电磁屏蔽层,所述隔板和承载板外表面均设弹性绝缘阻燃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屏蔽层设至少一个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位于承载壳外表面,并分别与检测电路、数据处理电路及电磁屏蔽层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电路与检测接线端子和数据处理电路间通过电子开关电气连接,所述电子开关与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电源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和数据处理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编码译码电路及数据通讯电路,所述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电气连接和AD转换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数据通讯电路通过编码译码电路分别与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均至少一个,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相互并联,并分别位于承载壳外,并通过导线与检测接线端子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通讯装置包括一个串口数据通讯单元和一个无线数据通讯单元,其中串口数据通讯单元对应的承载壳外表面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无线数据通讯单元对应侧承载壳内表面设至少一个LDS无线数据通讯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为基于IGBT芯片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结构布局紧凑,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对继电保护电路系统中电流、电压、电功率及继电保护电路运行状态参数等多项参数进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且检测作业精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集成化程度和数据通讯能力,在有效提高携带、操作使用灵活性满足不同环境下作业需要的同时,另极大的提高检测结果远程通讯传递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包括承载壳1、检测接线端子2、电源接线端子3、检测电路4、隔板5、辅助电源6、承载板7、数据通讯装置8及数据处理电路9,其中承载壳1为密闭腔体结构,承载壳1内设一条隔板5,并通过隔板5将承载壳1分割为检测腔101和控制腔102,检测接线端子2至少两个并通过承载板7安装在检测腔101内,且各检测接线端子2间相互并联并分别与一个检测电路4电气连接,检测接线端子2对应的承载壳1侧表面设操作口10,且操作口10与检测接线端子2间同轴分布,检测电路4、辅助电源6、数据通讯装置8及数据处理电路9均位于控制腔102内,并分别通过承载板7与承载壳1内表面相互连接,其中检测电路4数量与检测接线端子2一致,每个检测接线端子2均与一个检测接线端子2电气连接,各检测电路4之间相互并联,并通过承载板7相互绝缘隔离,检测电路4均分别与数据处理电路9电气连接,数据处理电路9另与辅助电源6和数据通讯装置8电气连接,辅助电源6与电源接线端子3电气连接,电源接线端子3嵌于控制腔102对应的承载壳1侧表面。
其中,所述的隔板5和承载板7均通过滑槽11与承载壳1内表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承载壳1内表面设电磁屏蔽层12,所述隔板5和承载板7外表面均设弹性绝缘阻燃层13,且所述的电磁屏蔽层11设至少一个接地端子14,所述接地端子14位于承载壳1外表面,并分别与检测电路4、数据处理电路9及电磁屏蔽层12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电路4与检测接线端子2和数据处理电路9间通过电子开关15电气连接,所述电子开关15与数据处理电路9电气连接,所述的辅助电源6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接线端子3和数据处理电路9电气连接。
同时,所述的检测电路4包括电压互感器41、电流互感器42、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编码译码电路及数据通讯电路,所述电压互感器41、电流互感器42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分别与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电气连接和AD转换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数据通讯电路通过编码译码电路分别与相位检测电路、波形发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电气连接。
需要指出的,所述的电压互感器41、电流互感器42均至少一个,各电压互感器41、电流互感器42相互并联,并分别位于承载壳1外,并通过导线43与检测接线端子2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数据通讯装置8包括一个串口数据通讯单元和一个无线数据通讯单元,其中串口数据通讯单元对应的承载壳1外表面设至少一个串口通讯端子81,无线数据通讯单元对应侧承载壳1内表面设至少一个LDS无线数据通讯天线8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9为基于IGBT芯片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承载壳、检测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检测电路、隔板、辅助电源、承载板、数据通讯装置及数据处理电路进行装配,完成本新型装配作业,然后根据使用需要将本新型通过承载壳可长期固定在指定工作位置,也可临时固定然后根据使用需要灵活移动,以满足不同场合及设备检测作业的需要。
在进行检测作业中,一方面通过导向将本新型的检测接线端子与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电气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检测电路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与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所连接的外部电路系统进行连接,从而实现通过检测电路同时获取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参数和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所连接的外部电路系统运行参数,然后将获取的运行参数进行比对运算,直接活动当前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及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与其所连接保护电路系统间的运行数据的匹配性和兼容性进行检测,从而全面获取待检测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参数,并为当前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更换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此外,本新型在运行中,通过隔板和承载板,有效的实现了各电路元器件绝缘隔离,从而有效的防止因电路元器件间相互干扰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情况发生,同时也提高了相关元器件故障更换调整的效率。
同时在运行中,另可通过数据通讯装置直接间经过编码后的检测结果进行远程传输,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本新型运行时远程通讯和监管能力。
本新型结构布局紧凑,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满足对继电保护电路系统中电流、电压、电功率及继电保护电路运行状态参数等多项参数进行检测作业的需要,且检测作业精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另一方面有效的提高集成化程度和数据通讯能力,在有效提高携带、操作使用灵活性满足不同环境下作业需要的同时,另极大的提高检测结果远程通讯传递能力。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8405.1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746093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G01R31/327
专利分类号:G01R31/327;G01R31/28
范畴分类:31F;
申请人:南京芯瑞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芯瑞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12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50号
发明人:戈一奎;倪嘉
第一发明人:戈一奎
当前权利人:南京芯瑞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